西方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
当代西方心理学的多元化发展是建立在传统主流心理学发展危机的基础之上的。20世纪20年代兴起并风行心理学界的行为主义将实证研究范式在心理学领域内的应用发挥到了极致水平。他们主张研究外在可见的行为,采用严格的条件控制,使用精确的数据来解释研究结果。60年代兴起的信息加工认知主义,虽然把研究对象从外部行为转到了内部加工机制,但是在方法上却一如既往地传承了实证研究取向,认为需要严格控制条件以得到更准确的解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流心理学(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为代表)的这种科学主义研究理念受到了众多心理学家的追捧,甚至将实证研究方法奉为经典标准。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另一个严重的问题:一味地追求实证研究造成了现代主流心理学忽视了文化的作用、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忽视了心理现象的复杂性、以方法为中心以及脱离生活实际的研究,等等如此的做法使得西方主流心理学不断遭到外界的质疑,同时也面临着包括来自自身领域的多方面诘难,这就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的西方科学心理学领域的发展困境和危机。
遭受着来自心理学学科内部与外部多方面质疑与批判的西方心理学也意识到需要改变思维、超越自身发展瓶颈的重要性。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心理学对以往的研究视界、理论建构、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又深入的思考。“在困境面前,许多心理学家另辟蹊径,开始寻找一条不同于主流心理学的道路,因而导致了心理学的多元化趋势。”[1]西方心理学各分支领域的相互融合,加之整个社会科学领域新思想的不断涌入,新理论的相互借鉴,从而使得当代西方心理学出现了多元化发展的局面。其一,当代心理学的多样化研究取向,主要以进化论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为代表。其二,后现代主义的批判性取向,主要以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叙事心理学等为代表。
二、多元与批判——当代西方心理学的发展主题
多元和批判是当代西方心理学的突出主题,多元化的发展所带来的新概念、新课题、新思路弥补了传统心理学的不足之处,成为传统心理学的重要补充内容。批判化的发展则是指后现代心理思潮的出现与盛行,为整个西方心理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活力。
1、进化论心理学——研究思路的创新
进化心理学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在心理学界的一个名词,是包括相关的理论主张、课题研究等相对统一的心理学思潮。通常认为,进化心理学是试***通过普遍的行为机制来解释人类为什么以某种方式行事的科学。进化心理学是在广义进化论和社会生物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借用达尔文的进化论和自然选择理论来揭示人类心灵的起源,解释人类的精神现象,把人类的心理属性看作是进化的结果。“进化论的基本假设有两条,即:有机体是在进化过程中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而历史地形成的;而历史地形成的有机体的一切方面,都对维持有机体的存在具有积极意义。这两条假设逻辑密切不可分离,二者的统一构成了有机体的各个方面及其与有机体、环境之间在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历史同一性的说明”。[2]进化心理学家想知道的是:为什么人们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如此的心理机能和机制而不是其它?为什么有些心理机制和行为本能是所有人类都共同拥有的?为什么人类和动物在某些心理表现上会出现如此的类似?为什么我们总是确信文化对人类心智的重要作用,而较少考虑到生物进化作用对人类心理发展的贡献?带着诸多疑问,进化心理学的假设指出,人类所拥有的许多心理属性都可以看作是在漫长的岁月中被选择出来的,而最早形成的一些心理行为机制至今仍在人类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进化论心理学在心理学领域内掀起了此起彼伏的“进化研究”风暴。研究者开始更多地考虑到生物进化因素在心理变迁和心理解释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社会、认知、发展、人格、文化等各种各样的研究主题,开始逐渐进入到进化论心理学的研究议题之中。进化心理学确实从进化的角度揭示了人类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的某些深层的结构与本质。“进化心理学的目标是揭示并进而理解心灵的构造和实质。它并非像知觉、学习、思维研究那样,是一个具体研究领域,而是心理学的一种思维方式,可以运用到心理学的一切领域”。[3]进化心理学对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认知科学、社会心理学等领域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自我保护与发展、人格特质、地位追求、配偶选择、后代抚养、关系维持等主题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新颖的解释路径。进化论心理学试***在人类发展的时间纵轴上展开对心理形成和发展的解释,说明进化在心理结构中的作用,在心理内容横轴上扩展和丰富自己的研究领域。
2、积极心理学——研究主题的变化
2000年,塞利格曼与西卡森特米哈伊刊登了《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文中指出: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科学,是关于积极的整体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以及积极的社会组织与环境的一门科学。[4]它们的研究活动将主题聚焦于诸如希望、智慧、创造性、勇气以及其他积极的精神等方面,让整个心理学界为之耳目一新。积极心理学的出现给传统心理学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积极心理学正如它的名称所表达的意思一样,关注的是积极向上的东西,比如人类的勇气、幸福、乐观、希望等心理品质,不仅要关注个体的幸福,还要关注社会的整体发展和全体人类的福祉。1998年,出任美国心理学会***的马丁·塞利格曼指出,在过去的50年中,心理学家忽视了去践行心理学早先的任务和承诺,那就是保护和促进正常人的心理健康。虽然人们一直都在谈论一个关注了几千年的问题,即人性善的问题,只是从未在心理学领域内被重视并加以研究。
20世纪末期,积极心理学深刻影响到了世界其它各国的心理学研究,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主动参与到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课题中来。目前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的社会机制和组织建设三个方面。在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方面主观幸福感是研究重点,主要探讨诸如性别、年龄、学历、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工作性质、文化境遇、人格特征、性格类型、期望水平、生活事件、认知方式等因素与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体验的相互关系。在积极个性特征研究方面主要关注积极人格的构成、培养和实现途径。在积极的社会组织建设方面则致力于分析管理、教育、社区、媒体等方面如何促进组织本身以及人类的发展。
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和流行带来的是心理学研究主题的转换。积极心理学更为关注人性的积极层面,更致力于促进人类的幸福,提高心理质量。它在传统心理学领域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对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通过对咨询心理学以及积极心理学的主要旨意做了系统性的阐述,我们发现,积极心理学在咨询心理学领域是一种重要的建构,这也给我们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咨询心理学的哲学根源与基础,要分清自己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界限和不同。最后,我们相信,积极心理学能够融入到咨询心理学中来,并促使我们创建新的评价标准,也相信积极心理学能够运用到更多的跨学科领域中去”。[5]
3、后现代心理学——研究范式的变革
后现代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领域内后现代心理学分支的综合称谓,是后现代思想影响下心理学领域内各种变化的总体趋势,通过强调后现代思潮中解构前提、悬置本体、主张建构等理念,对传统心理学的众多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再审视。后现代心理学批判传统心理学的同时也在积极借鉴其他社会科学领域内的重要研究成果。话语分析和叙事方法的引入给当代心理学带来了很多新的发展空间,并为深入研究心理现象的本质指出了更新的解释视角和途径。后现代心理学对传统心理学的心理机器隐喻、实体性假设提出了质疑,主张人的心理是与社会互动建构的产物;对心理学研究中的科学主义、认知主义提出了否定,重视语言在心理的建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后现代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在传统心理学领域内掀起了一场***。
后现代心理学是一个很大的阵营,并非是一个统一的理论学派,它包含的内容比较丰富,但没有统一的组织,也没有统一的理论建构。各种新近的后现代心理学分支比如社会建构心理学、叙事心理学、当代文化心理学、当代女性主义心理学等成为后现代心理学的主要代表。这些后现代心理学分支的研究侧重点各有不同,致力于去研究的主题也多种多样。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以建构为主线,力求剖析以往主流心理学所建立的各种理论内容。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尤其重视理论或思想产生的时空场域和话语背景,以社会建构论的立场反观其自身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发展历程,由此展现了一个容社会、文化、个人等众多因素共同参与其中的复杂的社会心理建构过程。[6]叙事心理学研究将叙事和心理学研究结合起来,却又超越了哲学和方***的形式化藩篱。叙事心理学需要探索组成人类精神世界的意义系统与结构,强调叙事活动的时间与顺序维度,侧重研究在时间与顺序的关系中得到建构和解释的意义,从而将过去、现在和未来结构性地联系起来。当代文化心理学深入研究了文化和心理的深层建构关系,它认为文化和人类的心智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不存在统一的、普遍的、标准的原则和定律来解释人类心智的发展与工作机制,一种根植于某种文化的心理学理论,其理解和应用必将局限在产生它的此种文化中。女性主义心理学重新解读和审视主流心理学的科学观与方***,批判父权制社会体系下主流心理学中所表现出来的传统的男性中心主义的价值标准,及其研究行为对女性经验的排斥与歪曲理解,试***重新建构包括女性在内的心理科学。
总体来看,虽然后现代心理学的各种思潮的发展各有侧重点,但它们也具有一致性,这主要表现在,他们都赞同后现代心理学所崇尚的“建构”理念。这种建构不是个体的建构,而是社会的建构,不是封闭的静态过程,而是开放的协同合作的动态过程。所有的建构都是在关系情景中产生、发展和变化,而建构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并带有文化和价值制约性。虽然后现代心理学阵营内部还存在诸多分歧,理论研究各异其趣,但后现代心理学家们开辟出了一些独特的新领域和新主题,并始终尝试着从新视点出发去创造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论框架和方***模式。后现代心理学对西方主流心理学的方***与认识论的批判与重构,在西方心理学界中独树一帜,促进了对人类心灵奥秘的深入探索。
三、讨论与结语
对于近20年来西方心理学的整体发展趋势做出全面的描述和准确的评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知道,西方心理学的多元与批判的发展趋势是源于学科领域内外多方面的原因。而国内也是在积极地对这些新进发展的范式和理论尽量做到更为详尽的描述和介绍,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国外心理学发展状况的广角镜。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当代西方心理学发展中所出现的新趋势、新理念以及新研究方法,借鉴并融合了社会学、哲学、文学等领域的精华,这让心理学能够更加深入和全面的探索人类行为和心理的奥秘。不管是作为现代心理学体系多元化发展的进化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研究,还是作为现代心理学研究范式重要突破的后现代心理学思潮,都为我们继续研究和解释人类的心理现象提供了更加独特的视角、更加新颖的思路、更加深厚的理念以及更加灵活的方法。它们是现代心理学的一股新势力,是活跃在现代心理学的舞台上的独特风景。
但也有批评指出,当代西方心理学多元化和批判性发展的后果是造成了一片繁华的背后缺少了宏大理论的梳理和建构,尤其后现代心理学更是如此。不能否认,后现代心理学那种直入现代心理学要害的批判方式所带来的新思维已经让整个心理学领域出现了新的发展局面。但后现代心理学是建立在批判现代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时间较短,相对于较为成熟的现代主流心理学的宏大流派来讲,它们在理论建构方面稍显稚嫩,仍需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
【参考文献】
[1]叶浩生.积极心理学(前言)[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14页.
[2]高申春.进化论与心理学理论思维方式的变革[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3]叶浩生.进化心理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及其意义[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6).
[4]SeligmanME,CsikszentmihalyiM.,Positivepsychology:Anintroduction[J].AmericanPsychology,55(1):5-14,2000.
[5]DebraMollen,LanayaL.Ethington&CharlesR.Ridley,PositivePsychology:ConsiderationsandImplicationsforCounselingPsychology[J].TheCounselingPsychologist,34:304,2006.
[6]Gergen,K.J.,Socialconstructionistmovementinmodernpsychology.AmericanPsychologist,[J].18(3),1985.
【摘要】近20多年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出现了多元与批判并存的局面。主流心理学范式渐渐遭受到不可逾越的发展困境,整个西方心理学都在积极改变思维方式,不断拓展新的研究空间,为主流心理学寻找新的发展途径。在如此的学术背景下,心理学领域出现了两种比较明显的发展走向。其一是西方心理学的多元化发展,以积极心理学与进化心理学等为代表,积极创新研究思路,拓宽研究主题;其二是西方心理学的后现代批判性思潮的出现,以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叙事心理学等为代表,积极突破主流心理学的研究范式,建立了独树一帜的后现代心理学研究阵营。
西方心理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华人本土心理学;儒家关系主义;自我曼陀罗模型;多重哲学典范;批判实在论
中***分类号:B84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84(2014)01-0007-04
2013年12月6日,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在武汉宣布成立。我以《心理学发展的第三波》为题,在开幕式上作主题演讲,当天晚上又主持了三个小时的工作坊,说明如何克服本土心理学发展的五大难题。
1.两种心理学
在我看来,中国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分组的成立,不论对中国心理学或世界心理学未来的发展,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我从二十世纪八十年身于心理学本土化运动以来,便一直认为:发展本土心理学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解决西方心理学悬而未解的一项难题。1879年,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在德国莱比锡设立第一个心理学研究室,开始用“科学方法”研究基本认知功能,而成为“科学心理学之父”。他很清楚地了解到这种研究方法的局限,所以在出版自己的研究成果时,冠以《生理心理学原理》之名(Wundt,1874/1904)。为了要研究“人类智力与创造的高级形式”,他又以历史学的方法,研究有关文化议题,出版了二十卷的《民族心理学》(Volkerpsychogie)(Wundt,1916)。
在“科学心理学”创立后不久,深受西方思潮影响的苏联心理学者Lev Vygotsky(1896~1934),为了区分人类与其它动物在种族发生学上的不同,而在1927年区分“基本”与“高等”心理历程的差异。接着,他又根据狄泰尔(Dilthey)和缪斯特堡(Munsterberg)在“自然的解释”和“人类行动的理解”之间所作的区分,将心理学区分为两种:“因果心理学”(causal psychology)是一种探讨因果关系的自然科学;“意***心理学”(intentional psychology)则是以探讨人类意***为主要内容的“灵性心理学”(spiritualistic psychology)(Vygotsky,1927)。
2.心理学发展的典范转移
从西方本土心理学史的宏观角度来看,心理学的发展经历过三次大的典范移转:行为主义以实证主义强调的实证研究作为基础;认知心理学以后实证主义的先验理念论作为基础;本土心理学则是以批判实在论主张的先验实在论作为基础。在全球化时代,发展本土心理学的目的,是要依照文化心理学“一种心智,多种心态”的原则(Shweder et al.,1998),建构既能反映人类共同心智(universal mind),又能说明特定文化中人们心态(mentalities inparticular cultures)的“含摄文化的理论”(cultureinclusive theories),克服西方心理学之父Wilhelm Wundt(1832~1920)未能以科学方法研究文化的难题,并整合Vygotsky(1896~1934)所主张的“意***心理学”(intentional psychology)和“科学心理学”(causal psychology)。
3.儒家关系主义
从2000年元月起,我开始担任***“华人本土心理学研究追求卓越计划”主持人。基于上述信念,在执行卓越计划的八年期间,一面思考跟心理学本土化有关的各项问题,一面撰写论文,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该项计划于2008年初结束之后,我又整合相关的研究成果,撰成《儒家关系主义:哲学反思、理论建构与实征研究》一书,2009年出版。
该书特别区分科学微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差异,借以强调理论建构对心理学本土化运动的重要性。然后根据文化心理学“一种心智,多种心态”的原则(Shweder et al.,1998),主张本土心理学的认识论的目标是要建构一系列的理论,它们不仅能够呈现人类普遍的心智,而且可以呈现某一社会中人们的特殊心态。基于这个前提,我在书中说明如何建构可以代表社会互动的普世心智的人情与面子理论模型,然后以此作为基础,分析儒家思想的内在结构,并从西方伦理观点,探讨儒家伦理的属性。这本书的其它章节并以关系主义作为预设,用“多重哲学典范”(multiple philosophical paradigms),针对儒家社会中的社会交换、面子概念、成就动机、组织行为与冲突解决,建构了一系列的理论,来整合相关的实证研究成果。
4.心理学的科学***
2010年7月23至27日,“亚洲本土及文化心理学会”(Asian Association of Indigenous and Cultural Psychology)在印度尼西亚日惹的Gadjah Mada University宣布成立,并召开第一届国际会议。我被推选为会长,并发表主题演讲指出:西方心理学者已公开承认:当前西方的心理学理论,是以来自西方(Western)、高教育水平(Educated)、工业化(industrialized)、富裕(Rich)和发达(Developed)社会的(WEIRD)样本作为基础,而建构出来的。由于以个人主义作为预设的西方心理学理论过于“怪异”,不适用于非西方国家。亚洲本土及文化心理学会的主要使命,就是以“关系主义”作为预设,建构一系列的理论,对西方心理学发动“科学***”,取代西方“怪异的”心理学理论,来解决本土社会的问题。我一向认为:要为本土心理学的发展奠立扎实的基础,必须先建构有关“自我”及“关系”的两种普世性理论。在该次会议之后,我又提出自我的曼陀罗模型(Hwang,2011a),并在2011年出版《心理学的科学***方案》一书(黄光国,2011a)说明其学术主张。
不论是以自我的曼陀罗模型提倡《心理学的科学***方案》,或是以人情与面子的理论模型,建构《儒家关系主义》的理论系列,都是依循文化心理学“一种心智,多种心态”的原则而进行的学术工程。前者是以普世性的自我的曼陀罗模型作为基础,后者则是以普世性的人情与面子的理论模型作为基础,一在讲“自我”,一在讲“关系”,这两本书的完成,本土心理学的发展基础,已经粲然大备。
这两本书出版之后,我跟瑞典学者Carl M.All-wood之间,展开了一场长达三年有余的国际辩论。Allwood原本是瑞典伦德大学(Lund University)的教授,后来转到哥登堡大学(Gothenburg University)任教。
5.呼唤科学***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世界上许多不同的地区和国家,包括台湾、菲律宾、印度、韩国、日本、香港等,都有人在从事本土心理学的研究工作。Allwood曾经和加拿大著名的本土心理学者John W.Berry一起对世界各地的本土心理学现况作过调查(Mlwood&Berry,2006),事后他写了一篇论文,题为《论本土心理学的基础》(Mlwood,2011a),批评本土心理学者所用的文化概念相当“抽象”而且指称“有限实体”(delimited entity),这种过度“本质化”而且“物化”(essentialized and reified)的作法不仅有些老旧(somewhat old-fashioned),而且太受早期社会人类学著作的影响。这篇在一本国际专业期刊《社会知识学》(Soci~Epistemology)之上,我看到这篇论文后,认为:它谈到了本土心理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邀请James Liu与我一起分别各写一篇论文予以反驳。
我的论文题目是:《本土心理学中文化的具体化:成就或错误?》(Hwang,2011)。文中指出:All-wood和Berry(2006)在他们对全世界本土心理学者所作的调查报告中也承认:西方的主流心理学者也是一种本土心理学。因此西方心理学中的理论建构也蕴涵了某种文化的具体化。如果非西方国家的本土心理学者能够针对自己的文化建构理论,为什么把西方个人主义的文化具体化对心理学的进步是一种成就,本土心理学者将非西方文化具体化,反倒变成了一种错误?
该刊主编Collier看到这篇论文之后大感兴趣,立刻请他的两位博士后研究生Martin Evenden(在台湾)和Gregory Sans~om(在墨西哥)对我的学术论点进行专访。这篇专访以《呼唤心理学的科学***》为题,刊登在2011年四月出版的《社会知识学》之上(Evenden&Sanstrom,2011)。
6.批判实在论
这一次的访问,使我注意到:在近代西方哲学中,对于整合自然及社会科学思考最为深入的哲学派别,为“批判实在论”(critical realism)。其创始人Roy Bhaskar(1944~)出生于伦敦,父亲为印度人,母亲为英国人,受英国教育,长大后进入英国牛津巴里奥学院(Balliol College),攻读哲学、***治与经济。博士论文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理论,因而开始思考科学哲学的问题。
他的哲学在其早期著作《一个实在论者的科学观》中称为“先验实在论”(transcendental realism)(Bhaskar,1975);在《自然主义之可能性》中又改为“批判自然主义”(critical naturalism)(Bhaskar,1979),后来因为他既反对实证主义,又拒绝“后现代”的挑战,但却深受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主张理性科学及哲学的***潜能,所以接受别人的建议,而改称“批判实在论”(critical realism)。
“批判实在论”的科学哲学对于本土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跟我所主张的多重哲学典范结合,可以作为本土心理学发展的基础。凶此,我决定改写《社会科学的理路》,增加“批判实在论”,及“多重哲学典范”两章,具体说明:“批判实在论”和“多重哲学典范”相互结合,如何克服本土心理学所面临的各项难题,并于2013年出版该书第三版(黄光国,2013)。
7.含摄文化的理论
美国心理学会知道我的学术主张后,极感兴趣,于2010年12月组成“本土心理学推广小组”(Task Force for Promoting IP),由Louise Sundararajen担任召集人,吸引了世界各国心理学者参加。
2011年8月4~7日,美国心理学会在Washington,D.C.开会,“本土心理学推广小组”以“重新认识世界与文化:全球化时代的本土心理学”(Reclaiming World&Culture:Indigenous Psychology in the Globalizing Era)为题,组织了一项研讨会,我宣读的论文题目为Linking science to culture:Challenges to psychologists。在这篇论文中,我很清楚地指出:发展本土心理学的目的,是要依照文化心理学“一种心智,多种心态”的原则(Shweder et al.,1998),建构“含摄文化的理论”,一方面说明人类普遍心智,一方面说明特定文化中人们特殊心态,以解决现代心理学之父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未能以科学方法研究文化所遗留下来的后遗症。
8.多重哲学典范
这篇论文刊出之后(Hwang,2013a),Allwood(2013a)认为兹事体大,立即写了一篇长文,针对我的学术主张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投给该刊。我立即写了一篇《以多重哲学典范建构含摄文化的理论》(Hwang,2013b),针对他所提出的十九项问题,一一作答。
我原先以为:如此巨细靡遗地回答他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这场辩论应当可以告一段落了。不料他仍不死心,又写了一篇论文题为《论本土心理学中经验取向之文化概念之优点》,说明他的学术主张(Allwood,2013b)。我细读之下,发现他对科学哲学的观念仍然停留在实证主义的经验研究层次,因此以《科学作为文化中有深层结构的一种文化:跨越心理学里的实征研究》为题,引用“批判实在论”的观点,说明心理学中三次典范移转的意义,最后并引进一段孔子的名言,奉劝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
9.本土心理学之“道”
任何一个学术活动一旦找到其哲学基础,这个运动便已经找到它的“道”,而将逐渐丧失其“运动”的性质,除非有人能找到比它更有说服力的哲学,来与之竞争。华人心理学本土化运动由杨国枢教授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始提倡,历经三十余年的推广和发展。2009年,我出版《儒家关系主义》一书,其英文版,改以Foundations 0f Chinese Psychology:Confucian Social Relation为名(Hwang,2012),由Springer出版。当我以“批判实在论”和“多重哲学典范”作为这本书的哲学基础时,华人本土心理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国际领先的地位,可以开始向国际学术社群推广,并接受国际学术社群的挑战。
西方心理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女权主义 女性主义 理论研究 相关研究
近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女权主义进行研究,也因此开展过很多的座谈会,下面对国内学者的研究做简要的论述。
1.女性主义和女权主义
女性主义(feminism)是来自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概念,对它的定义从未形成普遍接受、完全一致的观点,公众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更是各不相同。南京师范大学的博士研究生郭爱妹在其博士论文《西方女性主义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中简要总结了女性主义的概念:女性主义是提倡两性的***治、经济和社会平等的理论,代表妇女的权力和利益的有组织的活动;女性主义作为一种理论与实践包括男女平等的信念,以及一种社会变革的意识形态,旨在消除对妇女及其他受压迫社会群体在经济、社会及***治上的歧视;女性主义是一种分析的方法和一个新素材的发现,一种提问并寻求答案的方式,而不是一系列关于女人受压迫的***治结论。[1]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的杨希在其论文《西方民主的女权主义阐释》中提出对女权主义的理解:“女权主义”最早出现在法国,泛指女性有关争取与男性同等的社会权力的主张,后传到英美逐渐流行起来。较为流行和权威的定义之一是英国学者戴维・米勒等主编的《布来克维尔***治思想百科词典》中的定义,即该词是对一种复杂现象的总称。它主要被理解为基于妇女因其性别遭受痛苦这种认识而对妇女在过去和现代社会中与男人的关系方面的社会作用的一种关注。[2]
《中国妇女大百科全书》将“女权主义”和“女性主义”分做了两个辞条,分别界定:女性主义是西方19世纪到20世纪60年代前流行的妇女运动理论和基本妇女观;女权主义则被称为“男女平权主义”,以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为基础,要求结束妇女的从属地位,主张男女两性平等,是资产阶级妇女运动的主要理论基础。这是国内对西方女权主义最权威也是最早的解释。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史系的宋少鹏认为:“女性主义”对“女权主义”的小心替换,是希望试***消解“权”(特别是“权力”)所蕴含的女性与男性之间的对抗性。“女性主义”的自我命名,不仅失去了对宏观社会制度的批判力,而且把女权主义定位于“女性”个人利益和个性的张扬。[3]
延安大学的闫占萍在其文章《女权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中提出,西方女权主义文论传入中国的变异主要体现在“女权主义”向“女性主义”这一词汇的转变上,并非是简单的女性向男性争取权利或权力,而是对以男性中心文化和社会秩序发出挑战,改变在传统积淀如此深厚的中国的女性命运。[4]
2.女权主义的理论研究
杭州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的倪志娟在其文章《当代女性主义的意义综述》中提出,当代中国女性主义的研究存在弥散性的特点,各种看法都弥散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问题上,还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主张。女性主义曾经存在三大派别;自由主义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和激进女性主义,而近年来女性主义涉及的领域更为广泛,较有影响的有生态女性主义,或现代女性主义和第三世界女性主义。[5]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的杨希在其论文“西方民主的女权主义解释”系统论述了女权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理论并对这些理论做了简要的解释,主要包括:自由主义女权主义,是指近代自由主义思想产生后发展起来的女权主义思潮和女权主义运动,它是女权主义运动的先驱,也是各女权主义流派的起点;激进主义女权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主要代表年轻的受过高等教育的白人中产阶级妇女观点,它不赞同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关于女性受压迫的根源是阶级压迫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女权主义,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的角度探求女性受压迫的根本原因,高度重视被压迫女性在创造历史、推动社会伟大变革中的作用,女性真正获得***的根本前提应是消灭私有制;生态女权主义是西方社会环境运动和女权主义运动结合的产物,它的宗旨在于揭示在人类思想领域和社会结构中,统治妇女与统治自然之间的密切联系;后现代女权主义,是女权主义加后现代主义,它不仅要颠覆男权主义秩序,而且要颠覆女权主义据以存在的基础。[2]
虽然女权主义流派众多,有着很多不同的观点,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消灭两性之间的不平等关系,这个共同的目标把各个流派的女权主义者结合在一起。
3.相关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的博士研究生郭爱妹在其博士论文《西方女性主义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中从女性主义心理学的理论高度全面系统地研究和阐述了女性主义心理学的历史逻辑与实践,揭示女性主义对心理学分支学科的影响和女性主义心理学的方***蕴涵,并在考察女性主义心理学的理论纷争的基础上对女性主义心理学的意义与贡献作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综合的评价,最后将它置于反主流文化中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争的背景之上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女性主义已经渗透到心理学领域对二元对立的消解和促进心理学研究多元化等方面,对于心理学具有重要的方***指导意义。[6]
大连海事大学的朱颜在其论文《当代中国女权问题研究》中概述了中国女性在参***权、受教育权、就业权和婚姻生育权等方面与男性存在的较大差距,并分析了差距存在的原因;传统文化造成的性别歧视根深蒂固;女性自身权利意识淡薄;经济发展水平和程度制约了女权的全面实现。还阐述了实现女权的基本途径:社会经济发展是女权充分实现的物质前提;法律制度的完善是女权充分实现的制度保障;权利意识的增强是女权充分实现的内在因素;外部环境氛围是女权充分实现的客观基础。并一一做了具体的论述。对推动女权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7]只要拥有个人选择的权利和机会,女性就能得到发展,国家的责任在于保障这种权利和机会。
综上所述,我国对女权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方面的研究,研究得很全面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但是很少应用在实践中。主要是因为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影响较大,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人们对女性的态度并实现男女平等。对女权问题的研究并不是想要把男性和女性对立起来看待,不是想要追求凌驾于男性之上的女性权利,只是对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和社会秩序的挑战,想改变男女不平等的现象和谐相处,为社会的稳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郭爱妹.西方女性主义心理学的理论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4,5.
[2]杨希.西方民主的女权主义阐释.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2008.3.
[3]宋少鹏.“社会主义妇女***与西方女权主义的区别:理论与实践”座谈会综述[J].陕西师大学报,2011,38,(4):149.
[4]闫占萍.女权主义在中国的发展[J].社会研究,2011,(4):55.
[5]倪志娟.当代女性主义的意义综述[J].陕西师大学报,2009,36,(6):124.
[6]郭爱妹.西方女性主义心理学的理论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4,5.
西方心理学论文范文第4篇
“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科学的对象。”[3]思想***治教育学和心理学之所以能够***存在,正是因为在现实世界中各自有一个特殊的领域作为它的研究对象,但是经过深入的研究,发现二者存在一定的关联。目前心理学的内容涉及了人的“记忆、应激、心理***、爱情、说服、催眠、知觉、死亡、顺从、创造力、学习、个性、衰老、智力、、情绪等问题”,[4]概括而言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就是人的心理现象,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正是因为一定社会背景下,一定的阶级对人们思想***治品德要求与人们的实际情况存在矛盾,才需要进行思想***治教育,为了能让全体社会成员形成符合统治阶级意志的思想***治品德,古今中外的统治阶级都非常注重在意识形态领域对其社会成员施加有组织和有计划的教育,而专门把思想***治教育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标志则是1984年思想***治教育学科的建立。学者们对于思想***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有很多的见解和观点,直至今日依然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认识,比较权威的定义是“人的思想***治品德形成和发展以及对人们进行思想***治教育的规律”。[5]人的思想***治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是研究思想***治教育规律的基础、前提和出发点。如果离开了人的思想与行为的相关研究,只怕思想***治教育就难以入手,因此,思想与行为可以看成是思想***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逻辑起点。思想与行为是思想***治教育学研究的逻辑起点,而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则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思想”与“心理”的区别在于哪里呢?“所谓思想是主体对自身的社会存在及其与周围客观世界的关系的主观反映,是为了适应主体生活的需要,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大脑对输入的外界信息自觉进行整合后的产物,它属于精神、意识现象的一部分,但不是它们的全部。”[5]“人的心理活动就是人的主观活动,就是现实的人在生活、实践中,作为主体在对待客观事物时所产生的主观活动,主要是脑的思想活动”[6],这里的“思想活动”主要指的是思维与思虑。从内涵上来看两者并无多大的区别,所以我们从表现形式上来作进一步分析。
二、思想***治教育学与心理学在学科发展中形成了新的交叉边缘学科
(一)“综合性”学科的基本特点开启了思想***治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学科交叉新局面
我国的思想***治教育思想源远流长,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到了中国近代***战争时期,思想***治教育的学问在当时的环境下并不具备学科建设的条件,可是根基却已经非常深厚。就说过:我们对***治工作的研究有第一等的成绩,其经验之丰富,新创设之多而且好,全世界除了苏联就要算我们了,但缺点在于综合性和系统性的不足。[9]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思想***治教育才成为一门科学来进行研究,学科才开始建设。概括而言,作为一门学科而言,中国心理学的发展早于思想***治教育学,而且有建立辩证唯物主义心理学的倾向,并较早提出了在教育及道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问题,以力***为社会实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而思想***治教育学的建立虽然晚一些,但从***的思想***治教育历史来看已经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应用心理学的知识。思想***治教育学有非常鲜明的***治性和意识形态性,但是要做好思想***治教育工作就必须懂得很多的科学知识,“综合性”成了思想***治教育学的基本特点之一。思想***治教育学早在学科主体确立阶段就被定义为是“一门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心理学、道德学、教育学等基础之上的一门综合性的科学”[10]。思想***治教育学在学科系统建设过程中其学科特点不断明晰,也有了许多新的特点,但是“综合性”的特点从未更迭,依然强调将心理学理论与方法的有益成分进行融会提炼、为其所用。“综合性”学科的基本特点开启了思想***治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学科交叉局面。2005年,思想***治教育学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属的一个二级学科的同时,“心理学”被首次列入了“思想***治教育”学科的“主要相关学科”中,这进一步说明要实现思想***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和思想***治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都离不开同心理学交叉性研究的开展。
(二)思想***治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边缘学科的建立,成了思想***治教育学和心理学交叉发展的支撑点
在思想***治教育科学化的背景下,在1982年4月的《关于思想***治工作问题的谈话》中第一次提出了疏导方针:“思想***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们进行教育工作、说服工作,而不是采取强制的、压服的办法和行***命令的办法。对人民群众中的思想问题、认识问题,我们要坚持疏导的方针,反对堵塞的方针。我们要在疏通中引导,在引导中疏通,又疏又导。”[11]可以说,疏导方针的提出奠定了思想***治教育和心理学结合的基础。在疏导方针指导下,一些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人就把学科应用的眼光投向思想***治教育领域,一些在思想***治教育领域工作的学者专家也到心理学中寻找能开启思想***治教育科学化的钥匙。可见,思想***治教育学和心理学在学科发展中都不约而同地面临着相互交叉的问题,最终形成了思想***治教育心理学这门新兴学科。“思想***治教育心理学”学科的形成为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思想***治教育中的借鉴提供了广阔平台与有力的支撑。当然,思想***治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年轻的边缘学科,在诸多方面都还有许多问题与争议,甚至有学者提出学科的交叉未必就要形成交叉学科。理论需要实践的检验,思想***治教育心理学的未来如何主要取决于它自身能否对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做到真正的消化吸收,取决于它能否真正为思想***治教育工作提供契合实际需要的理论指导,思想***治教育心理学和思想***治教育学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都由此来决定。
三、思想***治教育学对心理学的借鉴
(一)思想***治教育对心理学借鉴的演进
思想***治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学术交流与交往在不断拓展,思想***治教育学对心理学的借鉴也在经历着一个由浅入深的演进过程。改革开放以后至20世纪90年代末,思想***治教育学已经注意到人的个性,能力、气质与性格等心理特征对思想***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这时期的借鉴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心理学原则、概念和理论在思想***治教育中的应用,如1988年孙保东的论文《思想***治教育学的心理学原则》,1986年郭克敏、周毅刚的论文《如何组织学生进行自我性格的鉴定》,1988年林佩的论文《需要心理与思想***治教育》,1993年李丽华的论文《运用心理学知识做好思想***治工作》等。21世纪开始至今,思想***治教育学对心理学借鉴的研究较前二十多年来说不仅是研究论文的数量有了增加,而且研究深度方面已经从概念和理论的借鉴扩展到方***的贯彻,即从一定的心理学视野去研究思想***治教育,如2008年徐俊的硕士论文《心理学视野下高校思想***治教育研究》,2009年王丽荣的博士论文《思想***治教育接受心理研究》等。思想***治教育在对心理学的借鉴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要注意的是在借鉴过程中不能实行拿来主义。
(二)思想***治教育学对心理学知识借鉴中的规定
心理学研究人,是关于人性的科学,但心理学能否成为像物理、化学那样的纯客观科学,能避免牵涉到一切和人相关的价值要求与评价?牛顿-笛卡尔就曾试***把心理学建成纯自然的科学,心理学家拉希莱也认为“心理学只有和玄学以及种种价值绝缘并采用科学的现象学方法才能逃离现在陷入的目的论的和神秘的蒙昧主义”,[12]对此,潘菽则认为这是一种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看法,“心理学的说明正应该使听的人能在自己的‘经验’中得到验证而不是与之避免牵涉”。[12]毕竟,人是自然性、精神性和社会性的存在,人的本质在于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如果把人看作是和动物没有区别的一种存在,这种人化的心理学倾向是有很大弊端的,但只是用社会学或阶级性的眼光来看待人性,把心理学看成是阶级性的也不妥,心理学研究的现象具有阶级性,但心理学本身是无阶级性的。西方的思想***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并没有弱化,但无论是在道德教育还是***治教育中,都非常注重价值性与学科化的结合,心理学理论的灵活运用使西方的思想***治教育活动在“隐蔽性教育”“渗透性教育”方面取得许多成果,思想***治教育实效性获得了显著的提高。为此,在中国“思想***治教育学只有借鉴和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才能更好地揭示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从而加强思想***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并充分发挥思想***治教育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在思想***治教育实践中的重要作用”。[13]问题在于:思想***治教育学知识借鉴的心理学应当是什么样的心理学,是西方的心理学还是中国的心理学?众所周知,尽管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有过不少涉及心理问题的论述,散见于“经”“史”“子”“集”等典籍之中,但是心理学并没有在中国诞生。心理学作为一门***的科学是以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此后,德国、美国都在心理学领域取得了许多成绩,尽管如此,“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近代心理学中的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成分颇多,以至成为它的基调”。[14]在中国的思想***治教育过程中如果与这样的心理学发生了矛盾,应当如何抉择与取舍呢?科学的研究离不开科学的方法,而辩证唯物论就是科学的心理学需要的科学方法。中国的心理学家在研究与传播西方、苏联的心理学思想的过程中也意识到了吸收和消化的重要性。
如果一味只知吸收不知消化,那就成了“食而不化”,潘菽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曾在多种场合提出了心理学中国化的问题,并且在这方面的研究上身体力行地做出了许多的贡献。心理学要能够作为思想***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就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建立在吸收与批判国外的心理学和中国传统心理学思想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不断发展创新,成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服务的一门科学。经过百年的激荡,现代心理学形成了五大理论,即行为论、精神分析论、人本论、认知论和生理科学观,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展开对人性的分析并取得许多优秀的成果,而中国的心理学思想也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思想***治教育学与心理学之间的交叉相融并不是毫无原则的合而为一,认为只要抓住西方心理学中的一种理论,就可直接照搬到中国的思想***治教育中来的想法是不可取的。如何对心理学的理论与思想进行恰当的扬弃和借鉴,如何实现内容与形式有机的结合,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未成熟,这将是思想***治教育在现代社会必须经过的历练。传统以“灌输”为主的思想***治教育方法过于单一,在现代信息社会,社会思潮与价值观呈现多元化,人们的思想及行为也出现了复杂矛盾的特点。因此,思想***治教育不能停留在浅表的层面上,必须以人为本,既要遵循人的心理特征又要注重人性化的教育方法与手段,这样思想***治教育的实效性才能得以提高。思想***治教育学和心理学关系的梳理,思想***治教育学对跨学科交叉借鉴心理学过程的反思,使我们认识到思想***治教育学的发展中必须注意与心理学的学科渗透和取长补短,在此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的是心理学方***在思想***治教育中的贯彻和运用。
西方心理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心理学;被试选择;大学生;WEIRD
1.引言
西方学者在多年前已经对心理学领域被试选取问题展开探讨,发现了著名的“WEIRD”问题。“W”指西方人(Western),在心理学试验中被试大多为个人主义文化下的西方人;“E”指受过良好教育的人(Educated),被试大多是文化程度较高的在校大学生,尤其是心理学界所熟知的“大二学生现象”;“I”指工业化国家程度较高的国家(Industrialized),被试多来自相对发达的国家;“R”指被试大多数来自较富裕的家庭(Rich);“D”指被试生活的环境民主程度相对较高(Democratic)。“WEIRD”问题的存在使被试不具备广泛的代表性,因此很多领域的研究者质疑心理学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成果,认为心理学实验结果不具备生态效度,实验结论没有说服力。
Henrich et al.,(2010)对顶尖心理学期刊进行抽样,发现96%的被试来自西方工业化国家,68%来自美国;在那些来自美国的被试中,67%是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也就是说,若随机拉出来一个美国大学生和一个来非西方国家的人,前者曾当过心理学研究实验被试的可能性比后者大4000倍。他们的研究再一次证明了心理学研究中“WEIRD”问题的存在。
随着中国心理学发展的白热化,中国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也成为焦点。其中,由于被试选取问题导致的实验结果普适性问题也引起了很多争论。接下来,本研究根据郭文斌等人(2013)发表的“心理学研究热点及变化”一文中选取三个热门研究领域―情绪、决策、心理健康,探讨被试选取问题。
2.热门领域被试群体选取问题研究
本研究选取情绪领域、决策领域、心理健康领域2000年―2016年发表的引用量前五的非综述类中文文献,探讨其被试的选取情况。
2.1情绪领域
本领域引用量前五的文献被试情况如下:
1、大学生,年龄20~22岁,平均年龄20.3岁,男性8名,女性9名;
2、大学生,平均年龄 21.5岁,标准差0.61,男、女各40名;
3、留守儿童11~16岁之间,20名;
4、大学生,年龄21.04,标准差0.96,男43名,女78名;
5、大学生,年龄20.59岁,标准差1.2,男476名,女687名。
2.2 决策领域
本领域引用量前五的文献被试情况如下:
1、大学生,391名,其中外籍41名;
2、大学生,男15人,女18人;
3、大学生,年龄范围18-25岁,平均年龄21.36岁,标准差0.86,男30人,女58人;
4、大学生,平均年龄 21.3 岁,标准差 0.58,男、女 生各 30 人;
5、大学生,平均年龄21.2,男72名,女70名。
2.3 心理健康领域
1、心理健康患者,平均年龄42±12岁,46名;
2、大学生,男生133名,女生222名;
3、大学生,300名,男生103名,女生192名;
4、年龄21-62岁,男1624名,女1099名;
5、医生,24-60岁,男170名,女158名。
从上述3个热门研究领域可以得出,情绪和决策领域多选取大学生为被试。而心理健康领域的特殊研究要求,根据特殊的心理问题选取特殊的被试群体。因此,西方心理学研究中“WEIRD”问题在中国较西方有过之而不及,只是根据中国现状略有不同。在中国,“W”问题成为“Y”,即黄种人;“E”依然是“E”,即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人;不可否认,现在出生并成长于城市的大学生数量远远大于来自较落后的农村地区的学生人数。有调查显示中国农村与城市人口比为7:3,而大学生中农村与城市人口比为3:7,所以“I”问题在中国,并没有发生改变;“I”问题的存在导致“R”在中国也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被试大多是居住在城市,来自较富裕的家庭。由于“E”,“I”和“R”问题的共同影响,使得中国心理学研究者选取的被试群体接触西方民主、自由思想和文化的较多,导致到西方“D”问题在中国被试中也普遍存在。
3.原因分析
导致上述问题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心理学研究人员多聚集在高校。这里心理学学科成立较早、学科学发展较完备、研究项目较多。同时,这些科研基地最易找到的被试必然是大学生。据观察,我国实验者(参与被试招募的多为研究生或博士生)在寻找被试时多在学校内部聊天群招募被试的消息或在校内张贴被试招募海报。
由此可见,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被试选择都存在很大的问题。由于地域偏差、文化背景偏差、被试年龄、被试文化水平等造成被试缺乏广泛的代表性。但是,由于实际情况的限制,大学生依然被大多数研究者视为研究人类本质的最佳被试群体。
虽然由于经费、地域、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导致被试选择方面存在诸多不便,但研究者需尽可能的降低此问题带来的影响,不能因为被试选择的原因而影响了实验的生态效度。如能消除或降低此问题带来的不利影响,从长远来看心理学研究者不仅节省了经费、时间,更能提高心理科学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郭文斌,范晓壮,方俊明. 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及变化――基于2002-2013年《心理科学进展》刊文的分析[J]. 心理研究,2013,6(5):42-50.
西方心理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临床运动心理学;内容分析;运动表现发展;运动功能障碍;运动功能损害;运动退役
临床运动心理学(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是随着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而兴起的应用心理学分支,于20世纪80年代萌芽于美国,本世纪初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1988年,美国奥林匹克委员会(USOC)建立了临床运动心理学家注册制度。2005年,美国大学体育协会(NCAA)召开了临床运动心理学家大会[1]。2006 年,首部《临床运动心理学》专著出版[2]。2007 年,《临床运动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创刊,为临床运动心理学开辟了专门的学术交流平台。2011年,临床运动心理学的东西方观点(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 Perspective West And East)系列丛书出版[3]。
我国的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广大心理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已经积累了许多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研究旨在从基本情况、内容及方法三个方面对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论文进行分析与评价,以揭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为我国研究者提供参考,促进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是一种对文献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技术,它按照一定维度对论文内容进行系统分类和评判,可提供学科研究状况的基本信息[4]。目前,该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研究
之中。
(一)论文取样
本研究从1981年至2010年的13个目标期刊中选出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680篇。心理学期刊包括《心理学报》《心理科学进展》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体育学期刊包括《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体育与科学》《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西安体育学院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和《体育学刊》。
(二)内容分析的维度
本研究参照相关文献[5,6],按照以下程序设计了内容分析的维度系统:(1)精读2007~2008年《临床运动心理学杂志》的全部文献,初步制订分析维度;(2)对2009年《临床运动心理学杂志》的文献进行试分析,修订分析维度;(3)征求相关专家对内容分析维度系统的意见,修订分析维度;(4)经过培训的研究组成员对2010年《临床运动心理学杂志》文献进行***分析,分析者的一致性系数在0.83~0.86之间,说明该分析维度系统信度较高,可为研究所用。对评判者容易出现分歧的维度进行讨论,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内容分析维度系统由27个因素构成。
(三) 研究过程
由研究者和经过培训且熟练掌握内容分析维度系统的6名研究生对论文进行***的内容分析,每篇论文有两名分析者。研究者最终录入数据时检查分析不一致的地方,认真核查后加以取舍。
(四)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对全部变量的频次分布进行描述性分析。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论文的基本情况
1.论文首作者所属机构
表1.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首作者所属机构对比(%)
院(所)性质
中国
外国
体育学院(所)、体育教学部
91.7
34.3
心理学院(所)
4.9
37.4
医学、护理、健康学院(所)
0.9
12.1
其他
2.5
16.2
合计
100.0
100.0
表1显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论文首作者主要来自体育学院(研究所)和体育教学部,而心理学、医学、护理与健康学院(所)学者对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参与度极低,这与国外学者相对多元的研究背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经分析,这种情况多年来(尤其是2004~2010年间)未出现明显变化。这非常不利于临床运动心理学这门交叉学科的发展。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的建立与发展,需要更多临床心理学学者的参与。
2.论文的篇幅
对三十年来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论文的篇幅统计显示,平均每篇论文篇幅为4.21页,且多年来论文篇幅未出现明显增长趋势。而国外《临床运动心理学杂志》创刊以来的论文平均篇幅为16.5页[7]。这可能是由于国内期刊对篇幅的限制制约着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成果表述的完整性,影响学术交流的深度。这一问题希望得到相关期刊的充分理解和重视,以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提供更好的学术交流平台。
3.论文参考文献
对三十年来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的统计显示,平均每篇有9.63条参考文献,***1显示1995年起参考文献量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2006年开始平均每篇论文的参考文献量稳定在17条左右。目前,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参考文献条数不及美国《临床运动心理学杂志》论文参考文献(平均每篇文章参考文献为42条)[7]的一半。参考文献较少导致研究难免低层次重复前人的工作,提供给读者的新信息就相对较少,文章的质量也因此受到很大的影响,非常不利于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及学术交流的纵深发展。
***1.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参考文献发展趋势
(二) 论文内容
1.研究领域
***2.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2显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对运动表现发展的研究起步较早,在1994年以前占绝对优势。运动功能障碍研究和心理健康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增长,近年来出现与运动表现发展研究并驾齐驱的现象。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运动心理学学者对运动者心理问题的关注,已经逐渐脱离仅以高水平运动员运动表现发展为中心的情况,越来越关注普通运动者的运动功能障碍及全面的心理健康。
表2.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对比(%)
研究领域
中国
外国
运动表现发展
37.2
17.2
运动功能障碍
31.2
25.3
心理健康
22.6
21.2
运动功能损害
3.5
21.2
学科发展
3.2
13.1
运动退役
2.2
2.0
合计
100.0
100.0
表2显示,运动退役是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薄弱领域,与国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相比较,我国临床运动心理研究的突出特点是:对运动表现的发展研究较多,而对运动功能损害的研究较少。运动表现发展研究较多与我国长期以来注重竞技体育发展有关。运动功能损害指运动员存在着明显的临床心理问题,引起其严重的情绪紊乱和行为失调,导致其无法投入训练与竞赛[8]。运动功能损害研究被忽视与我国运动心理学学者大都来自体育学院(研究所),普遍缺乏临床心理学训练背景有关。
2.研究的理论基础
***3显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一直以认知行为理论占绝对优势,但近年来出现理论逐渐丰富的趋势。这与国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情况基本一致[7]。认知行为理论在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中占绝对优势,与认知行为***操作性强,更易于通过实证研究检验有关。
***3.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理论基础的变化趋势
(三)论文研究方法
1.论文类型
表3显示,与国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相比,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类型以调查研究报告、文献综述和论述较多,而临床运动心理学的质性研究和实验研究的论文相对较少。这与国内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者大多来自体育学院(研究所)有关,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深刻意识到临床运动心理问题研究的必要性,但由于普遍接受的是体育科学的训练而相对缺乏临床心理学的系统训练,所以,更容易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综述和理论性研究,而深入的质性研究和实验研究相对较少。
表3.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论文类型对比(%)
论文类型
中国
外国
调查研究报告
36.3
32.3
实验研究报告
11.8
15.1
测验研究报告
6.3
6.1
质性研究报告
4.8
19.2
质性+量性研究报告
0.4
2.0
论述
25.7
18.2
文献综述
14.6
7.1
合计
100.0
100.0
2.研究设计
表4显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病理机制研究与国外一样,存在过分依靠相关设计的现象,而更能确定心理变化机制的实验研究设计与质性研究设计较少。因此,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关于病理机制的研究设计有待进一步改善,以便更深入地揭示运动者心理发展变化的内在机制。
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干预研究以文献综述为主,侧重具体介绍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实验研究设计较少,而国外临床运动心理学61.5%的干预研究主要通过实验研究来验证干预的效果。实验研究能为不同方法的干预效果提供充分的证据,有利于提高临床运动心理服务的科学性。因此,我国运动心理学学者应加强心理干预的实验研究。
表4.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的研究设计对比(%)
研究设计
机制研究(中国)
机制研究(外国)
干预研究(中国)
干预研究(外国)
描述性研究设计
16.0
相关研究设计
44.9
75.0
实验研究设计
10.2
12.6
26.7
61.5
质性+量性设计
0.6
3.1
0.5
3.9
质性研究设计
文献综述
说明
5.1
14.7
8.4
6.3
3.1
21.4
47.1
4.2
7.7
15.4
11.5
合计
100
100
100
100
3.研究被试
表5显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更关注高水平运动员和专业运动员,而国外临床运动心理研究更关注大学生运动员和少年运动员。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高度关注高水平运动员和专业运动员,与我国现阶段注重竞技体育的现实有关。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问题如果得到心理服务的及时介入,就可以避免进一步发展成为心理障碍。如果等到运动员形成了心理障碍再介入***,其难度就会很大。因此,我国应加强对少年运动员和大学生运动员的关注。
表5.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被试对比(%)
研究被试
中国
外国
无
29.0
24.3
高水平运动员
15.9
10.1
专业运动员
11.2
6.1
混合
9.0
8.1
体育专业学生
8.4
2.0
大学生运动员
7.4
20.2
少年运动员
5.9
11.1
学生
6.5
5.1
其他
4.6
13.0
合计
100.0
100.0
4. 资料收集
表6显示,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在资料收集上的共同之处在于较多采用问卷法和量表法,而较少采用观察法和仪器测验法,不同之处在于我国学者更多采用工作经验法和文献法,较少使用访谈法。我国研究者较少采用非常适合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访谈法收集资料,与他们主要来自体育学院(研究所),普遍缺乏临床心理学的系统专业训练有关。
表6.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资料收集方法对比(%)
资料收集方法
中国
外国
问卷法与量表法
38.8
38.4
工作经验
20.4
13.1
文献法
19.6
12.1
三种以上方法结合
7.8
16.2
仪器测验法
6.4
3.0
访谈法
2.6
13.1
观察法
1.2
1.0
其他
3.1
7.1
合计
100.0
100.0
5.结果分析
表7显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论文中涉及多元分析的少于国外。心理现象是多层面和多维度的,其影响因素也是复杂多变的。采用多元分析法进行分析,更有助于人们了解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能更有效地揭示心理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因此,在未来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中多元分析法有待进一步推广。
表7.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研究结果分析方法比较(%)
结果分析方法
中国
外国
定性分析
42.2
38.4
非多元统计分析
39.0
30.3
多元统计分析
17.9
25.3
定性+定量分析
1.0
6.0
元分析
合计
100
100
中外临床运动心理研究中都尚未出现元分析(meta-analysis)的论文。元分析是对具有共同目的但相互***的多个不同甚至相反的研究报告给予定量统计分析而综合评价某一主题研究的方法,曾被置于循证医学实践证据金字塔的顶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之中[9]。自临床心理学的实证支持***兴起以来,元分析方法在临床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呈逐年增长的趋势[7]。元分析对文献的数量与质量都有一定的要求,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中尚未出现元分析的论文,可能是由于目前能够支撑元分析的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成果有限,也可能是由于研究者统计方法的训练不足。随着临床运动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元分析方法的应用将越来越多。
(四) 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发展阶段的划分
纵观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30年的发展状况,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在不同时间段呈现出明显差别。因此,可以对其进行阶段划分,以帮助研究者厘清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发展的内***索,并能够据此展望本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
1.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起步阶段
1981年到1993年期间是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临床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刚刚引起研究者的关注,研究的数量与质量都处于较低水平,具体表现如下:论文数量少,平均每年仅有9.9篇;研究极少得到基金的支持;参考文献量少,许多论文根本没有参考文献;研究内容以运动表现发展研究占绝对优势;最突出的论文类型是说明文(35.5%);主要采用工作经验法(21%)和文献法(13.8%)收集资料;论文的结果分析方法中定性分析占54.3%,仅有0.7%的文章采用了元分析。
2. 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快速发展阶段
1994年到2003年期间是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快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数量与质量都表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具体表现如下:论文数量逐年增多,平均每年25篇;受资助项目出现逐年增长趋势;论文的参考文献呈现逐渐增多趋势;运动功能障碍和心理健康研究逐年增多;研究报告超过理论型论文,说明文的比例下降至24.9%,调查研究报告迅速增加到37.3%;以高水平运动员为被试的论文相对降低,以非高水平运动员为被试的论文迅速上升;经验总结法下降,量表测验法和问卷调查法的应用逐渐增多;定性分析逐渐减少为47.1%,多元分析上升为10.7%。
3.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规范阶段
2004年至2010年期间,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入成熟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数量与质量都较前两个阶段大幅提高,具体表现如下:年均达45.3篇;平均每年有16.3个项目受到基金支持;平均每篇论文的参考文献量稳定在15.4条;在研究内容上,运动功能障碍、心理健康和运动表现发展三者呈并驾齐驱之势;69.7%的论文为研究报告,说明文进一步减少;以非高水平运动员为被试的论文达到60.6%;量表测验法、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成为最重要的资料收集方法,工作经验总结法的应用萎缩;定性分析减少至33.7%,30.3%的论文进行了多元分析。
三、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1. 吸引更多临床心理学学者加盟
本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心理学院(研究所)和医学院(研究所)学者对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参与度极低,这非常不利于临床运动心理学这门交叉学科的发展。我国需要吸引更多心理学院(研究所、系)和医学院的临床心理学学者关注运动者的心理问题,只有他们的加盟,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才能高质量地发展。因此,建议国家体育总局科研立项为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提供一定的空间,并鼓励心理学院(研究所、系)与医学院(研究所)中的临床心理学学者积极申报相关课题,以课题调动临床心理学学者加盟的积极性。另外,体育学院(研究所)要有意识地引进具有临床心理学训练背景的人才,这不仅能够促进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深入,而且也能吸引更多的心理学学者关注临床运动心理问题。
2.加强对运动功能损害与运动退役的研究
本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仅有3.5%是关于运动功能损害,而国外21.2%的论文涉及运动功能损害,其研究的十大热点问题中有四个属于运动功能损害,即饮食障碍、情绪障碍、物质依赖和运动损伤后心理障碍。纵观我国极其有限的运动功能损害论文,研究主题主要为与运动相关的攻击(冲动控制障碍),研究类型主要为研究综述与理论分析[10,11],实证性的临床研究报告极少,仅有杨士荣(2010)就我国运动员的饮食障碍进行了调查研究[12]。因此,建议中国体育总局体育科研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人文社科项目以及各地方基金的管理者在编制课题指南时关注运动功能损害问题。同时,专家学者也要主动介入运动功能损害的研究,以提高我国运动功能障碍的干预效果,切实维护我国运动者的身心
健康。
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仅有2.2%是关于运动退役问题的研究。由于我国现阶段仍然是举国体育体制,且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尚未普及,所以,我国运动员对运动退役的心理准备不够充分,在运动退役时遇到的心理问题就更多。黄志剑和姒刚彦(2008)研究表明: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对于从事竞技运动事业对自己人生发展的影响认识不足,对运动退役及角色转换的准备不足[13]。王进(2008)研究表明:我国面临退役运动员的自我评价、生活满意度和社会支持认知下降,焦虑和孤独感明显增加,应对退役的策略主要为回避;运动员在退役后的1~2年内社会支持感低,孤独感高[14]。目前,我国运动心理学学者虽然意识到运动员退役相关的心理问题,并就此开展了一系列现状调查、发生机制和对策研究,但针对性的实证干预研究很少,亟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3.丰富研究的理论基础
本研究显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是认知行为理论。过分依赖认知行为理论有悖于学术研究百花齐放的原则,不利于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繁荣和发展。导致心理问题的原因很复杂,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各有利弊,并不存在一种唯一正确且适合于各种情况的理论与方法,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可能受益于不同的处理[15]。跨理论整合研究(transtheoretical integration approaches)是西方临床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特点。1991年,《心理***整合杂志》(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Integration)创立,为临床心理学的整合研究提供了专门的学术交流平台。目前,许多***师在***中采用整合***方法[16]。因此,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应广开思路,在注重认知行为理论的同时,注意吸纳近年来生理心理学、精神分析和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开展跨理论的整合研究,进一步丰富研究的理论基础。诚然,后者受到循证实践验证的成果不多,但也正因为如此,它们更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4.加强临床研究方法的训练
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在方法上存在诸多问题,包括:质性研究与实验研究较少;研究被试以高水平运动员最多;研究中较少使用谈话法、观察法、仪器测试法收集数据;数据的多元分析较少,未出现元分析论文等。因此,我国运动心理学学者应进一步加强临床研究方法的训练,在开展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时注意以下问题:加强质性研究和实验研究的使用;扩大研究样本范围,更多关注青少年运动员;丰富资料收集方法,尤其要多使用访谈法、观察法与仪器测试法;加强多元统计分析;提高研究的规范性,为整合研究成果的元分析作准备。
[1] Gardner F L.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 in American intercollegiate athletics [J]. Journal of 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 2007, 1(3): 207209.
[2] Gardner F L, Moore Z E. 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 [M].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2006.
[3] Zhu Li Jing, Heil J, Wenze T. 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 Perspective West and East (Volume I) [M]. VDM Verlag, 2011.
[4] Holdford D. Content analysis methods for conducting research in social and ***istrative pharmacy [J]. Research in Social and ***istrative Pharmacy, 2008 (4): 173181.
[5] Buboltz W C, Deemer E, Hoffmam R.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Buboltz, Miller, and Williams (1999) 11 Years Later [J].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010, 57, (3): 368375.
[6] Rhodes R E, Nasuti G. Trends and changes in research on the psychology of physical activity across 20 years: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10 journals [J]. Preventive Medicine, 2011, 53, 1723.
[7] 刘丽, 石岩. 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 现状、问题与建议[J]. 心理科学进展, 2012, 20 (9): 14951506.
[8] 刘丽, 石岩. 临床运动心理学的界定、现状及发展趋势[J]. 中国体育科技, 2009, 45 (6) : 7682.
[9] Rosner A L. Evidence-based medicine: Revisiting the pyramid of priorities [J]. Journal of Bodywork & Movement Therapies, 2011, 16: 4249.
[10] 邓铭一, 季浏, 常波. 运动攻击的理论发展及控制方法[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98,126(3): 5559.
[11] 石岩, 王莹, 赵阳, 等. 球场观众暴力的发展趋势,研究进展与遏制策略 [J]. 体育科学, 2007, 27(1): 2440.
[12] 杨士荣. 不同类型运动员饮食障碍的比较研究 [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0, 44(3): 8792.
[13] 黄志剑, 姒刚彦. 高水平运动员的退役准备与适应: 一项定量研究 [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8, 23(5): 393395.
[14] 王进. 我国运动员退役意识与心理状态的定量分析[J]. 心理学报, 2008, 40(4): 496506.
[15] Cooper M, Mcleod J. A pluralistic framework for counselling and psychotherapy: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J]. Counselling and Psychotherapy Research, 2007, 7(3): 135143.
西方心理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国化管理 组织行为学 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中国化管理
组织行为学强调人的因素在管理环境中的作用,主要研究人的心理、行为对管理活动的影响,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管理课程,所以是各类管理类专业培养管理人才的专业主干课和必修课。
什么是中国化管理?很多学者指出,虽然经过改革开放,中国人的信仰、价值观变得多元化了,但是中国人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使中国人形成了完全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思维模式,这些模式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所以,用别人的管理观念、管理模式来管理中国人有很多尴尬,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有些组织反而是因此变得更加混乱了。所以,管中国人就要用中国化的管理。总结一些学者的观点,本人认为中国化管理就是尊重并理解中国独特的国民性格、思维模式、文化观念,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的基础上,保留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和文化主体性,以中国的管理思想与管理哲学作为指导,配合西方、日本等先进国家的成熟管理方式方法,中西结合,创造适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管理。
组织行为学起源于西方,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引入其教学至今,都基本沿用西方的体系。但东西方***治制度、社会经济环境、民族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使得我们在教学中照搬西方的理论与研究成果对我国的管理人才进行培养是基本背离现实的,他们所学的东西不能很好地解决中国各类组织中所面临的诸多复杂问题。尤其是目前,中国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不同于任何其他国家的社会转型时期,存在着许多不同于西方管理发展中的特殊问题,这就更需要有中国化的组织行为学教学来满足培养应用性、实践性管理人才的目标。所以,对组织行为学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使之更加中国化,具有很强的改革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中国化管理研究取得的成果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已经有很多学者从事中国管理、东方管理的研究,从中国古代的著作中寻找、挖掘我国的传统优秀管理思想,并融合西方优秀管理文化,出版了诸多著作与论文,积累了大量成果。复旦大学东方管理创始人水教授的东方管理学研究,以“学、为、治、行、和”五字经为纲,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但东方管理学派并不只是研究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同时融合了西方管理学以及华商管理思想,出版了一系列的东方管理相关著作与论文,如《中国管理通鉴》(四卷),《中国式管理研究》、《东方管理学》、《管理心理学》;被称为中国管理之父的曾仕强教授,研究中国式管理30多年,出版《人性管理》、《超世纪大易管理》、《中国式管理》、《中国管理哲学的现代化应用》、《胡雪岩的经营管理》等著作,并致力于中国式管理的推广,进行了大量的培训,出版了大量的音像资料;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徐联仓教授,把自己的本土化心理学研究应用到管理实际中,并出版了著作《走出丛林的管理心理学》,里面有大量中国化的管理研究成果;另外,朱永新主编的《中华管理智慧: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研究》,于江山、王颖、许亚涛编写的《中国化管理》,黄涛编写的《归零:论中国化管理思想》等。还有上千篇关于古圣贤管理思想的论文,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基于中国化管理的组织行为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提供了指导思想与改革方向。
三、基于中国化管理的组织行为学教学体系与内容改革的一些看法
(一)课程体系改革的看法
1.教学目标:培养能深刻认识中国人心理与行为规律、科学管理中国组织的管理者。
2.构建课程体系的原则:①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要用辩证唯物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历史人物和每一个观点,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②古为今用的原则:学习古代组织行为学思想,就是为了给我国现行管理提供历史上有价值的思想和成功的范例,使我们在管理中少走弯路。③中西方双重管理文化结合的原则,把我国传统文化精粹中蕴含的大量珍贵的管理文化遗产同现代的管理文明相结合。④双重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内容体系时,既要为教学服务,又要为建立我国组织行为学学科体系服务。⑤双重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组织行为学思想的发展与管理实践的变化,有时是同步的,有时又是不同步的。因此,思想的发展与实践的变化要有机地结合起来。⑥核心概念与术语沿用现有的原则。经过几十年的教学,一些概念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同并被熟悉,沿用现有的核心概念与专业术语便于沟通与传播。
3.课程体系的构想
在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基于中国化管理的组织行为学课程体系应从10个方面内容来构建。经营心理与管理、人性与管理、激励与管理、人际关系与管理、选才心理与管理、用才心理与管理、领导与管理、决策与管理、群体与管理、组织变革与管理。
(二)主要教学内容
经营心理与管理主要对著名历史人物有关经营心理学思想进行探讨、分析,并对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经营思维、管理思维进行比较。人性与管理集中分析我国不同时期的人性观对管理的影响。激励与管理集中对我国古代在管理中如何根据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调动人的积极性问题进行阐述。人际关系与管理集中分析、探讨我国古代管理者如何根据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协调人际关系。选才与管理部分对历史上各个时期成功的选才思想进行探讨。用才与管理集中分析、探讨古代管理者使用人才的心理与管理效果的关系。领导与管理集中分析、探讨不同历史时期著名历史人物的领导心理学思想。决策管理着重探讨历史著名人物的决策心理学思想。群体与管理主要介绍美国在群体管理中的相关研究成果组织变革与管理主要介绍我国和西方主要的组织变革技术,并分析组织发展与变革中人的心理与行为变化。
上述内容构成了一个较系统的中国化管理下的组织行为学内容体系,但由于中国心理学思想非常丰富,本文的构想肯定是挂一漏万,还有待于改革中进一步研究、完善。
西方心理学论文范文第8篇
(一)研究数量与质量
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中用“积极心理学”并含“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主题,精确查找相关文章,时间限定为2004年1月1日至2014年7月1日,采取全部期刊、精确匹配查寻,共搜寻到810条结果,其中硕士学位论文84篇,博士学位论文1篇。但单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查找同期研究文献,可搜索到多达45170条结果。单以“积极心理学”为主题精确查找,可搜索到多达3732条结果。从研究数量上来看,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中,积极心理学视角研究成果占比很低,需要相关研究人员继续努力。从研究质量来看,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中用“积极心理学”并含“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主题,精确查找相关期刊,时间限定为2004年至2014年,选择全部期刊,可以搜索到513条结果。但如果搜寻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期刊,只有32条结果,即使再加上核心期刊,也只有107条结果。由此可见,当前研究成果中高质量研究成果并不多,研究质量亟待提高。
(二)相关概念界定对于“积极心理学”的界定
乎所有研究者都认同美国心理学家赛利格曼的观点。张孝凤、杨晓梅、陈淑萍等研究者都认同美国心理学家赛利格曼在1998年担任美国心理学会***时首次提出的“积极心理学”概念,倡导心理学不应只研究人类的弱点,而应同时研究人类的美德和优势。张忠宇、蒋宗文等研究者都认为赛利格曼2000年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积极心理学导论》标志着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学派正式诞生。
(三)研究方法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
梳理发现,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中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作者大都根据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为实践基础,论述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主要观点,描述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如张忠宇、蒋宗文、张爱菊、刘翠兰、陈慧君等。在定量研究的文献中,作者大都采用随机抽样法,使用问卷法和量表法收集资料,对数据统计基本采用描述性统计,极少研究者采用SPSS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对调查结果采用演绎法进行量化分析,并加以概括和分析,形成研究结论。如黄伟对重庆10所大学26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提出了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模式。
(四)研究内容梳理研究成果
可以发现,目前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来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许多研究者都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如蒋宗文、郭世魁认为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偏重于自杀预防教育,过于局限;偏重于心理问题矫正教育,引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集中在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身上,忽视心理正常的学生;偏重于心理问题预防教育,造成学生误以为有病的人才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造成消极暗示。陈慧君认为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普遍推行的是“问题模式”或“疾病模式”,控制学生自杀、自伤等恶性心理事件的发生,减少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患病比率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核心理念和主要目标。“问题模式”强化了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活动的排斥,形成了“心理健康=没有疾病”的错误认知,窄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与功能。二是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研究者大都从转换目标、改进方法、重设内容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如陈慧君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转向应从目标、内容与方法等三方面重新定位,把优势与美德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新定位,把情绪与性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新定位,把活动与体验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新定位。宋志英认为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培养大学生的积极人格为首要目标,以塑造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为重点内容,以丰富和深化大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为手段,以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组织系统为保障。三是研究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如张孝凤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构建原则上要凸显积极理念;在课程架构上将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的体验、积极的课程环境营造等贯穿于其中,注重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注重课堂教学和实践体验相结合,注重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结合;欧贤才、杨晓玲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要以积极心理学理念统领整个教学,增加社会心理健康内容,明确学生的中心和主体地位,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形式活动化,课程设置系列化,课程教学与心理咨询实践相结合。林晓桂提出把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积极优势、积极情绪、积极关系、积极应对、积极成长”等五方面来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缺失
通过对近十年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看出,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学者们在认识现有心理健康教育不足、探索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改造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和方法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对日后相关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虽然如此,但相关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这正是探索运用积极心理学改造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内容单一,质量相对较弱
2004年之后国内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越来越多,呈现出逐年增多趋势,其中2006年之前,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刚刚兴起,国内学者研究较少,每年只有零星几篇成果。从2007年开始,研究成果开始大幅增多,其中2013年研究成果最多,达到196篇。但研究成果数量增多的同时,研究质量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特别是在CSSCI期刊上公开发表的论文更显不足。质量不高重要原因在于现有研究思路过于单一,研究成果同质化现象严重。目前,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思路比较单一,都遵循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反思现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然后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提出改进和提高现有模式的对策和建议。在研究内容上侧重个人积极品质和积极体验,缺乏对积极社会环境的研究。
(二)理论研究较多,实证研究较少
在对近10年来相关研究文献梳理后可以发现,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大都停留在理论说明层面,采用实证研究的文献非常稀少。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能否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能否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加强实证研究非常有必要,只有大量和长期的实证研究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国内学者中孟万金教授在倡导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但研究对象以中小学生为主,还没有涵盖大学生。学者们需要在实证研究方面继续努力,尤其是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研究力度,致力于开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测评软件等。
(三)缺乏对中国文化背景的考虑
在运用积极心理学视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相关研究文献对积极品质、积极体验的界定大都采用了西方积极心理学理论研究成果,缺乏对中国文化背景的考虑。西方文明和价值观塑造了今天的美国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的起源更侧重西方人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中国的价值体系、思维过程、追求的人生成果方面与西方有一些内在的基本差异。“积极”的内涵受文化影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比如说话委婉就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优良品质,但在西方文化中,这却不是一种积极品质。因此,在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考量中国文化背景,研究中国人的积极品质、积极体验等。
西方心理学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科学研究;学习;自我修养
中***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1)05-0021-05
一、科研是一种自由的艺术
(一)创新是科研的灵魂
创新是科研的灵魂。科学研究就是以创新的思路来解决问题。就基础研究来说,科学研究就是为人类创造新知识的活动。科学上的创新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在实现重大创新之前,需要长期的知识积累和日以继夜的思考和探索。科学研究不可能是短、平、快,立竿见影的;科学研究是马拉松跑、是接力跑,需要很多人持续不断地努力。
先知先觉就是前瞻性,就是探索未知的东西。别人会爬,我们也会爬;别人会走路,我们也会走路,这算什么本事?别人会走,我们会跳;别人会爬山,我们能爬上珠穆朗玛峰顶,这才是本事!连一个新的想法都没有,搞什么科研?甚至连别人的研究有错误也看不出来,还搞什么科研呀?
搞学问、做科研要有自己的思路,如果老是跟着别人的思路走,就可能会发现自己想做的,别人都抢先一步做过了,即使你做出来也只能是二流的东西。我们要学习国外研究者的创新精神,要独树一帜。现在哪一个题都有人做过,我们不是生在三皇五帝时代,我们“生不逢时”,生在21世纪,要硬着头皮去做别人做过的问题,在别人的研究上找岔子,从不同的角度去做。从不同角度去做,就叫创新。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才可能有创新。
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思路是对所要研究的概念进行新的分类。有新的分类,才有新的知识、新的理论。我们所研究的任何一个概念,都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而对概念进行新的分类,就是要找到与已有研究者不同的角度对概念进行新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找到新的研究切入点,做出有创新性的成果。
科学研究是一种自由的艺术,就是无拘无束地***思考与表达。达尔文说过,“我一贯力求保持思想不受拘束”。培养了许多国际知名学者的斯坦福大学校训是: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只有沉浸在自由艺术之中,才能在研究中坚持科学客观,保持科学理性,恪守科学道德,而不会被***治所忽悠,更不会被金钱所诱惑。
(二)科研中最重要的工具是我们的头脑
仪器设备等工具在科学研究中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工具却是我们每个人的头脑。做科研要时时、处处开动脑筋。问一个“为什么”,会有效地激发对其中的可能原因的思考;问一个“怎么样”,会引起对过程机制的想象。即使是处理数据也要多思考怎样把类同或不类同的数据进行概括,找出其中规律性的东西,进而抽象出理论。不能就事论事,停留在对单个现象的描述上。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缺乏理论思维是我国心理学不能站在国际心理学前列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研究生在学习期间不训练自己的理论思维,一味地尾随西方的研究思路和主题,那我们就只能在别人创造出的理论影响下,甚至在其话语下,尾随式地“创新”,不仅永远无法超越,甚至可能有丧失中华文化的主体特色,丧失学术自信的危险。因此研究生要在提升理论思维上多下功夫,要学习辩证法、哲学思想、方***和时代精神。要有自己的思想,而不是为研究而研究。没有自己想法的研究不是像样的科学研究,没有想法和理论支撑的研究,就像没有爹妈的孤儿。
编制问卷之前,开放式问卷调查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研究者所具有的理论思维。因为科学规律不是靠向被试问问题就能问出来的。有怎样的理论深度就有怎样的实证深度。在科学研究上,假设十分重要,它有助于我们看清事件的意义;如果没有假设,那只能停止在观察到的“事实”上。就是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也是靠假设求证的。搞科研就是证实或证伪头脑中的设想,对于要验证什么或证伪什么,应该心中有数。提出假设,我们依靠的是理论思维。
任何一个学科都是问题多于答案,科学研究就是为了解决未知的难题,因而不断推进科研的发展。知识积累是科研的基础,没有知识积累就不会有科研的悟性和灵感。科研允许失败,允许犯错误,只要能及时觉察并加以纠正就好。而科研也要讲运气,机遇只垂青那些懂得怎样追求它的人。
(三)心理学研究是一个悖论
心理学研究是一个悖论:人们对世界的经验是很主观的,可心理学却要研究它的客观规律;心理现象不同于生理现象,可心理学要研究它的生理机制;文化对于人就像水对于鱼一样,以无处不在的方式影响着人类的心理与行为,世界上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可心理学中的测量工具和研究方法却是普世性的。这种种悖论都源自心理现象的复杂性,从而导致理论取向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心理学是一门实证科学,它特别推崇行为的真实验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还引入了基因、生化、脑电、脑功能、计算机建模和数学建模等研究方法,但同时它还应用个案法、内容分析法、深度访谈法、调查法和内省法等等。现在心理学已成为许多学科如教育学、社会学、美学、法学、伦理学、语言学以及生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基因遗传学等专家共同开发的热土。当代心理学已呈现出多学科、多方法综合研究的趋势。世界四大科学难题:物质起源、生命起源、意识起源和宇宙起源,心理学就是研究意识的一门学科。
个体的心理现象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可以用系统论的方法来加以研究,即可以从它的整体性、等级结构性、动力性和环境适应性等角度来加以研究。心理现象的整体性表现在可以从各种不同的维度加以分析,但部分之和不等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心理现象的等级结构性是指以不同的维度划分出来的心理维度还可以划分为不同水平的亚维度;心理现象的动力性是指心理系统具有能动性,是一个开放的动力系统,各个系统之间存在动态的交互作用;心理现象的环境适应性是指它产生、发展于环境中,要注重联系现实环境来认识心理现象。
二、学无止境
(一)读书贵在思考
心理学的博士研究生应当有较广博的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外语(主要是英语)、数学、计算机应用及哲学(包括马列主义哲学、现代西方哲学);第二个层次是专业基础课,包括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或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史、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课程;第三个层次是做博士论文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例如你想做“时间自我”方面的选题,就应当阅读《自我》和《时间心理学》的专著和论文,阅读导师已经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从中牢固地掌握某一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学会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勤奋学习,善于思考,要成为我们的习惯。要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不要盲从,但怀疑、批判要有依据,设计出实验对它进行检验。科学心理学不支持空洞的理论,鼓励反潮流,用严谨的科学实验来检验
各种理论。科学理论的构建必须是符合实证数据的。我建议你们多听学术报告,即使是其他学科的学术报告也可以去听。这既可以增长自己的学识,又能使我们多一个视角去考察所遇到的问题。
读书贵在思考。阅读文献不仅要懂得其中的道理,还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这个道理是否具有真理性。读书不应停留在别人的思路上,而应该跳出来,以更广阔的视野看问题,产生自己的科研思路。阅读文献,先要读懂,同时要质疑。全信书不如无书,全信书就会落入圈套。要以批判的态度来读书,要敢于挑战教科书,挑战常识,不要相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心理学中不可证伪的理论很多。
(二)做学位论文需要多方位的自主学习
学位论文是科学研究的成果。虽说科学研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科学研究从选题、文献综述、设计、选择工具和取样、数据收集和处理,直至论文撰写和交流,前人都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做好学位论文需要多方位的自主学习。
博士学位论文不是教科书,也不是科普读物,而是与本领域中的专家对话的学术著作。博士研究生做学位论文,不仅是科学理性上的提高,更主要的是精神境界的提高,是意志品质上的锻炼,是不断克服困难加以完善的过程。博士生做学位论文不要小看自己,要有学术自信心,要引用里程碑式的论文或标志性的论文,也可以说要引用最权威刊物上发表的名人的研究成果,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指点江山,要有一览群山小的气概去做好博士学位论文。
选题十分重要。一个好的选题可以说是科研成功的一半。选题时一定要考虑:是不是本学科国际前沿的问题,是不是国家和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是不是具有学科交叉、多方法解决的问题。一旦有了初步的选题意向,就要找出该领域的标志性或经典性的论文。认真阅读这些论文,最好对其中最主要的论文要逐字逐句翻译出来,用心弄清楚作者当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他们的实验设想和研究思路,挑出其中的漏洞和缺陷。即使是该领域权威的论文也可能有瑕疵,甚至错误,要敢于挑战权威,以批判的态度阅读标志性或经典性的论文。阅读的论文有了一定的积累,选题就会越来越清晰。问题论证得越清楚,下一步的研究就越好做。题目要愈小愈好,意义要愈大愈好。选择小题目,有利于把题目做深做透一些。如果题目可以分为若干个***的小题目,并且都能单独去做,就应该避免选择这种大题目,而应该选择小的题目。而如果题目不能分解为可操作的若干个问题,说明该题目太模糊,没有提炼清晰,还要继续提炼或另选题目。
科学研究不可能是白手起家,而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回顾文献,要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梳理,尤其要重视对该研究领域名家的研究成果和在权威杂志上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文献综述的目的是为选题服务,因而这些论文都会在博士论文的引言中出现。文献梳理要客观,问题是你发现和提出的,综述的框架也是你构建的,但陈述的材料是前人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也是思维训练,要有个逻辑框架,要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这种界定不仅有助于研究者把握核心概念,而且也便于他人对你的研究结果加以检验。引言中的经典性或标志性论文还会在“讨论”中出现,因为要论证研究结果是否证实或证伪了假设。但是要注意,学位论文对他人论文的引用不宜过多、过于频繁,否则就有抄袭之嫌!
实验设计要以问题为中心,对于要证实什么或证伪什么,应心中有数。要弄清楚什么是自变量、什么是因变量、什么是控制变量,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编制问卷,最重要的是理论建构。质的研究也有类似的问题。关于这些问题,目前国内已有不少书出版,例如彼得・哈里斯著、吴艳红等译《心理学实验的设计与报告(第2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版),郭秀艳著《实验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邱皓***著《量化研究与统计分析》(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安德沃和肖内西著、洪兰和曾志朗译《心理学实验研究法》(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89年版),杨国枢等编《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伊凡希雅・莱昂斯、阿德里安・考利主编,毕重增主译《心理学质性资料的分析》(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等,可以根据不同的研究设计,有选择地阅读。
博士学位论文的题目要紧扣主题,用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切忌大而无当或文不对题。摘要是一篇论文的门面,写不好是给自己脸上抹黑;写得好,是给自己增添光彩。博士学位论文是一项系统性的科研成果。摘要应当反映这项成果的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主要内容,特别要突出其创新性的内容;摘要应当以客观、扼要的方式陈述论文的主要内容,以第三人称陈述,不要用“本文”、“笔者”、“我们”等词语,不要用***、表和不规范的术语,也不要引用参考文献。总之,摘要应当是连贯的、自成一体的、反映主题的、实事求是的、没有空话的、吸引眼球的。关键词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题目上的主要术语,第二层次是模型、理论和方法的主要术语,第三层次是结果和结论的主要术语。怎样写好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学习时的最大挑战。
言为心声。做学术报告,像鸡啄米似的不停地看稿子,听众能听懂你在讲什么?我建议同学们看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学习“百家讲坛”中专家的讲课技巧。在讲课时要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举出有说服力的、吸引人的例子,这样才能做好学术报告。做学术报告首先要熟悉内容,做好PPT。博士生学习教学技能有好处,将来教学时可以将科学精神、科学品格传递给学生。教学中需要科学精神,激发学生努力掌握知识,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讲课是一门艺术,这项艺术是学得会的。
三、修养是成功人生的桥梁
(一)立志与养成好学风
博士生应该立什么样的志向?应该立志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父母、对得起师长、对得起养育我们的祖国和人民。热爱祖国和人民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神圣义务和责任。博士生肩负着为人类创造新知识的使命,如果连一点点新想法都没有,只知道跟随外国学者的思路走,给他们积累资料、加注脚。我们培养出来的博士都是这个样子,中国的心理学还有什么前途?我希望我的学生有成为大家的愿望,努力培养自己在各方面的修养和能力,不仅使自己具有***从事心理学研究的能力,而且要有理想、有责任感、有行动能力,知难而进,勇攀高峰,积极为祖国和人民作贡献。
目前我国心理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与我国的国际地位不相称,也与我国五千年积淀的丰厚文化不相称,我们很少有自己的理论和模型。中国心理学界有的人很怪,以引用外国人的论文为光荣,即使我们的学者早已发表该研究领域的论文也不引用。这不仅是自卑心在作怪,而且也是缺乏职业道德的。我们的研究生不仅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而且要有雄心壮志,把我们中国的研究报告送到国外去发表,把自己的话语表达出去。我们实际上也是做得到的。中国人的心理学要研究中国人自己的问题,在知识上有创新,在应用上有进展。在中国化的心理学研究的初期阶段,研究成果可能很难得到外国学者、甚至中国同行的认可,但是我们要有自己的学术自信,不要妄自菲薄。
做学问不是赶热闹,不要别人做什么我就做什么,要做就要做出自己的特色。要认识到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里,不要人云亦云。做研究不一定要达成共识,我们做我们自己的,在整合多项研究时,要从一个大的方向进行整合,不能失去自己的优势和特色。科学研究贵在坚持,不能“放一***就跑”。只要思路对头,方法合理,持之以恒就有可能有所发展,有所成就,在该领域取得领先的地位。
我希望研究生养成“勤奋,严谨,创新,求实”的好学风。成才的决定因素是勤奋,没有吃苦精神做不出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勤能补拙,勤能促智。勤奋就是科学地管理时间,管理时间就是管理自我。严谨就是严密谨慎,子曰“敏于事而慎于言”。这些都是做好科研的必备条件。“创新,求实”与小平同志讲的“***思想,实事求是”是一个道理:改革开放,首先要***思想,然后是实事求是,摸着石子过河;搞科研,首先是要有新假设、新思路,然后是小心求证、实事求是。没有新假设、新思路不可能出像样的科研成果,而勤奋、严谨是产生新想法、新思路的前提条件。
(二)成为健全人格者
健全人格即完美人格,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如仁(仁爱宽容)、义(正义奉公)、礼(尚礼守法)、智(崇智求真)、信(诚实守信)以及忠(尽忠报国)、孝(孝亲敬老)、廉(正派清白)、耻(做人底线)、勇(肩负大义)等都属健全人格的品质。这些完美品质,既是我们中国人安身立命、为人处世、成就事业的人格基础,也是中华民族进步、社会发展、国家稳定的精神支柱,它陶冶出一代代志士仁人,推动着中华民族不断走向文明。博士学位是国家的最高学位。博士研究生应该义不容辞地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成为健全人格者。我相信你们会以辩证的态度看待世界、他人和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顺境和逆境,做一个自立、自信、自尊、自强、幸福的进取者。
“性格决定命运”。学习心理学,要学以致用。用所学的人格心理学等知识来分析自己的性格有哪些优点哪些弱点以及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制定计划来优化自己的性格,即克服不良性格、实现从不良性格向优良性格的转化。性格有一个长期的形成过程,优化性格也会是一个过程。总的原则是:性格修养起步不宜要求过高,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要从改变行为习惯开始,然后到改变不良性格;从理性地控制情绪开始逐渐到优化性格。我在主持完成***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现状及对策研究》时曾做过一件事:通过科普向大众传播培养健全人格的知识以促进心理和谐。从2007年开始我与当时的研究生一起撰写了一本书《健全人格与心理和谐》(重庆出版社2010年版)。这本书阐述了自立、自信、自尊、自强、正直、诚信、爱心、乐观、信念、毅力等性格的特点、形成及其对心理和谐的作用。它可能有助于优化性格。博士研究生应该会做科研、会教学、会做科普工作,全面发展。写好科普著作是很难的。我希望我们的研究生在做人、做事上加强修养,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加强自我修养,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为自己加分,使自己成为优秀的研究生。
整理者的话:每逢周二下午,西师街综合楼多媒体教室,黄希庭先生都要在此召集门下研究生交流讨论学习所得。虽冬寒酷暑、假期不休,但学生们每每恭谨到场,另有其他导师的学生也常慕名而来,有的甚至成为“常驻”参会人员。学生们踊跃发言,乐此不疲。个中缘由,主要来自先生对汇报者陈述的研究设想、进展等等进行点评时的随谈。黄先生不仅是著名的心理学家,也是优秀的教育家。先生对学生报告的点评,穿插着他对科学研究的真知灼见,对培养优秀研究生的睿智思想。先生的语言有时简洁明快,有时诙谐幽默,有时又富含隐喻。聆听先生教诲,让人精神振作而产生思考、创造、贡献社会的愿望。毕业在即,我们整理了三年来记下的黄先生在报告会上的精彩随谈,题为“谈科研、学习与修养”,经先生审定,予以发表,感谢先生的培育之恩!
西方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在普通人眼里,这是和尚们常干的事情,俗语称之为“打坐”。宗教界还有一个更普适的名词,称之为“冥想”(Meditation),这个词可以适用于任何宗教,实施起来也更简单,不用非得找个千年古刹,只要有个安静的房间就可以练起来了。
冥想在当今一部分都市白领阶层当中相当流行,不少人认为此法可以减轻工作压力,提高身体机能,甚至能够***抑郁症。不少科学家似乎也支持这个说法,比如2015年4月20日出版的医学杂志《柳叶刀》(Lancet)上就刊登了英国心理学家撰写的一篇论文,得出结论说冥想可以代替抗抑郁药,减少抑郁症的复发几率。
这篇论文的作者招募了424名符合一定条件的抑郁症重度患者,将他们分成两组,一组吃专门的抗抑郁药,另一组则在心理专家的指导下练习冥想,结果发现两者都有一定的效果,统计上没有显著差异。
这篇论文一经发表立刻引起了很多西方媒体的关注,各大报纸纷纷撰写文章为冥想唱赞歌,仿佛这是一个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活动,应该大力推广。但是,英国考文垂大学的心理学家米格尔・法里亚斯(Miguel Farias)却警告说,这项研究所观察到的***效果很可能来自心理学家的专业指导,属于世俗的心理疗法的范畴。相比之下,宗教意义上的冥想反而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必须提高警惕。
法里亚斯和另一位英国心理学家凯瑟琳・维克霍姆(Catherine Wikholm)合写了一本名叫《佛祖药丸:打坐冥想真的能改变你吗?》(The Buddha Pill: Can meditation change you?)的书,系统地梳理了与冥想有关的方方面面。两人通过大量案例证明,冥想是一个中性的活动,其结果可能好可能坏,取决于冥想者本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比如,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心理学家大卫・夏皮罗(David Shapiro)通过研究发现,有7%的人在冥想的过程中会出现明显的负面效应,包括焦虑、恐慌、恶性幻觉和抑郁等等,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精神错乱,最后不得不被送进精神病院。更重要的是,这个结果和冥想者的经验没有关系,那些富有经验的长期冥想实践者同样有可能出现糟糕的负面效应。
在维克霍姆看来,这个结论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冥想本来就不是为了让自己感觉好而被发明出来的,而是一个来自古印度的宗教概念,本质上是为某种宗教教义服务的。换句话说,冥想根本不像大多数现代人认为的那样平和喜乐,与世无争,而是一种相当激进的思想。
具体来说,古代印度人发明出这套方法的初衷是为了挑战人的自我认知,改变一个人对“自我”的定位,从而达到洗脑的目的。对于印度教来说,这个目的就是为了让信徒认识到“我”和周围世界是融为一体、和谐共存的,从而更加坚定地相信“万物有灵”的印度教教义。而佛教则更进一步,希望通过打坐冥想让信徒意识到所谓“自我”根本就是不存在的,自我意识本质上是一种“虚空”。
佛教的禅宗教派特别喜欢冥想,传到西方后被称为“超觉***”(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就连大名鼎鼎的披头士乐队都曾经着了道,成为这一派的拥趸。而当今西方的心理学界更喜欢用“内观”(Mindfulness)这个词来代替冥想,意为集中精力,专注于自身当下的感受。据说经常这么做的人更容易感受到自己的呼吸和心跳等各种身体感觉,从而达到一种逃离世俗世界的精神状态。但是一位名叫斯瓦米・埃米卡南达・萨拉斯瓦提(Swami Ambikananda Saraswati)的印度冥想导师兼印度文化研究者承认,冥想会让一个人平时隐藏很深的“坏想法”,比如暴力倾向、悲伤情绪、恐惧心理和性幻想等等,更容易地浮出水面。她在接受维克霍姆采访时承认,绝大部分印度冥想导师都知道冥想的负面效应,但大家都不愿公开讨论这个问题,生怕砸了自己的饭碗。
确实,自从上世纪70年代初期《科学》(Science)杂志刊登了第一篇关于冥想的学术论文之后,便有一大批对西方物质文明感到失望的科学家和文艺青年投身其中,不遗余力地为这个来自东方的宗教活动唱赞歌,并逐渐把冥想和瑜伽合二为一,打造成为一个规模巨大的“另类健康”产业。在支持者们的口中,冥想是个包治百病,却又没有副作用的“万能药”。可惜事实证明,冥想固然有很多好处,但绝不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活动,弄不好很容易出乱子。
除了前文所说的焦虑、恐惧、悲伤和抑郁等等之外,冥想还会带来更严重的副作用。挪威奥斯陆大学的心理学家托克尔・布莱克(Torkel Brekke)在他负责编辑的一本关于冥想的书里指出,进入冥想状态的人更容易毫无征兆地做出违反道德的事情来,因为他在冥想时把自己的人格和周遭世界割裂开来了。这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二战时的日***,冥想是日***训练的常规课程之一,日本***官普遍采用冥想的方法鼓励士兵放弃自我意识,以便更好地成为杀人不眨眼的战争机器。事实证明这个训练方法是成功的,后果大家都看到了。
既然后果如此严重,为什么公众舆论对待冥想的态度却总是正面的呢?维克霍姆认为这是媒体片面报道的结果。他举例说,迄今为止,关于冥想的心理***效果的最全面的研究是由英国牛津大学的马克・威廉姆斯(Mark Williams)领导的团队完成的,最后的结论是冥想对于复发性抑郁症(Recurrent Depression)没有疗效,除非患者幼时曾经受到过精神创伤。另一位研究者通过测量血液中的可的松水平来客观地衡量志愿者参加冥想后的生理反应,结果证明冥想反而会加重参与者的生理负担,即使他们本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是,这两篇重要的论文都没有被西方媒体报道出来,记者们选择性地忽视了负面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