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遗产旅游的开发是把双刃剑,它对旅游地的影响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本文从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的角度阐述我国遗产旅游对遗产地带来的影响,为遗产旅游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遗产旅游;经济;环境;社会文化
一、遗产和遗产旅游
近年来我国遗产旅游发展迅速,很多人直接将遗产和遗产旅游划上等号。“遗产”往往指物质的、可供怀旧的纪念物、人类遗址和历史遗迹等。而关于遗产旅游的界定,吴必虎认为是“文化旅游的核心内容”,彭顺生认为是指“指以文物、古迹等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遗存作为主体旅游吸引物的旅游形式”。国内外大量的案例研究都显示遗产旅游是一把双刃剑,很多学者对经济利益驱使下对遗产旅游的过度开发行为持负面态度,而同时遗产旅游的社会文化功能又带来了正面效应。
二、旅游影响
旅游影响也称旅游效应,是指由于旅游活动(包括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业带动的一切活动) 所引发的种种利害影响。本文按照旅游影响的内容划分为经济影响、环境影响和社会文化影响,并分别阐述这些影响的消极方面和积极方面。
三、我国遗产旅游的影响
(一)经济影响
一些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能得到世界遗产基金提供的援助以外,还能收到社会各界的捐款。如丽江,当年凭借“世界文”平遥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第二年,门票收入就从18万元增加到500万元。可化遗产”的地位成为中外热门的旅游地,其财***收入的一大部分来自旅游业。另一“文化遗产见,遗产旅游给遗产地带来的经济效益相当大的。自然文化遗产九寨沟自1978年旅游开发以来,除2008年地震导致客流量减少以外,游客人数逐年上升,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古城是一个原住居民只有3万多人的小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后,每逢旅游旺季,丽江机场起降的航班大大增加,大量游客的涌入使得
丽江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投资者也从中看到了巨大的投资价值和良好的投资环境。
总之,遗产地旅游发展为当地带来收入、促进的外来投资、增加了居民的工作机会和收入、产生了积极的经济影响。
(二)环境影响
学者们对遗产地旅游的调查发现,遗产旅游对遗产地的环境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如:可在一定程度上换起经营者的环保意识,促使当地***府提高环境质量等,如九寨沟景区不允许外来车辆进入,交通车均采用无燃料的观光车,这样的做法提高了旅游从业者和游客的环保意识。一些遗产地本身存在一些生态破坏的问题,旅游的开发有利于提高当地的生态环境,使当地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但其负面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如游客大量进入会破坏遗产地的生态环境、影响水质、引起污染,旅游地建造大规模基础设施和宾馆、餐馆等会导致空气污染;过量的游客涌入会使用私人交通工具,这会大致大气污染增加,危害生态健康。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也为遗产地带来了垃圾污染,破坏景区的美学价值,如黄山盛行的同心锁,将成串的金属挂在巨树上,不但危害树木健康,还将其天然的意境全然破坏了。再次,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呼出的二氧化碳和照相机的闪光灯会加快石窟、宫殿中的文化景观和溶洞的负数速度。如,敦煌莫高窟因受闪光灯、二氧化碳、指印灯游客带来的破坏和腐蚀,许多壁画已经失去光泽,彩色褪变为暗淡的黑色。
(三)社会文化影响
遗产旅游给遗产地带来的社会文化影响非常广泛且同样具有双重性,正面影响包括:增强游客旅游体验,促进种族和文化认同;促进当地文化建设和对外文化交流,提高遗产旅游地知名度,促进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为了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遗产地会不断不断优化文化环境;在旅游过程中,遗产地的居民通过与游客打交道,而在日益频繁的接触中唤起他们对自身归属的认识,增强其强化民族认同感。
遗产旅游给遗产地带来的社会文化影响也有消极的一面:首先可能引起当地人对富有的游客可能产生一种怨恨而导致自卑的情绪;其次游客的进入可能会冒犯当地的民俗以及;最严重的是会直接导致文化景观价值和氛围遭到破坏,导致遗产旅游地商业化、城市化日益严重。国内一些世界遗产地对旅游功能的开发重视程度远远胜过科教和文化保护功能,普遍热衷于景区交通运输设施、食宿接待设施、游览娱乐设施和旅游购物设施等商业性项目的开发,对遗产本身具有的美学、科学和历史文化价值开发不够,不重视遗产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的保护和继承。一些古城将其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民族风情以及严肃的宗教仪式打造成变了味的粗俗表演,使遗产地丧失其科教文化功能之余,也是的一些珍贵的文化资源面临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尴尬局面。如丽江古城,前面提到了旅游为其带来了巨大经济利益,但同时古城的商业氛围越来越浓,门市林立,人声嘈杂,居民由于平静的生活被打扰所以大举外迁。古老的纳西文化也受到了严重冲击。还有一些遗产旅游地,传统的古建筑、寺庙其文化氛围与周围的自然资源是一致、协调的,一些著名建筑本身也是文化遗产,相辅相成。但遗产旅游的开发会修建很多现代化甚至都市化的建筑,开发者认为“精心设计”的建筑不会破坏景观,这是一种观念上的错位,很多开发者忽略了遗产旅游开发“原真性”的问题,有的学者甚至认为“修旧如旧”也是一种对遗产地原真性的破坏。如黄山原本打算在景区内修建水库、宾馆,遭到外界的强烈批评,开发者并未认识到现代建筑的建筑形态是与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不相容的,在中国至今尚无一个修建的宾馆与旅游地和谐相融的成功案例。敦煌莫高窟,由于功利性的原因遭到破坏性开发,旅游业相关配套:宾馆、餐馆的过度开发降低了遗产旅游地的审美价值和资源品味。景区内“城市化”,对遗产地原有的历史风貌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而景区成了孤岛,与之很不协调。
四、结语
总之,我国的遗产旅游的发展对遗产地带来了多方面影响。这些影响具有双重性,总体而言,在经济影响方面,其正面影响要远远大于负面影响;遗产旅游的开发对遗产地环境的负面影响会带来不可逆的伤害,在开发初期应将消极影响降至最低;遗产旅游的开发要发挥其对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强化民族认同度,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挖掘和复兴,推动遗产地社会文化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彭顺生.世界遗产旅游概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
[2]孙晓亚,邓明艳.遗产旅游对遗产地社会文化的影响及控制策略[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9).
[3]李如生.中国世界遗产保护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城市规划,2011(5).
[4]张欣然.天府古镇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实证研究[J].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8.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论我国遗产旅游对遗产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