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陈昌平是一位智慧型的作家,他的作品虽数量不多,但他能在简单的故事和人物关系中蕴涵强大的思想。在他平实而娴熟的小说叙事中,有着对历史与当下生活的独特审视和理解。透过他充满反讽与荒诞的小说文本,我们能感受到他对平民生活和人生苦难的关注,作品揭示出在巨大的历史面前,人的命运的变化和无奈。他以一种难以遏制的激情来创作,他的作品撞击着人们的心灵,强烈的情感力量带给人深深的震撼。
关键词:小人物 历史 权利 真情
近几年来,中国文坛上来自大连的作家陈昌平声名鹊起,他的中短篇小说的发表引起了国内评论界的关注,《英雄》、《***》、《特务》、《国家机密》、《肾源》等作品在国内多家文学月刊上发表并转载。他的小说追求多义性、暗示性、开放性,但是核心却非常明确,除此之外,小说还具有很强的批判性,这也体现了作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陈昌平小说的创作特色:
一.颠覆惯常的审美想象
在陈昌平为数不多的作品里,对历史的表达占据着较大的比重,在他的创作中有很深的历史情结。如《英雄》、《***》、《特务》、《国家机密》、《***》等都有历史的记忆。看到这些小说题目,读者会对题目应该涉及的内容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认知,而陈昌平试***通过自己的小说所涉及的普通人的独特遭遇来颠覆人们这种固有的模式化的认知方式。被称为英雄的是一个说谎的退休工人老高,被认为***的是一个有气节、有人格的传统知识分子李徵,被专制扣上特务帽子的是在中被批斗的无辜孝子,被当作国家机密的是一个孩子王爱娇的梦,被定义为一场***的是被的分子老刘想方设法想要回自己原来的身份。听上去似乎很荒诞,但作者似乎要带读者回归到历史现场,从新的角度解读历史。
以《英雄》为例,陈昌平所塑造的英雄不是英雄,但胜似英雄。下岗后的工人老高步入了他平淡的生活,作为一个早晚随处可见的遛弯族,他的生活似乎不会再有半点涟漪。但是,一切都是因为他在广场就“抗美援朝时期中美力量对比”这个问题插了别人几句嘴开始的。当时,他列举了一些数字,背出了条约的名称,点他人痛穴似的下了结论,随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出名”像坐上呼啸的过山车似的止都止不住。为了增加他故事的真实性,从未当过兵的他,一步步走向了“战斗英雄”的角色,被崇拜、被敬重、被不断地邀请到各种场合去演讲。他人生一直缺少而渴望得到的东西,竟然在晚年全部得到了。作者试***引导我们去思考,我们有时候所看到的或者听到的不一定就是真实的。像老高这样不是英雄说是英雄的人,我们把他抬得很高,而那些真正称得上是英雄的人却被我们忽视了。如小说中崔桂云同志的丈夫,他才是真正的英雄,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事迹,他的妻子还被介绍给这个假英雄当老伴。面对原本不属于他的一切,他感到良心不安,把演讲得来的物品和钱款全部送给那些最需要的人。在旁人看来,这无疑又提升了老高的英雄形象。首长的召见,本以为会大快人心,把老高打回原形,出乎意料的是首长在他的演技上做了指导。要他“仰起头来,像英雄一样站着,站直溜了;像英雄一样说话,大声说话;像英雄一样讲述我们流血牺牲的故事、讲述我们伟大光荣的历史……”经过权威的认证,老高成为了真正的英雄。至此,小说的反讽性和人的荒谬性达到了极致。
二.正视无形的权力运作
回顾打造“英雄”的历史,一个连英雄的毛都不是的人,如何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自己锤炼为真正的英雄?首先,老高自身的知识积累是前提,在***书馆工作的那五年让他有机会阅读那个时代允许他找到的一切与战争有关的书籍,这些源于他的个人爱好和对英雄的崇拜。其次,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在广场交往的人,这些人都是他的“幕后推手”。他们虽是退休的老干部,但都非等闲之辈。老牛是大连民康副食品集团工会***,老刘是家具公司的常务副厂长,老张是一所中学的教务主任,老赵是区***府的一个处长,***好像也是宣传部的一个科长……老高演讲生涯的第一步是由老牛带出去的,此后他就开始频繁地演讲,***在《晨报》上发表了一篇稿子《霜叶红于二月花》,副标题是“一个老英雄的晚年生活”,只此一举,老高的知名度便大大提高了。老张可能会请他到学校去演讲,老赵请他去区***府演讲,一来二去,老高想不成为英雄都很难。这彻底颠覆了我们惯常所认为的英雄形象,经历磨难经受考验并与悲壮连在一起。由此看来,自身的努力固然重要但老高的迅速成名在于他结交了有权力的人,如此说来,英雄也可以是这样炼成的。
在《国家机密》中,权力让一个其貌不扬、父亲眼里的废物孩子王爱娇成了重点保护对象。凭借他能够通过梦境预兆国家大事、时局走向,他的梦被列为“国家机密”,至此他的家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住房到补助到解决他母亲的就业问题,一切的问题都成了一句话的事。同样王爱娇的成名,也需要有权力的人引荐。首先是于主任,他经过多次考验证实王爱娇的梦确实有预料国家大事的功能之后,把他送给他的上级老徐,作为讨好的礼物。随后,各路权贵纷至沓来,竞相把他当作宦海腾达的跳板,层层传递,一直到送到后来的首长。从此,王家的兴盛和于主任的仕途还有其他引荐的人都与王爱娇的梦有了直接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于主任升官的消息传达给王爱娇的父母,随之而来的是王爱娇家庭地位的上升,新衣服新鞋等都归他。在学校,何老师得知他和***治挂上钩之后,表态在***治上、学习上、生活上关心他,并升他为班里的组织委员。在班里他出力最少,受益最多,垄断了班级、年级、学校、全区、全市甚至全省的奖项。这充分体现了***治所赋予的特权,这种无形的权力可以深入到社会的各界,包括我们认为神圣的学校。这样的事情在荒唐的年代看似很荒唐,但荒唐的只是人,权力一点都不荒唐。这样看来,权力改变命运,***治地位提升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说法即使在今天也是成立的。
三.体味平民的人间真情
“”对很多人来说,不单是一个时间的概念,更是一个情感的概念。“”虽然结束了,但期间人们所经历的痛苦却不能忘却。当年“伤痕文学”控诉,反映阶级斗争和***治运动对人间真情的摧残,给人们精神和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伤痕,而今陈昌平的小说则恰恰相反,展现的是极其黑暗岁月中亲情对心灵的呵护。
《特务》讲述了在“”中发生的一个充满人间温情而又让人心酸的故事。小说通篇都是讲儿子用爱编织着对母亲最后的谎言。遭受批斗的儿子为了瞒过双眼患病又有老年痴呆症的母亲,刻意制造了一个又一个谎言:母亲看到他脸上有一块黑灰,他说干部下车间劳动没洗干净;挨斗了被打得吃饭时手拿不住筷子,他告诉母亲是参加单位篮球比赛不小心手腕脱臼;母亲在衬衣上发现了血迹,儿子的解释是单位里为了抓特务使用的苦肉计,血迹只是红墨水。儿子被批斗得越来越严重,他知道自己不久将辞别人世,他想给母亲活下去的勇气。他为母亲编织的最后一个谎言是他有幸接受了一项绝密任务去台湾潜伏,全省就挑了他一个人。“要,就要奋斗,就要流血牺牲”,这项任务由“中央直接抓”,其他的人都不知道,要母亲严守秘密,即使有人告诉她,她的儿子死了,内心也不要相信,要知道他的儿子正在和其他同志一起,执行着伟大、光荣、正确的任务。这样,他的母亲就会怀着期待和骄傲活下去。小说虽然没有明确地给出故事的结局,但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到儿子可能会选择自杀或者离开。儿子肯定会因“畏罪潜逃”或“自决于人民”而被扣上“特务”的帽子,遗臭万年。儿子打着为人民抓特务的旗号,最终必将成为人民打击的特务,这真是一个发生在荒诞年代的以荒诞对抗荒诞的故事。在儿子编织的谎言中,敌我斗争的话语置换成情感交流的私人话语,***治规范对民间生活进行了全面的覆盖,作者将干枯空洞的***治活动虚拟成抚慰人心的情感暖流,展现了平民的人间真情。
陈昌平小说独特表现历史的方式体现出他的一种叙事智慧,他将小人物置身于广阔的历史背景,在历史的隧道中展现小人物随意被历史篡改的命运,表达了作者对小人物命运的悲悯与无奈,进而上升为对权力与历史的反讽以及对现实的批判。
参考文献:
[1]陈昌平.国家机密[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
[2]孟繁华.贱民的悲剧与小说之光——评陈昌平的小说创作[J].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6期.
[3]洪治纲.幽暗深处的历史回想 ——评陈昌平的小说创作[J].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6期.
景毛毛,渤海大学2011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