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中的删减之风由来已久,编者的理由大致有三个:一是内容不合适,删除糟粕或有时代局限性的内容;二是形式不完美,并不是好文章处处皆好,可能会有一些不够完美的地方;三是理解有难度,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删除难点。但有些文章在删减后却消弱了其表现主题的力度。教授《项脊轩志》一课时,我发现苏教版的《项脊轩志》和原文有出入,被删减了一段内容,仔细推敲,我以为删除欠妥,其理由如下:
1.删除的是“点睛之笔”。
《项脊轩志》是一篇由正文和附记两个部分组合而成的文章。正文部分写于作者十八九岁之时,附记的写作时间,却是作者三十五岁中举之后。推究其中的原因,应是作者中举之后,整理旧物,触及原稿,想到自己曾经经历的人生酸甜苦辣,情不能自已,便在《项脊轩志》的后面,补写了附记的内容。苏教版教科书中删去的正是正文与附记中间的那一段。原文是:“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这段文字在正文是唯一“议”的内容,作者借蜀清与孔明之旧事,表达自己利甲天下,闻达诸侯之豪情壮志。其实不管是正文的叙事也好,还是写景也罢,最终的落脚之处都应该是在这里。叙事写景志在表情达意。这是我认为不应删减此段的原因之一。
2.删除的是可以开掘的“富矿”。
我们回顾归有光一生的经历。归有光的一生执著于科举,然而仕途坎坷,7岁入学,9岁习文,14岁应童子试,20岁以童子试第一名补苏州府学生员。35岁乡试中举,以后8次会试都落选,60岁才考中进士,66岁病死于任上。可以说他一生都在为功名忙碌,为理想奔波,而蜀清和诸葛亮即是他追求的理想。
归氏原是昆山的一个大家族,可是,到了归有光这一代,家道已衰,分崩离析。归有光在其《家谱记》中曾感慨“率百人而聚,无一人知学者;率十人而学,无一人知礼义者”。在归有光心中,不读书是归氏衰落的重要原因。作为归家长子,读书兴家,又何尝不是其理想呢?所以在正文的亲情描写中也无时不与自己的读书生活联系起来。“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十五岁的归有光刚刚完成童子试,“少年心思当拿云”,少年得志,自然心情舒畅,踌躇满志。在归有光十八九岁写正文之时,他对自己更是充满信心,对未来满怀无限憧憬。“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条件虽然艰苦,然而面对未来的希望,他苦中有乐,“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一个充满激情、奋发向上的读书郎的形象跃然纸上,让人为之心潮澎湃。“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分明是此时归有光心情的真实写照。甚至到了后来的“轩凡四遭火,得不焚”,他认为这乃是“盖有神护者”,神佑有光,自然能金榜题名,光宗耀祖。
所以才会有最后“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的议论,这里既有自我解嘲,又将自己与历史伟人相比较,表明自己不甘于永远处在“败屋之中”的志向。一年后归有光以童子试第一名补苏州府学生员与其此时的心志不无关系。可以说这一时期,是归有光最自信的时期,多可喜亦多可悲,然而更多的是充满希望的喜悦。至此是我认为这一段落不能删减的原因之二。
3.删除的是感人肺腑的“真情”。
而当归有光写附记时,十三年已经过去了,归有光的心理发生了巨变。首先是妻子离他而去。回想起曾经与妻子共读的那段岁月,不禁潸然泪下。而此时自己功名未就,更是心中难以言说的痛。“吾妻死,室坏不修”“卧病无聊”“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这不仅仅是对妻子的思念,也有功名难就的痛苦。此时,再望见“亭亭如盖”的枇杷树,想起昔日新婚宴尔、凭几共读的岁月,该是何等的痛心呀!后一部分可以说是至悲。功名难就,上对不起祖母母亲,下对不住早逝的妻子,更没有完成家族中兴的大任,如果此时再想到自己曾经年少时满怀一腔豪情,不甘“昧昧于一隅”,我们可以想象归有光在对亲人的思念中又凭添了多少痛苦!被删减的段落既是少年归有光身怀鸿鹄之志之时与中年归有光难酬其志而郁郁不得志的对比。读者只有了解这一段落的内容,才能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感情起伏。这是我认为此段落不能删减的原因之三。
文章的删减须审慎,要通观全文,联系背景。《项脊轩志》中,归有光少年时的希望与中年时的悲伤,通过那段议论很好得衔接在了一起,又是那段议论让希望愈发张扬,让悲伤更加凄怆。
(南京聋人高级中学;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