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川,新起点,新希望。
两年重建,羌乡大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从“大禹故里”――北川县曲山镇凉风垭分道右行上山,车行一公里,绕两处弯道,即可看到一幢幢掩映在茂密果林之中的羌式石砌碉楼和木质吊脚楼――这就是紧邻北川老县城的石椅村,因山形酷似一把石椅而得名。
石椅村原本是一处令人艳羡的世外桃源,在“5・12”特大地震中变得满目疮痍,但仅两年时间就再次崛起――处处瓜果飘香、家家宾朋满座……“地震后的石椅村能获得重生,多亏了临危受命的村支书王庆保,正是他改变了这个村子的未来。”曲山镇***副书记缑***如是说。
灾难袭来危难间,临危受命让支部这面旗猎猎飘扬
长期以来,勤劳淳朴的羌族儿女在这块绿色的天然福地中踏着古老的节拍,过着果粮兼营的农耕生活,有人曾为石椅村写了一首赞美诗:“累累硕果,大筐小筐都装满。曲曲酒歌,醉得羌寨人翩翩。幢幢新居,为我哼曲吟诗篇……”可那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把石椅村的一切都改变了,全村农房、农家乐全部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达600余万元。随之被震垮的,还有村班子――村***支部书记邵再贵和三个组长都遇难了,村组主要干部中只剩下了王庆保这个“光杆司令”。“无论如何,也要把村支部这面旗帜扛起来。”全村群众纷纷将期盼的目光投到了王庆保身上,也把他们的生命和未来交给了这位坚强的汉子――时任村主任兼会计的王庆保临危受命担任村支书,并郑重许下了承诺。
面对支离破碎的家园和群众的信任,“单***匹马”的王庆保迅疾带领***员干部深入受灾最重的二组抢险救灾。“只有道路通了,伤员才能得以救治,救灾物资才能到达。”王庆保一面上报灾情,一面组织群众抢通道路。“村上没住的,我们就把村民转移到绵阳市南河体育中心、九洲体育馆两处安置点。”由于分散安置,管理起来相当难,王庆保就组织村上为数不多的几名干部分两个组到不同的安置点去安抚村民,自己则两头奔波。几天下来,他累得疲惫不堪,体重也减轻了许多,但村民都有饭吃、有地方睡觉,原本焦躁的情绪也稳定了下来。
抗震救灾,***旗猎猎地飘扬在了石椅羌寨上。王庆保以其冷静、沉着的处置,赢得了全村群众的好评。
“老在安置点也不是办法,要尽快解决村民今后的生计问题。”震后5天,王庆保带着部分***员干部回到石椅村调查受灾情况,并认定村民可以安全返乡。但强震过后,很多人怕危险不愿返村。王庆保只好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向村民解释返村重建家园的重要性。就这样,石椅村迈开了重建的步伐。虽然艰难,但村民们很有信心,因为有***和***府在,有王庆保在。
多方出击拓销路,引领水果业重新焕发生机活力
灾后重建,王庆保首先考虑将农房重建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进行集中规划建房。在前期进行土地调整时,一些人不愿调地,特别是涉及迁移祖坟的一些村民,大骂王庆保“没有人性”、“不务正业”……但他始终坚信只要真诚为民办事,总能得到群众的理解。于是,王庆保把村组干部、***员和有威望的老年人组织起来,不怕群众的脸色多难看、话多难听,挨家挨户做工作,反复对村民讲:“集中规划建房,既美观还能节约建房成本、空出生产用地,家家户户在一起,相互有个照应,以后通水、电、气都方便。等房子建好后,你们看看效果再来骂我也不迟。”就是以这种“厚脸皮”的工作方式,王庆保和村班子最终赢得了村民的理解与支持。仅一年多时间,石椅村总共92户农房的重建任务就已全部完成,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也已建好。
新房仅是个起点,作为“领头羊”的王庆保考虑得最多的还是如何实现产业富民的问题。“我们村一直盛产桐子李、枇杷、猕猴桃等水果,面积达1300多亩。”王庆保说,石椅村在地震前是北川县有名的水果产业基地,特别是无公害水果更是扬名省内外。2005年,仅种植水果这一项,全村人均增收就已达1500多元。
大地震使石椅村的水果产业遭受重创,连通镇上、新县城的道路更是时断时续。由于路不通、信息不畅,很多外地的老买主纷纷误以为石椅村的水果业“全***覆没”了,殊不知却出奇地“幸免于难”。看着果农们那一张张满带愁容的面庞,王庆保着急不已,他一面多方邀请老买主前来购买水果,一面带着村主任陈全华等村组干部上绵阳、成都等地,通过一些社会影响力大的报纸、网站把“石椅村水果依然丰收”的信息出去。果然,不少老买主看到消息后纷纷前来订购……随后,王庆保抓住这个机遇,带领村班子趁热打铁继续开发水果产业,以水果产业合作社为基础,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收购,并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本村特色水果,特别是量大、质好、品种优良的桐子李和大五星枇杷。目前,全村户均拥有15亩以上的优质果园,水果年产值300多万元、纯收入达180多万元,并通过了省无公害水果生产示范基地的认证,极大地促进了富民增收。
打响羌乡旅游牌,抱团互动趟出发展新路
石椅村水果产业的不断壮大,让村里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吸引了不少城里人来到这里观羌山景色、领羌族风韵。为抓住商机,王庆保牵头7户羌民,在相对集中的地方,新建了能容纳200多人的羌家石碉楼和木质吊脚楼,提供集餐饮、住宿、娱乐、停车于一体的避暑休闲场所。但“5・12”特大地震的剧烈震荡,使石雕楼和木质吊脚楼等民居建筑没能幸免。随着灾后重建步伐的加快,石椅村原有的休闲避暑设施已逐步恢复,又开始接待果商和游客,生意很是火爆。“但毕竟是分散经营,对持续长远发展存在着不少弊端。”针对灾后群众的生活问题,王庆保看得很远。经过深入思考,他和村班子结合石椅村震后的实际,提出走股份制联营发展道路,并联合组建了“北川石椅羌寨羌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入股分红,避免了恶性竞争。通过这种经营模式,王庆保为石椅村绘制了一幅充满希望的发展蓝***――以古羌文化为亮点、以原有羌式建筑为基础、以独特地理环境为依托、以无公害水果为标牌,把羌民族乡村旅游做大做强。
“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如今,石椅村早已恢复到震前水平,具有浓郁羌族风情的乡村特色旅游更是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去观光游玩,着实为羌民们建起了“绿色银行”。但王庆保依然像以前那样忙碌,他说乡亲们要真正过上小康生活,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眼下,石椅村又迈开了新的发展步伐,王庆保正带领村班子制定出依托国家地震遗址纪念馆发展本村经济产业的规划,争取到清华大学低碳节能改造、环境保护部垃圾污水规范处理等项目,这样既可美化环境又能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节能环保与新农村建设的完美结合。
王庆保小档案男,汉族,中共***员,高中文化,生于1951年6月,现任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石椅村***支部书记。曾先后被评为县优秀***员、县优秀村干部,省社会经济农调队先进调查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