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心瓶是在陶瓷器型或种类方面具有艺术魅力的一种特别神奇的瓶子式样,其外瓶腹部镂孔,腹内套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内瓶,拨动内瓶瓶颈,内瓶即转动,故称转心瓶。
转心瓶是一种结构复杂的特种工艺品,制作难度大,烧制过程中坯胎容易变形、开裂,传世不是很多,且多为清乾隆以后的制品。
根据雅昌艺术网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行情系统提供的资料,从1997年12月以来,到2005年6月,国内外各大拍卖公司拍卖清乾隆、道光、光绪和民国时期的各种不同彩釉不同规格的“转心瓶”19件,其中成交11件,成交额达432.92万元人民币,成交率为百分之五十七点八。1997年12月北京翰海拍卖的一件清乾隆粉青釉描金镂空开光粉彩荷莲童子转心瓶以264万元人民币成交。此外,据新闻媒体报道:在2002年南京首届文物艺术品拍卖会上,一件高62厘米的清代光绪祭蓝釉描金粉彩开框人物转心瓶以36万元的高价成交。
景德镇何时开始烧制“转心瓶”?据考古专家论证是在明代成化年间,由时任景德镇御窑厂监厂官的周芳誉奉宪宗皇帝朱见深之命与窑工们一起研制并督造而成。现美国WEXBIO-艺术收藏品基金会收藏有一件明代弘治仿成化的黄釉转心瓶。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转心瓶”是由“套瓶”发展进化而成的。所谓“套瓶”是以在镂空瓶内套装一只小瓶而得名,通过镂空瓶的空隙可以看见内瓶的装饰。据说,套瓶首创于明代龙泉窑,后来,乾隆年间继续制作,并逐步发展、创新,进而制作出能转动的内瓶即转心瓶。
成都年龄已高达八十多岁的资深收藏家周荣欣老先生早年收藏了一件四川褐釉镂空钱纹陶瓷套罐(***1),罐高22.5厘米,口径11厘米,底径10.5厘米,最大腹围60厘米。此罐最突出的特点即是:在镂空罐内套装一只小罐,通过镂空的外罐空隙可以看见内罐。罐为深灰胎,罐的肩部和腹部下边各饰一圈堆塑波浪纹,罐腹以镂空的技法饰八个连续圈状钱纹。这只套罐虽有残缺,但器形纹样清晰可辨,其高超的制作技术和烧造工艺非同一般。
日前,笔者在四川邛窑研究所成都陶艺馆王明玖先生处,鉴赏了一件王先生早年收藏的四川瓷窑烧制的青褐色釉镂空钱纹“伍谷仓石公修造”款转心罐,从而,进一步为后世转心瓶的起源找到了佐证。换一句话说,瓷器转心瓶可能起源于四川的陶瓷转心罐,而四川的转心罐则是由四川生产的陶瓷“套罐”发展创新而成。
王明玖先生收藏的四川瓷窑青褐色釉镂空钱纹“伍谷仓石公修造”款转心罐(***2),高19.5厘米,口径9厘米,腹围60厘米,底径10厘米。由内罐和外罐组合而成,用手扭动罐颈,内罐即可随之转动。砖红色胎,外罐所施
青釉略带褐色,胎釉结合紧密,烧成温度高。外罐的肩部置有三个等距锥形钮耳,并绘有卷草纹,虽然色釉剥蚀严重,但纹饰依稀可见。罐腹镂空,以透雕工艺,雕刻出36个钱纹,分上下两层,每层18个,钱纹中心刻有点圈、横线、竖线及其相互组合的***案,其中有一横、两横、三横、四横和一竖、两竖、三竖、四竖之别,以及由横线、竖线和点圈所构成的网状纹、回字纹等难以名状的纹饰,如此装饰,可能的寓意是:金钱万贯。此罐施釉不到底,在罐身下部刻有“伍谷仓石公修造”七个字,“伍谷仓”转心罐应是当时有钱人死后陪葬的明器,体现了后人祈望死者在阴间仍然能像活着时那样――家有万贯,五谷满仓。
根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这一只转心罐应是迄今为止年代最早的一只“转心罐”,应是后世“转心瓶”的始祖。它器形规整而独特,反映了四川独有的瓷器造型风格和浓郁的汉民族色彩和习俗,制作工艺难度大,技术含量高,体现了当时陶瓷制坯技术和烧造技术的最高水平,在艺术上、工艺上和人文学科方面均有特别重要的研究价值,对于认识和确定“转心瓶”的起源提供了实物资料。
笔者以为,实心罐是南北朝时期的产品,转心罐则是唐代的产品,但也有同仁认为是宋代产品。这里,敬请各位方家读者发表高论,以利于学术研究。
(责编:雨 岚)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我所见到的最古老的陶瓷“转心瓶”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