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材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一步棋。新颖而能很好地凸现中心主题的题材,往往是作文取得成功的前提。翻阅一些学生的作文,其水平实在不能恭维,甚至于不忍卒读。记叙文写教师,无非是夜半窗前的灯光、课本衬托下苍白的脸色、放学后循循善诱的促膝深谈……写同学,无非是一件小小的珍贵礼物、一次难以说出的误会、搬家与转学引起的终身遗憾……这些都是知识面偏狭,内容空洞造成的。实际上,那些写作文的学生,何尝不是苦不胜言――从何处去寻找写作的材料,已成为困扰学生写作的首要问题。笔者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从生活实践中“寻”
生活是美好的,生活中处处有美的闪光点,要善于观察、发现、捕捉,才能充实头脑,美化心灵,从而写出好的文章来。如刘绍堂那篇脍炙人口的《本命年》,写的是京郊运河家乡过年的情景,充满了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歌颂了热爱生活和纯真可爱的父老乡亲,句句传情,处处动人。又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等都是观察生活后写出的名篇。生活中处处有写作的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果仅仅限于作文课上冥思苦想,那只能是“从何处去寻找写作的材料”。日常饮食起居、邻里亲情、迎来送往、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
写教师,完全可以写写他的日常生活,写写他与上级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写写他对自己子女的教育,写写他个人的喜怒哀乐,写写他个人以往失败的教训。写同学,完全可以写写下课后的打打闹闹,写写某次上课时的调皮捣乱,写写做完作业后的无比轻松,写写好朋友之间的窃窃私语,写写某次课余时的恶作剧……这些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
二、从课外读物中“觅”
我每周都从课外书上选几篇文章读,和学生一起分析语言技巧。为积累繁杂的成语,我让学生依照成语词典选有生命力的成语进行讲解,并由其他同学造句。还可以引导学生积累诗词名句。当然积累的方法要灵活一些,可以每天一首诗(词、名句),可以把诗词改为一篇小作文,还可以说一段话用上某个名句。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会把它们恰当地融入作文中,从而提升语言的品位。
此外,应提倡学生多阅报刊,增长见识,开阔视野。班里订的《科学大众》《绿色阅读》《作文报》《少年文艺》等,同学们都争相阅读,做读书笔记,积累了不少的典型素材。
三、从语文课本中“取”
苏教版语文课本在书前“说明”中指出:全书设有合成单元、“名著推荐与阅读”和“专题”。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组织读写听说和语文实践活动。略有文采的主题词用以激发兴趣,把学生引入学习情景。课文有五篇,教师可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学实际自主确定精读、略读的篇目;另有一至两篇“诵读欣赏”的课文,由学生在大体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以丰富语文积累……二三百则,可供学生在记叙文中展开纵横驰骋的联想;可供学生作为议论文的依据,已足以应付一般性的作文需要了。主要由一篇篇课文组成的语文书,本身就是一本小小的百科全书,文中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名人逸事、凡人琐事等都有涉足,只要做一番整理归类,不少内容都可作为写作的材料,正所谓“就地取材”。
四、从内心深处“挖”
作文是种情感的需要,它需要我们投入情感,展现内心,如果我们以此作为选材的出发点,那么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拥有的素材何其多!
在一篇写家庭生活的作文里,有一个同学叙写的是这样一件事:卖蔬菜的妈妈瞒着爸爸为即将升入高中的“我”积攒了一笔钱,但赌钱成癖的爸爸发现了并很快输掉了这笔血汗钱,一向逆来顺受的妈妈终于愤怒了,在那个晚上与爸爸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失去理智的爸爸把妈妈打得遍体鳞伤,并且迁怒于“我”,撕毁了“我”的课本,砸碎了挂在墙上的与妈妈的合影像,一记重重的耳光,疼在脸上,更痛在心上,也粉碎了“我”所有的美好幻想……不必再叙述,沉重的事情道出的是来自心底的痛苦与苦闷,由此产生的渴望和呼唤也当然是发自肺腑的。当一股勇气驱使着他们打开紧锁的内心,禁锢得太久的情感和素材就会化作写的冲动,化作一种表现欲,一吐为快,不吐不快,作文在情感需求和思想发展的轨道上滑行,作文也就成为自我的释放、情感的宣泄和心灵的顿悟。
所以,作文不必有太多的忌讳和,只要是健康的、积极的、有价值的,也许它就是我们所要表达的最好题材,我们就应该拿出勇气去表现它,让心灵的底片曝光。这样我们又何愁写出的作文不真实、不感人、不充满真情实感。
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写作的素材到处都有,它存在于你的前前后后,随时随刻准备着为你服务,但是,这取决于你的思想***,取决于你的发现,取决于你的归纳整理。
(作者单位 江苏省洪泽县蒋坝九年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