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东来第一峰”的保国寺
1961年,保国寺同北京故宫、八达岭长城,南京中山陵、布达拉宫等共同入选为我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之一。
保国寺地处西北郊灵山“东来第一峰”上,这个重建于北宋(1013年)的古建筑群被称为“江南一绝”,是我国古建筑的瑰宝。保国寺历经千年沧桑,尤其地处多雨潮湿、台风频发、白蚁横行的江南,经受漫长岁月的风吹雨打和天灾人祸仍巍然屹立,当属奇迹。
真正让该寺闻名中外的是其奇特的木建筑结构, 建筑由几根木柱作为支架,但令人费解的是木柱竟然是歪斜的!更令人惊叹的是,该建筑大殿内“鸟不栖,虫不入,蜘蛛不结网,梁上不积尘”,简直不可思议!
踏访天一阁
人们都说到宁波不到天一阁,就好像到苏州不看园林,到杭州不游西湖一样遗憾。
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藏书楼,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藏书七万余卷于此,从此天下文人雅士皆以能登天一阁读书为荣。现在的天一阁博物馆由藏书区、园林区、展览区三大块组成,颇具古典园林风韵。
北部的藏书区以宝书楼为中心,包括东明草堂、范氏故居、司马弟、尊经阁、明州碑林、千晋斋等。东明草堂是天一阁建成前范钦的藏书处,司马弟为范钦宅弟,范氏故居是其后裔生活之所。司马弟和故居都紧贴在宝书楼西面,但宝书楼有高墙环绕,因而生活区和藏书区隔离,可见范钦安排之精心。
宝书楼凿池蓄水以防火,清康熙时范钦曾孙范光文在阁前叠山理水,建筑园林。园林以“福禄寿”为主题,用山石叠成九狮一象,还有一石酷似微微抬头望向宝书楼的少女。
从宝书楼看天一池之美,绝不亚于从狮子林指柏轩看狮子峰,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北面的尊经阁原在宁波府学内,是光绪年重建的重檐歇山顶建筑,1935年移建于此,尊经阁三重飞檐,气势磅礴,庄严雄伟。最北面是明州碑林,大部分从宁波府学迁来,保存了自元世祖至清光绪先后十六次重修府学的碑记。千晋斋藏有各式材料、不同大小的晋砖千余枚。
中部东园、南园都是以后加建的,百鹅亭是平顶石结构方亭,结构精巧、雍容华丽,枋额处雕有鱼跃龙门等***案。凝晖堂的马头墙甚是精巧宏伟,为天一阁马头墙中最壮观者。
南部为秦氏支祠等建筑,祠堂以照壁、台门、戏台为中轴线,五间二弄,前后三宸,两侧有殿堂、看台。祠堂融合了木雕、砖雕、石雕、贴金等民间工艺,是宁波民居建筑艺术集大成之作。戏台屋顶由十六个斗拱承托,为单檐歇山顶,穹形藻井由千百块精雕细刻的板榫搭接而成,盘旋而上,形式与豫园古戏台相似,且更为精巧细致。
在万千风雨沧桑中,天一阁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它深深植根于宁波文化,成为一座屹立不倒的丰碑。
此乃是词,不应称书
宁波滩簧这种戏曲形式的表演关键在于台词和动作,台词要用宁波老话而且很长,需要演员记性好,角分一生一旦或一丑一旦,丑角动作要夸张。宁波原有七十二滩簧,被称为“七十二小戏”,但大部分都已失传。
与宁波滩簧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四明南词距今约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是部级非遗项目,俗称“宁波文书”,属于弹词类。
明末清初,有一批志同道合的文人组织了诗词歌赋社和丝竹社,对南词曲调以及相关节目进行研究。道光年间,南词十分繁荣,宁波新街一带有崇德社、引凤轩等组织。
四明南词唱、奏、念、白、表相间,主唱人要有“一白二唱三弦子”的硬功夫。南~的常用曲调有词调、赋调、紧赋、平湖、紧平湖,俗称“五柱头”,其唱腔多是七字句,有的间隔衬字流畅动听,有的还有大段起板、间奏、尾奏等器乐段,主要乐器有箫、笙、扬琴、二胡、琵琶、小三弦等。演奏时,演奏者要根据自己所奏乐器的特色,围绕主旋律自由发挥,互相呼应,形成支声复调,曲调十分优雅。
由于词章华丽和曲调优雅,四明南词为士大夫们所欣赏,一般不在书场、茶坊表演,多在寿诞、喜庆的堂会上演唱。据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听了《珍珠塔》等宁波文书十分赞赏,说:“此乃是词,不应称书。”后来,众多曲调被甬剧和宁波滩簧等吸收和融化。
比上海外滩还早的宁波外滩
宁波是一个被上世纪商人称之为上海“娘舅”的海边商埠,据记载,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宁波被开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三江口成为欧美商船云集之地,中外商家争相在岸边兴建店铺门面,于是这个地方被人们称为“外滩”。两年后,坐落于宁波三江口北岸的宁波外滩正式开埠,比上海外滩还要早二十年,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外滩,也是目前国内仅存的几个具有百年历史的外滩之一。
宁波外滩自开埠到二十世纪中叶以前,是近代宁波商帮的起泊地、海上丝绸之路的源头、内河文明走向海洋文明的接点,也是包玉刚等宁波籍巨商走向世界的发祥地。
沿着江边,外国领事馆、天主教堂、银行、轮船码头一字排开,这些老建筑几乎记录了宁波开埠的整个历史。这些建筑具有浓郁的西方特色,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与我国传统民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极具观赏价值。
保存完好的天主教堂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增建钟楼,整个建筑群由主教公置、本堂区及若干偏屋组成,独有的哥特式建筑风格使其更加高耸挺秀、宏伟壮观。据说,上海外滩的建筑布局与风格也是在参考与借鉴宁波外滩精华的基础上修建的。
宁波外滩面积不大,建筑面积仅八万平方米,从新江桥到轮船码头沿江堤岸仅六百余米,形成“四横三纵”式的六大街区布局。如今,众多商家、外国商会和办事机构云集外滩,三十多家国内外高端品牌在此汇聚,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时尚地标。
走在宁波外滩的街巷上,老建筑的中式结构西式门面、西式雕花石库门、青砖铺地花玻璃窗或载百年工艺之精华,或袭浙东民居之灵韵,宁波文化和世界文化在这里融为一体。我们脚下所踩之处、指尖所触之处就是宁波近代百年城市变迁的历史痕迹,它们古老厚重,但又蕴藏着无限的活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宁波:书藏古今,港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