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活泼纯真,聪慧过人,在小学是大队委干部。担任语文课代表对她来说,简直是大材小用。但就是她,连续三天没有及时领家庭作业,而且就在她写了保证的当天,家庭作业依然未及时领取。我真是失望至极,狠狠地批评了她一顿。
听惯表扬的她,无法承受老师的严厉批评,回家向父母哭诉。家长也认为自己的孩子一向优秀无瑕,怎么一开学就会受到老师的批评?为了避免自己的孩子以后再挨批评,就建议老师干脆撤职。我深深地知道事情没这么简单,这不仅是溺爱孩子,也是对老师做法的不满。
于是我就请来了她母亲,先是汇报了开学一个月的出色表现。琼不仅成绩优秀而且能力很强,这从她短短一个月的表现中就表露无疑。每次的班级活动组织得有声有色,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同学们都很羡慕她,也很佩服她。这样的人,将来一定会有所作为。
然后又真诚地跟她说:“这次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在责任心和集体观念上有所欠缺。被老师批评了几句,这样小小的挫折算不得什么。任何一个人将来走上社会都要学会与他人相处、合作,有时难免会磕磕碰碰。”
接着我又进一步地因势利导:“而实际上,这次是一个挫折教育的好机会,让孩子明白心里装的不仅是自己,还要有他人和集体。班级虽小,也能锻炼孩子,从小培养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全局观念。撤职是一种消极、逃避的做法。这是对她的一种否定,这样不仅有损她的自尊,而且对于培养她日趋成熟,也是一个障碍。”
还没等我说完,琼妈妈就频频点头,连忙说:“现在的孩子就是娇,老师严格要求是正确的。”
从这位妈妈的态度转变中不难看出,老师的严而有度有时不一定会得到家长的理解,不仅因为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和期望往往要比家长对孩子的要求高,学生有多少潜能,做老师的总希望他们能全力以赴,尽情发挥。而家长们总免不了只站在自己和孩子的角度片面地考虑问题,为孩子“着想”。所以在与家长沟通时,要注意把握家长的一种“敝帚自珍”的心理,要尊重他们的情感、意见和人格。
我们不妨把老师、家长、学生三者的位置关系看成一个等边三角形,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下面两点应是家长和老师,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学生才是这个三角形的顶点,无论谈话的方式还是内容都要围绕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分析要人情至理。
首先肯定学生的优点,甚至用种种事实来说明,并加以放大,让家长心里有一种安慰,缩短与他们的心理距离,从而消除家长对老师的误解,化解心结,然后再指出缺点,阐明纠正它的重要性,这时家长定会欣然接受。
教育家马卡连柯在《家庭和和儿童教育》中曾这样写道:“爱是伟大的情感,它总是在创造奇迹,创造人类最伟大的珍贵的东西。”爱的表达方式是多种的。作为班主任的我,对学生总抱着一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爱和严,他们的点滴进步都是我的快乐。只要班主任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让家长明白这一点,他们就能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只要有真情真爱,就能获得家长的信任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