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走出的黄馍馍

麦秸玉米杆在灶火中熊熊燃烧,热腾腾的蒸笼四周弥漫着蒸气,揭开大锅盖,笼内一个个黄澄澄的馍馍带着蒸汽跳入眼帘……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了陕西绥德名吃“黄馍馍”的制作过程。这部7分钟的纪录片,让绥德县名州镇亢家沟村农民黄国盛、吴桂珍夫妇的生活陡然发生了变化。北京西贝餐饮的老总找上门,让老黄做“西贝黄馍馍”形象代言人,3年代言费30万元,这将是他卖37年黄馍馍所赚钱的总和。

荧屏上诱人的黄馍馍

做一锅黄馍馍,从清水浸泡糜子开始,再把糜子用石磨碾成面,然后发酵、揉面、包馍馍、蒸馍馍,整个过程需要耗费整整3天的时间。

为了能让顾客吃到热气腾腾的黄馍馍,后两个环节需在后半夜完成 。

《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前,老黄这样起早贪黑地卖了8个冬天的黄馍馍。每个冬天的一万多个黄馍馍都出自老黄和老伴之手。

回想这种辛苦,不识字的吴桂珍无法用言语形容,只能“哎呀、哎呀”地叹气,其间两条眉毛拧成了倒“八”字,老黄倒是不以为意,面对电视自信地喊出:“我家黄馍馍是绥德第一。”

黄馍馍是吴桂珍的“陪嫁”之一,陕北自古以来就是靠天吃饭的地儿,把有限的食物做得可口,让一家人吃得舒坦,是陕北女人引以为豪的事。

在缺粮少菜的那个年代,黄馍馍是年节时候才能吃的稀罕物,吴桂珍的手艺是跟她妈妈学的。一遍遍清洗糜子、黍子,再从锁着的柜子里拿出一包从孩子们嘴边截留的大枣,开水煮了枣,细细地拌成枣泥,包在糜子、黍子面里,上锅开蒸,每个蒸笼前都会守着几个眼巴巴等着的孩子。

后来条件好了,馒头、面条、大米、白面都不稀罕了,但黄馍馍因为做起来太麻烦,所以通常只在年节时候做一些,吃个新鲜。

有次到县城赶集,看到有人卖黄馍馍,5毛一个,吴桂珍买了一个尝尝,味道和自己做的差远了,心思活泛的吴桂珍动了卖黄馍馍的心思。

第一锅两百多个黄馍馍出锅后,老黄蹬着三轮车拉到县城叫卖,本来还担心卖不出去的黄馍馍,才吆喝了几声就被抢购一空。

老黄回家和老伴儿一合计,反正冬天也闲着,干脆就蒸黄馍馍卖吧,这样,老黄的黄馍馍一卖就是8年,每年能赚8000左右。

“辛苦干来钱,懒的人没人给他钱。”

这是老黄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自个儿琢磨出来的农民哲学。

闲不住的绥德汉子

亢家沟位于绥德县南8公里处,这里是典型的黄土高坡地貌结构,沟谷纵横,村里的一百来户人家就稀稀拉拉散落在山坡、谷底。

老黄家在半山坡,唯一的一条土路,七扭八歪地通向他家小院。

记者到老黄家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十分,正在大口吃着西瓜的老黄打算再歇歇,凉快点了就上山锄草。

西瓜是自家种的,就在窑洞下方开出的一弯土地上,除了西瓜、菜瓜这些夏天消暑的吃食,西红柿、茄子、豆角、辣椒……这些家常菜种满了田间地头。

“下个月回来,扯了瓜秧再种点白菜,一冬的菜就都有了。”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黄,会谋划着让手头的每一分土地都物尽其用,不浪费一点空闲土地。

亢家沟村现在坚持种地的人不足一半,老黄种的60亩地,除了自己家的十几亩,剩下的都是这几年村里出去打工人家不要的,这儿两分,那儿三分,平地只有两三分,剩下的不是坡地就是梯田,这么稀稀拉拉捡起来,数目可观,可是分布得散,耕种起来很麻烦,老黄两口子经常是天不亮就从床上爬起来,赶到地里劳作一天。

“全村就属黄国胜两口子最勤快、最能吃苦,种的地也最多,一天到晚都不闲着。”村头乘凉的几个老人对老黄家的一致评价,也是老黄两口子一年四季的生活写照。

开春忙活半个月给这些沟沟壑壑里的土地撒上种,老黄便趁着后面这段空闲时间,背着铺盖卷儿跟着建筑队打工去。“老黄干活不惜力,有多大劲儿使多大劲儿。”老黄的实在,“干活不偷懒”是大家公认的,虽然岁数大了,包工头还是喜欢用他,“一天干的不比年轻人少。”

在建筑工地打两三个月短工,待枣树挂花地里抽苗长草的时候,不管包工头如何加工钱挽留,老黄还是会回到亢家沟,继续伺弄他那60亩地,“该薅地锄草的时候不薅地锄草,怎么能有好收成,咱是农民么,啥时候都离不了土地,你下多大劲就收多大的果么。”

待把60亩地的杂草都薅完,已是盛夏时节。

亢家村是个小山村,一到盛夏满山都有蝎子出没,蝎子可是好药材,尤其是这几年,蝎子的需求大增,价格也看好,勤快的老黄怎么会放弃这个“捡钱”的机会呢,每天晚上老黄两口子都要打着手电筒,在石头、土坷垃间翻捡蝎子。捉蝎子听着简单,却是很考验人的活计,山区的晚上风凉露重,衣衫单薄点很容易着凉,穿得多了路长又会发汗,为了捉蝎子,老黄两口子要翻过好几座山头,一身衣服湿透了又被捂干,忙活一夏天下来能捉30多斤,进账四五千块钱。

秋天几十亩的糜子、黍子、豆子要收割、晒晾、脱壳、装袋、运送回家,这些可都是做黄馍馍的材料,一点都马虎不得。

老黄家的黄馍馍全部用自种的糜子、黍子、大枣和红豆,红豆点种在田间地头,大枣就是自家屋前院后的枣树上结的。

“农民做事儿不爱花钱,什么都想靠自己从地里刨出来。”老黄家的黄馍馍算是真正的绿色食品了,没有一点儿化学添加剂,就连发酵也是靠面团自然发酵,从不加泡打粉之类的。 “那得花钱买,不如老面团发酵实惠。”

老黄是个闲不住的人,和记者谈话间,手头也一直忙着。一摊儿芸豆晾晒在窑洞前的空地上,已经干透,老黄用他粗糙的大手搓揉着,豆荚和豆子就分开来,地上掉了几颗豆子,老黄细心地捡起来放进筐里。

舍不下的毛驴土炕

“我们30号就要去广州呢,坐飞机去。”老黄的小孙子兴奋地对记者说,这个8岁的男孩,因为爷爷的“走红”,跟随父母亲从榆林搬回亢家沟。

“明年我们打算全年都卖黄馍馍呢,在村口开个店。”老黄的儿子黄艳雄对以后的规划信心满满,常年在外跑运输的他,已经很久不和土地打交道,没想到父亲 “三瓜两枣”的买卖,竟然引来这么多人的喜爱,还给家里带来如此丰厚的经济利益,这个精明的中年汉子立刻停了运输的行当,以“黄馍馍”传承人的身份出现。“有我和我媳妇儿帮忙,再雇两个人,一年四季,我们就可以在家门口卖这个黄馍馍了。”

知道这次出门时间长,早早的老黄就和亲戚商量,安顿好他家小毛驴。

“多给它点草料,还要多让它饮水。”老黄像父亲安顿孩子一样,细心地给亲戚说道。

这头和老黄一起上镜的小毛驴到老黄家两年,春天耕田种地,夏天跟着劳作,秋天把收获的粮食驼回家,冬天再跟着老黄上磨磨米磨面,没有一天得闲。

7月30日,黄国胜一家五口早早来到榆林机场,随后的半个多月他们将在西贝广州、上海等分店轮流做指导,现场教大厨们做绥德的黄馍馍。

这是老黄第二次坐飞机,“走红”之前,老黄去的最远的地儿是绥德县城。

这个大山里的农民,并不想搬到城市生活,住在干净整洁的宾馆里,老黄想的却是家里的窑洞土炕。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舌尖上”走出的黄馍馍

学习

卡地亚全新珍贵眼镜华贵亮相等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卡地亚全新珍贵眼镜华贵亮相等,内容包括卡地亚金色豹子头眼镜,卡地亚豹头眼镜及价格表。卡地亚全新珍贵眼镜华贵亮相珍稀宝石,栖明眸之畔;高贵美钻,耀眼光之韵。殿堂级品牌卡地亚为世间挚爱珠宝的灵魂,华贵打造璀璨非凡的珍贵眼

学习

如果我是一朵雪花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如果我是一朵雪花,内容包括如果我是一片雪花原文,如果我是一朵雪花诗歌。当日历翻过新的一页,新新的一年在等着我们,一个新新的开始在等着我们,这是多么令人愉悦的事情啊!瞧,冬爷爷也给我们送来了一份礼物,那是什么呢?哦!原来是美丽

学习

唐胥铁路:“头胎”却是“私生子”

阅读(43)

京山线上从唐山至胥各庄间不到10公里长的一段铁路,当年叫唐胥铁路,是由中国人主持建造的第一条准轨铁路,从时间上来说,它比上海的吴淞铁路晚了5年,但那是外国人“擅筑”的,建成后又很快被清廷拆除了。唐胥铁路“活”了下来,逐步向两端延伸,建成

学习

歌唱中的“字正腔圆”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歌唱中的“字正腔圆”,内容包括歌唱字正腔圆,歌唱中什么是字正腔圆。【摘要】字正腔圆是歌唱在吐字、发音方面的最高、最完美的艺术要求。字正与腔圆,是艺术歌唱吐字、发音的两个重要环节,二者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彼此融合,共

学习

哲学视域下关于悲剧《安提戈涅》的研究

阅读(51)

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是西方文明中最重要的文化文本之一。自其诞生以来,引起无数研究者的一再阐释和解读。本文将从黑格尔开始,一一梳理从18世纪开始直至20世纪以来西方哲学界中对该文本展开的重要的哲学分析和思考。关键词:哲学索福克

学习

加拿大“超级签证”申请解读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加拿大“超级签证”申请解读,内容包括有美签如何申请加拿大签证,加拿大签证申请提交多久录指纹。从2011年12月1日起,加拿大驻各国的签证办事处开始接受父母和祖父母来加团聚“超级签证”(SuperVisa)的申请。该类签证适用于加

学习

拉洋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拉洋片,内容包括拉洋片教案,拉洋片音乐。(对口相声,此段系四十年代的演出本)甲在过去,观众管我们这行叫生意,其实,我们这行不叫生意,叫熟艺。您比如说:我们从后台走出来,观众一看认识,这叫做熟艺。乙那什么叫生意哪?甲金、批、彩、挂,这

学习

德隆的民营金融控股集团之梦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德隆的民营金融控股集团之梦,内容包括德隆集团重组上市公司名单,德隆集团是上市公司吗。在严密的监管下,德隆通过独特而隐晦的手段控制了十余家大大小小的金融机构,已经事实上形成了金融控股公司。但是系统的风险正越来越大20

学习

广告传统文化元素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广告传统文化元素,内容包括创意广告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告。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孕育出中华文明的灿烂多姿,传统文化,尤其是儒、道思想中的仁爱道德、忠孝信义,在中华大地上深深扎根,对现代中国产生着不

学习

联觉现象之谜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联觉现象之谜,内容包括联觉现象例子,联觉现象的文艺句子。每天清晨,路易斯都是边看报纸边吃早餐。他喜欢紧跟时事,但是除此之外,阅读还能带给他独一无二的感受。每看一页报纸,他的大脑中都会出现不同的色彩,而且每一个字母也能带

学习

SoFi:最懂美国大学生的网贷平台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SoFi:最懂美国大学生的网贷平台,内容包括sofi金融借贷平台,网贷平台美国上市。在国内,因为买房背上贷款的“房奴”比比皆是。而在美国,比“房奴”更令人关注的社会现象是“学奴”。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美国助学贷款总额高达1.4

学习

试论射箭运动员的训练方法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试论射箭运动员的训练方法,内容包括射箭运动员拉力训练,射箭的动作训练有哪些。我国的射箭运动具有非常悠久的发展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运用射箭来狩猎或战争的功能几乎完全消失,而慢慢演变成了一种体育运动竞技

学习

企业债券信用利差

阅读(62)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内容包括企业债信用利差怎么计算,企业债券市场基准利率。国外研究现状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信用利差”成为JournalofFinance,JournalofFixedIncome等国际学术刊物在信用风险领域研究的前沿。信用利差的内

学习

业务培训管理制度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业务培训管理制度,内容包括业务培训制度管理办法,管理制度培训目录。第一条根据《直销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三款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举办直销员业务培训(以下简称直销培训)及考试活动,适用本办法。第

学习

中国基金报告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基金报告,内容包括中国基金报告app,基金报告什么时间出。编者按:2005年是中国金融业发生巨大变化的一年,也是基金行业的一个关键年:一方面,短债产品和货币市场基金的销售如火如荼:另一方面,偏股型基金的首发规模一再缩水,基金

学习

“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内容包括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方法,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作文。中国制造:“人口红利”下的中国速度中国速度,一个让人震惊的速度。从改革开放到今天,在经济总量上,我们实现了一个巨大的飞跃,GDP以一个

学习

今日中国的文学界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今日中国的文学界,内容包括文学界最新文章,文学界新闻。代英育南:(上略)代英所谓的文学家,真是现时代而且是现时代的中国所需要的。我开通意翻开许多种的任何一种杂志,几乎本本有几首令人读了肉麻的诗和着几篇平铺直叙不关痛痒的

学习

中国与越南在南海会打起来吗?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与越南在南海会打起来吗?,内容包括越南在中国南海最近消息,中国和越南在南海的局势。答案是肯定的,但大打不会,中打可能,小打不可避免。为什么说不会大打呢?这是因为在现阶段双方都不想大打。原因之一是中国当前国内矛盾很

学习

刘冠华:一位华人副总裁的“中国心”

阅读(39)

一边是美国第二大银行副总裁的高位,一边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祖籍国,祖籍台山市的刘冠华决然选择提前退休,投入祖籍国的怀抱――为了能回到中国工作,他不惜从美国最大的银行跳槽;为了实现报效故乡,服务华侨华人的愿望,他选择妻子的首要条件是舍

学习

中国渔业经济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渔业经济,内容包括连江渔业经济,我国渔业经济发展现状。我国产品质问题的经济学分析李健华,LiJian-hua关于上海专业水产产品批发市场的调查分析贾建三,JIAJian-san技术推广对水产养殖的影响樊祥国论生态渔业在结构调整中

学习

中国内地华侨博物馆知多少

阅读(124)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内地华侨博物馆知多少,内容包括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二楼是什么,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共分4个展厅。华侨博物馆是专门收藏、展览有关华侨华人实物、资料的专门博物馆。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海外华侨与祖国的联系不断

学习

鸳鸯蝴蝶派文人与早期中国电影音乐

阅读(43)

19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电影音乐的准备期。以上海为代表的都市商业、通俗文学以及鸳鸯蝴蝶派电影的发展为电影音乐提供了基础和前提。鸳鸯蝴蝶派文人在其中起到催化、孕育与推动的作用。一、鸳鸯蝴蝶派:早期电影音乐词作家代表能够撰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