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SARS的缘故,果子狸这个曾令人比较陌生的小动物一下子成了众目睽睽的“新闻人物”。近期科学界对SARS的溯源研究,已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指向以果子狸为首的动物。然而随后不久,中国农业大学科研组宣称,经调查果子狸并不带毒……
一时间,人类SARS病毒究竟来自何方,顿显扑朔迷离,让人是非难辨……
SARS是一种共患病
SARS与果子狸究竟有没有关系尚无定论,但“共患病”这个名词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媒体上。那么,究竟什么是“共患病”呢?
早在19世纪,国外科学家提出了Zoonosis这个词,当时是指人类感染的动物病。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成立了Zoonosis专家委员会,给Zoonosis下了这样的定义:人和脊椎动物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又在流行病学上有关联的疾病。
这些病种大致可分为四类:①病原体主要贮存于动物并引起动物感染或流行,但亦可波及人类;②病原体主要贮存于人类,并引起人的感染,但亦可波及于动物;③病原体既可长期贮存于人类,亦可长期贮存于动物种群中;④人与动物是病原体生活史中必不可少的传播环节。
根据上述定义,我国专家认为Zoonosis一词译成"共患病"更能 确切反映其含义,而这一名词曾被译为人与脊椎动物相关的疾病、动物源性病、悉生动物病、人畜共患病等。
看一种新出现的疾病是否为共患病,需要查明人与动物的流行病学关系。其中有两点是关键:①人与动物是否有共同的病原体;②人与动物的流行病学联系。至于究竟是人传染动物,还是动物传染人,从历史的角度看绝大多数是由动物传染人,一旦在人群适应后,人群可以相互传染而不需动物参与,如艾滋病。
今年5月23日,深圳、香港两地科学家合作,从果子狸标本中分离到 3株SARS样病毒,对其中1株进行基因全序列测定显示,果子狸SARS病毒与人类SARS病毒有99%以上同源性。不久,国家农业部动物***病毒***源调查组采集了59种动物的1700多份动物样本,包括家禽、家畜、野生动物、水生动物和宠物,结果从蝙蝠、猴、果子狸和蛇等野生动物中检测到***病毒基因序列与SARS病毒基因序列完全一致,说明SARS病毒广泛存在于果子狸等野生动物体内。
以上结果足以肯定动物体内感染有SARS***病毒,而且与人的SARS***病毒相同,即是说人与动物有共同的病原体。那么,怎么解释中国农业大学科研组的结论呢?我们认为,该组检测的76份标本对一种共患病的调研而言,无论是地区代表性还是标本量都是远远不够的,也说明不了问题,因为仅在某一个时段取样,宿主动物完全可能暂不带毒。正如我国几十年来不间断地对各地鼠******情保持有效监测,检测出阴性鼠类的数量可能数以亿计,但这并不能成为给鼠辈们"脱帽"的理由。
关于人与动物的流行病学关联问题,据调查,接触野生动物多的人群比接触野生动物少的人群的SARS抗体阳性率高出一倍多,即便是接触 SARS病人的医护人员,其SARS抗体阳性率也仅为2%,而经常接触野生动物的人群的SARS抗体阳性率为 6%,相差3倍!香港大学和深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10名野生动物饲养者进行SARS病毒抗体检测,有5人呈阳性反应。澳大利亚流行病学专家费尔德教授认为,动物在SARS早期病例中起很大作用。
以上研究均表明,SARS是共患病。
我国主要的共患病
我国目前已发现和明确的共患病主要有:鼠***、布鲁菌病、结核病、鼠伤寒沙门菌病、恙虫病、钩端螺旋体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热、弓形虫病、艾滋病、***团病、莱姆病、斑点热、耶氏菌病、空肠弯曲菌病、狂犬病、O-157大肠杆菌病、人类埃立克体病、幽门螺杆菌病、隐孢子虫病、乙型脑炎、流感、禽流感、辛德毕斯病、环状病毒病、SARS等。这些共患病,有的早已被发现和认识,有的已被消灭和控制(如鼠***),有些是近年来才陆续被发现的。对新发现的共患病,由于人们对其所知甚少,对付起来更为困难,常常引发大的灾难,尤须特别警惕。共患病的传播通常由人类与动物的密切接触引起,如畜牧、养殖、捕猎、食用、开发,等等,滥捕滥食野生动物是引发共患病的一大原因,也是一大陋习,应坚决抛弃。共患病的感染与传播通常也借助传播媒介的作用,如昆虫。近期广东继SARS后又流行起来的乙脑,东南亚一带容易出现的登革热等,就是借助蚊媒传播的。
发现宿主动物怎么办
发现果子狸等野生动物携带SARS病毒后,许多人宛如发现了身边潜伏的凶险敌人,欲彻底除之、诛之而后快。其实,从动物生态学角度而言,尽管许多疾病来源于野生动物,但真正的肇事者并不是野生动物,而恰恰是人类自己。果子狸等野生动物携带 SARS病毒,但它们本身并不患病,只是病原的携带者。由于人类无节制地开发自然,大举进入本是野生动物的领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的同时,也接触了许许多多原先从未接触过的病原体,把病原体从原始森林中带了出来。此外,更由于人类贪***口腹享受,残忍地猎捕、屠杀野生动物,使人、动物与自然三者关系严重失调,人类才遭到来自自然界、来自动物的惩罚。动物是自然界的生命一族,本该是人类的朋友。SARS的惨痛教训,应当使我们每一个人重新审视人、动物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问题。
根据传染病防治实践以及自然***源地理论,对果子狸等高危野生动物类群,在野外的并不需要统统围剿消灭。对已捕获或养殖并发现确实携带病毒的,应迅速采取强有力的应急措施;①迅速隔离,严禁一切捕猎、贩运、养殖、食用活动;②封闭、隔离所有养殖场,对高危野生动物种类进行检***,对携带病毒的动物进行严格销毁、消毒处理;③严禁将饲养的带毒动物放归自然,以免将病毒带入自然种群;④全面检测动物园内的相关动物,实行隔离饲养,并作相应的检***、消毒处理,暂停一切与人群接触密切的展出、表演等活动。
我们还该做些什么
面对SARS,我们还有很多疑问。比如:SARS病毒究竟是从何处以及又是如何从野生动物体内跳到人群间的?是如何引发大范围传播的?须查明的流行环节还包括:病毒在自然界及其宿主体内的世代交替的全过程,宿主动物在一年周期内其体内的带毒动态情况,以及对这些野生动物的捕猎、贩运、宰杀、烹调及食用过程中,究竟哪个环节是引发疾病在人群间爆发传播的主要因素,是否还有其他媒介起作用,等等。在这一系列问题未明确之前,当务之急是严禁滥捕滥食及贩运、经营此类野生动物。虽已初步查明SARS病毒可存在于果子狸等野生动物中,但由于调查的地点与动物来源等尚不够广泛,缺乏代表性,无统计学意义。目前,经过积极防治, SARS***情的大范围蔓延已得到有效控制,但由于上述问题没有解决,隐患依然存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存在SARS卷土重来或死灰复燃的风险。
对共患病,在防治策略上应从人和动物两方面着手。除了对发现的病人及时隔离***外,必须对其流行病学史作全面调查。若仅仅满足于对已发现的病人进行隔离***,这对一种新出现的共患病而言是远远不够的,"重治轻防"必留隐患。对SARS这种危害性极大的共患病的防治,还需要***府以及多学科、多部门的联合攻关,要有公共卫生学、临床学、病原学、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微生物学、昆虫学、动物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方面专家的参与,要有卫生、农业、林业部门、科研机构、医学院校等多方面协调和配合,充分整合资源,全力协同攻关,才能有效攻克SARS。我们每一个人应以提升自我素质为己任,培养文明的生活、饮食和卫生习惯,不滥捕滥食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爱护环境,彻底抛弃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陋习。做到这些,可以防治的就不仅限于SARS一种病。
专家档案:于恩庶教授系我国共患病开拓者之一,现任中国微生物学会顾问,共患病病原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技术顾问。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透过果子狸看S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