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中华锦绣河山的一角,伟大祖国西北边疆的咽喉和屏障。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多民族的聚居地,素有“中亚人种博览地”之称。多少年以来,民族杂居、民族斗争、民族融合,一直是伊犁地方发展史上的一条主线。
从汉朝张骞两次通西域,汉公主细君、解忧以及我国第一个女外交家冯下嫁乌孙开始,伊犁就和内地建立了紧密联系。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塞人、月氏、匈奴、乌孙、柔然、悦般、突厥、契丹、回纥等族人民,都曾在伊犁舞台上演过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剧。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当年将士如雨,车帐如云,跃马挥戈,经伊犁西出征战,开边立国,文治武功的乾隆皇帝,运筹帷幄,大***西指,回收伊犁,屯垦戍边……。然而,如大江的运行,时光流驶,它们都已逝去,成为历史的陈迹。只有伊犁大地的主人---各民族人民,仍然存在着,繁衍着。他们种种丰富多采的活动,在伊犁大地上留下历史的脚印,成为我们能够辨认、分析、探索消失了的历史***景的宝贵材料。历史地名,就是人民前进的脚印。伊犁地名就是伊犁各族人民共同开发伊犁大地的一种历史纪录。
伊犁地方最古老的地名是什么?据《汉书・陈汤传》的记载:在二千多年前的汉代,在西域已经有“伊利”一词。《汉西域***考》云:“此即伊犁转音”。《西突厥史料》:“…至弓月城,过思浑川……渡伊丽河,一名帝帝河,即今之伊犁河。”耶律楚材《西游录》:“…既出阴山,有阿里马城,…又西有大河日亦烈。”至清朝,一七五七年“国家平定准噶尔之地,测量星野,考稽古典,易其名曰伊犁。"(椿园七十一:《西域闻见录》)这是伊犁定名的渊源之大概。
伊犁,有一个明确的地域概念,历代都是指以伊犁河流域为中心,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伊犁地区第一个立国的乌孙如此,历代“其国即乌孙故地”的西突厥也是如此。元、明时期,察合台汗国及其后裔以及著名的厄鲁特准噶尔部,都在伊犁这块地方曾雄踞一时。清***府收复伊犁后,对伊犁的疆域,有十分明确的规定。一七六0年,乾隆有谕旨称:? “准噶尔荡平,凡有旧游牧.皆我版***。”《西域***志》等清代文献,也习惯以清代***首府惠远城为中心,分伊犁西路和东路。东路大致相当今日伊犁河谷、博乐、精河等地,邻接库尔喀喇乌苏、哈喇沙尔;西路系指今日国境线以西,至巴尔喀什湖北岸,包括塔拉斯河流域以及伊塞克湖周围地区。这就是为大量中外文献所确认的伊犁地域范围。
今天伊犁偏隅一角的情形,是鸦片战争以后,沙俄鲸吞、侵占的后果,至今不过百年左右的历史。伊犁这一地名,不但大河冠之,而且名之城市。民族语称呼的“固尔札”,一般沿袭准噶尔部首府和宗教中心的金顶寺而来。实际上,它的历史要古老得多,可以上溯至十三、四世纪以前,而且当时的名字就叫做伊犁城。一二二一年和一二二二年,被金朝皇帝两次派往西域觐谒成吉思汗的使臣乌古孙仲端,在他的《北使记》中云,“……至回纥国之益离城。”几乎同一时期的国外文献,小亚美尼亚王海敦一世《纪行书》,记录海敦一二五四年入朝拔都及蒙古可汗的路程,其中云“…过色特阔尔海(SutKO)译言***海也。又至阿罗阿里(ALoaLeKh)次至亦刺八里(Ilan balekh),次渡伊犁苏(Ilensu)。”《耶律希亮神道碑》中提到:“公单骑从行二百余里,至出布儿城,九十里至亦烈河,河南之城日也里虔。’’.((元史・曷思麦里传)也有亦八里城的记载。公元一四一八年,察合台后王歪思汗在伊犁河流域建牙帐,立首府于亦力把里,因此《明史》称其国号为亦力把里。以上这些益离城、亦刺八里、亦力把里’(八里或把里,蒙语。城市)也里虔(虔,即Kand,Cand,波斯语:城市。至今伊宁市近郊还有一个著名的地名潘津系波斯语:五条溪流)以及亦八里,都是“伊犁”音译的转音。
明末清初,伊犁和北疆广大地区,兴起了由准噶尔部、和硕特部、杜尔伯特部和土尔扈特部组成的部落联盟,史称西蒙古厄鲁特。后来,准噶尔力量日盛,终成盟主,“以伊犁为会宗之地。”厄鲁特蒙古作为主体民族的活动,在地名上留下了大量的印记。作为胜利了的征服者,往往在地名上进行随心所欲的改造,以符合自己的意志,一个主体民族,也常常在地名上纵意创造。曾被长春真人邱处机称为天池的赛里木湖,在唐西突厥时,称为色特库尔,突厥语:“***海”之意。唐太宗的***治诗《执契静三边》,曾有“***海池京邑,双河诏帝乡。”句中的***海,就是指今日的赛里木湖,双河有人谓指伊犁河(一说指博罗塔拉河,见后)。后来,蒙古人把色特库尔改称为“察罕赛里木淖尔”,意为白净湖,简称赛里木湖,沿用至今。伊塞克湖,唐时又名大清池。《慈恩传》:“清池亦云热海,见其对凌山不冻,故得此名,其水未必温也。”唐边塞诗人岑参据传闻写过脍炙人口的名篇《热海送崔侍御还京》。对这个如此著名的地方,蒙古人根据湖中有铁砂,改称为“特穆尔***淖尔”意为有铁的湖。清代历史文献亦多以此称呼之。
今天的伊犁,虽然蒙古族人口较少,地区分布不广,但蒙语地名仍遍布其城市,乡村、牧区。如伊宁市的巴彦岱(蒙语:富绕的地方),济尔格郎(安居之地,亦可延伸为天堂的意思)。霍城县的都尔布津(方块地),清水河子来源于昔日蒙语地名察罕乌苏(察罕:白色的,乌苏:水也,相当于维语地名的阿克苏)。特克斯县的科布(草沟)、卡布撒朗(绿洲),察布察尔县的加克斯台(有鱼的地方或鱼儿沟)。海努克即银顶寺,当年准噶尔部的另一宗教中心,据传察哈台后裔阿鲁忽曾建牙帐于此,也是一座古城。新源的那拉提(向阳地)、则克台(边缘)。尼勒克二牧场所在地寨口,蒙语对称之意,苏布台谓有穴者,或称有獭地。巩留县的恰普其海(石峡)、雅马***(蒙语:两水合一,系伊犁河上游喀什河、特克斯河的汇合点,今有学者考证谓唐代之双河,苏定方大战贺鲁处,即此地也。有人说雅马渡是维语凶险之意――其说非也。)伊宁县的诺盖***(蛇沟)达达木***(蒙语枯木鱼叠之谓)、曲里海(蒙语。石头沟。有人谓曲里海源于维语曲勒斯坦,其说大谬)等等。此外,蒙古族崇信喇嘛教,在伊犁地名上也有反映:除固尔札,海努克外,还有霍城的开干沟(活佛沟)、昭苏的波马普土(举行宗教仪式之地)、康布布拉克(康布:蒙古宗教职务,布拉克泉水)等。
地貌地名:是以地貌特征为根据而得名。如婆罗科努,蒙语谓山峰苍翠,回抱如墙,极写伊犁河北山脉之形态,故名。新源的“阿热勒托别”,哈萨克语:孤立的土丘,或土丘岛,以当地一个较大的***土丘命名,地貌部位在巩乃斯河中上游的阶地上,受流水作用影响留下的一个残丘。特克斯县红泉牧场东南部海拔一千三百五十多米地带,有一个叫“阿特恰乌孜”的地名,哈萨克语:跑马地。它形象地描绘了这片由两水切割后形成的近万亩平坦的地面。其他如。新源的“别斯托别”(哈萨克语:五个土包),巩留的“奠合尔”(蒙语,死胡同。一说为满沿;尽头处)。昭苏著名文物格登碑的所在地格登山的名字,源于蒙语脑后骨高之像,谓该山的山形拱起如脑骨(徐松:《西域水道记》谓“马塔津”蒙语,骆驼脖子),“哈木尔萨依”(蒙哈语:鼻梁沟)等等。
伊犁原本是牧业地区,近代农业的出现,是和伊犁***族的历史紧密相联的。早在十七世纪的前期,准噶尔部巴***尔浑台吉执***时,就迁徙***人来伊犁务农,以保障粮食供应,但那时的农业规模很小。一六八0年(清康熙十九年),噶尔丹利用南疆地区的白山派和黑山派内争的机会,遣十二万准噶尔骑兵,挥戈南下,经阿克苏、乌什等地,杀向喀什噶尔,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当时南疆叶尔羌汗国的首府叶尔羌,扶立和卓伊达雅***勒拉为王,称阿帕克和卓,并由其子雅赫雅执掌喀什噶尔***权。同时,准噶尔占领者又将原叶尔羌汗国的伊斯迈尔汗及其家族迁到伊犁,开始了准噶尔在南疆近八十年的统治。
准噶尔贵族对南疆***族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人进行。准噶尔贵族还强迫***人迁居伊犁,为统治者服役,充当农奴,从事农田劳作,并把这些人称作“塔兰其”,即种地人。这些“塔兰其”,多数是叶尔羌、喀什噶尔、阿克苏、乌什等地的***人民,另外,还有一些***人从事商业贸易,他们“贩运为生,绝无产业”,和塔兰其一样,同属农奴阶层,叫“伯德尔格”。在清朝***府击溃***祖国的准噶尔贵族***势力,收复伊犁后,为了发展生产巩固边防,由乾隆皇帝批准,又从阿克苏,乌什等地招募***人到伊犁的宁远、海努克、察罕乌苏、霍尔果斯一带屯田(因此,至今伊犁的维语地名的分布,仍主要集中在这些地方),并由国家发放农具、种籽和粮,当时称为“回屯”。回屯,以及兵屯、旗屯、民屯、遣屯,极大地振兴了伊犁的农业。短短数年间,***人来伊犁的屯田人数达到六千三百八十三户。
***人屯垦伊犁的史实,在地名上有着鲜明的反映。如很早就已出现的反映水利建设的维语地名,有“阿科斯坦” (即皇渠)、“阿勒斯坦”(***语:中间的水渠。有人谓阿勒斯坦为垄起的草地,其说非是。)等。反映当时移民特点的维语地名,有:“吐鲁番圩孜”、“和田买里”(“圩孜、“买里",维语村庄之意)这表明这些村子的人都是祖籍吐鲁番或和田的。“多浪圩孜”的居民,则是南疆买盖提县多浪一带的移民。“阿克苏买里”(今“拜什克瑞克’’即五道桥村)的人是阿克苏移民的后裔。“卡克勒克买里”是维语“叶城人”的村子。由此可见,当年***人来伊犁时是从籍而居的。经过二百多年的演变,今天这些地方的居民成份早已发生巨大变化。除了原来移民的后裔外,又增加了其他兄弟民族的移民。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建设着新的生活。伊犁维语地名中,还有很多以人名命名的地名。如“莫尔托乎提圩孜”、“塔依尔圩孜”、“吉里圩孜”、“沙的克圩孜”、“克伯克圩孜”、“买买牙圩孜”、“阿山圩孜”等等。这里的“圩孜”,维语的原意是“一百”,即“百户”。多数系以当年的首届百户长或地方头面人物的名字而得名,反映了当时***封建领主制度的一个侧面。
还有一种比较独特的维语地名,是以数量命名的。如:阿勒推(六问房,或六户)、温牙尔(十户)、艾盖温(--十户)、愉群温(三十户)、托提温(四十户)、拜什温(五十户)、茶依其温(有茶铺的三十户)等等。这些地名的形成,一方而反映了当年人口数量的分布情况,另一方面也是一些历史事件的真实写照。例如伊宁县五一公社阿勒推大队,原名叫胡达库勒圩孜。一百多年前,这里是一个拥有百户人家的村子。一八七一年沙俄侵占伊犁,长达十年之久。一八八二年,我国收复伊犁后,沙俄又根据不平等的“中俄伊犁条约”胁逼大批我国居民迁往俄国,弄得人民颠沛流离,四处逃亡,百户人家的村庄只剩了六户,? “阿勒推”便由此而得名。
整整一个世纪过去了,伊犁的山河和人物已经发生了翻天复地的根本变化。原来残破的“阿勒推”,今天又发展成为四百多户、二千多人,人口增长了几十倍。“阿勒推”曾经是过去历史上悲惨一页的真实记录,今天它已成为伊犁人民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有无比生命力的最好例证和光辉象征。
汉族人民,作为我国的主体民族,早在二千多年的汉代就已来到伊犁地方活动,当年,跟随细君、解忧、冯燎而来的汉人工匠等,就是伊犁汉族的最早移民。此后,历代来伊犁活动的汉族人民,源源不绝,史籍中记载很多。如常德《西使记》曾记录今霍城县境内景云:“西南行二十里,有关,日铁木尔忏察(即今松树头―引者)。守关者皆汉民,关径崎岖似栈道。出关,至阿里麻里城,市井皆流水交贯。……回纥与汉民同居,其俗渐染,颇似中国。又南有赤木儿城(有人谓系今霍城磨河古城--引者)居民多为汉人。”
因此,今日的伊犁存在大量的汉语地名。其中有不少是清代留传下来的,如:皇渠、惠远、绥定(有歧视少数民族之意,故一九六五年改为水定)等,也有汉族移民地名如武功;其他如霍城西部的天津庙,系当年汉族信男善女拜佛地方,据云;在三区***前,每年旧历七月七日为赶庙会日,这里香火极盛;伊宁市的汉人街,也是妇孺皆知的地方。昭苏的喇嘛庙原称圣佑庙,也很有名。
但是,伊犁汉语地名更多的是出现在***以后,在***的领导下,由***将***率领的英雄部队来伊梨屯垦边,他们在万年沉睡的荒原上,在高山峡谷里,建立了座座工厂、农场、牧场,象颗颗珍珠,镶嵌在伊犁河两侧,把伊犁大地点缀得更加美丽。
现代伊犁地名中还采用了很多具有新时代色彩的新词汇,如:***、友谊、团结、胜利、红星、向阳、新路等(、公社化以后起的一些地名各县重复,为了避免混乱,***府已正式颁布新的地名)伊犁各族人民每天称呼它们,用这些美好的名称,表达他们对祖国未来光明前景的向往,盛赞伊犁地方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铭记领导我们前进的伟大的中国***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