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面具艺术历史最悠久、流传最广泛、内容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民间面具以木、金属、毛、皮、布、泥、纸、石膏、植物外壳(笋、葫芦)等材料做成假面、假头形象,戴在人脸上、头上,广泛用于祭祀礼仪、歌舞戏曲、宗教仪式,以及丧葬、狩猎、战争等活动中,或者悬挂于特定场合表明某种祈愿或威慑力量。
溯源
远古时期的岩画、陶器、壁画中留下了中国史前时代面具文化的踪迹,如广西宁明花山岩画、内蒙古阴山岩画等。这些岩画大多创作于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面像是这一时期面具的主要表现题材,其中出现了大量夸张、变形的假面形象。
早期的面具一般用于丧葬、驱邪仪式或原始乐舞中。“傩”为古时腊月驱除***鬼的一种仪式,大约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殷商时期出现了戴木质面具的傩舞。
秦汉面具广泛用于傩祭、百戏、丧葬与狩猎活动。“百戏”是古代乐舞、杂技的总称,秦汉时又称“角抵戏”,由两三名头戴牛角的表演者演出。
两晋南北朝时期,面具角色与造型更加多样化,世俗人物形象开始出现在面具造型中。这时期的面具,除用于傩祭与百戏外,还用于战争中。
隋唐时期乐舞、戏剧盛行,对乐舞面具的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著名的乐舞《兰陵王》描述北齐兰陵武王高长恭骁勇善战,但因面相太柔美不足威慑敌人,因此每次打仗都要带上狰狞的面具。人们敬慕其武勇,就摹仿他的动作,戴上面具,配以歌舞创作出一种“兰陵王”的乐舞。兰陵王面具对后世戏曲人物脸部造型影响很大,日本至今保留有陵王面具。
宋代傩面具文化极其繁荣,广泛用于乐舞、戏剧之外,如作为吞口悬于宅门以镇宅,也作为玩具和摆设在集市出售。面具角色形象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向世俗化转变,同时摆脱了以往单纯的狰狞面孔,出现了具有纯粹欣赏价值的造型。宋代社火面具由于民间社火活动的盛行而丰富多彩。社火舞队的表演内容主要是戴假面具,乔装打扮成“狮豹”、“神鬼”、“番人”等滑稽的形象供人娱乐。
明清时期,面具广泛用于傩戏、藏戏和其他戏剧,以及各种宫廷、寺院及民间舞蹈中。由于明代屯兵西南,***傩与当地巫术活动相融合,对边陲各民族文化产生深远影响。藏面具随着藏传佛教而向北发展,在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及东北地区各喇嘛庙中盛行。这些地区的傩戏、藏戏及其面具流传至今,完整地保留了傩文化的形态,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类
中国民间面具的地域分布,呈两条弧线带状态:一条以四川为起点,向贵州、云南、湖北、湖南、广西、江
西、安徽、福建等省(区)延伸,主要盛行傩面具;一条以为源头,向青海、四川、云南、甘肃、山西、河北、内蒙古、黑龙江等省(区)辐射,主要盛行藏面具。此外,其他地区还盛行一些乐舞面具和祭祀面具,但影响远不如傩面具与藏面具。中国民间面具按用途可分为祭祀面具、乐舞面具、镇宅面具三大类。
1.祭祀面具
生命礼仪面具 主要流行于南方少数民族中,在诞生礼、命名礼、成年礼、婚礼、丧礼等各种仪式上使用。具有代表性的贵州威宁板底乡彝族村寨的“撮泰吉”,保留着许多原始傩戏文化的特征和信息。瑶族男子成年时必须进行度戒仪式,才可以结婚、生育、参与宗教活动。仪式中佩带的面具都具有各自特殊的社会文化涵义与符号含义。此外,彝族、哈尼族、土家族的婚礼面具,佤、壮、彝、景颇、纳西、布依、苗等民族的丧礼面具,都属于生命礼仪面具。
节日祭祀面具 节日祭祀活动的主题是祭祀神祖,祈求农业丰收、人口繁衍。白族吹吹腔面具、彝族火把节面具、壮族祭龙节面具、白马藏人十二相面具等,都属于这类面具。
2.乐舞面具
乐舞是古代对舞蹈、杂技和戏剧的总称。在这些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节日庆典活动与各种演出中,面具被当做神灵和祖灵的凭依物,依然扮演着“娱神”的角色同时,也日益增多了自娱、娱人的成分。
傩戏面具 傩戏由傩祭演变而来,在表演形式上依附于宗教祭祀仪式,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贵州傩戏又称傩堂戏、傩坛戏,流传于黔北、东、南的苗族、土家族、仡佬族、布依族、侗族与汉族中。傩堂戏演出总是和“冲傩还愿”的习俗结合在一起,很少作为单独的戏剧进行表演。傩堂戏面具共有24枚,可演出24出小戏,如《开洞先锋》、《关公斩蔡阳》、《开山猛将》、《钟馗斩鬼》等。广西壮、瑶等民族的师公戏,湖南、四川等地土家族的阳戏等,均属于傩戏范围。
地戏面具 地戏源于古代***队盛行的***傩活动,用于阵前驱***逐邪。明代初年,中央王朝大***进发边疆,在滇黔战略要地设立屯堡,实行屯***屯田,江南傩戏得以随***流入贵州,遂与当地土著文化相互交融,至清代初期形成地戏。地戏最初只是在屯***及其后裔的屯堡中流行,后逐渐传入附近的布依族、苗族、仡佬族村寨,成为一种世代传承的祭祀娱乐活动。地戏一般每年春节期间与农历7月中旬演出两次。
羌姆面具“羌姆”即神舞,亦称“跳神”,即寺庙中的舞蹈。门巴族称为“呛木”,蒙古族称为“查玛”,在青海称“跳欠”,在北京雍和宫则称为“跳布扎”。神舞中所戴面具称为羌姆面具,在藏传佛教文化圈内的大喇嘛庙中广为流传。羌姆面具尺寸硕大,造型怪诞,角色大都出自藏传佛教内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羌姆面具大多为假头,即立体面具,戴时将头部全部罩住。
藏戏面具 藏戏在流行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分为白面具藏戏、蓝面具藏戏、德格戏、昌都戏、木雅戏、嘉戎戏六大剧种。藏戏面具分为温巴、神魔、人物和动物四大类。造型又分为平板假面与立体假头两种,以造型和色调来区别人物的善、恶、忠、奸。
社火面具“社火”亦称“射虎”,据传源于3000年前周代的社祭,是我国西北地区一种古老的民间游演活动。人们头戴面具,围绕篝火,祭祀社神,以祈求丰收、驱鬼逐***。当地视土地神为社神,因此叫“社火”。
社火面具以夸张变形的造型手法,在艺术表现上着重于额头、眼睛和嘴部的变化,以抽象符号、色彩来标识角色的身分,象征性地表现各种神仙灵怪、历史人物等。社火面具色彩鲜明、古朴单纯、对比强烈,富于浪漫色彩和地方特色。
3.镇宅面具
傩戏演出中的神坛上,藏传佛教寺庙中、帐中往往悬挂有各类神面具,以镇宅、镇庙、驱魔求吉。这类面具形体硕大,往往是普通面具的好几倍。除此之外,镇宅面具中还包括各种吞口、社火马勺等。
吞口即怪兽面具,突眼宽鼻,大口利牙,形状可怖,大多为木雕或葫芦瓢加彩绘,造型多为虎头形,也有凶神状。吞口面具多悬挂于室内或屋檐下,也可作为石刻镶嵌于门旁的砖墙上,起到镇宅的作用。
陕西民间习俗在舀水用的木制马勺上彩绘龙、虎、狮、饕餮、怪兽形象,作为镇宅辟邪的吉祥物。民间又称马勺为“马勺脸谱”或“社火马勺”等, 它是吞口的一种,近代又成为一种镇宅的装饰品。
工艺
由于各地区、各民族生活习俗、的差异,面具艺人们就地取材,以各种手法创造出形态各异、色彩绚丽的面具。民间面具用多种工艺制成,主要有三种。一是木雕面具,取木质细腻的白杨、丁木、白果、楸树、樟木等为材料,工艺复杂而精细,色彩绚丽明亮,造型夸张,如贵州地戏面具。二是脱胎立体面具,主要是泥塑或者泥塑脱出纸壳、布壳等材料,用颜料加以绘制而成,如云南关索戏面具、藏戏面具等。三是平板面具,主要以皮革、布料、毛线、纸等材料经压塑、拼贴、缝缀而成。面具造型工艺之丰富无法在此一一赘述,总之,它反映了中国民间面具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元性
(责编 雨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