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对“人肉搜索”的相关资料的研究,发现在“人肉搜索”的过程中,人们情绪的狂热和理智的丧失很大的很大原因,恰恰在于网络的匿名性和网络集体对个体的淹没。这就是传播学上的“集群行为”。以 “人肉搜索”为例,对集群现象做粗略地研究。
关键字:集群;人肉搜索;特点
中***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245-01
一、 集群行为的概念
集群行为又称集体行为、集合行为。郭庆光在《传播学教程》一书中对集合行为做出了详细的定义:“集合行为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例如火灾、地震后的群体骚乱,出于某种原因的自发集会、游行、种族冲突,物价上涨的流言引起的抢购风潮等等。集合行为多以群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态出现,往往会造成对正常的社会秩序的干扰和破坏。”
由于集群行为的无组织性,集群行为常常有一些相当程度的非理性和破坏性成份。它不同于组织行为,虽然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人数众多。为了方便理解,在这里我们有必要罗列出集群行为和我们日常熟见得组织行为的区别:
首先组织行为的背后往往都是一些有组织的机构,其行事方式往往是采用常规的做法。
其次组织行为的产生,多是由一些已经程序化了的事件引发的;而集群行为的产生多是由于突发事件的爆发。
二、集群行为的特点
(1)自发性:集合行为中的人群采取行动通常是自愿的,他们在突发事件中受到集体情绪的感染自主地做出决定。
(2)无组织性:集群行为是无领导、无组织。没有目标性,没有秩序性的行为。
(3)狂热性:集群行为中的大多数人处于一种情绪高涨的状态。他们往往是缺乏理性的甚至是无意识的。
(4)匿名性:集群行为的发生具有匿名性。人们被淹没在集体之中,从而忽略自本身的特质,融入群体之中。
(5)短暂性:集群行为多是为了解决突发性的事件,因此其聚集、持续和散开时间非常短。
集群行为是一种自发的非理性的行为,它的产生是有一定的条件的。有以下的条件可以促使集合行为的发生:
(1)外界压力。如物价上涨、地震、水灾等危害、经济萧条、失业率上升等因素会造成对社会中一部分人心理上的压力。使其产生恐慌情绪。这是集群行为爆发的温床。
(2)促发性因素。集群行为一般都是由某个突发性事件引起的。
(3)正常的社会传播功能减弱。大众媒体面对某事时保持沉默,或者***府根本不介入某种事情时,如人肉事件中惩罚第三者这一事件,***府无法律条文规定如何惩治第三者,这样社会上的非正常传播功能就开始增强。
(4)心理因素。集群行为中的部分成员往往会在集体行动成功之后得到一种自豪感。
三、人肉搜索中集群现象的体现
我们不难看到,在“人肉搜索”在过程中,每当牵涉到社会上一些敏感激烈的话题(比如说搜贪官,搜第三者),参与者往往会表现出极端的狂热性,有些网友昼夜刷屏,有些网友在网上留下不堪入目的留言,“人肉搜索”中的网络暴力有时甚至会转化为现实的暴力。
3月4号,笔者随机在“猫扑网”登陆的一个“人肉搜索”告示。该告示由一男子,称其妹被人拐走,现在下落不明,自己和家人很是担心,并在网上贴出诱骗妹妹的那名男子的照片和男子的一系列个人信息,末了更是罗列了此男种种恶行,并对之口诛笔伐。妹妹被人家花言巧语骗走,现在不知何处,掳走妹妹的男子又如此猥琐,这样的货色自然备受网友们关注。
几天之后,笔者在此打开了这个留言,充满讽刺意味的事情发生了,一个自称是“妹妹”的人留言声明,自己是心甘情愿与人私奔,哥哥在家狂赌,业已将家业败坏,自己再也不想回家了。网友们的留言顿时风向大转,各种留言纷纷出炉。怀疑的人数开始增多,笔者统计了一下,此刻持原来态度否定掳妹男子的帖子下降了近6层,而声讨发帖者的帖子却出现了一层。更多的人开始持观望态度。
为什么在处理个人问题时候多数时间清醒的个体在“人肉搜索”中却表现得如此不冷静?狂热究竟来自于哪里?个体的“有意识”为何在集体中却表现出了明显的“无意识”?
社会心理学家勒庞1895年的经典著作《乌合之众》,对社会心理学产生巨大影响,而且对发轫于上个世纪的传播学也影响深远。勒庞以十分简约的方式,考察了个人聚集成群体时的心理变化,指出个人在群体中会丧失理性,没有推理能力,思想情感易受旁人的暗示及传染,变得极端、狂热,不能容忍对立意见,因人多势众产生的力量感会让他失去自控,甚至变得肆无忌惮,集群现象显露无疑。
参考文献:
[1]卢春伶,谭有模.网络“人肉搜索”集群现象浅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8(3).[2]“人肉搜索”专题系列文章.“乌有之乡”网站.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议传播中集群行为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