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0年广西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泄题,本文以此事件的报道为例,分析在这次事件报道过程中“二次传播”所产生的影响及成因。
【关键词】公务员考试 二次传播 网络媒体
一、二次传播
同一新闻事件往往在首次传播后,并没有引起受众足够的关注,但是在经过不同媒体的传播后,形成了比首次传播更强大的影响力。这一现象就是二次传播现象。
“二次传播是相对于首次传播的一个传播学概念,指新闻事件在首次传播之后,又被另一媒介传播。通俗地说就是转述、转播或转载。有的新闻稿件或事件被二次传播以后,还被其它媒介继续传播下去,可称为三次、四次或无数次传播,但相对于首次传播来说,它们都可划入二次传播范畴。”①与首次传播相比,二次传播有时能产生惊人的影响。
以2010年1月16日广西公务员考试泄题事件的报道为例。考试刚结束,就有网民发贴称在考前一天,有人已得知考题,并在网上寻求答案。但是,这并没有引起受众的普遍关注,此时关于泄题的讨论只限于局部的范围内。
2010年2月22日,新浪和腾讯以《网友怀疑公务员考试泄题 广西人事厅否认》为题报道这一事件。两大门户网站的报道,让这次泄题事件大面积曝光,更多的受众开始关注此事,广西有关***府部门也改变当初冷漠的态度,成立相关调查组对此事进行调查。随后,人民网、凤凰网、新华网等众多媒体加入传播队伍中,关于这次泄题事件的新闻成为全国舆论焦点。
2010年3月1日下午,广西壮族自治区处置2010年公务员考试试题泄漏事件工作组在南宁召开新闻会,通报事件调查、处理的进展情况。负责2010年广西公务员考试入围命题工作的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巡视员何利顺、广西人事考试中心主任李烈荣、广西人事考试中心副主任唐昌曼被停职检查。3月19日,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宣布之前举行的广西2010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无效,定于4月25日另行组织公共科目的笔试。***府部门的态度由最初的否认到全面调查处理,二次传播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二、二次传播的特点
1、更多的媒体参与
泄题事件的首次传播局限于天涯社区的讨论。最早源于网友“刘皇叔”在天涯杂谈的帖子。该帖质疑1月15日下午网友“广西过客”在天涯问答中的“关于怎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演讲稿”的求助帖,这篇演讲稿竟然是第二天的真题。2月11日在“天涯杂谈”出现一篇名为《2010广西公考80%行测接近满分牛人集中在公安系统!》的帖子。帖中称,广西公务员考试中的高分考生80%来自公安系统。但是,关于这一话题的讨论,并没有引起广泛关注。
2月22日,以新浪和腾讯的同题报道《网友怀疑公务员考试泄题 广西人事厅否认》和《重庆商报》题为《公务员考试前一天网上现考题》的新闻报道为分水岭,其他媒体开始觉察到这一新闻的价值,人民网、凤凰网、新华网这些受众面广的媒体关注泄题事件,使得这一事件变得更加引人注目。不仅主流媒体开始跟踪报道,一些地方的媒体在这些“老大哥”的带领下,也开始涉足泄题事件。
2、更广的受众关注
首次传播之后,泄题事件的讨论只限于个别网络论坛。1月16日晚上10点就有网友在人民网的强国论坛《2010年广西公务员考试泄题》的帖子,但是帖子的跟帖人数却屈指可数。
然而随着新浪和腾讯两大门户网站的参与,关注泄题事件的受众人数有了质的变化,这一事件成为了全国热议的话题。
3、更强的社会舆论
舆论是社会公众针对某一社会问题,所持有趋向一致的意见。人们意见不统一时很难形成力量,一旦纷繁复杂的意见趋于一致,就会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泄题事件在天涯首次传播时,并没有形成基本统一的意见,舆论的力量也无法彰显。
由于众多媒体规模空前的“二次传播”,人们形成了对泄题事件的共识,并且在后续传播中愈演愈烈成为推动事件最后解决的强大舆论力量。
三、二次传播能量的成因
1、新闻价值大
一个新闻事实,在首次报道后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但却能引发二次传播,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个新闻事实本身的巨大价值。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很多重要的信息会被忽视。但是,如果信息的含金量足够,受众会在以后的传播过程中再次关注它。新闻价值主要体现在重要性、显著性、时新性、相关性和趣味性上。广西2010年公务员招生考试的泄题事件是公务员考试有史以来影响人数最多的一次。此次公务员考试,计划招录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人员5697名,这些人将直接参与***府各职能部门的日常工作。所以这次考试对广西未来的发展是一件举足轻重的大事。这一事件具有鲜明的重要性、显著性和时新性,新闻价值巨大。关于泄题事件的首次报道,没有匹配其重要程度,有进行二次传播的必要性。
2、传播范围广
与首次传播相比,二次传播的影响更广。“当某种信息被首次传播的时候,不管传播信息的媒体多么权威,由于覆盖域的制约,其影响力也总是有限的。何况,每家媒体的行***级别、所处地域和行业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媒体在传播效果上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行***级别越高、覆盖域越大的媒体,影响和作用也相对大一些;反之,就小一些。”②
在新浪和腾讯的报道之前,泄题事件的传播覆盖面非常有限,没有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二次传播时,国内主流媒体开始对此事跟踪报道,形成了以中央级媒体为主体,省市级媒体为枝干的一张无所不包的巨大“传播网”,扩展了这一事件的传播范围。
3、报道更深入
在二次传播过程中,关于这一事件的报道越来越深入。报道以理性和人文关怀的态度直面问题,让受众获得更全面、更本质的认识,从而推动问题的解决。
这次泄题事件的报道,可分为曝光、举证、证实、立案调查和公布结果几个阶段。其中的深度报道,让泄题事件引人深思。例如,《追问广西公务员考试泄题事件之源》,这篇报道从国考市场、命题权寻租等角度,深入剖析当今中国公务员考试中的经济利益和出题机制的不科学。《广西公务员考试泄题――社会公平岂能再遭践踏》,以媒体质问的形式,揭示出公务员考试存在的问题。类似的深度报道在二次传播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除了广西公务员考试泄题事件,近年来的“躲猫猫”事件、“邓玉娇案”等等都展示了“二次传播”的巨大作用。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相结合把“二次传播”的影响力发挥了出来。网络媒介提供了二次传播的火种,传统媒介的再次关注提供了权威性担保,最终形成一个远远超过首次传播的受众覆盖网并推动了事件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①聂恒玉,《如何提升新闻的二次传播价值》[J].《新闻战线》,2008(12)
②杨秀国,《从蝴蝶效应看转载的影响力》[J].《新闻战线》,2009(9)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责编:姚少宝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谈“二次传播”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