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导引】
陈鲁民,中国当代著名的杂文家,信息工程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郑州市作家协会副***、郑州市杂文学会副会长。陈鲁民的写作生涯已达20多年,先是写诗,后写小说、报告文学,从1987年开始改写杂文,于是他的杂文中就有了一些诗的深邃和凝练,就有了一些小说的细腻和幽默。陈鲁民写杂文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高。杂文评论家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陈鲁民的杂文以文采见长,以构思巧妙取胜,以富于理性思考称奇,在敢于和善于鞭挞社会假恶丑中道出高尚和正义。
【一号美文】
以动物为师
人以万物之灵自诩,素来看不起别的动物。其实,人除了脑袋和手比动物灵活外,在很多方面都远逊于动物。论视力不如鹰,论嗅觉不如狗,论力气不如大象,论勇猛不如老虎,论敏捷不如羚羊,论耐力不如骆驼,论飞行不如鸟,论游泳不如鱼。这些与生俱来的本事固然没法学,但动物还有不少优良习性,则是可以学习借鉴的。
学学蜂鸟的“绿色生存”。蜂鸟停在一朵花前,像直升机似的悬在空中,用长喙小心地采食花蜜,然后又了无痕迹地悄然而去。觅食活动完成,却丝毫不破坏花朵。蜂鸟以最小的自然损耗,取得了最大的经济效益,堪称“绿色生存”,足以“为人师表”。
学学狮子的劳逸结合。草原上的狮子,该捕食时勇猛无比,该休息时就睡个够。饮食极有节制,肚子饿时才进食,绝不会为贮存食物而拼命捕食。如果肚子不饿,即便身边到处都是猎物也无动于衷。所以狮子不会像人那样积劳成疾,更不会过劳死,也与肥胖症、糖尿病无缘。
学学熊猫的适度消费。熊猫从不固守一地,而是边走边吃,在运动中采食,有节制地利用植物资源,不等把一片竹林吃完就又迁向新的采食地。它们以实际行动教育人类:切勿“竭泽而渔”,牢记“休养生息”。
学学北极熊的忠于爱情。北极熊凶狠蛮横,绝不放过任何猎物,但对配偶却非常忠诚。更让人惊叹的是,如果熊“爱人”遭到不幸,另一半就一直守候在配偶尸体边,不吃不喝,直至与配偶同去。痴情如此,真可谓: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熊生死相许。
学学小鸟的热爱生活。即使最忙碌的鸟儿也会经常停在树枝上唱歌,即使最笨拙的鸟儿也从不吝惜自己的歌喉。只要醒着,它们就会为了生命的存在和活着的喜悦而欢唱。于是我们就有了生活的榜样和一个最美的词汇:鸟语花香。
学学蚂蚁的分工协作。一窝蚂蚁多达万只,但多而不乱,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既没有谁挑肥拣瘦,也没有互相扯皮、内耗,大家各尽所长,团结合作,配合默契,令人神往。
学学鲑鱼的坚忍执著。鲑鱼生活在海里,却要游到内河源头去繁殖,行程长达上千公里。一路上,它们不吃不喝,迎接一个个严峻挑战。在瀑布或河流落差大的地方,它们必须一次次地奋力跳跃,往往伤痕累累,甚至撞死在石头上。但它们从不畏惧,更不后退,历尽千辛万苦,千难万险,九死一生,终于到达目的地。鲑鱼这一悲壮旅程,实在让人敬佩,世人倘有如此精神,何事不可成?
此外,鸿雁的志向远大,蜜蜂的勤劳勇敢,骆驼的埋头苦干,公鸡的严格守时,春蚕的有“丝”奉献,狗的忠诚不贰,牛的任劳任怨,猴的机灵好学,无不可为人师,无不值得效仿。况且,古训有“满招损,谦受益”之说,所以人类还是谦虚些,向动物学习一下它们的长处吧。
(选自《太原日报》2010年5月10日,有删节)
赏析
每种动物都有其独特的生存之道、精神品质,都值得我们人类好好学习、借鉴。开阔的眼界,广博的知识,理性的思考,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文气,飞扬的文采。陈鲁民的文章最善于铺陈映衬,排比造势,层层递进,其文字总是于跌宕多姿里闪现出智慧的光芒,处处散发着诱人的馨香。
【二号美文】
平生最爱
人人都有平生最爱,或琴棋书画,或花鸟虫鱼,或松梅兰竹,或美酒佳肴,或名山大川,或金钱美色,或高官厚禄。春兰秋菊,各擅其长,因而很难评判其优劣高下,只要自己喜欢又不妨碍他人即可。
爱读书可谓最高雅的爱好,许多名家都爱“这一口”。一爱读书,二爱游泳。他手不释卷,嗜书如命,吃饭时读,如厕时读,火车上读,飞机上读,闲暇时读,忙碌时挤时间还要读,至临终前自己已无法读书,还要工作人员为他读书,真是活到老,读到老。孙中山的平生最爱,一是***,二是读书。日本友人犬养毅曾问他:“每次看望先生,话不离***,请问还有否别的嗜好?”中山先生答道:“我一生嗜好,***而外,只有读书。读书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梁启超爱玩,可读书也不耽误,他常说:“唯有读书能让我忘记麻将,唯有麻将能让我忘记读书。”
有些人最爱杯中物,以美酒为人生壮行,用佳酿浇心中块垒,也颇多趣谈。酒仙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诗仙李白则有“斗酒诗百篇”的美谈,潇洒豪爽到“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著名导演谢晋也常对人言:“拍戏、喝酒,人生最爱莫过于此。”他是中国诗酒文化协会会员,至80高龄,还能一餐喝下一斤多白酒,常让陪客们惊得瞠目结舌。
爱花也能让人爱上一辈子,爱得如痴如醉。晋人陶渊明爱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人周敦颐爱莲,爱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宋人陆游爱梅,爱其冰清玉洁,“花中气节最高坚”,甚至幻想“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朱老总()最爱兰花,屋里屋外摆满各种品种的兰花,亲自侍弄,每每赏玩,写诗咏之。
爱竹的人也不少,爱得不离不弃,刘禹锡就曾发出“高人必爱竹”的断语。东坡居士有名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每日里写竹、画竹、种竹、养竹,忙得不亦乐乎,原因很简单,“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郑板桥更是爱竹、画竹,留下咏竹诗百余首,最有名的莫过于“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画家米芾的爱石也别具一格,爱得痴迷忘情。他生平酷爱顽石,遇奇石即拜,人称“米癫”“石癖”。公务之余,米芾常去山野乡间搜集奇石,每见奇石时,常作揖下拜,还会与石称兄道弟。有一次,见到一块奇石,他欢喜若狂,搭棚观赏,绕石三天,不忍离去。
诗人林和靖爱鹤,爱得如同子嗣。他终身不娶,在西湖边的孤山上以种梅养鹤为乐。时人说他“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他有两只仙鹤,爱逾珍宝,在一首咏鹤诗中写道:“皋禽名祗有前闻,孤引圆吭夜正分;一唳便惊寥破,亦无闲意到青云。”林和靖死时,他养的这两只仙鹤也在墓前悲鸣而死,如同执幡披麻的“孝子”,也算没有辜负他的一片爱意。
人有平生最爱是幸福的,因为由此可陶冶性情,激励风节,可丰富人生,涵养意趣。漫漫人生路上,若有一二最爱相伴,生活便会熠熠生辉。
(选自《大河报》2010年12月30日,有删节)
赏析
爱好是生活的伴奏,是饭菜里的作料,一旦缺少了,即便烧菜的油再多、火候再适中,也难以保证饭菜色香味俱全。有所爱好,日子才会生动,人生才能趣味横生。文章见解精辟,旁征博引,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