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的电视电影作品得到了比较长足的发展。在银幕上塑造的形象时,也开始运用了更多的手段,在必要的造型手段中画面色彩尤为重要,它是现实世界的客观再现,同时又可以借其渲染情绪、传递信息、塑造形象,完成在影视作品中的造型作用。
关键词:色彩基调;造型作用;表现作用
中***分类号:J0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8-0028-01
在银幕的二维空间里塑造生动的、立体的形象需要影视摄影师借助必要的造型手段,充分考虑到相、色、光之间的协调性,才能为受众带来符合其视觉规律的画面。在必要的造型手段中画面色彩尤为重要,它是现实世界的客观再现,同时又可以借其渲染情绪、传递信息、塑造形象,完成在影视作品中的造型作用。从一个镜头、一组画面到整部电影、电视剧那样完整的影视作品,空间、时间都相对有限,必须认真调配色彩与影视形象的契合度,这需要影视从业者要有一种色彩构成意识和色彩表现能力。这种能力与意识,即能认识到色彩在作品中的重要性,并能够根据形象要求,选择适合的色彩,经过合理调整和组合使色彩和谐,形成美感。
一、色调
总的来说,影视作品通常都会有一个明确的主题,鲜见哪部电视剧或电视节目在制作前不确定主题,然后待到拍摄完成后再确立主题的。既然,在拍摄前拍摄的主题是确定,那么确立与主题相对应的情绪基调和情感倾向也是必要的,同样统一的色彩基调通常根据主题、情绪基调、情感倾向也随即确定下来。
色彩基调是指影片整体所表现出的色彩构成总体倾向或在一个段落中占主导地位的色彩。色彩基调形成于一种或相近几种色彩对影视画面中面积和时间的占有,对于画面而言,就是要使某种色彩的面积在画面中处于主要地位,才能产生稳定的色彩倾向,当不同颜色的色彩在画面中构成统一、和谐的色彩倾向并统一与某一色彩之下,那么这种颜色便是画面的色彩基调,简称色调。
当拍摄一部影视作品时,不同的情绪、情感在影视作品中要借助不同的色调来表现,如情绪有浪漫、喜悦、伤感都能借色调的变换一一表现,寻求情感基调与色彩基调的和谐。色调是摄影师和美工师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对每个段落所作的艺术处理,它影响着影视作品基调的形成、影片风格的展现,同时色调还要与其它造型手段保持节奏和旋律上的一致。因此在影视中,出色的拍摄者鲜有以某个的镜头作为选择色调的***单元来处理,多是考虑到整组镜头,相邻两组镜头之间色调的搭配与转换来设计和安排色调。总之,对色调的选择与设计时刻考验着制作者的审美能力。
在画面中色调的搭配手法也是多种多样,较为常见的有两种方式。一是利用实物色彩,如背景环境、服装道具、人物肤色等配置来展现;二是运用光线处理来展现,其中需要借助光源的布设、光学滤镜的选择、曝光技法的运用来展现。色调有多种划分方式,可以按黄、红、蓝、棕等色系划分,也可以按色调冷暖、浓淡程度划分为冷色调、暖色调,淡彩色调,浓彩色调等等。比如,电影《红高粱》是血红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是深红的,《黄土地》是土黄色的等。
二、色彩的造型及表现作用
在影视作品中为表现实物对象的存在感,色调是实物存在的重要外部特征之一,如天的蓝色、雪的白色、旗帜的红色,这些都是人们认识物质的标志,因此色调在造型上的作用很突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周围各种物质实体,记忆他们的属性是和色彩联系在一起的。人的色彩记忆是极不准确的,但有个范围,并以感性经验为基础。并且是在心理准确性的范围内做到这一点的。因此,不管天的蓝多么千差万别并且变化无穷,只要按照心理及经验标准来再现色彩和阶调就可以达到真实。阶调、色彩越丰富,立体形态愈表现的细致,感受愈真实自然。
(一)人物服装色彩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人物形象的塑造在影视艺术里有着重要的地位,色彩的造型作用在人物塑造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尤其是服装颜色的选择。人物服装的色彩运用要配合人物的性格、生活背景和命运来设计。
比如在张艺谋电影《英雄》中运用了红、蓝、白三种颜色讲述了三个故事。三个故事、三个刺客、三种服饰颜色,通过不同的颜色展示了三个人物不同的性格。在展现秦国的时候,基色选择了黑色,象征权威、执着、冷漠。在电视剧《长征》中,***红***所处的草原环境和他们灰色***装所构成的色彩基调与所在的昏暗室中深色服装形成的色彩墓调产生了鲜明对照,充分表现了两***两***在***策方针的差异和对抗。另外在电视剧《丹姨》中与巫婆相斗这场戏,巫婆一身邪恶的红色,而丹姨却是一身白色,刻画出丹姨接回麻疯病人是高尚的、纯洁的行为,而巫婆却是邪恶的行为。
(二)色调与主题
“色彩是一种能量。”斯托拉罗认为,“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频率,而且这种频率就内在于我们的身体中。一个人在红色房间内,血压会升高;在蓝色房间内,血压会降低。银幕上不同的色彩基调,会使人无意识中就变得主动或被动,激情澎湃或感伤缠绵。理解了色彩的这种生理效应,就能通过变换色彩的使用方式将故事和导演希望传达给观众的情感因素呈现出来。这也就是摄影师的使命。”
影视创作经常需要运用色彩基调配合作品的特定主题,例如在《末代皇帝》中,黄色自然就成为了人物特殊身份的象征,又运用了红色作为故事的开始;在表现不同年龄段的溥仪中,由于意识思想的不同运用了不同的色彩基调,一个年龄段一个色彩,象征着通过不同的情感和不同的回忆,才能最终找到自己的内心在追寻什么的答案。
色彩处理中,单色或偏色也是常用的手段,用来衬托某种心境或激情澎湃或感伤缠绵。比如在张艺谋的电影《红高粱》中,全片在拍摄时都加了红滤光镜,使得画面全部偏红,并且通过艺术的加工使制作出来的高粱酒也变成了红色再加上满眼的红高粱,把艺术和生命猛然间爆发出来。
《黄土地》以深沉的暖黄做为基调。因为影片表现是陕北黄土地,因此以黄色做为全片基调是理所当然的。陕北的土地干旱而脊薄在阳光下呈发白的浅黄色,给人以烦躁的感觉……陕北的黄土地虽然贫脊却养育了我们中华民族,它既是贫脊的又有着母亲般的温暖,给人以力量和希望,在色彩上应是一种温暖的调子。
(三)色调与主要细节
拍摄者在做画面色彩的选择时,必须要注重根据主题突出主要细节、处理好主次关系。但我们在拍摄时,难免要遇到瓶颈,这份约束和限制来自被摄物的现实色彩。怎样处理画面才能使主要细节的色彩从背景色的映衬中突显,关键在于对比色的合理运用,这种对比关系主要是各原色间的对比和互补色的对比。如红与绿或者蓝和黄都是强烈的对比关系,再如黑、白和灰与其他纯色间存在较弱的对比关系,与黑色对比能表现端庄凝重,与白色对比能显现活泼轻盈,而灰则介于黑和白之间。合理地选择、利用对比色彩,便能达到突出主要细节,进而表情达意、表现主题的目的。比如在陈凯歌的电影《黄土地》中,充分吸取中国彩墨画的特点,以陕北人民喜爱的黑、红、白和陕北的黄土高原、黄河水的黄色做文章,在黄色的主基调中,突出表现男黑女红的服装,其它的颜色基本上争取不用,或者少用。在同景拍摄中通过布光把一切多余的色彩都掩饰在暗影中,在塑造人物时突出了翠巧的红衣。翠巧在这种黑白反衬的彩色处理中,显得光彩出众。
另外,在影视作品中画面始终是在运动中展现色彩的,因此运用对比色时要特别注重色彩的动态平衡,这就需要同时对比和相继对比的形式,即在设计造型时,要在开拍前就设计好每一个出场人物之间,人物与背景之间的色彩,使这些对比色在同时出现或相继出现的情况下既鲜明又和谐。而色彩的搭配原则就是要保证主体突出、对比鲜明、画面均衡,再配合光线效果,完美地塑造人物形象、加强或减弱戏剧情节的节奏。
参考文献:
[1]陈刚.电视摄影造型教程[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
[2]高明珍.影视画面语言[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谈色彩在影视作品中的造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