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及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群体不断分化,形成了经济困难、学习困难、生理缺陷、就业困难、心理亚健康等特殊学生群体,这类弱势群体往往是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影响高校和社会稳定。研究这类特殊群体的类型及特点,如何服务和管理特殊学生群体,促进其健康成长和成才就显得格外重要。
关键词: 高校特殊学生群体 服务型 管理模式
一、高校特殊学生群体的界定、类型和特点
在社会心理学中,群体是指在共同目标和行为规范下协同活动的具有某种共同社会心理特征的人的共同体。群体有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之分。高校学生群体是学生在共同的学习与生活中,相互依赖、互相帮助,在心理上彼此意识到他人的存在,在行为上发生各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高校特殊学生群体是与高校正常学生群体比较而言的相对概念,是为了研究需要而人为划分的非正式的学生群体。高校特殊学生群体类型主要有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学习困难学生群体、生理缺陷学生群体、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心理亚健康学生群体及其他类型特殊学生群体。
1.经济困难学生群体。
随着我国高校并轨和全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在大学里十分常见。经济困难学生群体是指在高校里经济状况不好、生活困难、难以满足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学生群体。困难学生分为一般困难学生和特别困难学生,一般困难学生占在校生的20%,特别困难学生占8%到10%。造成经济困难学生的原因有来自边远山区、家庭子女上学多、家人疾病、父母离异、下岗或突发变故等。他们承受着比其他同龄人更大的压力,有的要在校内外进行勤工俭学,因此具有懂事、坚强、节俭、学习刻苦等优点,但同时也具有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内向、自卑、多疑、怨天尤人等缺点。
2.学习困难学生群体。
由于高校扩招,学生入学时学习基础良莠不齐,在学习上严重受挫的问题日益突出,考试挂科多,有的留级,更甚者退学。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基础差,不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尽管很努力,但成绩不理想;二是明知基础差,主观不努力,成绩不理想;三是基础很好,可对自己的专业不喜欢,厌学情绪严重,成绩下滑快;四是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逃避学习,提不起学习兴趣,经常旷课、上网、玩游戏、。大学的评奖、评优、推优入***等一般都与成绩挂钩,几乎与这些学生无缘,会使这些学生产生失落感,出现破罐子破摔的现象。
3.生理缺陷学生群体。
随着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高校招生制度的深入改革,高校不能拒收有心理缺陷的考生,因此,大学生中有各种生理缺陷的学生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有的学校有生理缺陷学生的高达5%。这些学生学习和生活要比其他生理正常学生要困难得多,同时毕业后的就业同样面临更多困难,更重要的是生理的缺陷往往会导致心理的缺陷,严重影响他们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健康心理的发展。
4.就业困难学生群体。
就业困难学生群体,主要是指由于自身认识不足、职业规划不够、就业竞争力不强等原因造成的学生群体。随着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强大的就业压力,那些不善交际、来自农村又无家庭背景的毕业生就业时显得相对困难,造成暂时的失业。
5.心理亚健康学生群体。
心理亚健康大学生群体是指在心理过程、动机和心理特性等方面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大学生群体,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有偏差、心理承受力差或情绪、情感不稳定等特点。当大学生远离父母,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要面临环境适应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等。越来越坚深的专业课和不同于高中的教学方法,使大学生面临学习压力,以及学费、生活费等经济问题和恋爱情感问题等。学生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好这些问题,就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容易产生焦虑、悲观或冷漠等亚健康心理状态。
6.其他类型特殊学生群体。
大学生特殊群体除以上典型群体外,还有单亲家庭、少数民族、网络成瘾,违纪和恋爱受挫、干部竞选失败、考研失败等特殊学生群体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二、高校特殊学生群体服务型管理模式的构建
1.建立翔实的信息档案,进行动态管理,获得服务和管理特殊学生群体的第一手资料。
根据不同的特殊对象,要分门别类地建立详细档案,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心理,以便确定服务管理的方法和途径。档案内容应该包含特殊对象的姓名、班级、家庭情况、经济状况、心理情况、个人成长经历,教育经历、人际关系、性格、成为特殊对象的原因分析等。从新生入学直到学生毕业,都要对特殊学生群体建立档案,同时注意保密,还要注意动态管理,及时更新特殊群体学生库。比如,贫困生库和学习困难学生库每个学期和心理重点关注对象库每周或者每个月都要及时更新。这些都是我们服务和管理他们的第一手资料,只有这样才能因材施教。
2.建立和完善各项帮扶体系,确保服务和管理特殊学生群体有章可循。
不同的特殊学生群体帮扶体系也不相同。各高校应针对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建立“奖、贷、助、补、减”五个方面的资助体系且“扶贫”与“扶志”相结合;针对学习困难群体建立学习情况预警和援助体系,通过系领导、老师和同学一起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针对心理亚健康特殊群体,建立起学生心理状况的预警与援助体系,配备相应的机构、人员。具体来说,就是建立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专业心理疏导、咨询老师、医生,制定科学的心理问题预防救援程序。从新生一入学就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重点关怀对象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咨询与测试,开设专栏辅导、团体辅导等让学生理解掌握各种减压方法及基本技巧,学会自我调控,消除焦虑感、失落感和不公平感。各高校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心理知识的普及,提高学生对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能力,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同时,也可设立爱心社、互动社等,让学生在其中互相启发、彼此鼓励、团结一致,共同克服各种困难。要针对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建立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该体系服务所有大学生,特别是就业困难学生,要分阶段、分层次,内容涵盖就业形势与***策、就业信息、职业规划、择业技巧、就业心理和面试等指导。帮助这些学生提高职业技能,转变就业观念,找到满意的工作。通过以上帮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特殊学生群体的服务和管理就能做到有章可循。
3.付出真情,以人为本,是服务和管理特殊学生群体原则。
要服务和管理好大学生特殊群体,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和“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本”的原则。要关心关爱他们,让他们感到温暖,使他们信任和接受我们;要有耐心和恒心,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慢慢地改变他们;要有一颗赏识的心,多鼓励和包容特殊学生群体。总之,我们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服务和管理好特殊学生群体。
4.全员、全方位参与,营造服务和管理特殊学生群体的良好育人环境。
高校特殊学生群体的形成原因十分复杂,因此要充分利用家庭、学校和社会资源服务和管理他们。通过家庭的支持、社会的理解及学校各职能部门、学校领导、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班导师和优秀学生的共同参与,利用家校联系联系平台、校园文化建设平台和社会实践平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更好地对“特殊群体”有效地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帮助他们走出生活、学习等困境,树立自信心,激发自强拼搏、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1]杨志松.高校学生思想工作应注重对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心理指导[J].高等教育研究,2002,18(2):63-65.
[2]刘绮婷.浅谈高校“特殊群体”的思想***治教育工作思路[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3).
[3]欧永美,李湘蓉.高校学生特殊群体援助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8,(24):592-594.
[4]王希莲.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出发,谈增强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的实效性[J].科技信息,2008,346.
[5]林国建.高校特殊学生群体帮扶机制研究[J].教育探索,2010,(3):101-102.
[6]刘秀荣.高校特殊学生群体教育的有效途径[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5):142-143.
[7]刘必春.高校特殊学生群体教育管理模式探索[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6):189-191.
基金项目:此论文为湖南科技学院校级科研课题《高校特殊群体学生服务型管理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0XKYTC003)结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