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同步作文篇1
一、情感教育的相关概要说明
(一)情感教育的基本概念
情感教育是一种以情感作为人的重要发展目标的教学理念,它与“唯理性教育”相对应,唯理性教育将知识获得与智力训练作为教育的核心追求,情感教育则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通过维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完善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心智成长。因此情感教育并不隶属于任何一门学科,而是渗透与贯通整个教育体系,在与各学科的融合之中深入开发学生的情意潜能,为教学活动提供更为开阔的视野。
(二)情感教育的教育内涵
第一,情感教育具有审美教育内涵。审美性是情感教育的重要特征,在情感教育中,学生的心理意识活动是以联想与想象为主的感性思维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调适到审美状态,提升学生对美感的响应力,吸引学生感知美、理解美、追求美;第二,情感教育具有激趣教育内涵。情感教育的趣味性特征表现教师尊重与配合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通过激发学生对真实生活的热爱,增进学生的内在学习兴趣,突显教育的积极意义;第三,情感教育具有德育教育内涵。情感教育的德育性表现为正确的价值观输入,情感的本质是人脑对于自我价值参照系的主观情绪反馈,明确的行为目的、坚定的原则立场与清晰的是非判断标准,能有效维持情感稳定,强化思维的秩序性,从而完善学生情绪调节能力,帮助学生培养及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情感教育与小学作文教学的关联性
(一)情感表达是作文的基础性功能
小学作文处于作文教学的基础阶段,情感表达是作文的基础性功能,小学作文教学需要为提升小学生作文能力提供动力支持。作文是一种必须在情感诱发下才能完成的智力活动,没有情感表达欲望,就无法进入作文状态,真情实感是作文动力机制的先导,情感教育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作用之一,即是在小学生基础智力结构的发展之上,搭建小学生抒发情感展示性灵的重要渠道,使其通过作文的情感表达,参与自身主体情感与自然秉性的塑造,逐渐关注知、情、意,孕育情感智能的内驱力。
(二)作文能力生成与情感发展同步
作文能力生成与情感发展同步,小学生情感发展至少能从以下两方面促进作文能力的生成。一方面,小学生情感发展与认知发展并列,小学生的智力发展方向如果仅仅停留在理解客观实在,不能将知识内化于主体情感系统之中,自由地表达内心喜好与态度,就无法获得真正的认知,而作文以认知的表达为基本形式。另一方面,小学生智力结构的完善是智商与情商的有机统一,情商构成了写作的愿望、热情、信心、意志等非智力创造因素,情感教育能从根本上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而创造力又是作文的基本要求。
(三)情感教育构建作文的训导体系
情感教育构建作文的训导体系,作文训导体系指向作文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以及对学生行为举止的导向作用。情感教育具有德育教育内涵,《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教学应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升小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作文教学对小学生德行塑造的天然优势在于,作文能集中体现写作者的思想动态、内心活动与情感态度,情感教育与作文教学相结合,有利于教师通过作文立意传达仁爱之心、真诚之言、关爱之举,引导小学生关注生活积极面,树立基本的人文精神。因此,情感教育基于对小学生知、情、意、行的重要影响,成为作文教学的必然要求。
三、情感教育在小学作文课堂中的渗透
(一)情感教育在教材学习中的渗透
小学作文教学以教材学习为蓝本,语文教材是丰富的情感教育宝藏,教师应对语文教材内容进行创造性加工,选准课文动情点,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文中最具情感描写的精彩词句段上,促使学生体验其中蕴涵的深厚情谊。同时,教师也应提供学生发挥教材想象力的空间,多角度地开辟教材审美渠道,使学生在头脑中想象情感画面,创造情感形象,通过主体意识与教材情境相互交融,有效地增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进而领略隐藏在课文中的艺术之美,丰富情感体验。
(二)情感教育在生活体验中的渗透
小学生作文课堂中的情感教育,还可以通过广泛地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真情实感入手。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作文教学重视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不无病呻吟、不矫揉造作,力求情感真实。因此,小学作文课堂应提倡“生活作文”,即让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环境,亲自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教师可在课堂中借助影视传媒,如电视、广播、报纸等“社会窗口”,向学生展示生活的方方面面,强化学生对外界环境的关注,开阔学生的生活视野,使学生的情感贴近生活真实。
(三)情感教育在文化熏陶中的渗透
文学作品对学生的心灵感染意义重大,小学作文课堂应在文化熏陶中渗透情感教育。当前流行文化与快餐读物泛滥,小学生生活阅历尚浅,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鼓励小学生接触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丰富小学生课余生活,规避肤浅文化消费的最佳途径。教师应在作文课堂中精心挑选浅显易懂,能引起小学生情感共鸣的优秀读物,促使学生深入人物情感世界,辨别其中的真、善、美、假、丑、恶,经历心灵的陶冶与净化,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与情感审美力。
小学生同步作文篇2
在实际教学中,作文写作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写作能力培养是非常关键的教学过程。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写作教学并不是一项容易的工作。在目前实施的教学实例中,方法比较单一,教学稍微死板。往往这些单一的教学方法的落实,却成了广大家长的难题,因为学生的写作作业完不成,家长也无从下手辅导,这就造成了有些家长对教师的牢骚和埋怨。其实,语文教学中对小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是教师和家长双方共同努力、协作完成的一项重大课题。
那么,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究竟怎么去做呢?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下面,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我的一些见解和看法。
一、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外,都应培养小学生自主写话的能力
大家都知道,“看***写话”是写作文的初级练习阶段,通过一幅生动的画面,让学生写出自己看到的画面里的情景。其实,这只是“写话”训练的一部分,并不能很好地带动学生的自主性,是教学中比较生硬的训练方法。那么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锻炼学生“写话”的自主性呢?
可以以学生感兴趣的某个既定活动,如“好人好事记录”“观看动画片记录”“一周吃零食记录”等,要求学生将发生的事情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可以是白话记录,甚至掺杂拼音记录,不必要求如作文般的书面化,想说什么就写什么。这样,时间长了,学生就能将要说的话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使“说话”和“写话”最大程度地达到同步和一致,不至于形成很多小学生有话说得出写不出的尴尬境地。至于“写话”的书面化问题,可以在日常学习和阅读中慢慢积累词汇和语言表达方式,只要拿起笔有话可说,有话能写,我想,这就相当于向“文思泉涌”迈出了第一步。
二、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是积累写作素材十分关键的一步
除了学习教材既定的语文课文外,学生还应该阅读一定数量的课外书籍,来积累好词好句,了解和掌握作文写作都是捕捉哪些素材,等。说到这里,很多家长可能会说,给孩子买了多少多少课外阅读书籍。这里,我要强调一点,课外书籍的选择一定要尊重孩子的阅读意愿,尽量选择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书籍,并不一定非得是正宗的优秀作文书籍,如,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故事书、与时下电视热播的动漫片同步的带文字说明的漫画书等,同样能使小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兴趣是习惯的基础,只有学生对所阅读的书籍感兴趣了,才能产生阅读的渴望,慢慢养成阅读的习惯,真正使阅读变成一种汲取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的途径。家长朋友切莫逼迫孩子阅读家长认可的“优秀作文”“获奖作文”“概念作文”“创新作文”等所谓的正宗作文书籍,以免使孩子产生阅读的逆反心理,否则对阅读习惯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三、仿写是培养写作能力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
仿写,是练习写作过程中非常有效的手段和途径,尤其是对刚刚学习写作的低年级学生而言,模仿更是一条提高写作能力的捷径,是对初学写作的小学生而言非常奏效的方法。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可以让学生对照一篇优秀的作文进行模仿写作,从段落样式到作文选材,从语言表达到中心思想,都可以去模仿。但是,随着练习的推进,这种练习方法一定不要一味地模仿范文,要让学生在模仿过程中有所思考,有所创造,说到底就是避免进入模仿写作的误区。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增高,读的文章越来越多以后,模仿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自己。例如,读到一篇记忆深刻的好作文,学生自己在写作中不知不觉地就会非常大的程度上进行仿写,那么,自己写的这篇作文很可能就是克隆了读到的那篇文章,其相似的程度可能是结构上的,可能是语言上的,也可能是故事情节上的。其实,这是仿写的一种误区。所以,仿写练习到了一定的阶段,写作过程中应该有所创造,将学来的东西付诸实践时,应该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情感,给它注入新鲜的血液,使其脱胎换骨。在这一点上,教师和家长应该时刻提醒学生进行创新,这样,写作能力才能不断地提高和进步。
一味地模仿而没有创新,就成了抄袭了。(抄袭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就是照搬照抄,别人是什么样子,我就是什么样子。)相对于范文而言,抄袭现象主要表现在语言词汇类似或一致、故事情节雷同、人物或人物的性格相仿、结构和形式相同等几个方面。当然,这些方面或者其中的一两个方面和范文相类似,并不能完全判定就是抄袭,因为从一定程度上讲,只要不是刻意地照搬照抄,这种情况也应属于仿写。我个人认为,判定抄袭和仿写的标准,关键还是要看在仿写的同时有没有创新,有没有融入自己的表达方式和中心思想。
综上所述,无论是低年级小学生还是高年级小学生,选择以上合适的方法进行写作能力的培养练习,我相信,提高小学生作文写作的水平是一件非常快乐而轻松的事情。
参考文献:
魏伟.浅谈90后少年应避免进入写作误区[J].少年作家文萃,2007:76-77.
小学生同步作文篇3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变革,语文作文教学需要发展、创新。作文是语文课程学习中的一项重点内容,不仅因为在应试中占有较高的比重,而且对提高学生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作文水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展现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对语言的运用能力。所以在小学,教师一定要合理引导学生们展开作文训练,提高学生们的想象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培养想象力;语言应用能力
【中***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2C-0066-01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开发且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对写作教学的效率与教学质量是有至关重要影响的。小学阶段是学生们思想最活跃且主观意识比较薄弱的阶段,是培养学生们想象力最关键、最重要的阶段,所以教师们必须引导学生展开有效的作文想象力训练,让学生们能够在学习中不断的提升语言应用能力,从而能够将文章写得更加流畅、真实且生动,让学生们养成一种透过文章抒发情感的良好习惯,为学生今后的作文学习打基础。
一、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
许多优秀的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要想写出一篇真实且优秀的文章,那么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力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小学生们因为年龄较小,社会阅历和社会经验较少,所以只能看到许多事物的表面,不会细致观察蕴含的真理。所以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们对事物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思考,接着通过想象力进行描写,在培养小学生观察能力的过程中还能不断促进他们想象力的发展。
例如,在学校组织的春游活动中,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们布置写一篇关于“春游趣事”的作文,让学生们在春游的过程中对春游中的人、物以及发生的事进行观察和记录,经过反复的整理和排序,再加上一些体会和对事物的想象力,这样一篇完整且流畅的作文便完成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通过细心观察周围一些人的性格以及发生的一些事或者是社会现象,为作文积累有效、真实的素材。
二、鼓励学生进行适度课外阅读活动
小学生的思维往往天马行空,大多不受社会现实的制约,奇妙的想法很多,但是这些想法并不是都是有效的,所以教师们要抓住小学生这一特点,积极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让他们能够在想象中不断认识并看清自身的想法。为了使他们将这些想法表达出来,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的方式引导学生们掌握一些经典词汇或是句子,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支撑学生们想象力的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多看一些《安徒生童话》或者是《同步作文》,让学生们既可以通过童话故事不断丰富想象力,又能通过阅读《同步作文》掌握写作的技巧,从而不断促进小学生们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三、鼓励学生结合想象力的日常练笔
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永远都离不开“写”这个字,要想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除了运用想象力以及积累一定的生活素材、词汇和句子,日常练笔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写得越多,接触的题材越多,学生们才能轻松面对考试给出的种种题型。但是光靠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每个单元仅有的一篇作文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师要通过现实生活给学生们布置写作题材,磨炼学生们的写作能力。
例如,学生们在参加一些活动之后可以给他们布置写“活动体会”的作文;在观看一些影片或者是书籍之后可以让他们写观后感,调动学生们的想象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养成写周记的习惯,通过观察和记录一些生活培养学生们的写作能力,让学生们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为今后的作文学习打基础。
四、运用多媒体创设写作情境
小学生的作文题材一般以想象作文为主,这就需要学生们了解现实生活,在此基础上结合想象力,将普通的人物或者事物夸张化、放大化。但是小学生们的生活经验较少,一些想法过于浮夸,为了使他们在写作的过程中能够正确把握想象的力度,教师可以通过有效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们展开合理的想象。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片、视频或者是动画给学生们播放一些未来蓝***,让他们透过别人的想象了解未来生活大概的样子,从而使学生能找到未来发展的趋向,在作文中展开有效的想象。
五、结束语
想象力是推动小学生写作不可缺失的一项财富,而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任务便是帮助学生挖掘这笔财富。所以,教师要把开发并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作为作文教学中的第一位任务,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创设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们的写作能力,从而为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学习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敏.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想象力的途径和方法[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4.
[2]杨西容.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J].亚太教育,2015.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小学生同步作文范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