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中小学学生学习辅导用书种类繁多。教师指导、推荐学生购用必要的学习辅导用书,以用于自学无可非议。但对此至少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该书是否适合学生用之(有的只适合教师教学参考);二是该书是否有利于指导学生习得学习方法,启迪智慧,发展思维。教师应指导学生选择适合他们读的、质量较高的辅导用书,才能使之真正发挥“辅导老师”的作用。
毫不讳言,一些学校教师推荐学生所购用的学习辅导用书,有的只适合教师备课作参考,根本不适合学生使用,但有较多的学生视之为“珍宝”。为何呢?因为有不少的“辅导用书”几乎囊括了学习所需的答案,学生自学时只是把答案记忆或抄录下来就行了。例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材全解字词句篇》的每一册、每一课都编排了咬文嚼字、词语解释、近反义词、佳句点评、课文脉络、段意大意、品读感悟(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栏目,并罗列了答案。笔者在视导教学时,就发现有不少的学生用该辅导用书应对教师的启发提问、学生的讨论交流 ,乃至课堂作业。学生基本做到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湮”。笔者问及教师,为何学生用此书,答曰:“该书主要用于课前预习。”其实,像这类辅导用书,教师用于备课,还是有参考、借鉴作用的,但如果学生用之,无论是学生用于课前预习,还是用于课内自学,看似辅导学生自学的“老师”,实则是辅导学生自学的“大敌”。如此以往,它既不利于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培养,更不利于学生学习由“学会”到“会学”,由知识转化为能力。如果学生使用这类辅导用书,易导致学生只是被动的、不动脑筋地把书上的答案抄下来,生吞活剥,没有通过消化、理解,达到“俾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学生得到的知识,有的仅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没有真正“学会”;学生在学习中,思维没有经历一个“知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学生学习新知识,自学只是个形式,没有真正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学习方法去学习新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新的问题,就很难形成“会学”的能力,很难有学习的创新。
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精选学习辅导用书。否则,就会造成利少弊多或有弊而无一利的恶果。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有感于“学生学习的辅导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