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曾语:“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唐崖的青年作家楚西鹄以文学的手法,为我们细细地诉说了土司王朝那一段波谲云诡、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
2015年7月的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湖北恩施的唐崖土司城获得桂冠,被评价“既是一部土司制度的兴衰史,又是一部土家族的断代史,还是一座建筑雕刻艺术的宝库”。3街18巷36院,唐崖土司用381年的“城记”再次打开人们对土司历史的想象,散落的城垣也再次验证“没有城池是永恒的”的历史哀伤。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中,究竟藏着怎么的传奇?
巴尔扎克曾语:“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当地青年作家楚西鹄的一部《唐崖》,怀着对家乡的挚爱,眷念那个时代,带着淡淡的幽怨,仿佛一个深闺女子以文学的手法,为我们细细地诉说了那一段波谲云诡、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
作者楚西鹄本身就富有传奇色彩。“三考北大一分悬,无奈武大屈身安。廿三读破万卷书,为写春秋走江南。满纸辛酸几人懂,锦城寻梦又一年。五载著书求善价,百万稿酬待君开”,这是2011年11月29日,他为处女作《流火春秋》民间自卖所写的自我简介。尽管驻足围观的市民无力为其百万的天价稿酬埋单,但书商的跟进,不仅让其网络连载点击量迅速突破500万,实体书也迅速登上了各大畅销书榜。而伴随家乡唐崖土司城的考古发掘,楚西鹄一头扎进史料,三年磨一剑,一幅明代西南少数民族的历史画卷呈现在人们面前,并引得阎崇年、岳南等大腕作家的力荐,“为历史、为民族、为过去、为你我打开一扇窗”。
唐崖覃氏是恩施的强宗大姓,始祖覃汝先在南宋时前来定居,其子覃伯坚在宋庆元三年(1197年)因征“蜀吴曦乱”有功,受封于行***总管。“流水的王朝,铁打的土司”,元明清三代,覃氏家族拥有鄂西七个土司、湘西两个土司。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覃伯坚之三孙覃化毛执掌唐崖土司,后因多次被朝廷征调中战功卓著,有“明季唐崖最倔强”之誉。其中,尤其值得一书的是十二世土司覃鼎,一来因为战功被明熹宗朱由校授书“荆南雄镇,楚蜀屏翰”;二来因为遗留至今并产生影响的故事传说也为最多。
《唐崖》一书在轻巧梳理的基础上,将小说主人公也锁定在覃鼎身上。从明朝天启元年,年仅二十的覃鼎即位,一面是内部暗流涌动,***覃文忠手握重权,摄***唐崖,野心勃勃,欲全面掌控唐崖权力;另一面是奉调征讨渝城,可谓内忧外患。王城惊变、未约而逢、二虎离巢、亡命天涯、风雨飘摇、皇上有旨……作者以纯粹的小说笔法,夹揉史实资料,对人物的刻画,或刻意人物形象本身,或专注性格的描写,或竭尽全力去探究人物的心理;对情节的诠释,或侧重事前的准备,或侧重战争的场面,或侧重心理的交锋。整本书再现了当年的战争风云与朝野上下合纵连横的***治斗争策略,读来令人血脉贲张,荡气回肠。
伴随着一次次协助平叛的战功、朝廷“恩赐”,我们见证的不仅是唐崖土司的鼎盛,也是其他土司的衰落。忠诚的土司与慷慨的王朝,就是土司这一特殊制度的精华。“四时花卉争艳、禽兽嬉戏鸣叫”的土司庭院,清楚还原了土司“天高皇帝远”的逍遥自在;一次次惊心动魄的夺权之争、消弭内患,也尽显“茶壶里的风暴”;对城内民丁日常熙攘、婚嫁丧葬、礼典祭祀等的描写,又让山居社会形态中独特的风俗和信仰跃然纸上。“爱江山更爱美人”,作者对覃鼎与田彩凤的旷世爱恋也花了很多笔墨。在“两氏联姻”传说的基础上,作者又以“亡命鸳鸯”让故事更富英雄美人的浪漫传奇。
良辰美景奈何天,都付诸断壁残垣。作家余秋雨曾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看着唐崖土司城,“烟树苍茫望里分,当年歌鼓寂无闻。惟留废苑埋荒草,但见空山走白云。古木寒鸦元武寺,斜阳衰柳土司坟。千秋凭吊情何急,况听哀猿又叫群”,冯永旭当年在《唐崖司》中的咏叹也已经不再。读罢《唐崖》,确如著名学者岳南的评价:“所描述的一切爱恨情仇,看似陌生却又熟悉,骁勇而神秘的民族,美好而混乱的年代,醇朴而热烈的感情,读起来别有一番风味,就如喝了当地的特色美酒,清醇可口又回味无穷。”
当历史的尘埃落定,一切归于沉寂之时,唯有文化以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形态留存并传承下来,它是一个民族***品格的历史凭证,也是一个民族的智慧之源。书中尤为珍贵的是对土家族特有的民俗的再现和还原,比如土家族人对白虎的***腾崇拜,在今天的恩施市土司遗址,有一座白虎雕塑,在利川市和恩施市分界的地方,在那个雄浑的吓人的悬崖边,白虎雕塑也赫然屹立,威风凛凛。
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曾说:“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复兴,都是从总结自己的遗产开始的。”《唐崖》的字里行间,自始至终散发着孤独和幻梦的味道,虽然书里的时光是在几百年前,却又让人觉得这一切都发生在自己身边。尤其是那位田氏夫人,将优秀的汉文化引进土司皇城,以及通过世代子民口碑相传的她“相夫教子,好善乐助,广施济世”的故事,见证了文化根基在时间的厚土上能延伸到很远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