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论文将对防城港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预测与分析,通过计算,得出防城港市水资源量、可利用量、当地人口生存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提出防城港市人口承载量,判断该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通过对防城港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提出建议通过开源和节水来提高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一是建设一批新的供水工程;二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产出.
关键词:防城港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中***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城市作为区域和社会发展的载体,其建设发展涉及面广,综合性高,必须全面布局,统筹兼顾,长远规划,科学管理。作为城市发展最为重要的资源,水资源和城市发展密切相关,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但又由于城市用水相对集中,水资源保障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因此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尤为重要。在水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条件下,防城港市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如何?能否满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共同探讨。
一、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及内涵
水资源承载能力指的是在一定流域或区域内,其自身水资源能够持续支撑社会发展规模,并维持良好的生态系统的能力。
水资源承载能力是从用水的角度讲,水资源能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水环境承载能力是从污水排放的角度讲,水体是、水体能承受多少排放物。两者相符相成、紧密联系的,研究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时候,必须考虑生态环境用水,必须研究水环境承载能力。
二、防城港市城市水资源评价及其特点
(一)人均占有水资源量较为充裕
防城港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55.521亿立方米,按2011年常住人口87.84万人计算,人均占有水资源量6321立方米,比广西人均水资源量3800立方米多2521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较为充裕(未计境外用水量)。
(二)水资源供给保障能力不足
防城港市水资源丰富,但存在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自然特点和水资源利用率低的制约因素,工程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并存,位于十万大山南面的防城区、港口区及东兴市,濒临海洋降雨充沛,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37.84亿立方米;地处十万大山北面的上思县降雨相对较少,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17.681亿立方米。径流主要集中于汛期5―9月份,占年径流量的80%,时常发生面广量大、历时长的暴雨过程,极易造成江河水位暴涨暴落,汛期洪灾频繁,冬春旱灾不断。同时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与水资源配置现状格局不合理,城市发展与配套供水工程建设同步性差,导致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得不到充分保障,枯水年份干旱情况时有出现。
(三)水环境污染风险性大
防城港市的地表水水污染主要是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污染,表现为明江上思河段主要是工业废水污染,有季节性和突发性的特点,污染比较严重;防城河防城河段和北仑河东兴河段主要是生活污水的污染,有一定的规律性和持续性的特点,枯水期河流水体污染事故也较易发生,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人口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用水量、排污量不断增加,部分河段水体会受到污染的风险性加大。
防城港市地表水资源量表
表1 水量单位:亿m3
县
(区) 多年 平均 不同保证率地表水资源量 1993年
来水量
降
雨
(mm) 地表径
流深
(mm) 地表水
资源量
50%
75%
95%
全市 2401 887 55.521 55.1768 44.1354 29.2931 41.830
上思县 1386 628 17.681 16.6488 14.8945 8.6531 13.518
防城区、
港口区、
及东兴市
3232.0
1100
37.84
38.528
29.24
20.64
28.312
注:不包括境外来水
三、防城港市水资源承载能力估算
(一)可供水量现状及预测
可供水量是指不同水平年,不同保证率,考虑需水量要求的供水工程可提供水量。2006年以来,防城港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水量的快速增长,防城港市实施包括白石牙水库、木头摊拦河坝工程、长岐灌区干渠防渗加固扩能工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防城港市供水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2006年至2020年期间是防城港市加速工业化阶段,将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城市规模也将有较大发展,因而城市和工业需水量将大幅度增加。综合考虑来水情况、需水要求及工程条件等多种因素, 预测防城港市可供水量结果如下;
防城港市不同水平年可供水量计算成果表
表2水量单位:亿m3
分区 水 p=75% p=90%
名称 平
年 小计 蓄水工程 引水工程 提水工程 其它 小计 蓄水工程 引水工程 提水工程 其它
全
市 2015年 15.09 7.92 2.22 2.62 1.34 12.94 6.77 2.22 2.62 1.33
2020年 17.67 9.61 2.34 4.04 1.68 15.94 7.88 2.34 4.04 1.68
防城区、港口区及东兴市 2015年 9.62 4.92 2.06 2.10 0.54 8.62 3.92 2.06 2.10 O.54
2020年 11.96 5.92 2.12 3.24 0.68 10.72 4.68 2.12 3.24 0.68
上思县 2015年 5.37 3.00 0.16 0.52 0.69 4.22 2.85 0.16 0.52 0.69
2020年 5.51 3.69 0.22 0.80 0.80 5.02 3.2 0.22 0.80 0.80
境外来水 2015年 0.1 0 0 0 0.1 0.1 0 0 0 0.1
2020年 0.2 0 0 0 0.2 0.2 0 0 0 0.2
(二)防城港市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及用水预测
1、 现状经济发展水平及其期望值
采取假定增长指数计算法,即根据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的奋斗目标,现对防城港市社会发展预测如下:
2011年:全市人口87.84万人,自然增长速度9.27 ‰,,其中城镇人口48.08万,农村人口39.76万:全市国内生产总值419.84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15.6%,其中工业总产值224.27亿元,农业生产总值57.70亿元
2015年:预测到2015年,全市总人口为91.41万人,平均增长速度为1 %;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为734.3亿元,年均增长速度15%。
2020年:预测到2020年,全市总人口为94.07万人,平均增长速度为1 %;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为1476.96亿元,年均增长速度15%。
2、生存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分析
总需水量=国民基本生活+国民经济需水量=人均生活需水×全市总人口+万元GDP需水量×GDP。由此可以推测出防城港市居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如表3
从表3可以看出,防城港市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能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水量,但全市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各行业发展用水较全区高,行业发展不合理,需水量地区之间变化较大,造成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地区的国民经济特点、农业和工业比例、工业中行业结构的差别。上思县为灌溉农业,农业需水占国民经济需水量的比例较大,灌溉技术落后且人均灌溉面积多,水资源开发利用较高,但是由于当地工业发展较为落后,工业需水量不高,现状供水量可以得到满足,而防城区、港口区及东兴市人口众多,工业较为多且不少是高耗能型,虽然农田灌区相对较少,但是水量供需仍十分紧张,直接制约到当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防城港市规划中,加大防城区、港口区及东兴市的水资源开发是十分必要的,而且该区域水资源开发程度较低,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防城港市居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预测
表3
地区 2011 2015 2020
人均生活需水(m3/a*p) 万元GDP需水量(m3/万元) 总需水量(亿m3/a) 人均生活需水(m3/a*p) 万元GDP需水量(m3/万元) 总需水量(亿m3/a) 人均生活需水(m3/a*p) 万元GDP需水量(m3/万元) 总需水量(亿m3/a)
全市 98 228 10.43 102 108 8.86 65 57 9.06
防城区、港口区及东兴市 115 206 8.25 115 92 6.64 65 51 6.99
上思县 85 300 2.18 85 165 2.23 60 80 2.07
(三)防城港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计算
1、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能客观地反映当地水资源的开发潜力,是水资源利用综合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防城港市中等干旱年份(p=75%)的水资源总量为61.4亿m3,其中生态需水量2011年为6.33亿m3,2015年为9.79亿m3,2020年为10.09亿m3,由其可得出防城港市不同水平年水资源可利用量分别为:55.07亿m3、53.46亿m3、51.31亿m3。现状及2010年、2020年水资源开发利用量即可供水量分别为13.96亿m3、15.09亿m3、17.67亿m3,开发利用程度分别为25.24,28.23,34.44,水资源利用程度计算成果见表4。
由表4可以很清楚地看出防城港市各水平年各保证率下水资源承载能力,从水资源承载能力指标讲,全市水资源相当充足,水资源供给量还有一定空间,其中上思县水资源承载压力较大。相应的从水资源开发程度,上思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属高开发区,现有防城港市的多年调节大型水库--那板水库,未来通过那板水库灌区的续建配套和小型水源工程的建设,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得到进一步深化和提高。相对看来,防城区、港口及东兴市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现状供需失调,缺水风险大。因此,必须加大该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投入力度,通过防城河梯级工程开发、大垌水库工程(在建)、三波水库加固、黄淡水库加固、企沙供水管网工程及城市供水工程等规划项目的建设,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力争水资源供需平衡,以推动防城港市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于相当丰富的境外来水,开发利用程度很低,白白浪费,使得各水源承受较大的供水压力,不利于供水稳定,建议加大投资力度,开发境外来水资源,为防城港市的发展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防城港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计算成果表
表4水量单位:亿m3
分区名称 p=75% p=90%
水资源量 可供水量 水资源承载能力指标 水资源量 可供水量 水资源承载能力指标
全
市 2011年 55.07 13.90 0.25 43.36 12.22 0.28
2015年 53.46 15.09 0.28 42.73 12.94 0.30
2020年 51.31 17.67 0.34 40.89 15.94 0.40
防城区、港口区及东兴市 2011年 27.36 9.05 0.33 22.86 8.05 0.35
2015年 26.85 9.62 0.36 22.35 8.62 0.39
2020年 25.97 11.96 0.46 21.47 10.72 0.50
上思县 2011年 10.45 4.85 0.46 7.53 4.17 0.55
2015年 9.37 5.58 0.60 7.43 4.22 0.57
2020年 9.02 6.86 0.76 7.39 5.02 0.68
境外水量 2011年 17.26 0 0.00 12.97 0 0.00
2015 17.24 0.1 0.01 12.95 0.1 0.01
2020 16.32 0.2 0.01 12.03 0.2 0.02
2、水资源富裕量
水资源富裕量是反映防城港市水资源供需环境的一项重要指标,权衡有限的水资源能否满足不断增长的河道外用水即社会各部门用水和河道内用水的需求。防城港市2015年及2020年水资源富裕量情况见表5。
通过表3与表4中各地区社会发展用水量与可供水资源量比较可知,防城港市水资源量相对丰富,能满足社会供水及生态用水需求,而且水资源富余量较大,是城市发展进一步发展用水的有力保障,但是也存在相当问题,上思县水资源开发量较大,水资源富余量较低,较难进一步开发利用。
防城港市水资源富裕量计算成果表
表5 单位:亿m3
P=75% P=90%
分区名称 总需水量 总需水量
水资源
总量
合计 河道内用水及其他损失 社会发展用水 水资源
富裕量 水资源
总量 合计 河道内用水及其他损失 社会发展用水 水资源
富裕量
全;
市
2015年 61.4 18.65 9.79 8.86 42.75 47.64 18.95 10.09 8.86 28.69
2020年 61.4 19.15 10.09 9.06 42.25 47.64 19.45 10.39 9.06 28.19
防城区、港口区及东兴市 2015年 30.84 10.37 3.73 6.64 20.47 24.92 10.54 3.9 6.64 14.38
2020年 30.84 10.82 3.83 6.99 20.02 24.92 10.99 4.0 6.99 13.93
上思县 2015年 10.76 5.35 3.12 2.23 5.41 8.28 5.41 3.18 2.23 2.87
2020年 10.76 5.29 3.22 2.07 5.47 8.28 5.35 3.28 2.07 2.93
境外水量 2015年 19.8 3.04 2.94 0.1 16.76 14.44 3.11 3.01 0.1 11.33
2020年 19.8 3.24 3.04 0.2 16.56 14.44 3.31 3.11 0.2 11.13
四、结论及建议
北部湾经济发展区的成立,防城港市社会、经济的将得到迅速发展,水资源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水资源的匮乏和水污染将会成为制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因素。因此,及时合理、科学地编制水资源保护规划,是实现水资源永久利用和保证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本文通过分析防城港市的水资源量、可利用量、人类生存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对防城港市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评价。从评价结果来看,防城港市的水资源量能够满足现状及规划水平年的社会发展的要求,存在的问题是:各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协调,产业发展模式落后,尤其是农业发展技术应用不及时;工业技术落后,属于高耗能低产出类型;水资源保护措施不得力,监管力度不够;缺乏污水处理能力,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低,这将大大影响防城港市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建议从开源和节水两方面提高防城港市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开源就是保证原有供水工程供水能力的同时,建设一批新的供水工程,如防城江上规划的扶隆水库、大录水库、大垌水库(在建)、木头滩引水工程扩建;节水就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产出.大力进行以灌区节水改造为中心的农业节水技术推广,调整作物结构.种植低耗水的作物;加快城市用水和工业用水的节水步伐,加大污水治理,逐步实现污水资源化.总之通过科技、经济、管理、行***等手段逐步建立全面节水型社会。
参考文献
[1]尹绍清.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J].广西水利水电,2009(3):74-77
[2] 莫崇勋,蔡德所,杜群超,孙桂凯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水资源可利用量及承载能力研究[J].水利发电,2010(11).
[3] 鲁帆,严登华,杨贵羽,李立新.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水资源安全保障机制研究[J].人江,2010(6):30-32
[4]广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 广西水利厅 2010.09
[5]防城港市2011统计年鉴 防城港市统计局编
[6]《广西防城港市水资源调查和综合利用规划》.广西水利水电勘察设计研究院 1995.1
[7]防城港市防城河流域水资源分析评价报告书广西水文水资源钦州分局2005.10
[8]防城港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 防城港市水利局 2011.12
[9]防城港市水资源概况防城港市水利局2002.8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试论防城港市水资源承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