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邻里关系是幸福和谐社区不可忽视的重要关系。邻里报道则是促进邻里相互尊重和有意识发展邻里关系的精神营养。分析邻里报道,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掘邻里有效的资讯资源,搞好邻里报道,为建设和谐邻里关系服务。发现邻里新人新事新感悟或新问题,应该是大众媒体新闻报道不可忽视的内容。
关键词:新民晚报 城市社区 邻里报道 内容 分析
中国当代城市社区往往由一个或多个居住小区组成,大多居住小区一般都是高楼林立,小区的每栋楼里由各色家庭占据,这就构成了家与家、楼与楼的相邻关系,我们称之为邻居。通常说来,前后左右比邻而居的是邻居,从一个电梯或普通楼梯上下出入的是邻居,楼栋相近的也是邻居。邻居与邻居之间即是“邻里”。关于邻居之间发生的相关事实的报道,则称为邻里报道。
“邻里关系是社会中重要的公共关系,是否运转良好,对整个社会的人群素质、道德水平有着重要影响。”①建立和谐社会需要好的邻里关系,同时,处好邻里关系,可以说是居民内在的心理需求,比如安全的需要、尊重与被尊重的需要、价值实现需要等等。邻里关系是幸福和谐社区不可忽视的重要关系。邻里报道则是促进邻里相互尊重和有意识发展邻里关系的精神营养。分析邻里报道,目的是为更好发掘邻里有效的资讯资源,搞好邻里报道,为建设和谐邻里关系服务。可喜的是,《新民晚报》的邻里报道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新民晚报》的邻里报道,没有以专设的版面或专栏为载体,而是往往出现在各大版面,作为调节读者口味的小吃,或犹如群众参与办报提供的冷盘,供喜好者品尝欣赏。根据一年来的资料显示,其内容五花八门,多姿多彩。具体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报道:
阐述邻里意义作用
位于2010年上海世博园区C片区的智利馆,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你认识邻居吗?在“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空间,认识邻居、熟悉邻居是多此一举?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可以退出心理需求吗?
答案其实未必都是肯定的,要不,智利馆也不会郑重其事地在世博展馆对城市做出如此质疑。就一般理念论,“没有和谐邻里,社区谈不上宜居,自然也不可能有和谐社会、宜居城市”②。从邻里具体的意义作用看,《新民晚报》的报道恰好给出了诸多启示。
《好邻居让上班族放心》(柏万青,2009-06-29)一看标题即知其意。《有事找老李》(张达明,2009-06-30),叙述邻里一位有专业特长的老李,在邻居需要时随叫随到,提供了很大的生活便利,及时解决邻居烦心事,用事实说明邻里的好处。《问老人》(宁白,2009-10-27),提醒年轻人发现邻居中老年人的特长。从工作岗位退居家庭的老年人有丰富的阅历、经验和智慧,有的还有丰厚的知识学问,甚至是某方面的专家学者,是家门口的好老师。作者有针对性地警示年轻人:“冷眼对待老人的‘未来老人’,对老人的冷漠和鄙视,难道不是一次次对开启人生智慧的拒绝吗?”作者一箭双雕,既警示“未来老人”端正态度,要想到将来自己也会老,又告知吸取老人智慧的重要性。《赵伯伯和我谈晚报》(金洪远,2009-08-31),其中的赵伯伯是赵超构,这位《新民晚报》老报人退休在家时,将自己的思维点滴传达给好学的年轻邻里,让年轻邻里在点对点、面对面传播中受惠。《芳邻梨园张家》(江更生,2009-08-06)、《邹家大伯是世界名人》(程仁祥等,2009-07-21)、《我的农民工邻居》(王欣,2008-12-18)等报道,都从不同角度发掘出邻居的多方面作用。从一般意义上说,邻里好,是个宝。
介绍邻里关系相处之道
处理好邻里关系,与处理其他人与人关系一样,不能率性而为,而是要自身有修养、讲道德,心目中有邻居,凡事站在他人角度,尊重包容邻居,善待邻居。
《相互问声好》(庞兆麟,2009-06-29)是篇随笔,它在介绍外国经验的基础上,告知人们处好人与人关系的意义。文章说:“人们是否感到城市的美好,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居民楼上的小纸条》(董纯蕾,2008-11-19)是篇小故事,写的是一位新住户装修房子时,事先在电梯间贴了一张小纸条,报告自家装修的开工和预计完工时间,末了,还写上“多有打扰和不便之处,敬请谅解和包涵”。没过多久,因为油漆味重,邻居即提出建议并推荐环保漆。一天后,新迁邻居跟进又贴了一张纸条,表示感谢。一来二去,消除了装修通常会给邻居带来的烦恼与忧虑,更重要的是关系融洽了。俗话说“开头好成功半”,这些邻居的关系开了个好头,预示了这是友善相处的良好起步。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处好邻里关系重要的是凡事要为他人着想,好邻居是相互影响相互帮助的结果。《误会》(卢忠雁,2008-10-21)一文,实际是解除误会。上下邻居为一件小事产生误会,后来真相明了,误会解除。处好邻居关系重在沟通,沟通消除偏见,也消除不该有的烦恼及彼此的隔阂。同时要大度,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构建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和谐邻里关系。《“邻里互助点”好》(陈家邦,2009-05-20),这是依托一篇介绍邻里互助的经验写成的杂感,作者提出“邻里互助点”值得社区邻里间效仿。的确,在当前空巢家庭越来越多,年龄趋于老化,年轻人压力巨大的情况下,邻里互助,团结友爱,符合所有居民实际和长远利益需要,是人性化的智慧之举。
赞扬邻里高尚风格,展示邻里新面貌
《新民晚报》有不少报道从不同角度赞扬邻里高尚风格,展示邻里新风貌。这些年,在人们的印象中,似乎大多数人不再热心他人(包括邻居)的事,似乎“只管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是当地当代人的最佳选择。而实际生活中,邻里不乏真善美的故事一幕幕上演。《“洋居民”参与“自家大事”》(鲁雁南,2009-05-11),叙述的是洋居民主动清除社区广告,参加居民活动的故事。洋居民尚且这样热心社区工作社区活动,土生土长的居民自是更应自觉。《杭州和乐小区7位老人自发组成“银发物管”业主反映小区被他们管得特别好――小区有“老”是个宝》(李胤,2009-04-07);《乘电梯断想》(叶萍,2009-11-15),邻居为了节省楼梯用电,就等着一部已启动的电梯,彰显了邻里的主人意识。《鬼鬼祟祟的邻居》(王***,2009-07-22),为了邻里的安全,邻居跟踪陌生人,直到真相大白;《志愿者邻里互助乐此不疲》(薛亚林等,2009-07-12),《前居委会干部家人患病遇困境经电视新闻播出后邻居接连上门捐款“表心意”》(孙云,2009-09-21),《小鸟叽叽喳喳引出邻里和谐曲》(陈静芳、陈松华,2009-03-16),诸标题就显示了题意;《无人售报》(汪志,2010-01-18),写的是单身妈妈不幸摔伤骨折,无法卖报维持母女生活,邻居帮忙卖报,挣的钱悉数交给母女;《养狗的邻居》(钱红春,2009-07-17)一文告诉人们,一位邻居是怎样精细地侍弄小狗,目的是为了邻居的方便,照顾邻居的习惯,邻里关爱尽在细微中;《教邻家小姑娘写作文》(陆弘,2010-02-18)中,退休教师发挥一技之长,辅导邻家小孩写作文,使小孩掌握了作文方法,作文水平大大提高。
《新民晚报》中这样的报道不少,它多侧面地表现了大多数人所期待的邻里风格及面貌,让广大读者对邻里及邻里作用的认识和了解大大向前推进。
细说邻里关系的尴尬和无奈
如今的不少居住地,不再是工作单位的人相邻而居,多半是一个个、一家家互不相识的人,不知从哪天开始,就在一个单元的楼梯上或电梯里双目相对。这种情况下的相互沟通,有时存在障碍、不被理解。有位新迁邻居一到新居,便上下左右送名片,给邻居来个忠诚的自我介绍,结果呢,《邻居说我是弱智》(刘志坚,2008-10-21)。作者本是用心地创造了一种商场或其他场合的信息或情感沟通形式,不料费力不讨好,遭遇了入住新居的邻居的疑惑和不解。市场经济条件下,见钱眼开的骗子把人与人之间的诚信搅乱了,有时候的真心真意不被看成骗子勾当,就被当做弱智行为。这篇文章揭示了邻里关系的尴尬和无奈。因此,良好邻里关系的建立不仅需要排除心理障碍,也需要人际关系和睦的人文生态环境更可靠更美好,需要广大市民素质及对邻里关系意义认识的共同提升。
怀念过往岁月的邻里友情
人是社会性动物,马斯洛提出的五个需要层次中,相处和爱的需要是其中的一个层次。正是从这一角度看,我国民间有“百万买宅,千万买邻”、“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之说,用现在的理念来阐述即是“好的邻里关系让人有归属感”,邻里好,使人“安心、放心、开心”③。因此,现实的邻里关系愈是淡漠,人们愈是追念过去与邻里相处的美好时光。《想向你借一把葱》(王丽萍,2009-08-17),讲述了作者烧菜时,临时缺葱,来不及买,想向邻居借用。小时候,他们的邻里关系由于种种原因亲密无间,常常互通有无,那情景温馨无比。而如今在这节骨眼上,他试***向邻居开口借葱,可平时关系疏远,终不便唐突地敲邻居的大门。随笔以个人感受和体验,讲述了如今邻里关系的隔膜,同时渴望新的亲近的邻里关系的局面重现。但是,“也许那种……吵闹不已,没有隐私,没有***空间……如果哪家炒回锅肉,全院的人就会若无其事地端着碗踱过来,‘哟,吃回锅肉唆’,伸筷子就夹走两片……的‘亲密无间’已经离我们远去很久。当大家兴高采烈地住进新房的时候,我们关上了叫做‘防盗’的铁门,和谐开放的邻里关系也就渐行渐远了”④。
鞭挞或规劝邻里的不善之举
《新民晚报》邻里内容的报道,不回避邻里之间发生问题的新闻,对邻里的一些有意或无意行为、有损邻里公共利益的行为予以无情鞭挞,对邻里不符合新时代的旧习惯旧风俗也规劝指正。这些新闻中有对外国外省无良邻里的报道,当然更多是对本市所在社区邻里的是是非非的揭示与批评。
如高空扔垃圾袋,累及邻里环境卫生;放音乐影响邻里睡眠;养宠物,狗屎狗尿狗叫声殃及邻里,流浪猫的不当喂养造成的矛盾;进城邻里绿化带种菜,泼尿泼粪破坏邻里洁净空气;新迁邻里旧家具堆放在楼道,妨碍通行与环境美;农村进城的邻里,婚丧嫁娶,吹吹打打,损坏邻里一方安宁等等,《新民晚报》均有涉及。这些被称为反面报道的邻里新闻,立足点都是为促进邻里的内省和反思,以和谐邻里关系。
《新民晚报》邻里报道内容更多的是邻里的互帮互助,互相信任彼此关照的正面报道,从不同侧面提供与近邻沟通的问题只占少数,这似乎启示了邻里关系中的瑕不掩瑜。怀念过去友好纯粹的邻里关系,也是为了今天邻里和谐关系的重新构建。
《新民晚报》部分邻里关系的报道给我们的启示是:第一,从报道体现的邻里间忠诚的互帮互助发挥的作用看,报道内容取向说明社会的进步,说明人们处理邻里关系偏于理性,而非仅仅停留于频繁交往或者形式上的客套打招呼方面。这正如某调查结论所言:“现在邻里之间打招呼的比例比十年前下降了25.18%,但互助互惠的比例却上升了65.61%。社会科学家认为,现在的邻里关系正在由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转变,也就是说,表面上的寒暄也许少了,但遇到问题的解决方式却变得更有效。”⑤
第二,和谐的邻里关系的建立是必要的。和谐,对于邻里来说,就意味着互相理解,互相帮助;感情认同,相知相识;意味着共处于一个大家庭中,你眼中有我,我眼中有你。这样,有利于邻里之间感知社区的美好、城市的美好。因此,发现邻里新人新事新感悟或新问题,应该是大众媒体新闻报道不可忽视的内容。因此,大众媒体的邻里报道内容应更丰富,层次应更宽广。(本文为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中国城市社区传播研究”相关成果,批准号:08BXW015)
注释:
①⑤搜狐博客:《专家倡议:重视新时期的邻里关系》,2010年1月6日。
②大渝网:《和谐社会社区邻里关系是基础》,2010年1月14日。
③地产中国网:《谈邻里关系的重要性:唇亡齿寒》,2010年1月14日。
④重庆搜房网:《调查分析:邻里关系淡化》,2010年2月3日。
(王仙凤为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系副教授;孙利为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系讲师)
编校:张红玲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新民晚报》城市社区邻里报道内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