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桃花心木篇1
在我的课本中,我最喜欢读《桃花心木》这篇文章。每次读到这篇文章,特别是这段话,我都颇受启发。
《桃花心木》一文讲述了年青时的林清玄先生遇到了一个种桃花心木的老人,他每次来给树浇水的时间都没有规律,引起了林清玄的好奇,通过聊天,林清玄终于明白了原来这位老人的用心良苦。也懂得了不只是树,人也一样的道理,正如开头中的那段话,一直影响着林清玄先生的一生。
在人生的道路上,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一帆风顺的,有时候布满了荆棘,有时候伴随着狂风暴雨,无论遇到怎样的挫折和困难,坚强的人终究能够站起来,勇敢地和困难搏斗;懦弱的人只会选择放弃和退缩。要想战胜人生中的每一个困难,让自己渐渐强大起来,就必须要学会在逆境中锻炼和成长,拥有一个***自主的心。
林清玄先生正是这样的人,他的一生也充满了坎坷,可是他从未放弃过自己写作的梦想,正是因为有了像桃花心木一样的坚定,他才成长为台湾乃至亚洲最着名的散文家。我还想起了安徒生,想起了这个在破旧阁楼里,穷困潦倒的年轻人,正是因为怀揣着这样一颗***自主的心,他先后完成了《丑小鸭》、《美人鱼》、《拇指姑娘》等闻名于世的童话,成为了世界上最有名的童话大王。
其实,我也是一个梦想的孩子,可是在优越的物质生活里,我有些懒惰、有些依赖,不大愿意自己一个人去面对一些困难,也经不住一些考验。记得刚学长号时,每天都要进行长时间的枯燥练习,吹得嘴都发麻,我实在是受不了了,最后选择了放弃。今天,当我看到这段话时,我的脸不由自主地红了,我为自己的不坚定、不努力而感到惭愧,我想,我一定会珍惜每一次挫折和困难,锻炼自己的意志,不断地改变自己,努力成为一个坚定的、***的男孩。
人生的路还很长很长,我们要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还会有很多很多。我不禁想起了一首歌: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会闪泪光……让我们拥有一颗***自主的心,架起人生最美的彩虹。
林清玄桃花心木篇2
——记第一次当老师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开学,第一次春游,第一次获奖,第一次当家,第一次潜水,第一次上网……这一个个“第一次”,犹如一个个等待绽放的花骨朵儿,鲜艳明丽;犹如一个个万花筒装满幻想,充满奇妙;又犹如一个个五彩斑斓的潘多拉魔盒,藏着那些或有趣、或惊险、或悲伤、或欣喜的回忆。
不计其数的“第一次”,在我的人生旅途中留下了一个个金色的脚印。太多的“第一次”,难免被遗忘在时间的流里,可是六年级时的“第一次当老师”,足以让我永远铭记。
听到这儿,相信你会觉得不可思议到惊得嘴巴大张呈“O”型吧?是啊,一个六年级的小学生怎么会当上“老师”呢?没错,这新奇事就发生在我身上。
上学期开学,老师提议让每个学生都来当一次“小老师”,并张贴了“招募书”。一时间,班里炸开了锅,同学们起先个个跃跃欲试的,可静下来一想又都顾虑重重了。我心想:这是一次多么好的锻炼机会啊,一定要好好把握。于是在和老师反复商量讨论后,我首当其冲给同学们上第3课林清玄的《桃花心木》。
一切准备就绪——
“上课。同学们好!”
“凌老师,好!”
第一次,我登上梦寐以求的讲台。首先,了解课题及作者——我请一名同学上台板书了课题“桃花心木”及作者“林清玄”,同学们齐读课题;接着,通过***片我让大家了解了有关“桃花心木”的科普知识,并介绍当代作家林清玄的生平;然后,初读课文——我请个别同学朗读课文,他们的朗读抑扬顿挫,充满了感情,与此同时,我让其他同学思考之前大家质疑的问题。大概半节课过去了,我的心一直悬着,两腿也一直在发抖,巴望着早点下课。这一回,我算真正体验了身为“热锅上的蚂蚁”会是什么滋味的。高潮部分是分析课文——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我组织同学们一起在朗读、思考、感悟中逐个讨论特别重要的句子、段落……当我有讲得不对的地方,老师会巧妙地举手(这时老师的角色是我的“得意门生”)帮我及时纠正,有了“得意门生”的帮助,我原来澎湃的心也略有平静,信心和勇气又回来了。接近尾声时,我安排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联想一下从《桃花心木》中悟出的成长所得,并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在摘录本上……
“下课。同学们,再见!”,这时悠扬的圆舞曲正好响起——时间刚刚好。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里的石头也总算落地了。
课后,老师又为我进行了耐心地讲评并提出了许多建议。这节只有短短40分钟的课,让我得到了很多40分钟之外的东西——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锻炼自己的胆量,磨练了自己的意志。
林清玄桃花心木篇3
这是昨天发生的一件事。夕阳西下,我做完作业,就拿起桌上的一份报纸漫不经心地看了起来打发时光。突然“林清玄”着三个小字跳舞般在眼前展现,我还清清楚楚的记得,第3课《桃花心木》是出自他的笔下吧!
于是,我便认真地看了起来,题目是《莺歌山之冬》,文章的语句很优美,一个个活里活现的字活现的字在我面前跳舞。文章写的是林清玄在莺歌山上,那里下了雪,林清玄是台湾人,他说他很怀念台北的雪,可是过了几天,朋友来问他。他说:“我已习惯这里的生活了,这里的雪非常的美,我不想回台北了。”
我看着看着,陶醉了。仿佛被这篇文章的文字吸引了……
我想,即使有一天,林清玄不在了,可是他的文章一定会永存不朽,深受大家的喜爱。
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林清玄这位大作家,想起他一篇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
林清玄桃花心木篇4
【关键词】核心素养 语用层次 桃花心木
语用教学在推进过程中,往往过多地强调认知趋同、思维求同、训练雷同,导致学生语用思维和表达个性的泯灭。之所以产生这样的问题,笔者以为跟语文教师对语用的层次性缺乏自觉把握和精致分析有密切关系。
事实上,基于文本解读的语用教学是一个层次递进的过程。童庆炳先生在其《文学理论教程》中曾经将文学作品阐释为三个层次。
文学言语层:指文学文本呈现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言语系统。
文学形象层:指的是文学文本呈现出的人物形象、社会生活、故事以及其他内容。
文学意蕴层:指文学作品形象内含的思想、情感和欲望等深层内容。
这三个层次的厘定,对于当前混沌趋同的语用教学来说,有着相当切实的启示和指导意义。笔者以为,从创作角度看,这三个层次完全可以翻转成为语用教学内容的三个层次。
言语层――如何表达言词:指语用在表达、修辞上的特点。
形象层――如何塑造形象:指语用在审美及思维方式上的特征。
意蕴层――如何负载意蕴:指语用在生命意志、文化内涵上的特性。
下面,笔者以《桃花心木》(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一课为例,尝试对文本的语用现象作一番层次分析。
一、言语层的分析:层层递进的悬念设置
分析文本的语言因素,笔者发现,作家林清玄的文笔恬淡清新,但却表现出了醇厚、隽永的味道,在平易中透着感人的力量。
单就一般人而言,一个简简单单的道理,就算再深刻,再与众不同,拥有再非凡的意义,如果一直反反复复、平白直叙地说,都会觉得厌烦。但是读《桃花心木》,我们却完全没有这种厌而避之、敬而远之的感觉。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言语秘妙呢?
仔细分析,我们发现,正是作者如抽丝剥茧般层层设置的悬念和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使得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这种层层设置悬念的写作手法,构筑了“生疑―设疑―解疑―悟理”的篇章结构,在纵向的内容安排上独具匠心。
作者通篇抓住一个关键词“奇怪”进行放大处理,运用连绵起伏、起承转合的手法,让读者在一开始就对“桃花心木”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树感到好奇。循迹往下看去,作者写了一个“高大”的人种树的情景:种下树苗就该时时来照看吧,可这个种树人有些怪,“他总是隔几天才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的天数并没有规律,有时三天,有时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作者并没有急于揭示谜底,而是继续写种树人的第二个可怪之处:“种树苗的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他居然有空喝茶,也不去照管树苗。这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读者不禁开始猜测。更为令人惊奇的是,他似乎能未卜先知,“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读到这里,我们也会发出作者那样的疑问――“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应该不会这么容易就枯萎吧?”
作者就这样层层设疑,步步悬念,誓将读者的胃口吊到底!
毫无疑问,这种“层层递进的悬念设置”正是本课语用学习在言语层上的最大亮点。作者正是巧借这一语用秘妙,将一个原本平淡无奇的种树故事演绎得风生水起、波澜起伏,让读者欲罢不能、回味无穷。
二、形象层的分析:借物喻人和借事喻理浑然一体
一篇课文如果单纯的只有道理和故事可言,那就失去了语文应有的味道。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在笔者看来,“桃花心木”就是林清玄付诸情感的物象寄托,而“种植桃花心木”则是作者阐明哲理的事象建构。无论作为物象的桃花心木,还是作为事象的种植桃花心木,都是作者将自己的感情移入其中,以个人心情和生活经历观“物”,使“我”融入其中,成就一哲理散文的“有我之境”。
这篇散文中阐发的道理是老师不讲,学生也能懂得的。而这种由N树之道想到的育人之理,就是所谓的“借事喻理”,由桃花心木想到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就是“借物喻人”,这种将“借事喻理”和“借物喻人”融为一体的写法,正是文本在形象塑造层面上的一大秘妙。
如果进一步分析作者塑造的物象――桃花心木、事象――种植桃花心木,我们发现,两者之所以能浑然一体,正是因为作者对于“不确定”这一哲理的深刻把握。其实,无论物象还是事象,它们正是在“不确定”这一哲理上达成了内在的融通。
正如作者所写:“人也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生活中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但是,《桃花心木》让我们领悟,诗和远方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意味着我们不能光靠吃米活着,还要有自己的精神食粮;这种不确定,意味着我们要选择一种适合的生活方式,让我们不那么焦虑地生活;这种不确定,意味着我们要有更强大的内心去接受生命的无常,从而成为一个更加幸福更加高贵的自己。
上述种种的人生感悟,并非由作者直接告诉所致。它是借由物象――桃花心木的刻画、事象――种植桃花心木的叙述,通过诱发学生的想象、联想、情感以及更为隐秘的心灵直觉所致。
文本分析,不仅要了解说了什么,还要聚焦怎么说,更要去体察这样说的隐在思维和潜在意***。作为文学的散文,“象”的塑造和建构是其永恒的审美追求,而此文的“借物喻人”和“借事喻理”的浑然一体,正是对这种审美追求的深情守望、深刻尊重。
三、意蕴层的分析:作为文化取向的佛法智慧
作家王蒙对写作动机有一段精彩描述:“当你拿起笔时,你激动,你感到有一种强有力的冲击,首先是生活的冲击。众多的,你所亲身经历过的,难忘的日子涌上心头,等着你去编织,去拂掉岁月下的尘土,去用理想和正义的火炬照亮……缤纷的色彩,交织的音响,一幅又一幅的画面,一个又一个的旋律,一齐涌上了你的心头,你的笔端。”
《桃花心木》的作者林清玄,他的人生几乎是从最底层出发,他生长于一个几乎没有什么文化的地方,但是他没有放弃飞翔的梦想。直至今日,他连续十年被评为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三十岁前拿遍台湾所有文学大奖,他的文章更是数次被编入小学语文课本,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有人问他什么是成功,他却说,今天比昨天更慈悲,更智慧,更懂爱与宽容,就是一种成功。正是他独特的人生经历,才成就了他这样的超然和睿智。
懂得作者的心,知道这篇散文是怎么写出来的,才能够体会世界的无奈和艰辛。拥有强大的主体精神和***人格的前提是将情感寄托于自身独特的生命体验,因此,读懂文中“不确定”的最好方法就是联系生活实际。这样,才能真正了解何为苦难,何为坎坷,何为美丽;才能受到爱、慈悲的滋养;才能化为经历风雨的勇气和面对生活艰难的动力。这才是佛法作为文化的精神价值所在。
在《桃花心木》中,学生并不清楚不确定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生活,为什么要在不确定的生活中才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人为什么要在不确定中才能***自主,转化能力,努力生长。但结合生活实际具体来看,他们能通过思考和想象,把文学形象内化为自己的生命体验:顺遂变成困逆固然是无常,祸厄转为幸福也是无常。好的会变坏,坏的也能转好。无常使生灭相续,带给人生无限的光明,无限的生机。如果世间一切永恒常驻世界必然一片死寂,唯其一切法是由因缘和合而起,缘聚则生,缘散则灭,所以才有春夏秋冬的四时运转,才有花开花落、月圆月缺的物换星移,才有聚散穷通、悲欢离合,也才能构成一生机无限、庄严无际的有情世间。
作为文化取向的佛法智慧乃是《桃花心木》最隐秘、最精髓的意蕴所在。它要求我们不仅关注文本本身的语用现象,也要关注文本所处的社会语境、文化语境和生命语境,以一种更为开阔和开放的视野发现文本的语用意蕴,更为紧要的是,这些关注必须基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心灵意志,从某种意义上讲,沉入《桃花心木》这一文本的学生才是更隐秘、更精深的“文本”,只有我们深情而睿智地拥抱这个“文本”的时候,文本的语用意蕴才有了超越言语、超越形象的文化意义,因为,文化的终极使命只有一个――普及善良和爱。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王国维.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
[3]王崧舟.王崧舟与诗意语文[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4]王崧舟.语文的生命意蕴[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
[5]刘增仁.课文细读:指向文本秘妙[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6]刘增仁.我的语用教学观[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7]魏星.语用:语文教学的新坐标[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林清玄桃花心木篇5
我和孩子一起读《桃花心木》这篇文章时,我体会了作者林清玄在写和种树人的对话中,得到了许多启发。虽然中树人简洁而朴实的话语,但也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人是有适应性的,环境可以锻炼人,也可以造就人,一个人去经受艰苦的磨难,从中可以锻炼自己对失败的承受力,逐步培养自己***的品格。
其实,种树和育人是一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人在优越的环境中生活,他就会缺乏前进的动力和开拓的精神。反之,在不确定环境生活的人,才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有***生活的能力,将来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才。
孟子有句古训;“天将降大任子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事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由此可见,一个能担当大任之才,必须要有顽强的耐挫能力、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换到何种地步,都不会有任何改变,而终于克服障碍以要达到期望的目的。
俗话说得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为什么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呢?因为那些穷人家的孩子从小就过惯***生活的环境,他们没有半点依赖家长的心,他们就像桃花心木中的树苗一样,靠自己找到他们必须拥有的水源和养分,本能地生活下来。
林清玄桃花心木篇6
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是苏教版课文《桃花心木》,作者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文章从描写桃花心木的形状很特别开始,引出桃花心木树苗和种树人,再写作者观察种树人种树的奇怪现象,最后写作者与种树人的谈论。种树人的话,使作者受到感动,明白了“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自主的心”的道理,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听了王崧舟老师上完这节课,感受颇多:
文化语境下的品读指的是对课文文本本身的学习。王崧舟老师从本课最耐人寻味的道理出发,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孩子体悟文章讲述的道理,抓住“不确定”指导学生理解“层层递进设置悬念”写法的好处。文化语境下的悟读则跳出了文本的圈定,从学生挖掘自身遇到的生活中的那些琐碎的“不确定”,引出林清玄所敬佩的三个著名人物人生中的“不确定”,体悟如何直面不确定的生活,从而揭示“无常”的道理。
王崧舟老师曾说,让他倍感痛心的是当今中国居然是“去中国传统文化”最严重的国家,因此,他着力开发以“儒”“释”“道”为主线的系列课程,试***重新审视并恢复中国文化的基础。在上《桃花心木》这一课前,他研读了林清玄的诸多著作,结合林清玄的经历,挖掘了其希望“用佛教里的一点点旨意,带现代人走向安定之途”的深厚内核。
王崧舟老师将本课中的“不确定”与佛教的“无常”相联系,指引现代人以“修心”来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最后一曲《无常》的歌让在场所有师生沉醉其中,让大家在潜移默化中也体悟到了一丝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禅意
管建刚老师是江苏吴江爱德双语实验小学副校长。他的讲座虽然没有华丽的词句,但很实在,他将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大胆实践和用心良苦一一道来。虽然时间并不太长,但给我的思想冲击力却极大。原来作文教学也可以如此生动、丰富、精彩纷呈。
他的著作《我的作文教学***》,是他八年来致力于作文教学的思考、实践与经验积累。管老师以自己刻骨铭心的经历,深切体悟到:作文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生命状态和生活行为;作文就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真实交流;作文是在发表中体验写作价值和尊严的生命化行为。
从他对作文本质的理解中,可以感受到他渐离了传统的“作文观”,重朔起一种全新的“作文观”:作文不再是和学生生命成长无关的纯粹的写作技能的训练,而是是学生“生命的独白”,和老师同学的“心灵对话”。 在这种生命化的“作文观”的引领下,更可敬的是管老师构建起“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有效的作文教学实验”,构筑了一套较为完备而又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实验操作系统。践行了他的作文教学理念,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引发了一场作文教学***。
他坚持8年在班级办《评价周报》,逐步构建了作文改革的“动力系统”“助力系统”和“保障系统”。先后推出“等级评奖”“积分活动”“稿费活动”,这三大活动是管老师“我的作文教学***”的三大动力活动,这三大活动不断地点燃、维持、激励学生的写作热情。写作影响学生的生活质量、影响着学生的生命尊严。学生在持续的、想得到它的追求中,获得持久而又新鲜的“我要写”的动力。
其实关于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学***,值得学习的还有很多。虽然他提到的许多策略、方法,我们不可能完全模仿着去做,但其中的一部分,值得我们去思考、选择、内化为适合自己的东西,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参考、运用。
许嫣娜老师的课堂清新自然,语言亲和力很强,很有感染力;许老师最吸引我们的不仅仅是她甜美的语音,更主要的是她精心的课堂设计和循循善诱的语言。许嫣娜老师的课,优点不胜枚举,给我留下深刻记忆的,有如下几处:
1、课前互动十面埋伏。没上课以前,黑板上画了三个大小不一的圆,接着以变魔术的方式,用大大小小的圆在黑板上画了蜻蜓、水滴、青蛙和脸谱。让听课教师意想不到的是,这四个简笔画,成了课中主要内容的板书的组成部分。这招儿,的确一箭双雕。
2、师生比赛其乐融融。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就一句话:荷叶圆圆的,绿绿的。为了让学生读好这句话,教师先让学生充分练读,接着自己示范读,和学生比赛看谁能把荷叶读的更圆更绿。学生的读书热情被激发,上课的氛围也变得其乐融融了。
3、态势语言淋漓尽致。许老师能够把握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及课堂的学情,巧用低年级学生易于接受的态势语,用夸张语言动作,和孩子一起徜徉在文本中。
4、积极践行随文识字。低年级的课文,生字较多,孩子需要时间来学习这些生字,许老师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方法来教学。听完她的课,我想到了“活泼”和“灵动”两个词。我终于在这一堂课中找到了以懂非懂的“随文训字”教学。
叶老师主要运用溯源分析法教学生识字,让我们见识了很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也要充分利用有利资源,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根源及变化,有助于学生记忆汉字。
林清玄桃花心木篇7
【中***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5-0056-03
《桃花心木》是人教版六下的一篇课文,是知名作家林清玄写的一篇散文,记叙了种树人、桃花心木与“我”之间的故事。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的教学设计从导入的调查到感知的推理,从解读的设问到升华的启示,一环扣一环,一疑接一疑,让学生在“不确定”的氛围中感受无常的道理。下面,我们依照王崧舟老师的教学流程进行简要赏析。
一、导入:以“调查”为依据,学情导向,步步激趣
北京教育学院季苹老师说:“学生调研是提高教与学的质量的前提和必要途径。”王崧舟老师采用问卷调研的方式,提前了解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识情况。三个问题通俗精炼,却向学生传达了文章的结构和思路:一是你认为作者写作目的是讲故事还是说道理?二是你读懂了这篇课文所讲的道理了吗?三是你喜欢这篇课文所讲的故事还是道理?根据该班学生的回答情况做出的统计结果如下:所有学生认为林清玄写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讲一个道理。其中,百分之八十五的学生认为自己已经完全读懂了这个道理,另外,相对于故事而言,有百分之七十七的学生更喜欢文章揭示的道理。
面对大部分学生都已经读懂了文本的现状,王崧舟老师幽默地回应说:“我有点纠结……我心里说麻烦来了!你瞧,我还没上这门课呢,咱们班百分之八十五的学生已经完全读懂了这个道理,我这个课还用上吗?要上,给个理由,要不我真走人了,把你们晾在这儿。”此话一出,巧妙地化解了学生面对这位“陌生又熟悉”的新老师的紧张情绪,拉近了师生距离,同时学生听课的愿望愈加强烈了。
二、感悟:用“道理”做引子,追问推理,层层深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的目的在于学,因此要坚持以生为本,教服务于学。围绕文中“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这看似简单的道理,王崧舟老师先设计了四个引人深思的问题,而后顺着道理引出故事,又提出了两个问题。这六个问题分别是:1.林清玄让我们面对的是怎样的生活?2.在不确定中生活的好处有哪些?3.对于不确定生活带来的好处你有什么疑问?4.如何读懂文中的“不确定”?5.种树人是怎样给桃花心木浇水的?不确定在哪里?6.为什么要不确定地浇水?
每一个问题都紧扣“不确定”这一主题,前一个问题是后一个问题的铺垫,后一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延伸。学生每次答完问题,王老师常常习惯性地询问一句:“你确定?”他似乎是有意呼应主题。最精彩的部分当属第三个问题的提出,当学生坚定不移地相信不确定的生活能使人经得起考验、能使人***自主、能转化能量、能促进生长时,王老师“毫不留情”地将一盆冷水泼了过去:“你们太容易上当受骗了,孩子们!”这就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引导学生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到第四个问题时,王老师表面上假装向学生“求救”:“我很为难,不知道怎么让你们读懂‘不确定’。谁能帮帮我?”这实际上是有意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挖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在王老师的追问下,学生逐渐认识到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和实际生活来解读文本,进而为后面学习浇水故事和拓展课外知识奠定了基础。
“你发现什么不确定?”“不确定还在哪里?”“从哪儿表现出来?”在王崧舟老师一步步启发和诱导下,学生很快总结出种树人浇水的日期不确定、浇水的量不确定、浇水的时间不确定。王老师并不满足于此,要求学生加一个总起句,将浇水的不确定用完整的话表达出来。令人感动的是,点了三名学生回答,他们都没有回答上来,王老师仍在努力鼓励和点拨学生,坚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用自己的话说出答案,这与他一贯主张的以发展学生的言语生命为核心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三、细究:把“奇怪”当悬念,探讨求证,跃跃欲试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道理,认识道理背后的写作手法,王崧舟老师把学生的关注点从种树人引向了作者、从客观上树的生长转移到“我”在认识上的变化。他问:“这个道理重要吗?非常重要!但是,你们发现没有,很有意思的是,林清玄一开始并不明白这个道理。是嘛,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默读课文,寻找证据,来发现林清玄迟迟不能明白这个道理。哪些地方让你发现这样的蛛丝马迹?”学生很快发现了“奇怪”“越来越感到奇怪”“更奇怪的是”这三处层次上的变化,王老师顺势提问:“林清玄为什么要反反复复写这个‘奇怪’,你们觉得有这个必要吗?”他组织前后四人小组展开讨论,当学生的发言一次次偏离主题时,王老师是这样引导和点拨的,请看片段:
师:林清玄为什么要反反复复写这个“奇怪”?
生1:为下文的道理做铺垫。
生2:为了强调突出这个道理。
生3:其实是要设问整篇文章,前面他说他感到奇怪,后面种树人才会跟他讲他是怎么浇水的,才能讲出这个道理,也是在为下文做铺垫。
师:孩子们,你们非常善良和体贴,你们都在替作者着想,你看,林清玄要为道理做铺垫,最后把这个道理凸显出来,写了很多“奇怪”,是吗?你们都在替作者着想。但是,我提醒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你们说林清玄写这篇文章是写给他自己看的吗?
生4:给我们看的。
师:对,给你们看,你们是谁?
生5:我们是读者。
师:对,这个词很专业。我们是读者!那么我想问一下,当林清玄写到自己感到奇怪时,作为读者的你,会不会跟着他一起感到奇怪?
生5:会!
师:当然会,这个时候你想干什么?
生5:想接着往下读。
师:我们再来看,(转向生6)你也是读者,是吗?我问下你真实的感受,当你读到林清玄说他越来越感到奇怪时,你是读者,你会有什么反应?
生6:继续往下看。
师:你也是继续往下看,因为你也越来越感到奇怪。好!来,(转向生7)你也是读者,当林清玄说自己感到更奇怪时,你是不是也跟着他一起感到更奇怪?你想干什么?
生7:我想继续研究下去。
师:你想继续研究下去。好,你也想继续读下去。你们发现没有,原来林清玄一次又一次写自己的奇怪是在吊谁的胃口?
生8:读者。
师:原来是在吊读者的胃口,吊一次不够,吊两次,吊两次不够就吊三次,最后把读者的胃口都吊到哪里?对,道理上,这样的写法,我们把它叫作――层层设置悬念。现在我们知道了,你要把一个故事写生动、写具体,你就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读!
生:层层设置悬念。(齐读)
师:现在我们还知道,林清玄之所以能够把这个故事写得那么富有吸引力,就是因为他用了这样的方法,读!
生:层层设置悬念。(齐读)
师:这层层设置悬念最后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哪里?
生9:道理。
师:而这个道理的核心就是――
生:不确定!(齐答)
师:好,我们又一次读懂了“不确定”。当然,我们都是联系课本来读懂“不确定”的。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有个学生建议说不仅要联系课文,还要联系生活实际,对吧!
…………
当学生的自我定位转化为读者时,自然而然拉近了与作者、与文本之间的距离,钻研文本的过程,便是读者与作者之间对话的过程。王老师不仅关注到作者在三处“奇怪”中倾注的情感变化,也在努力实现这群学生读者的感同身受,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讨论与解答、思考与感悟的氛围中学生更能深刻领悟层层设置悬念的写作手法,王老师在这部分的总结也是相当精彩:一是读写结合,完成了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二是揭示了层层设疑的方法能增强文本的吸引力;三是巧妙地把学生的关注点重新拉回到“不确定”;四是为下个环节――在文化语境下品读“不确定”做好了铺垫和过渡。
四、升华:化“无常”为平常,禅法释理,渐渐醒来
著名教育家李霁野曾说:“人生确是无常的,不过人生的可爱处也多半就在这无常。”王崧舟老师认为“无常”就是“不确定”,“不确定”就是“无常”。如若直接告诉学生“无常”的道理,学生未必理解,王老师是这样给学生设计的:
诉说自己生活的“不确定”倾听文化名人的“不确定”想象体会“不确定”的不幸重温文本中的“不确定”感知挫折与痛苦的意义与“有时性”在歌声中领悟人生的无常。
这里,“无常”的引入是循序渐进的,也是潜移默化的。无论是“茶圣”陆羽,还是六祖慧能大师,抑或是唐代高僧玄奘,他们童年生活的“不确定”无疑给学生心中留下几分伤感与同情,学生始终不愿也不敢将这种不幸假想在自己身上,王老师也真情流露道:“那样太过残忍!”那么,三位大师是如何面对生活中的苦难与挫折的呢?王老师向学生展示了他们的努力与成就,不禁让人称赞和钦佩。学生明白了“不确定”的意义,懂得了痛苦、失败、危险与贫穷的“有时性”,彻悟了人生就是无常的道理,学生再去读林清玄反复强调的“不确定”,一定会有更深的感触。
回顾整节课,王崧舟老师带领学生三悟“不确定”。首先,直接呈现道理初悟“不确定”;其次,联系课文二悟“不确定”;再次,联系生活实际深悟“不确定”。学习范围由小到大,认识程度由浅入深,感悟能力由低到高。最后,王老师以一首名为《醒来》的佛教歌曲收尾,寓意人生是无常的醒来,与教学内容相得益彰。
我们忍不住又去回放这首《醒来》。听着、想着、品着、念着,我们感觉王崧舟老师不像是在上课,这画面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带着一群初长成的后辈踏过人生的起伏、经历生命的无常到最终寻得生活智慧。
林清玄桃花心木篇8
《桃花心木》的作者林清玄告诉我们:要经得起生活的考验。种树人树桃花心木非常特别,隔好久才过来浇一次水。有的树苗枯萎了,他马上过来补种。这是一种什么思考呢?原来,他这是在考验树苗的能力。有本事自己在土里找水源的树苗,就是长成百年大树的料;靠种树人的依赖灌溉而生长的树苗,只配得上被别的树苗代替。
***自主,不去依赖别人,才会活得长久,从小就开始打磨自己,以后才能成为一块宝。有句话叫“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说得没错,只有穷人的孩子才会知道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靠勤劳来维持生活,这是因为他们从小就受到教育的“熏陶”,父母让他们自己做事就是为了让他们有一颗***自主的心,从而建设美好的社会。
我看过一篇文章,叫《夏令营中的较量》,里面讲述了中国孩子与日本孩子在内蒙古大草原探险,一起较量。结果,日本孩子明显占了上风,中国孩子仅仅走了几分钟就有病倒的人,但他们却忍痛前行,不愿休息。到了目的地,中国孩子少了百分之八十,而日本孩子全部到达;野炊时,日本孩子自己动手架起锅,把食物混在一起炒,而中国孩子却单坐在那里,以为别人会把饭送到自己面前。中国孩子的生存意识太差,以后怎么领导别人?怎么能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我十分生气,火冒三丈,但同时又陷入了沉思:我们中国的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弱小,根本就没有生存意识?我想应该是家长的溺爱。这些孩子在家长的宠爱下成了“小皇帝”,认为自己可以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其实他们就是温室里花朵,就是躺在蜜罐温床的骨架。这些中国孩子失去了生活的本领,没有***自主的能力,不能照顾好自己,与那些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没什么两样。日本人还对中国人说:“你们这代孩子不是我们这代的对手”,我很愤怒,但也无可奈何,的确,这代孩子被家长娇生惯养,被依赖的山挡住困难。这固然可以让孩子不受伤害但是,他们怎能成长呢?
外国人教育孩子很独特,澳大利亚的家长通常推着婴儿车而不给婴儿的头顶打遮阳伞,就是为了让他们从小受到打磨;美国人让自己的孩子走在自己的身后,他们并非不怕孩子被骗,而是为了让孩子学自己,使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
只有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才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天灾人祸我们无法预测,各种挫折我们也难以预料,但是,只要我们能吸取教训,汲取经验,就可以采取措施使自己免受灾难折磨。这就好比玉,一块绝世佳玉,是从一块微乎其微的石头打磨面成。用工具在它身上雕琢,好比我们所遇到的困难,挫折,只有不断地将石头打磨,精雕细琢,才能成为一块纯洁无瑕的玉;否则只能是一块毫无光彩的石头。我们愿做一块无瑕的绝世佳玉,还是甘当一块无人顾及的尘埃石头?这只能看你自己了。
桃花心木苗想成为百年大树,就得靠自己在土壤里寻水扎根,而不是依赖人工浇水;小象想强壮,就得自己在森林里寻食,与万兽拼搏,而不是等着大象给他食物;人想成功,就得自己闯荡江湖,横穿社会,自力更生,而不是去“啃老”。把很少的养分转为具大的能量,这,就应该是人具有的本能;这,才能在社会上永久地生存下去。
做人就是应该这样,***自主,脱离依赖的心,使自己成为一棵百年大树,不惧怕暴风雨。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林清玄桃花心木范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