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我读书是被动的、被迫的。是为家长、为老师在读书。
随着年龄的增长。读书越来越有了主动性。从书中不断获取新知识,体会书了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感觉。读书能使人知识渊博,明辨是非,懂得科学,趋利避害。还能将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最终得益于自己。如今,接近年过半百的我。读书的境界又上了一层楼,少了一份空虚、烦闷,多了一份充实、恬淡和自觉。
一位先哲曾说过:不读书的人。天和地是狭小的,他充其量只能活上一辈子。一生完全陷落于日常事务的圈禁中,只能看见眼前的景物。读书的人、天和地是广阔的、他能活上三辈子:过去、现在和将来。读书是用一生走过来的路,用心去读书和品书,可以使人静心,更可以使人养德。
一、读书能静心
一则关于“静心”的故事道:有一天,一个工人在仓库里搬运货物,不小心把手表弄丢了,到处都找不到,后来,同伴们也加入了寻找的行列,大伙翻箱倒柜,仍是徒劳无功,只好沮丧地去吃午饭。这时候,他的小女孩溜进仓库里,很快就把手表找到了。工人们惊异地问她是怎么找到的。小女孩说:“我只是躺在地板上,保持安静,马上就听见手表滴答声了。”静守一方,人们才会有收获。我想读书也是如此,静下心来,才能读得进去,读出味来。
据统计,有人挑选了16世纪以来欧美伟人400名,看看其中哪类人的寿命最长,结果是读书人居首,平均寿命为79岁。我国也有人曾对秦汉以来13088名著名知识分子的寿命进行统计分析。其平均寿命为65,18岁,远远超过其他职业人员的平均寿命。因此说:“养心莫如静心,静心莫如读书。”
读书是一种修炼。读书可以静心。剔除浮躁之气。读书之乐,乐在获知。学富五车,方能才高八斗。然而,达此境地。必须具备一个重要条件:心静。诸葛亮示儿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他道出了才、学、静的关系:要“广才”就必须学习;要学习就必须静心。“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在现实生活中,静心,才能将心神处在一种空灵的意境。才能被书籍带进一个思想和反省的境界里去。在这种意境下读书,才能真正品味到文字之美、之奇、之妙来。读书有两种读法,一种是“读过”,另一种是“读懂”。前者仅解决一个是否读了的问题。后者则不同。它不只是简单地用眼睛去感知文字,更能用思想、意识、心灵去触摸,去感悟文字中蕴含的奥妙。从而调动和支配起自己的情感和阅历。杨振宁教授倡导“博览群书与静心养神”。他说:“书是精神旺盛的营养品,能滋补身心,经常接受新观念、新知识,心中充实。烦闷时,读书是安慰者,让你处变不惊,宁静致远。读书不仅可以增知识、长学问,也可以防治疾病,养德健身。”至于“静心养神”,杨振宁教授认为老年人过度运动影响寿命,心静才是最好的养生之道。但“静”不是过度的静,是陶冶性情的活动和恬淡的静心相结合。
二、读书能养德
养德乃“修养德性”。古之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往往是德才兼备,重视养德。德不是人生来就具有的,需要后天去培养。古人讲的“修身养性”、“一日三省吾身”,其含义就是让人要重视道德修养。道德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之一,它是无形的,却代表一个人的修养。真正养德的人追求的是一种精神境界。我们要不断养德,才会有更高质量的人生。
“养德”的方法有很多种,读书是最有效的。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能使人修真德行,净化灵魂。有些名著小时候读过一遍。似懂非懂,到了大一点,再读一遍,才会有更深一层的感悟。不同的年龄读同一本书会给你不同的感悟。在生活中,只有不断读书不断感悟,才能不断养德。一个人忠厚仁慈,通达祥和怜孤惜寡,扶贫救危,为善不倦,助人为乐,必然体健寿高。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德行不充,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道德日全,不求寿而自然。”人的一生最大的精神隐患莫过于整天患得患失,斤斤计较,追名逐利,贪求无度。《黄帝内经》上有这样的思想:养生必须“内无思想之患”。对社会中的荣、辱、利、禄,看得要淡薄,不要为满足物质欲望而处心积虑,甚至损人利己。心胸开阔,遇事想得开,就不至于因遭受重大精神打击而崩溃。因此。要学会面对现实,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来安排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去除不切实际的幻想,做到知足常乐,不自寻烦恼。对功名利禄抱“得之淡然,失之坦然”的态度,不过分计较个人得失,争取做修身养德、与人为善、助人为乐之人。
人应该静下心来,耐得住寂寞,多读点书。把心思多花在读好书上。就能排除一切杂念或邪念,思想变得比较纯净,品德就会显得比较高尚,人也变得宽厚大度,从而具有仁爱之心。古人有“仁者寿”的普遍经验,多读书之人,更容易成为仁者,因而更容易长寿。多读书必多用脑,就不容易患痴呆症。所以古人说“书犹药也。善读者可以医愚”。
我们应活到老学到老,多读书读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