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太多人的前半生,如流水线上大批量生产的商品一样,雷同得一塌糊涂:读书、毕业、上班、谈恋爱、买房、结婚、生子、老去……就这样,在日复一日的重复生活中逐渐消磨了青春。这样的日子或许没有不好,一切按部就班,安稳度日,同时也完成了父母辈的期许,可是,就像汪峰的《存在》所唱的那样:“多少人走着,却困在原地;多少人活着,却如同死去;多少人爱着,却好似分离;多少人笑着,却满含泪滴……”这可能从来都不是我们自己想要的人生。
那么,什么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呢?
从2007年的《奋斗》、2009年的《我的青春谁做主》到现在的《北京青年》,赵宝刚导演用“青春三部曲”将年轻人从初入社会的迷茫到青春末尾的挣扎这些过渡状态都毫无遗漏地展现了出来。不过与前作不同的是,《北京青年》不再青葱,它像一首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摇滚乐。在励志与思考之余,更有呐喊。
怒放的生命,鲜活而深刻,是我们每个人处青春期时最美好的奢望。随着时间流逝,有些人完成了这些奢望,有些人只能孤身唱着《老男孩》,回忆着年少时的梦想。
梦想是不分年龄的。或许只是因为年轻,我们敢闯。可是我们常常忽略了一点:敢闯并不意味着乱闯。青春并不是用来挥霍的,最终的最终,我们会成为普通人。
生活并不总是甜的,那些言不由衷的苦楚,时常会将我们压得很低很低,如世间的一粒微小的尘埃。别人以为你是不足为伍的小兵就算了,如果你自己心里也是这样想的,可能你早已被生活的黑幕吞噬全部,没有个性、没有梦想,只是在活着,这样的日子很可悲!
《北京青年》是励志的、醒世的,何东的“闷”,何西是“纯”,何南是“飘”,何北是“二”,似乎就是埋伏在身边,亦或就是自己的影子。是应该一切听从父母的安排,还是违逆旨意,找回梦想?
青春有时候就像一道耀眼的光,看似光芒万丈,却会晃晕我们的眼,让我们看不清脚下的路,也看不清眼前的人。只有经历了一场看似荒唐的折腾,这道耀眼的光才会渐渐变得柔和起来,让我们看清脚下的路,看清眼前的人,更重要的是看清楚自己。而这种折腾或许就是剧中的重走青春的意义吧。只有亲身经历了,才懂得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梦想着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们国家;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实现。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只是去改变我自己,也许之后我就能改变我的家庭 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以改变这个世界。”
这是一段让人感动至深的名言,读过这段话,不会再有人虚度青春,而是会找寻到最有激情的青春。
让我们挣脱牢笼展翅高飞,勇敢追寻自己的梦想吧——趁你我尚未老去!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北京青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