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1年5月,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7年,中央电视台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昆曲六百年》,是为昆曲这门伟大艺术的又一次献礼。该片制作精美,运用了许多电视手段和创作技法,尤其是反映明清时期全民崇尚昆曲时,影片采用真实再现的创作技法加以表现,达到了加强史料说服力,渲染情绪、氛围,增进记录生动性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纪录片;昆曲;《昆曲六百年》;真实再现
自上世纪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将现实生活素材搬上银幕至今,纪录片已走过其百年的发展历程。我国传统纪录片的创作技法主要有现场记录、当事人采访、引用资料、画面加解说词四种。九十年代前,在纪录片创作领域应用最多的当属格里尔逊“画面加解说词”方式,如一些记载风光、民俗、宗教、历史等题材的纪录片《话说长江》、《唐蕃故道》、《祖国不会忘记》等。九十年代后,纪录片创作中一种新的手段“真实再现”兴起并盛行。“真实再现”是指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之上,以扮演\搬演的方式,通过声音与画面的设计,表现客观世界已经发生却没有被记录下来的事件或情景。长久以来,“纪录片最本质、最可贵之处就在于它的真实”这一观点已获得人们的广泛认同,而真实再现这种纪实段落加上虚构段落的创作形态,是否允许在以“真实性”为本质特征的纪录片中应用,理论界颇有争议。
反对者以克拉考尔的“电影是物质现实的复原”为理论基础。这位德国电影理论家在其著作《电影的本性》中认为:“电影按其本质来说是照相的一次外延,因而也跟照相手段一样,跟我们的周围世界有一种显而易见的近亲性。当影片记录和揭示物质现实时,它才成为名副其实的影片。”那么,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纪录片,就要求记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镜头忠实而客观,拍摄者不得干预所拍摄的内容。而采用真实再现的纪录片夹杂虚构,则被认为失去了镜头的真实。肯定者则指出,“纪录片是非虚构的,是以真实的故事和内容为支撑的,惟其如此,它才具有形象的历史档案的价值;纪录片又是相当主观的,非但‘主观’,它还必须有‘艺术的创造’,惟其如此,它才具有艺术的感染力,具有恒久不衰的审美价值。”真实再现“并非是对于‘真实’的‘再现’,而是”对于已经消失在镜头前的‘真实’提供历史的‘可能性’”。如在拍摄中单纯追求所谓纯客观的真实,无疑排斥了创作者的能动性,排斥了创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选择,势必将纪录片的“写实主义”引入“自然主义”的误区。何况目前,纪录片镜头在努力追求客观、自然的原则下的确产生了一系列负面效应,如长镜头的滥用、奴隶机位等。而在纪录片中,如果恰当、适度的运用真实再现技法可避免这些弊病,并丰富纪录片的创作语言,增强表现力。笔者同意后者观点。现以纪录片《昆曲六百年》为例进行阐释。
诞生于明朝嘉靖年间的昆曲被誉为世界戏剧的三大源头之一,至今已传承六百多年,是中国戏曲的“百戏之祖”。2001年5月,昆曲以其典雅的曲辞声腔,曼妙的身段表演征服了世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7年,由中央电视台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昆曲六百年》,更是为昆曲这门伟大艺术的又一次献礼。全片对昆曲艺术进行了一次宏观的审视,共分为八集:《前世今生》、《迤逦之声起江南》、《不朽传奇》(上)、《不朽传奇》(下)、《璀璨“折子戏”》、《百戏之母》、《一脉相承》和《昆曲归来》。该片既追根溯源,对昆曲剧目、表演、剧团进行了详尽的介绍,梳理其发展历史,又揭示了昆曲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气韵和美学内涵,还展望未来,对昆曲的前景和命运予以探求。此外,片中还不乏各昆曲研究专家的独到见解和精湛观点。《昆曲六百年》制作精美,大胆运用了许多电视手段和创作技法,如电脑合成、数码成像等,尤其在说明明清时期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皆喜爱昆曲以及文人、曲家对昆曲的贡献时,运用了真实再现的手法,使影片大放异彩。
一、再现真实历史,加强史料说服力
据清初文人的笔记记载,1684年,康熙南巡至苏州,行宫设在拙***园。皇帝到后,仅在园中小坐,便赶往苏州织造祁国臣家中。此时画面中出现一顶金黄色的八抬御轿,轿夫行色匆匆。康熙到达祁府,刚刚坐定,便问祁“这里有唱戏的么。工部日。有。立刻传三班进去。”镜头前是《长生殿・小宴》的演出场面,在美妙的昆曲音乐中,杨玉环和李隆基正情意绵绵的互诉衷肠,台下皇帝轻摇锦扇,端坐正中观戏,神情专注,兴致盎然,两大臣边上侍立。康熙不顾旅途疲劳,一口气看了二十出,直到第二天中午,且每出戏皆钦点,可见其对昆曲的熟悉和痴迷。不仅帝王如此,许多大夫和文人亦是昆曲的知音。《明史》有传,1620年,晚明戏曲理论家祁彪佳迎娶女诗人商景兰。片中再现了二人大婚的场面:锣鼓喧天,笙箫齐奏,才子佳人,喜结连理。婚后书房:泼墨挥亳,研习书画,才子佳人,琴瑟相谐。据祁彪佳日记记载,婚后仅七年间,二人共同观赏、品评的昆曲就达八十六种之多。后祁彪佳有《远山堂曲品》传世,其中收传奇剧目467种,有未见著录曲目295种,并增录了许多重要戏曲作家的作品,改订了以前曲目的错误。二人的不懈努力,为昆曲理论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二、运用镜头语言,渲染情绪、氛围
《长生殿》被誉为昆曲剧坛盟主、文学宝库明珠,是洪舁苦思十年之作。片中只用一个在青灯古籍旁,洪舁奋笔疾书的手的特写镜头,就将其“十年辛苦不寻常”的创作过程展现出,令人动容。康熙四十三年,曹寅在江宁织造府搬演全本《长生殿》,洪异被邀观剧。摄影机采用正中拍摄,表现其独居上座,志得意满之情。此剧连演三日夜,盛况空前。演出结束后,乘船夜归一段,采取动态构***:洪异立于船头,身形不稳,步履踉跄,随着油灯摇摆,水面动荡,画面亦随之晃动,给人以不安之感,似乎预示着即将发生的悲剧。这位戏剧大师因仍陶醉于自己的大作之中,加之酒醉失足,落水身亡。镜头俯拍水面,暗黑的漩涡无情地吞噬了伟大的生命,直叫人扼腕叹息,哀思绵绵。
明清时期,苏州经济发达,文化昌隆,为全国首屈一指的大都会。昆曲艺术格调高雅,备受推崇。那时听昆曲、唱昆曲是中国人最时尚最风靡的生活方式。片中运用了丰富的镜头语言对此加以表现。随着优美的昆腔响起,用俯拍的视角展现人头攒动的苏州城,接远景商业繁盛的河埠。然后是一年一度的虎丘山曲会盛况。特写:观众随着曲律击打节拍,脸上表情如痴如醉;中景:演员投入演唱,乐师专注演奏;大全景:男女老幼,或站或坐,观者如潮,场面热烈。通过真实再现手法,纪录片将人们如火如荼唱曲、听曲的热情做了极度的渲染。
三、模拟现场情景,增进记录生动性
《昆曲六百年・迤逦之声起江南》中,为表现曲圣魏良辅创制水磨调的过程,运用了模拟现场情景的方式。明代南码头:魏良辅一袭长衫,踱着方步由远处走来。他为研究和改良昆曲,正到处收集各地曲调,忽见众人围着一年轻人听曲,此人便是擅唱北曲并弹得一手好三弦的张野塘。二人邂逅攀谈并一见如故,为共同研磨昆山腔新调奠定了基础。太仓魏良辅宅:画面上出现亭台楼榭、流水小桥,在河岸边,有三五文人正演奏昆曲,其中魏良辅吹笛,张野塘抚琴,众人演唱。魏府有许多音乐家出入,如苏州的洞箫名家张梅谷、著名笛师谢林泉等人,每日丝竹之音不绝于耳。魏良辅还和太仓当地的名曲家过云适等人交好,时常针对昆曲的某些问题进行切磋。他们历时十年,在原来昆山腔的基础上,汇集南北曲的优点,还增加了筝,阮,以及提琴等新乐器,最终研磨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新腔――水磨调。魏良辅改革昆曲所经历的苦乐和艰辛,如仅使用解说词或有限的文字资料进行阐释,不免乏味、单调。本片运用真实再现的手法,结构已逝时空,映现当时环境,使纪录片灵动鲜活。
由《昆曲六百年》的创作可以看出,在纪录片中成功的运用真实再现的创作技法,不仅不会影响观众对真实的判断,还有助于观众感知历史、了解真实,而且通过运用虚拟的载体(场景、演员等),能够更好支撑画面语言,营造时空氛围,从而更有力的表达情感,反映影片主旨。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论纪录片《昆曲六百年》中真实再现的创作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