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巴黎野玫瑰
第一次欣赏时看的是原版碟片,纯正的性感的法语发音。
影片一开始就把我带入了一种兴奋状态,那一段长达近两分钟的场面是那么真实自然,干净优质的画面让这一切都充满了神秘和性感。然而也还是惊讶和好奇。另类电影我看的不多,一开始朋友就介绍了这个片子。我没有看影片介绍,与其左右都是听不懂的,那么我想就彻底的让自己去猜测和想象,就当是个游戏,测验自己的理解能值多少分。
导演是尚贾克贝内 (Jean Jacques Beineix) ,只依稀记得大概是2001年的时候,他曾经被邀请参加台湾金马奖影展。他似乎一开始就没有想到要遮掩着去表现他要的东西。男人女人快乐的,美丽的黄昏,野性十足的座驾……一开始颇有些火热的场景,年轻男女的如胶似漆,酣畅淋漓,给观众带来了激情与幻想,看下去却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回事。迎着夕阳的余晖走来的那个女孩,由远而近,她短发短裙,提着简单的行李,步履轻盈地踏上木楼梯,镜头从她的脚背慢慢往上移到她的脸,那张脸上有着春风一般明媚的笑容和令人过目不忘的热烈红唇。 就是这样的阳光下,空旷的海滨,可爱的木房子,女人出现了,顶着阳光,火红的凉拖鞋,红的像血的厚大嘴唇,大大圆圆的银色耳环。我不由得想起这个中文片――巴黎野玫瑰。
这是两个恋爱的年轻人。他们之间的性和爱都是我所熟悉和理解的。没有谈过恋爱的人是无法理解他们之间的亲热,那种无时无刻不在说话和疯狂的眼睛和动作。爱轻易就这么洋溢出来。我是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的,我只是在感觉,用我的心我的爱。
我以为它就是个纯粹的另类片,顶多就是拍摄迷人。可是我错了。
接下来,女人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张力让我颤栗,导演表现角色的自然处理让我惊讶也欣赏。女人似乎有张扬到疯狂的自我个性,她近乎是一个精神极度崩溃的病人。她在绝望和愤怒的情况下很容易歇斯底里,也容易做出伤害人和被伤害的举动。我看到她跟男人或女人吵架,争执,用暴力宣泄自己的内心。我也不得不承认,在我看到她抓起叉子插入女顾客的胳膊时,我真得不由自主地吐了一句:她有病啊。女人似乎不满意他们的现在,应该是不满意男人的现在。她在乱扔东西的同时翻到了一大堆笔记本,我猜测那可能是男人写下的一些东西,在他们一把火烧光小木屋之后,他们到了在城市的朋友家,她似乎很希望这些文字得以发表,一个字一个字的打印。之后天天等待出版通知。她很自信。
而男人也是极度疼爱她的,每次在她病发的时候总是想办法去抚慰她,爱护她。那就是宽容,爱衍生出来的宽容。甚至去抢劫银行,尽管那是一个有些喜剧化的场面。可是这样一个女人我总是可以看到她悲剧般的结局。她终究还是没有快乐起来,我不清楚是因为什么事情刚刚好填满了她内心的失望,我听不懂他们的对话,可是她真的是已经沉寂起来。她的眼睛应该是自己弄瞎的了。她被关进了应该是疯人院的地方。男人心疼地快崩溃了。任性率真性感的女人不见了。植物人一般躺在那儿,他似乎预感到了她精神的死亡。他用枕头杀死了她。泪水连连双手颤抖却还是动了手。影片结尾男人生活在回忆中,只是不再一味地喝酒嘻笑,而是提起笔开始写字。
电影里并没有提到贝蒂在认识索格之前的一些经历,所以我们也无从推测她的悲剧性格形成的原因,按道理说,一切事情,都该有个因由的。
其实一直后悔写下这些字,因为我亵渎了这部影片。可这也是我在没有任何翻译和介绍情况下最原始的角度。它展现痛苦的内心无法在现实中得到化解,就走向了崩溃。承认电影有点夸大,但是相对内心的痛苦,它是自然流畅也是感人的。
二、37度2
看完了这部近三个小时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我在网络上搜索了很多关于它的介绍。又名37度2,很多人引用的是:37°2是时的温度,也是病态的温度。再看了电影简介,也才真正理解了剧情。
男人叫索格,女人叫贝蒂。
导演显然是别具匠心,贝蒂的美不高贵、不精致,但却性感撩人,带着灼痛男人眼睛的光芒,疯狂而且歇斯底里,蔑视一切文明礼仪和道德规范,恣意妄为,我行我素。遇上这样的女子,不知是你的幸运还是不幸,她是那么热烈,爱起来象熊熊燃烧的火焰要融化了你,你不可能不爱她,但她又是那么任性,象一匹不可驯服的烈马,时时刻刻制造出其不意的麻烦,你也不可能不恨她,或许爱恨都是说不清的,重要的是她曾经带给你如此强烈的震撼。她其实不属于任何人,她只属于她自己,为了爱,为了理想,她可以不顾一切,放火烧毁房子,用刀叉刺伤傲慢的顾客,粗暴地上门与出版商理论……如果你了解贝蒂,这些,都只是小意思而已。
回到影片本身,这是一个纯粹的爱情故事。贝蒂发现男友索格尘封已久的“伟大”作品,她要向世人证明索格的过人才华,于是开始了不屈不饶的奋斗。然而南部小镇的宁静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她无法忍受男友沦为安于现状的杂工,在她眼中写作仿佛天生就是一个反抗平庸的崇高职业,这个理想,甚至连索格都已经放弃而她却始终坚持,她开始带着他应该是无意的去突破现实,终究她是个自由的女人。很多场景都充满了法国式的浪漫,如贝蒂站在台阶上,对着目瞪口呆的索格微微一笑,扬手将火把丢进木屋,大火冲天而起,两人手拉着手奔跑着穿越小镇;开往巴黎的卡车上,贝蒂一次次把头伸出窗外快乐地大喊“我爱你”……这种浪漫真是没有一点矫情,甚至让人心醉神驰。
到了巴黎,他们住在房号为13的租房内,两人靠打零工为生。贝蒂一心想要出版索格的小说,充满信心地等待着成功的那一天。这其中的生活一次次的让她突兀狂躁。又在一次偶然的机缘下,他们陪朋友回老家奔丧,并受托经营朋友母亲留下的钢琴店,在那个风景怡人的小镇,索格买车购物,准备开始新的生活,他们的生活中也开始掺杂了很多世俗琐碎的东西,一切似乎隐隐暗示着一种闲适安定生活的可能。然而,越是平静,生活对希望的打击也就越大,贝蒂的敏锐心灵并不因为外在世界的美好而安宁,应该说,她是个非常直接单纯的女孩,她的快乐来得简单,痛苦也来得直接,正因为此,绝望对她的打击也远比对一般人要大。在索格小说的出版问题上连连受挫之后,她在某一天重新把希望寄托在和索格共同拥有一个孩子的快乐上,她发现自己怀孕了,这个重新燃起的希望仿佛一粒微小的火种足可以照亮幸福的将来,但是同时也暗示了可能更危险的后果,“如果没有怀上怎么办”?因为到这个时候,她再也经不起任何意外的打击了。果然,怀孕的希望落空之后,贝蒂彻底疯狂,内心深处的狂燥开始如潮水一般汹涌而来,并且以自虐的方式表现出来,最终先把自己搞得像鬼一样,抢别人的孩子,整夜整夜地坐在厕所发呆。当索格到出版社要发表他书的消息后,他喜极忘外地跑去告诉贝蒂,但开门进去,满屋子都是血。墙壁上、地板上、天花板上、桌椅上、浴缸里,镜子上,无处不有。他才得知贝蒂用刀挖出自己的眼睛。最后贝蒂被送进医院,索格看着躺在病床上被绑着手脚、面无血色、整天被注镇定剂的贝蒂,他知道她永远走不出这个房门了,他们永远不可能生活在一起。他用枕头把贝蒂闷死。
其实,整个故事很简单,贝蒂和索格之间的爱情自始至终都很完美,没有波折,没有考验,没有第三者,一直为人所争议的大胆表现在片中没有起到更大的推波助澜作用,仅仅是表示了一种生活的常态,是对爱情的真实细腻的展现而不只是梗概,和贝蒂火热的个性也是颇相吻合的。影片着意刻画的矛盾不是他们的爱情,而是理想和现实之间的不可调和,这是和他们的爱情线纠缠在一起的另一根灯芯,是贝蒂永不熄灭的希望之火得以燃烧的根本。
重点似乎并不是在女孩一人的身上。是整体体现了一种类似于37度2这个温度的生活态度和方式。37度2,稍稍高温但并非病态。这是临界状态的魅力。
三、 理想和现实
我终于知道什么是爱情的温度了,是两个人肌肤相亲时的温度,是徘徊在病态和正常人理性边缘的温度,比37°度高一点,比38°低一点,微微发烧的眩晕,也许37°2的身体里正蕴育着喷薄将出的热烈和疯狂…… 法国人的至情至性刚刚好驾御这样一部电影,将所有法国式的浪漫元素集合在一起,就连与镜头都显得那么唯美。 同时,从另一个方面,男主角索格隐忍的性格才是对贝蒂最好的反衬。严格来说,索格是个非常不法国的男人,他对生活的态度总是逆来顺受,从来不去要求过多的什么,他的生活总是在被人控制着,先是老板,再是贝蒂。但是他都能忍受,他唯一的乐趣就是在自己的写作之中,这大概也是贝蒂会这么深沉地爱着他的原因吧?只是这种爱到底是种束缚还是爱呢?也可能在最后捂死贝蒂的举动中,也是对索格最大的解脱吧?还记得以前,跟许多朋友一起看这部电影时的感觉,所有的女孩子都说,非常希望成为贝蒂,我想她们大概并不是想做一个贝蒂那样极端的女人吧?很大的原因还是想找到一个像索格一样隐忍的男朋友才好。女主角碧翠丝・黛尔在片中的表演似乎要好过男主角安格拉德,因为她的奔放、狂野、热烈简直就是巴黎野玫瑰的化身,因此片一举成名,但也因为本片的太过出色,使得她之后的大部分角色都无法被人记住了。
相形之下安格拉德的含蓄演技显得逊色,其实我还是很欣赏他的,他将索格的隐忍、激情、无奈和偶尔的疯狂、冲动都表现得相当到位。这个好脾气的男人,似乎时刻都在小心地防备着最糟糕结果的出现,终于还是无能为力。因为爱,他包容贝蒂一切的疯狂和无理,他藏起信箱内的退稿信,他在她大发脾气的时候安慰她,他开车带她出去兜风,在郊外迷人的旷野中,有透明的阳光,有晨光笼罩的木屋,有柔软的草地……他对她说一切都是你的,所有的所有,为了生活得更好,他甚至不惜铤而走险化装成女人去抢劫。这一切,都是他为贝蒂做的,可是他还是没有办法安慰贝蒂。因为这个世界对贝蒂来说太小了,她想要的在这个世界里根本就得不到,她注定是要疯狂的,虽然没有人刻意要去伤害她。 索格用枕头闷死了已经成为植物人的贝蒂,那一刻,我潸然泪下,他们那么相爱,所以他一定无法忍受没有知觉的贝蒂,不能忍受充满活力的贝蒂从此被束缚在精神病床上苟延残喘。这也许有悖于道德,也许也可以被人理解,让爱成为永恒的回忆还是痛苦地延续下去直到变质,从来就不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题。
很难对贝蒂做出合适的评价,她天性如此,天生就不是这个文明的世界所能包容的,她为爱生存,或者为理想而死,可谁又能不爱她呢?
巴黎野玫瑰,盛放似乎只是为了凋零。这也是理想和现实之间的最后落脚点。
这也就是影像――超越现实却始终依附现实。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巴黎野玫瑰,盛放只为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