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工具。从动物到形成中的人再到形成后的人,语言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语言分为口头语和书面语,在人类文字没有发明以前,人类主要靠口头语言即语言的声音进行交流,声音在人类的交际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声音就是语音,它是语言成分的形式。语言在交际中表征为言语语言,声音即是言语语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交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交际的过程也是语言功能的体现,而语言的功能正是声音表义的实用意义之所在。
关键词:语言 声音 意识焦点 体态语 语言功能 意义
语言作为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语言分为口头语和书面语。在人类文字没有发明以前,人们主要通过口头语,也就是语言的声音进行交流。语言作为人类交际思维的工具,贯穿于人类说话的全部活动。语音是语言的基础。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情感,传达信息和创作文艺等活动都离不开语言的声音。语言的本质属性是以声音作为物质外壳,表述某种特定的内涵的思维与交际工具。在交际过程中,语言表征为言语语言,即是通过声音和文字进行交流。在这里详细表明声音表义的两种途径,并引进体态语的概念,通过两者的对比清晰可见声音表义的优势;最后通过语言的各种功能着重阐明声音表义的实用意义。
一、声音表义的途径
语言用声音表义生成的词语,基本有两大途径。一是拟声表义,用事物的声音表示那个事物。如:哦―鹅,呷――鸭,叽―鸡,喵―猫,布谷―布谷(鸟)。但是拟声表义的局限性很大,因为毕竟可以拟声的事物太少,普天之下的事物那么多,所以不可能都采用拟声表义的方式,也就是说拟声表义不是通途。那么就会涉及到第二种表义途径。
语言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人类经过漫长的历程,终于解决了发音的问题。接下来就要解决的是声音和意义的对应、联系,这样才能实现告知的需要。人类对外部世界事物的感知的“东西”都会储存在人类的大脑里,同时人脑将其加工。那么当人类想要对其他的人表达自己的这部分精神意识内容时,就需要借助于声音,将某种声音和自己的某种精神意识内容相对应、联系起来,在这里人类的意识焦点这把手电筒就为其创造了条件。人类的意识焦点大概可以分为三种状态,一是为外部感知的事实牵引。当人类将这部分外部事实移入人脑并进行感知时,人的意识焦点这把手电筒就照亮了这部分精神意识内容;二是为人脑思考的对象所牵引。当人类集中思考某一对象时,意识焦点就会聚焦在人脑正在思考的对象上;第三是漫意识状态。这个时候意识焦点是游移的,在人脑繁杂的精神意识内容里,意识焦点不知道会聚焦在哪件事物上,当意识焦点同时聚焦在两个不相关的事物上时,人类的语言便产生了。这两个不相关的内容就是声音和意义。例如:当人类的意识焦点聚焦在声音“baba”上时,也同时聚焦在了人类精神意识内容里的“爸爸”,这个时候声音的“baba”就用来表达和告知我们精神意识中的“爸爸”,当某人发出声音“baba”时,其他人就知道他表达的意义是“爸爸”。这部分就是声音表义的第二种途径,也是最为主要的途径。随着意识焦点更快更多的同时照亮两样不相关的东西,声音和符号的联系和对应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人类的语言变得更为高级和复杂。声音表义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
二、声音表义的优势
语言作为人类进行相互交往、传达信息、表达情感的媒介或手段,在交际过程中表征为口语和书面语。同时还有其他的表义方式,如体态语。所谓体态语,指的是“传递交际信息的表情和动作”,具体而言是指人们借助表情、姿态、手势、肢体动作、视觉接触、触摸、闻嗅等进行相互交际的非语言交际符号。
体态语交际表现的劣势一是体现在跨文化交际中,地域、民族、种族、文化等因素都决定着相同的体态语却表现不同的意义。尽管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的不断深化,不同民族的文化包括体态语已经有了相互吸纳、互相融合的迹象,但是中西方在体态语上还是有着巨大的差异。相同的手势、姿态、表情、动作等表达不同的含义。体态语在不同文化的背景下容易引起歧义,容易给交际带来不便。但是通过语言的声音交际就不会存在容易引起歧义的表达。因为声音表义其中之一途径――拟声表义,语言不通,但是通过惟妙惟肖模仿发出的声音,可谓普天之下的万国通语。目前在跨文化交际中最广为通用的就是使用双方都熟知的第三方语言,所以说利用声音交际是最便捷最通用的交际方式。
人类的视觉最发达,可是语言却诉之于听觉。体态语这种依赖视觉的手段,要发挥作用,离不开光线,夜里不行,黑暗或是有障碍物的地方也不行。声音则白天黑夜都可以发挥作用,也不容易受到阻碍。用体态语交际的过程中需要用到手,这时手就不能同时做别的事情,说话用嘴,可以一边说话,一边做事情,两者可以同时进行。由此看来声音是最适合人类的告知形式。因此,在人类交际的需求下,人类身体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人类的发音器官逐渐成熟,人类的语言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三、声音表义的意义
语言是通过其自身的符号系统(语音、文字)赋予外部世界的事物、事件以及人类的体验和情感以意义的。语言的功能按照语言学家奈达(Nida)的说法,就是指其心理学功能和社会学功能。在语言的两大功能中,我们可以看到声音表义的意义。正是声音表义赋予了语言的各种功能。
(一)语言的心理学功能:(1)命名功能。这是指语言被用作标识事物或事件的手段。例如,人们最初看见一只狗时,并不知道它是什么叫什么,人们只是知道它是欢蹦乱跳的事物,这会在人脑里留下形象。通过声音表义的第二种途径我们知道当意识焦点同时照亮两个不相关的事物,那么这个事物经过约定俗成就被赋予了意义,即分别给它们命名以示区分。语言的声音使得大脑里各种事物混杂的局面得到了控制,使我们知道了世间万事万物的名称。
(2)陈述功能。 这是指语言被用作说明这些事物或事件之间所发生的关联的手段。例如,我们看见草原上一群马在吃草,我们想把它表达出来,我们就会说:“马儿正在草地上吃草。”草地上的牧马人跟我们打招呼:“嗨!你们好呀!”我们回答:“谢谢啦!”回去后我们可能会有把此事告诉家人的心里需求。于是,我们就会对家人说:“今天我们去了草原。在那里我们受到牧马人的热情欢迎。马儿正在葱绿的草地上吃草。我们眼前是一派美景:蓝天、白云、绿草、骏马。太美了!”我们通过声音来陈述整个事件,进而表达我们内心的情绪。
(3)表达功能。这是指语言被用作表达自我情感和主观感受的手段。例如,当人们听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消息或传闻或看到令人惊讶的事物时,人们可能会说:“天啊!”;当人们遇到或听到可怕的事情感到惊慌时,人们会说:“太可怕了!”。正是由于声音表义我们才可以将语言的表达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
(二)语言的社会学功能:(1)人际功能。这是指语言被用作维持或改善人际关系的手段。例如,亲密朋友的聚会上,人们会说:“来吧!让我们开吃!”此时语气轻松随便,不拘礼仪;在就餐时,对自己的家庭成员,人们会说:“给我来点汤!”这是自家人无须讲礼节。以上在交际过程中体现的语言的人际功能,都是通过声音表义得以实现的。
(2)信息功能。这是指语言被用作传递信息的手段。广义上说,每一个人在说话时都是在传递某种信息。例如: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这是通过语言的信息功能阐明声音表义最明显的例子;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每天都向大众传播无计其数的新闻消息,这是语言的信息功能发挥的极致。语言通过声音发挥的信息功能使我们能够记住过去,应对现在,预期和规划未来。
(3)祈使功能。这是指语言被用作指令的手段,如命令、请求、建议、规劝等。如:孩子乞求母亲:“妈妈给我买个玩具好吗?”这种商量带着撒娇的口吻可以软化家长的心理,最大程度的使小孩的心愿得以实现;妻子规劝丈夫:“不要吸烟了,对你的身体不好。”听对妻子殷殷关切的话语,丈夫自然会下定决心戒烟。如此种种,不胜枚举。通过声音表义发挥语言的祈使功能,势必会影响、支配或引导受话人的行为举止。通过声音表义传达的语言的祈使功能,最能体现说话双方的相互关系。
(4)述行功能。这是指语言被用作宣布行为或事件的手段。说话人的讲话内容与受话人密切相关,直接决定或导致受话人身份地位、社会状况或机遇的变化。如:婚礼上,证婚人向新婚夫妇以及众人宣告:“你们正式结为合法夫妻。”通过证婚人传达出的这句话是神圣的,也是婚礼仪式上必不可少的一个程序。语言都是通过声音发挥它的述行功能,通过声音表义我们得以了解说话双方的社会现状。
(5)煽情功能。这是指语言被人们用作煽情的手段。如:慈善活动组织者的语言可以触动人们的恻隐之心从而解囊相助。通过视频短片或是亲身经历讲的小故事,使更多有能力的人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相声或小品演员的语言可以引发受话者的开怀一笑而忘记烦恼。总之,在这种种场合,语言都可以通过声音表义发挥其传情、煽情功能。从而使交际双方能够更好的进行情感交流和沟通,使人们的人际交往更加的顺畅。
当然声音表义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也存在一些劣势:有声无形。在人的感觉系统中,占第一位的是视觉,听觉远不如视觉来的实在又具体;转瞬即逝。声音传播的方式是依照时间流程展开的线性传播,时间短促,几秒或是几十秒,因而转瞬即逝。听话者很难记忆说话者的内容;无法存留。声音表义的内容很难重复阅读和查阅,不可保存,这在应用的广度上会有相应的限制。尽管声音表义存在以上诸种劣势,但是和其体现出来的优势比起来,实在是很微不足道的,所以声音表义仍然是人们交际过程中广泛采用的方式。
总之,语言的声音犹如音乐一样变幻无穷,除了上述提及的语言功能多样性中体现的声音表义的意义外,声音表义在日常生活中亦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现代语言学家研究得出的结果表明:小孩学习母语以及成人学习外语时候,先掌握语音的效果好于先掌握词汇和语法。可见,声音表义在生活中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应用。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语言使用更加得体,用词更加恰当,人际交流更加成功。
参考文献:
[1]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10.
[2]阎文培.全球化语境下的中西文化及语言对比[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