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6日《成都商报》一篇文章说:“余占鳌为了给被朱豪三手下诱杀的好友四奎报仇,与朱豪三誓不两立。”同年10月27日《新京报>也有一篇文章说:“朱亚文扮演的……余占鳌,为了给被朱豪三手下诱杀的好友四奎报仇,与朱豪三势不两立。”蜕的是同一件事,一篇用“誓不两立”,一篇用“势不两立”。哪个对,哪个错,还是二者都对?还是让我们先来考察一下这两条成语吧。
“誓小两立”意思是发誓决不同对方并存,形容彼此仇恨极深。语见元一张养浩《拟唐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破黄巢露布》:“期欲一平,誓不两立。辙乱旗靡,竞曳兵弃甲而奔;弓拨矢钩,成裂帛裹疮而走。”
例如明・许仲琳《封神演义》六十三回:“若是姜子牙将吾弟果然如此,我与姜尚誓不两立,必定为弟报仇,再***别议。”姚雪垠《李自成》一卷二十二章:“乞陛下赫然一怒,明正向者主和之罪,斩佞臣之头悬之国门,以示与东夷誓不两立。”蒲韧《二千年间》八:“甚至有在脸上刺了字以示和金人誓不两立的,他们都是忠义之士。”
“势不两立”指双方矛盾十分尖锐,不能同时并存。语出《战国策・楚策一》:“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
例如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六十五回:“玄德大惊日:‘若云长入蜀,与孟起比试,势不两立。’”鲁迅《两地书》六十六:“做文章呢,还是教书?因为这两件事,是势不两立的:作文要热情,教书要冷静。”姚雪垠《李自成》二卷一章:“他们这班土豪大户,天生的跟咱们义***势不两立。”
这两条成语渎音相同,只有首字字形不同,意思相近但有所不同。区别就在“誓”和“势”二字上。“誓”是发誓,“誓不两立”就是发誓不同对方并存,强调主观的决心;“势”指情势,“势不两立”没有发誓的意思,强调客观情势上彼此矛盾不可渊和。“誓不两立”使用对象只限于人,“势不两立”既适用于人,也适用于事物。
有人不了解两条成语的区别,往往把二者混为一谈。本文开头所举例子说的是余占鳌为了替四奎报仇,决心与朱豪三拼个你死我活,显然应该使用“誓不两立”,不宜使用“势不两立”。类似的误用在媒体中并不罕见。
例如:
1.这分明就是中华民族在忍无可忍的时候,用尽所有的气力喊出的一声震撼山河的怒吼,它喊出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满腔仇恨和愤怒,表现出了坚决与日本侵略者势不两立,坚决抗争到底的决心。(《三峡晚报》,2014年11月2日)
2.当日本鬼子屠杀了石门村的男丁,她和全村的女人们齐刷刷地跪下,她们没有屈服,心中在发誓“小鬼子……从今往后,咱们势不两立,不共戴天!”(搜狐网,2014年1 2月5日)
3.望着战友们的遗体,多少人发誓要与傅家***势不两立。(《红都秘事・从西柏坡到***》,长征出版社出版)
例1是说严立三将***的题刻表达了中华民族同日本侵略者不共戴天的决心,属于主观的意志,显然不能说“势不两立”。例2、例3更明确交代是“心中在发誓”“多少人发誓”,当然更不能说“势不两立”了。因此,诸例中的“势不两立”都应改为“誓不两立”。
4.在针对某些历史人物特有的脸谱化思维里,“忠良”肯定是不会“妄杀”忠良的,忠良和奸佞才是誓不两立的。(凤凰网,2009年11月24日)
5.东方也有分离主义……但现在看来,东方的国家观念更加稳固,法律和***治体系牢牢控制着分离主义的规模,社会道德体系也同分离主义誓不两立。(《环球时报>,2014年9月19日)
6.我也根本不相信所谓两个口号之争(按,指“国防文学”和“民族***战争的大众文学”两个口号的论争)像后来渲染的那么誓不两立。(光明网,2010年8月23日)
例4“忠良”和“奸佞”是尖锐对立、不可调和的,例5东方的“社会道德体系”同“分离主义”是格格不人、互不相容的,例6“国防文学”和“民族***战争的大众文学”两个口号确曾争论得不可开交,但这都是客观情势,而不是某个人的主观意志,因此,都不能使用“誓不两立”,应该改用“势不两立”。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誓不两立”与“势不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