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半路夫妻》、《生死劫》到《女人心事》、《前妻回家》,张嘉译近年出演的电视剧大都跟婚姻有关,他几乎已经被打造成了婚姻问题的代言人。而在热播剧《蜗居》里,他又出演了有权有势、成熟又不乏激情的宋思明,成为不少女观众热议的对象。大器晚成的张嘉译面对这些成绩,淡然表示:在成名前,正因为有爱人王海燕的陪伴,他才走得不孤单――
“投妻所好”,
邋遢男成品味时尚型男
张嘉译是个没什么野心的男人。在西安长大的他,对带着黄土气息的一切都有着悠悠的情怀:长长的古城墙、深深的老井、还有热气腾腾的羊肉泡馍,不与时尚接轨的古朴,再配上每星期都有的露天电影,这就成了张嘉译最满足的生活。所以,1991年从电影学院毕业后,张嘉译没有半点犹豫就回到了西安。
一直到了2000年,怀揣着没有被磨平的勇气和不甘,张嘉译再次来到北京,开始了影视道路的新拼搏,并因此而认识了演员王海燕。那是在两人合作《国家使命》时,张嘉译与王海燕演一对夫妻。他躺在病床上,然后王海燕趴在他那个床边上,跟他特别深情地说话。导演正准备喊开始的时候,张嘉译把导演叫过来说:“我觉得这场戏吧,这个台词写得不准确,删了吧!”而王海燕为这场戏已经准备了一个通宵,设计了该怎么走位、什么动作、什么表情!张嘉译却建议导演删掉这一节!王海燕当时心里那个气呀,真恨不得抽他一顿才好。
但也许是应了“不打不相识”那句话,此后,两人在合作过程中配合越来越默契,等电视拍完了,两个人已经熟识了。那时的王海燕比张嘉译有名气得多,见的世面也多,尤其对着装比较有眼光有品位。
好在张嘉译没别的毛病,和王海燕很快就成了恋人,并结了婚。不过,王海燕对张嘉译也有不满意的地方,那就是他太不注意穿着,无论四季,都是T恤、夹克,似乎不知道穿西装是什么感觉。王海燕为此给他讲了很多,张嘉译依旧我行我素,没什么改变。有一次,趁张嘉译不在家,王海燕把他的那些夹克什么的,统统都扔了,然后买回一批名牌衣服,放在衣柜里。张嘉译回家一看,自己的衣服全没了,当然不乐意。但最后争执的结果,还是张嘉译让步了。从此,穿衣打扮的事情就全由王海燕来打理了。
有了妻子当高参,张嘉译的着装品味很快提升起来了。以前那个有些邋遢的男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衣着光鲜、形象突出的型男了。 2007年,张嘉译参演王小帅的新片《左右》大获成功,在全国宣传推广期间,王海燕为他准备了不同的行头,每到一个地方,张嘉译都按照王海燕的交代,穿上不同的衣服,惹得记者频频追问他到底有多少套衣服。
《左右》被邀请参见柏林电影节,张嘉译准备到北京最有名的西服店订制西装。王海燕阻止了他,说:“要让柏林充满中国元素,干吗要穿西装呢?那么多外国人都穿西装,难道还缺你一个样式吗?中国人最具特色的服装就是中山装,我觉得你应该穿中山装去柏林。你的身架和脸形都非常中国化,穿了中山装一定会与众不同的。”于是,王海燕特地为他订制了一套中山装,并配上自己亲手扎制的绢花做装饰。
在柏林电影节的红地毯上,张嘉译不同品味的着装显得别具一格,无数的记者都把相机对准了他。张嘉译的形象谋杀了记者的无数胶卷。第二天,各大报纸的娱乐版都是张嘉译穿着中山装的大幅照片,被媒体称为“中国风”。
影视高参,
让沉寂小生火爆起来
张嘉译虽说是正儿八经的电影学院科班出身,但星运却远比不上半路出家的妻子王海燕。王海燕原来是乌鲁木齐的一个税务干部,因为喜欢影视表演,所以辞职到了海南演电视剧,后来又到了北京,并因为主演《誓言无声》等佳作而获得过金鹰奖最佳演员,是影视圈的红人。而张嘉译却因为性格的原因,在影视圈里一直不温不火。观众看他是眼熟,但很难想起他是谁?所以,张嘉译虽然主演的片子不比王海燕少,但远没有妻子出名。
两人结婚后,王海燕有意识地淡出了表演,开始全力做张嘉译背后的女人。这让张嘉译感到了无形的压力。王海燕安慰他说:“你有基础、有能力,只是机遇未到,你会火起来的。”
张嘉译是那种大器晚成的人,这一点王海燕看得很清楚。她为张嘉译分析戏路,认为他属于那种内敛、不温不火的人,在戏路的挖掘上也应该走这样的路线,尽量避免接古装戏。这点张嘉译听进去了,在他演戏的这几年,从没碰过古装戏。他开玩笑地说:“我穿长袍会是个什么样子?还真不好说,估计导演是不敢看监视器的。”
之后,《生死劫》、《半路夫妻》这样时尚的现代戏找到了张嘉译,虽然节奏舒缓,但却很对张嘉译的路子,让他开始慢慢在银屏上走红,观众也开始注意到了这个人。获得的好评,让张嘉译开始觉得自己的每一步都走得踏实了。虽然他还时不时地挑战一下自我,演了表情严肃的警察局长等角色,但基本的戏路已经确立起来了。
2007年,新锐导演王小帅邀请张嘉译出演自己的新片《左右》,并直言这是为柏林电影节参展而拍摄的。这让张嘉译很踌躇。从影这么多年,自己所演的都是电视剧,这都还没拿过什么奖,现在猛然要去柏林,到国际上去露脸,让他有些心虚,看完剧本之后,张嘉译感觉压力很大,不仅仅因为这是一部要送柏林电影节参展的电影,而且角色的塑造也相当不讨好。
在张嘉译陷入矛盾之中时,王海燕给他打气了。她不仅对他说王小帅是个有才气的导演,选演员的眼光独到,而且还帮他一起分析如何演好剧中的这一人物,帮他充分挖掘角色的内心变化和表现方式,在真切体会到人物性格命运的同时,也设想自己置身在那样的一个环境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张嘉译觉得自己准备充分,可以接受这一挑战了,于是打电话给王小帅说自己准备接拍。王小帅高兴地说:“我就知道你肯定行!这个角色非你莫属。”其实张嘉译知道,如果没有王海燕,也许自己真的就会放弃这个角色了。
张嘉译在《左右》里塑造的角色非常成功,成为影片的一大亮点。在柏林电影节上,张嘉译被提名为最佳男演员。当记者问他有什么感想时,张嘉译兴奋地说:“这得感谢我的爱人,王海燕女士,是她一直陪伴着我,一路走来!”虽然最后没有能够问鼎最佳男演员,但在他心目中,妻子的评价就是自己的金熊奖!
“投妻所好”,
浪漫家庭不“蜗居”
这些年来,张嘉译对自己最大的满意不是能在影视圈走红和片约源源不断,而是自己娶了王海燕。对于妻子为自己作出的牺牲,他也常常生出内疚之情。但在爱面前,这一切也都算不了什么。
王海燕自从和张嘉译结婚以来,就打定主意要做他背后的女人,或许是当初出来打拼时年轻,付出心力才站稳脚跟的王海燕特别看重家庭和谐的氛围。所以,当她找到了可以依靠的肩膀――张嘉译以后,王海燕开始全力经营着自己的家庭生活。
改造丈夫计划是王海燕进行的第一步。在改变了张嘉译的衣着品味之后,王海燕感到了一丝欣慰。觉得张嘉译还是很善解人意的。她见过许多成功男人不喜欢别人改变自己的习惯,也由此引发争吵和婚姻的破裂,但张嘉译却能实在地接受这样的改造,看起来是真的“投妻所好”了。
其实,张嘉译为妻子所做的远不止这些。王海燕出身干部家庭,喜欢文学,这也是她当初走上演艺之路的动力。现在她不怎么拍戏了,看书就成了她最大的喜好,尤其是对古典文学。两人一起上街,王海燕除了服装店,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书店了。职业及兴趣铸就了她对文学类书籍的情有独钟。她的这一喜好正好吻合了张嘉译的爱好。想当初在西安时,张嘉译最大的爱好就是到西安的碑林里看书。郁郁葱葱的树木遮住了天,斑驳的阳光从叶子的罅隙里洒落下来,张嘉译就在这惬意的时光里捧起一本书,一读就是一下午,有时候抬起头来,恍惚觉得像是回到了童年。于是乎,古今中外某某作家某某作品成了夫妻俩业余时间交流的话题之一。妻子的精神占有欲是很强的,只要她看中的文学书籍,无论价格多贵她都要买。而张嘉译这个“老板”也毫不犹豫地当场拍板拿下。面对着妻子如此的要求,张嘉译会毫不吝啬地满足她的欲望。
浪漫温馨的家是张嘉译和王海燕的二人世界的蜗居。两人时不时地上演一些浪漫小插曲,为二人世界增添一些情景喜剧。一个星期天,夫妻二人为了一件小事争执起来,张嘉译没有像往常那样对王海燕百依百顺,王海燕也紧闭双唇,一天都不和他说话。到最后,自知理亏的张嘉译憋不住了, 无可奈何地问王海燕:“我要怎样才能让你不生气了呢?”王海燕看着要投降的丈夫,心里暗暗直乐,却故意冷冷地指责他:“厨房油烟机的灯坏了三个月都没修,看看你都为这个家做了些什么!”张嘉译一拍脑袋:“怪我!怪我!”二话没说,他立即去修了。做完了这一切,张嘉译才舒了一口气,而一直看着他忙碌的王海燕早就笑着为他端来了饮料。
张嘉译出名后,不再为在哪里安家发愁,只想着在最舒适的地方安家,和妻子一起享受人生。2009年10月,张嘉译到成都拍戏,看中了这个最适合休闲的城市,特地打电话和王海燕商量,要在这里买房居住。
现在的张嘉译变得忙碌了。每次张嘉译去剧组之前,王海燕总要亲手把他的衣服再整理一遍,而不管他回家多晚,她都一直等着他。看张嘉译拍戏一整天人累得憔悴了,王海燕会轻轻地帮他揉揉肩膀捶捶背,然后为他做上一顿美味。
2009年11月,《蜗居》的热播,使媒体和观众对张嘉译的表演好评如潮,而他的事业也通过银屏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俨然成了婚姻问题的代言人,更被人戏称为全国丈母娘的首选女婿。所有这一切都没让张嘉译迷乱了双眼,他知道,无论时空如何变幻,无论前途怎么发展,王海燕始终是他情感星空的北斗星,指引他,牵引他,迈向温暖的明天。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张嘉译“投妻所好”,浪漫婚姻不“蜗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