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致和是文化人,他的梦想是三场及第,夸官故里,光耀门庭。在不幸落第、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做起生意,而一旦投入其中,又心无旁骛,全身心地打理,硬生生把一个最不起眼的产业做成了延续300多年的民族大品牌。
王致和老家在安徽仙源县。1644年,一边是大明帝国的鸮啼鬼啸,一边是大清王朝的金鼓喧阗,在这兵荒马乱的岁月里,他出生了。王致和是家中的老三,上面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他的父亲王怀巨是个普通的农民,既种地又经商,家境相当殷实。但经济上富裕不代表有社会地位,中国自古就讲究“刑不上大夫”、“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至上的观念深入人心,家里有再多的钱,也比不上一个功名。王家有足够的钱供孩子读书,自然王致和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明清时代,科举应试的大致流程是“童生一秀才一举人一贡生一进士”,分别在府县、省城、北京考试,任何一步都如履薄冰、百里挑一乃至千里挑一。只要中了秀才,就算国家认证的读书人了,可以享受特权,见官无须下跪,免除一定的徭役和赋税。根据非常有限的史料记载,王致和没有辜负父辈的期待,他在学业上非常有成就,甚至可以说早慧。康熙八年(1669),25岁的王致和以举子(举人)的身份第三次赴京赶考。按一般规律,在北京举办的会试三年一次,且是在乡试后的次年举行。如此推算,王致和在十年前,也即15岁时就考中了举人。范进的终身奋斗目标,在王致和那里却不费吹灰之力,其潜质之聪敏可见一斑。事实上,考中了举人,就有机会候补县一级的小官了。只要有足够的耐心排队,或者有足够的钱上下打点,逐级升迁,也不是没有希望。然而,雄心勃勃的王致和志不在此,他三次进京参加会试,希望乘胜追击,更上一层楼。
一根独木桥后面却是千***万马,王致和与众举人一样,铆足了劲往前冲,可惜,王致和不幸被“菜”了,并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菜”了。从后来的事业发展看,谁也不能否认王致和聪明、踏实、能干,但连续三次被挤下来,我们只能说,王致和没问题,是科举有问题,偶然因素实在太大。科举的失利对一个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年轻人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
王致和面前似乎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回家候补,从最底层的小官做起;一是继续攻读,等待下一次考试。然而,王致和耗不下去了,时不我待啊!他不想一辈子浪费在漫无边际的等待中。成功的渴望在心底燃烧,他要成为人上人。但到底什么才是成功?把名字写到皇榜中就是唯一的选择吗?在科举取士发展到王致和时的年代,上升途径枯燥而单一。除此之外,还有别的道路可走吗?
即使凭空想象,也可以勾勒出王致和此时的矛盾心态。浩如烟海的古籍中,有着无数匪夷所思的科举故事,结尾都是柳暗花明、皆大欢喜,好像只要有信心就一定能达到目标。而待到王致和亲身经历过之后,才知道那些东西不过是凭空吹起来的肥皂泡,画饼充饥而已。
与其他商业奇才一样,王致和发家致富的故事只能靠民间的口口相传传承下来—— 王致和金榜落第,闲居在会馆中,欲返归故里,交通不便,盘缠皆无;欲在京攻读,准备再次应试,又距下科试期甚远。无奈,只得在京暂谋生计。王致和幼年曾学过做豆腐,于是便在安徽会馆附近租赁了几间房,购置了一些简单的用具,每天磨上几升豆子的豆腐,沿街叫卖。时值夏季,有时卖剩下的豆腐很快发霉,无法食用,王致和不甘心废弃,于是他苦思对策,就将这些豆腐切成小块,稍加晾晒,寻得一口小缸,用盐腌了起来。之后歇伏停业,一心攻读,渐渐地便把此事忘了。
秋风送爽,王致和又想重操旧业,再做豆腐来卖。蓦地想起那缸腌制的豆腐,赶忙打开缸盖,一股臭气扑鼻而来,取出一看,豆腐已呈青灰色。用口尝试,觉得臭味之余却蕴藏着一股浓郁的香气,虽非美味佳肴,却也耐人寻味,送给邻里品尝,邻里都称赞不已。
这偶然的机会给了安徽青年王致和一个想象空间,也给了王致和一个痛苦的抉择,父辈眼神中流露的光宗耀祖、光耀门楣的渴望历历在目,可他还是选择了一条不归路——经商的不归路。这对王致和来说,是他从无意识经商到有意识转行的跨越,不啻于重生,他要放弃已有的成就,冒着传统社会“重农抑商”、“重学轻商”的巨大压力,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京味儿小说《王致和》中提到,王致和落榜后曾给武圣关公写过一封信,文辞俱佳,情真意切,也许仅是演绎,但也从中可以管窥到他内心深处激烈的思想斗争——
安徽仙源县举子、不肖后人叩拜武圣:乾何宽、坤何广,丈夫无业亦难立足。仕无长幼,以仁为尊;业无巨细,以精为上。武圣以青龙大刀之舞,攻城夺地;华佗用筷木小刃之书,剐骨疗毒。昔者,前辈无心插柳、柳成荫;不意酿酒,而琼浆溢遍华夏;不意点豆腐,而豆腐已誉满城乡。今,后人欲制豆腐新品,企武圣在天之灵佑之!呜呼,武圣并贤兄玄德、贤弟翼德,岂非小小商贩出身?!后人之意,在于新品口味出奇,以奇取胜、以奇传世、以奇为业精之尺度。王致和叩首,康熙八年七月。
王致和决定自主创业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思想的一小步铸就了行动的一大步——世间少了一个迂腐的酸儒,多了一个灵动而充满激情的商业巨子!
王致和把老父亲从家中接来,让他帮助自己张罗生意。臭豆腐是上不了大雅之堂的东西,但此物价格低廉,可以佐餐下饭,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吃得起,又是美味,而一个“臭”字,又极具亲和力,一下拉近了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既然已经改弦更张,王致和只能坚定地走下去。他呕心沥血,精心研究臭豆腐的工艺。其臭豆腐销路日畅,生意兴隆,后又经多次改进,逐渐摸索出一套独特的臭豆腐生产流程和工艺,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质量越来越好,名声也随之大噪。由于底子打得扎实,在王致和去世以后,后代完全继承了他的生产方式。到了清朝末年,连慈禧太后都知道了鼎鼎大名的王致和臭豆腐,每年的秋末冬初季节,都让太监们买一些来吃。但慈禧太后嫌其名称不雅,按其青色方正的特点,取名“青方”。把一种最民间、最底层、最草根的吃食送到皇宫中,成为御膳之一,王致和也算是做到极致了。
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而对王致和来说,无须退一步,转转身便海阔天空。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王致和:以终为始,海阔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