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尼尔・波茨曼的《娱乐至死》是对20世纪后半叶美国文化的探究和哀悼。本文对这一理论进行了阐述。并通过这一理论对目前,电视和网络时代的娱乐化倾向做出反思,认为对电视和网络媒体而言,引导社会舆论、创造良好社会效益是其义不容辞之责,同时这也是作为市场化进程中的一部分,在娱乐中反思、在反思后娱乐,才能促进自身发展。
【关键词】娱乐至死 狂欢 电视娱乐 网络文化 精神空虚
在这个“泛娱乐化”现象较为流行的时代,娱乐本身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不应该娱乐的也都娱乐了,在这点上,著名传播学者尼尔・波茨曼的《娱乐至死》这本书给予了我们一种很好的提醒。随着不再思考的人越来越多,电视,网络,报纸杂志开始不断用新奇、庸俗撕开人们的伪装,将我们的欲望一层层的暴露在阳光下。然而我们能做什么?我们真正要担忧的,不是一切文化内容会消亡,而是它是否成为娱乐的附庸。
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说,让人类走向不归路、走向毁灭的不是苦难,而恰恰是娱乐。无节制的娱乐会给人带来毁灭性的后果。过度娱乐不会让人走向真正的快乐,恰恰走向其反面。所以说,娱乐没有错,但应适可而止、恰到好处。
一、电视娱乐时代的反思
波茨曼深刻地指出:管理者们都深谙通过供给民众娱乐来安抚民心的重要性,于是,美国、英国、中国纷纷出现了“美国偶像”、“英国达人”、“超级女声”等各种选秀节目,出现了“康熙来了”这样的搞笑娱乐节目,以及各种不计其数的脱口秀节目。很多专家、学者也开始呼吁我们要有“娱乐精神”,波茨曼预言的“娱乐至死”或许已经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很多人身上实现。毋庸置疑,大众在娱乐中狂欢,会暂时忘记现实中的苦痛,由此可以缓解社会的紧张关系。可是,如今很多人却已经在以电视为代表的娱乐中失去思考的能力。
秉着“快乐至上,观众至上”的理念,在2010年伊始,湖南卫视送上回馈观众的“2010金芒果粉丝节”。经过持续不断地努力打造,湖南卫视终于锻铸出以“娱乐”为形,以“快乐”为神的罕有“电视湘***”现象。10余年来,虽然也受到不少因娱乐招来的“低俗”等批评,但其始终注意品牌价值的打造,承担着强大的社会责任感。湖南卫视是一个吸纳多元文化和观点的媒体空间,它尊重每一个个体的观点,也能第一时间直接的让观众意见垂直表达并得以听取。观众们则在湖南卫视的众多优秀节目中,各自找寻到和接收着快乐、开心、感动、思考等等。观众与湖南卫视共同快乐成长,相守相望,始终相依,这是一个很理智的选择和结果。
然而波兹曼的名作《娱乐至死》企***提醒的观点,在当代中国同样也是从湖南卫视举办超级女声的走红开始:批评粉丝选秀、警惕电视节目……与娱乐有关的一切,都被打上低俗、肤浅的烙印。如果说2004年横空出世的“超级女声”,体现的是平民化、互动性的大众文化,是一次纯粹的娱乐版全民狂欢,是对传统严肃文化的反叛和颠覆,那么,其后因“超级女声”的巨大效益而东施效颦的选秀节目,则无疑是毫无自主性的疯狂复制和近亲繁殖。不排除某些选秀节目规范健康,但更多的却高举爆炒甚至恶炒旗帜,肆无忌惮得令人作呕。在耀眼的镁光灯下,过分煽情、胡编乱造、人身攻击、揭短恶搞等一波接着一波,越来越浓的铜臭味污染着大众的嗅觉和视觉。选秀节目俨然已经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造成了大众的视觉疲劳。
曾经沸沸扬扬的《第一次心动》“娱乐至死”,就应该能唤醒那些还一直昏睡的选秀节目主办者,让选秀节目走出“克隆+炒作+庸俗=利润”的怪圈。从提升节目品位、规范操作程序和创新上下功夫,把选秀节目这盘粗粮,打造成花样百出的符合大众文化与口味的营养美味。
可是,在光怪陆离的后现代社会,我们的娱乐传播主体越来越看重经济效益,忽视了它所传播内容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对于市场利益的过分追求,对于“受众即市场”观念的片面盲从,使得我们的娱乐传媒对自身的定位也偏离了正确的方向,这无论对传播对象还是受众来说,所造成的恶劣影响和危害都会在日后一点点地显现出来,自身的发展也会存在诸多隐患。
对娱乐文化的无限扩张,西方有识之士是怀有警惕的。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更对“娱乐的泛化”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但同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它的积极一面。对于电视文化来说,没有哪一种节目能像娱乐节目一样,可以如此彻底地摒弃观众的各种差异,在不同阶层的观众面前实现如此平等的沟通;也没有哪一种节目可以为范围广大的观众提供轻松忘我的休憩环境,让观众在钝涩的社会节奏下迸发会心的微笑。对电视媒体而言,引导社会舆论、创造良好社会效益是其义不容辞之责,同时这也是作为市场化进程中的一部分,在娱乐中反思、在反思后娱乐,电视媒体促进自身发展,是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必然需求。
二、莫让网络沦为空虚的狂欢
波兹曼的预言,是针对电视时代所带来的娱乐的“泛化”,是对一切公众语言都以娱乐形式出现的担忧,是对人们被动淹没在电视所带来的大量“虚假”信息中的悲哀。这个预言在美国乃至今天的中国,都已经成为事实。如今,网络这一新兴传播方式正日益成长,并且成为了我们生活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那么,这个全新的媒介是否真能把我们从电视所构筑的怪圈中解救出来,让人们重新学会思考和阐释呢?有人保持乐观态度,认为网络与电视不同,其受众对信息的接受具有最高的自。在网络上,人们不是被动接受信息,而是主动搜索信息乃至信息。既如此,网络应该是自由意志者的天下了,如电视那般的泛娱乐化倾向,应该不会出现。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现实却是另一番情景:看看各大门户网站的诸如“广州街头出现女子尸块”,“莽少女抽刀捅伤两少年”,“女子一天两次火烧情人家”等等所谓“社会新闻”,以及这些网站链接中漫天飞舞的“半裸女”***像,关于网络的幻想也许就能够清醒大半――即使是波兹曼笔下的电视娱乐时代,也没有如此裸的仅仅为满足看客猎奇心而编辑的“新闻头条”。至于信息的获取,也不容乐观。如果说电视是打开了信息洪流的闸门,那网络就等于直接让人置身于信息的大海。所谓的“真实感”在众多彼此矛盾又更加缺乏现实感的信息流前显得无足轻重。
在网游中虚度时光,在网页里搜索隐私八卦,对着闪烁的头像窃窃私语,或者在上班时间“偷”几棵对面同事在虚拟农庄中辛苦“播种”的大白菜……恰如英国诗人柯勒律治的诗句:“到处都是水,却没有一滴水可以喝。”我们的网络生活,不正面临同样的尴尬吗?就像“贾君鹏”一帖那样,所谓的“网络第一神帖”其实就是“网络第一水帖”,毫无实质内容。
纵观“贾君鹏帖”事件,只是一句近乎无聊的调侃,最终却引出了数十万人关注的火爆,这一奇特现象也反映出了网络特有的文化。恶搞、队形、盖楼、抢楼、PS、人肉搜索等诸多网络流行文化在此全部都反映出来,俨然一场网络文化的狂欢。网民们在种种看似无聊的网络行为中寻找自己的欢乐,折射出了诸多网民精神文化的空虚状态。在这场网络大狂欢背后,难掩亿万网民内心深深的寂寞。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可怕的不是我们对娱乐趋之若鹜,而是我们对娱乐化的现状和趋向熟视无睹、麻木不仁。在这个网络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有点类似“贾君鹏”,沉迷于网络而忘记“回家吃饭”,被某种力量控制而浑然不觉。“贾君鹏”事件是网络娱乐化的明证。绯闻比新闻受关注,恶***经典更流行,无聊比一本正经有市场……我们在娱乐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甚至“娱乐至死”。
20年前,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嘲笑“新闻的价值取决于能带来多少笑声”,批判进入“电视时代”的美国,“除了娱乐业没有其他行业”,“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他引用英国小说家奥尔德斯・赫胥黎在科幻小说《美丽新世界》中的警示,提醒大家不要让真理淹没在充满感官刺激的庸俗文化中,不要因为对娱乐的无尽欲望和享乐而失去自由。可是,波兹曼在2003年去世,不知道有没有感受到今天的“网络狂欢”和“自由”。
结语
正如波兹曼所言,高度的理性和秩序、超常的冷静和客观,都已渐行渐远,“娱乐时代”款款而来,“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我们在娱乐化文化精神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甚至“娱乐至死”。波兹曼的警示并非完全是耸人听闻的,“精神的枯萎”乃至“毁灭”在我们这里也已经显露出危机的端倪。时下的娱乐狂欢,或许只是简单的表象,我们远没有到娱乐至死的程度。但无论保持沉默抑或是参与狂欢,都是时候该勇于反省了。■
参考文献
①尼尔・波茨曼 著,章艳 译:《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②向莉,《读娱乐至死:我们不能失去思考》,《华夏时报》,省略,2009-6-12
③薛世君,《“贾君鹏”让网络“娱乐至死”》,《广州日报》,tech.省略,2009-08-03
④叶艳宁,《电视真的会让我们娱乐至死吗》,《青年记者》,2006-1-26
(作者: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
责编:周蕾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警惕狂欢中的“娱乐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