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理工大学的校长,在新生开学典礼上,拿出一个栩栩如生的蝴蝶结,告诉坐在台下的学子们:这只蝴蝶美丽的双翅,一个叫科学,一个叫人文。突然,他迅捷地解开蝴蝶结,蝴蝶结“还原”成一根长长的红绸带。校长语重心长地告诉学子们,科学与人文是生命整体的两个部分。人生的美丽,很重要的就是要长出这两只美丽的翅膀。徜徉在扬州中学美丽的校园,我会经常想起这位大学校长的比喻,因为,“科学与人文融合”正是扬州中学的文化基因和办学特色。
一、浓厚的文化传统
扬州中学创办于1902年,110多年来,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校友中有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原中共中央***治局委员、著名理论家***,著名作家、学者朱自清;有“两弹一星”元勋黄伟禄,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征镒、吴良镛等49位院士;更有大批专家学者、各级干部、各行各业高素质的劳动者。学生健康成长,学子英才辈出,扬州中学走的是“科学与人文融合”之路。
(1)重视人格养成。科学主要回答“是什么”,人文主要回答“应该怎样”,但它们又是融通的,科学在一定意义上是人文的基础,人文精神则是科学的灵魂。爱因斯坦认为:“科学和艺术本质是一致的,它们都源于对真善美的共同追求,它们又是互利的,互相之间都可以以想象而激发对方的灵感。”(姬旭升:《爱因斯坦》(科学家传记丛记),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72页) 科学与人文在教育上的融合,自然应当指向完整人格的培养,朱自清先生当年创作的校歌,吟唱的就是:“人格健全,学术健全,相期自治与自动,欲求身手试豪雄,体育须兼重……”扬州中学的老师们说起校友的事迹,或为民族***光荣献身,或在***界商界文学界叱咤风云,或为科学殿堂增光添彩,或勤勤恳恳坚守平凡岗位,共同的正是扬州中学标志性的建筑树人堂所寓意的,他们都是站起来的“人”,都有健全的人格。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在重病之际,为母校创作新的校歌,才会以无限的感恩歌唱母校这“生命的摇篮”。
(2)力求文理协调。科学与人文的融合都是要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的,梁思成先生当年批评“半人”现象,就是指科学、人文只择其一,另一方面全然不知,于是只是“半人”。正如朱自清先生创作的校歌,扬州中学追求“学术健全”。校友、作家冯亦代回忆当年学校的情景:“虽说‘数理化在扬中课程表和成绩单上始终唱着主角’,但文学、音乐、美术以及体育,从师资到教学设施、课外活动,仍占有不少优势。”据扬中校史记载,扬州中学首以“数理”闻名,而其他各科,“亦皆根基深厚,无不全面注意,力求均衡发展”。八中时期,音乐、美术、手工均作为必修课开设。同时,又开设丰富的选修课程,文科方面开设文学学、文学概论、文学史、英文名著选修、社会学、伦理学、逻辑学、中国近百年史、国家概要、法学概要、东亚各国史、西洋近百年史、科学发展史等,理科方面开设化学实验、矿物学、工业化学、高等代数、高等几何、高等物理实验、平面测量、微积分等,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3)体现文理融合。扬州中学曾有名师云集的时代,这些名师很重要的就是文理兼长,率先垂范,给学生带来深刻的影响。2010年5月10日,同志回到母校,他在参观校史陈列馆时,发现一张老照片,上面的人是当年的数学老师杨德隅。同志深情地回忆道:“这是我的数学老师,他是我的恩师。那时他教我们微积分,记得第一堂课讲极限,杨老师开头讲的是《庄子》,‘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我立即对极限的概念有了清晰的理解,以后再掌握微积分也就顺理成章、直道而行了。”冯亦代回忆语文老师王板哉,说王老师板书时,全班鸦雀无声,都在欣赏老师的“板画”。王老师能把主题、情节、人物性格、作品意境,以“画”呈现,生动形象,历久难忘。这位齐白石的高足,后来成了著名画家。正是这些“全人”式的名师,给学生带来深刻的影响,使得很多学生的发展走向“全人”的境界。冯亦代回忆参加第六届中国作协大会和第七届文化会时写道:“在两会代表和中央领导的联欢晚会上,同志手敲渔鼓,吟唱道情,接着又唱了两首外文歌曲”。论“出身”,同志无疑是“理工男”,但其深厚的人文修养令人钦慕。正是扬州中学特有的文化塑就了一批批这样的杰出人才。
恰如有的学者所说,学校文化、学校特色应当具有内生性,应当是从学校文化土壤里生长出来的。扬州中学“科学与人文融合”正是植根于学校深厚的文化土壤,深情藏沃土,树大而根深,自然就有了郁郁葱葱的风景。
二、系统的课程载体
扬中校友、著名作家袁鹰在回忆国文老师鲍勤士时说:“那时的国文老师,一般都不用现成课本。”“鲍老先生从不用书店现成的篇目,全部是自选范文,由学校教务处职员刻钢板油印装订。我们每学期拿到这种课本,别有一种情趣。”创意课程,教材自主,以最合理、最有效的方式提供给学生“食品”,这是扬州中学历史的宝贵经验。扬州中学坚持“科学与人文融合”,发扬课程创新传统,提出“文理兼重,理实交融,中外并重”,形成新的课程载体。
(1)完善三类课程体系。扬州中学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规定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自主性课程。①规定性课程。这是国家统一课程,包括必修科目与选修I的内容,主要关注两大问题:一是“开齐开足”,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其在素质结构中不要出现“结构性的缺失”;二是“做实做优”,既要坚守我们优良的课程传统――“严实精活”,又要吸纳富有时代气息的课堂教学艺术,在“轻负”的框架内突出“优质”的要求。②拓展性课程。这是校本特色课程,包括“人文与科学素养类”和“创新思维与竞赛类”两大系列18个模块,216个讲座,目前,有7个模块获评扬州市优秀校本课程,其中《艺海漫步》获省校本课程优秀成果评选一等奖。它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融通性”,彰显学校“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办学特色,以模块教学淡化学科壁垒倾向,强调综合性和生活性,为学生奠定宽厚的知识基础,形成全球化的视野;二是“选择性”,由本校与高校等研究机构合作,提供足够的课程资源,让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得以满足,兴趣、特长得到尊重。为了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拓展性课程在增加综合型课程、实践性新课程等方面,依然存在发展空间。③自主性课程。这是生本资源课程,主要包括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和社团活动。我们认为,学生自身就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在“生生互动”中可以增强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进而取长补短,形成特殊的“学习场效应”。自主性课程主要有两大性能:一是“体验性”,强调直接经验的获取,提升学生在“自我实践”中学习的能力;二是“群体性”,促进相互合作、自治自动,建立具有“学习共同体”特征的合作小组,进而推动“社团组织”的建设,就是保证学生自我规划、自主发展,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2)校本课程创新。扬州中学的拓展性课程属于校本课程范畴。扬州中学从2005年积极开展校本课程的实践探索,在卫刚校长主持下,从当初零散的“树人讲堂”模式,逐步发展成体系化、规模化、常态化,包含18个模块216个专题的校本课程体系;从只有个别名师主讲的“讲座”,发展为全校教师参与,集体开发和实施,不断更新的开放式课程形态。从2009年起,学校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拓展性课程框架。(见第6页表)
(3)校本教材开发。如扬中历史上那些彪炳校史的名师,今天的扬中老师自然保留了自主开发教材的传统,学校组织各学科教师编写了“科学与人文系列读本”共42册,全国很多兄弟学校都在选用。此外,学校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组织编写了校本教材《树人堂下》;特级教师蒋念祖主编《美育与中学语文素质教育》丛书28种,全国发行;特级教师王雄主编《青春期孩子的心思》,作为江苏省地方教材广泛使用;扬州中学语文组编写的《对话・拓展――高中语文读本》5种,正式出版,深受欢迎。这些校本教材作为国定课程教材的补充,使学校课程体系更为完整,也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落地生根奠定了基础。
三、鲜明的教学追求
扬州中学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提出课堂教学的“四原则”。
(1)结构性原则。这里的“结构”一是指学科的内容结构,在知识维度,指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体系;在方法维度,指与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体系相关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价值维度,指与思想方式、行为方式相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二是指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包括相关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意志行为。
(2)过程性原则。扬州中学的老师们基于“学科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这一基本认识,强调学科教学既要揭示教材中所隐含的学科专家的思维过程,也要揭示教师的思维过程,更要揭示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这就需要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以“生长性”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形成一节课的主要结构和基本框架。坚持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统一,并把生成过程中思维的质量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的评价标准。
(3)参与性原则。其一,强调教学过程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其二,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思维的一种实践活动。这里的“参与”,是一种主体性的行为,是积极主动的自觉行为;是“让”出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自己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是思维的参与,而不是课堂上的表面热闹;是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包蕴主体间的意义。
(4)差异性原则。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辩证处理统一与差异性关系,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补短,获得最佳发展。
扬州中学在推进“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教学四个原则”,让我们从中认知和感受到:第一,以人为本。上个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史家乔治・萨顿就提出“新人文主义”主张,这里的“人文”是包含科学精神的。马克思也说过:“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8页) 人文教育是关于“人之为人”的,而在马克思那里,自然科学的教育是应包含“人的科学”。“四原则”内在地体现了这样的思想。第二,重视理性精神的培养。新课程启动后不久,卫刚校长还是一线的数学教师,他在当时的文章中就提出,“把数学理念作为数学教育的目标,是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数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他认为:“理性精神,是指人们超越感情经验的束缚,借助于理论思维获得对于事物本质更深刻的认识。”数学教育“在学生理性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四原则,重思维,重参与思维,重每个人的参与思维,重生成过程中的思维,都是指向理性精神的培养。第三,提倡创造性地“教”与“学”。“四原则”倡导问题驱动,强调主体性参与,提倡师生、生生互动,都在着重培养创造性意识。恰如贝塔朗菲所说:“教师要致力于培养每个学生的自然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对于探索的欲望及其成功的内在愉悦。”(贝塔朗菲:《重建人类尊严》,载《中华读书报》1999年7月14日)创造性地“教”与“学”,既是人文,又关乎科学。余英时说:“西方人‘为真理而真理’的精神才是科学的真正源头。”可能是在主体性、创造力方面,我们更能理解李***道先生所说的“科学与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第四,对每个学生的深层关照。“四原则”关注差异,关注学生伴随正确态度的学习,关注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这是“科学――教育的科学”,人的“科学”,更是人文,以人为本。
四、浓郁的文化氛围
文,“纹”也,在自然界中打上人的印记,于是就有了文化。“以文化人”,文化的意义就在于培养新人,恰如《礼记》说:“五色为文”,扬州中学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文化建设是相当丰富的,除了上面提及的外,还应该浓墨记载的有:
(1)制度创优。教育力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潜能发挥是扬州中学重要的育人传统。***在中学阶段即写出《淮扬方言概论》,他后来回忆说:“扬州中学给了我们宽松自如的读书环境,这使我们至今非常感激。”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院士在上高中时,植物老师曾为他专门举办过展览会,展出了他搜集的200多种标本。他说:“这对于我热爱植物学产生了极大的鼓舞。”扬州中学秉承这样的办学传统,在制度设计中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蕴。
扬州中学的校友们对母校的回忆,或是树人堂这样的地标性的建筑,或是老师们关心学子的某个细节,更多的则是成为文化记忆的活动。前任扬州中学校长、现扬州市副市长董玉海曾提及,民国19年的元旦艺术品展出,陈列品多至2300多件,内容有国画、西画、***案画、摄影、手工等;音乐会演出节目30多场,有独奏、伴奏、二部合唱、四部合唱、丝竹、昆曲、京剧、歌舞等。校友回忆当年的情景:“全校学生千余人雍雍熙熙、弦弥不辍,为一学府,亦为一大家庭。”今日的扬州中学还时常见到这类景象。
(2)活动创意。“六个一工程”是学校标志性的活动,其中包括:一体(学习共同体)、一社(学生社团)、一节(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一校(中学生课余***校)、一室(心理咨询室)、一台(校园广播电视台)。“六个一”工程中“一社”包含了丹青书画社、新苗子学社、新视野摄影社、树人电视台、树人艺术团等等,可谓是“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其中的“一节”,包含学校文化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新年音乐会等等,这些节日精彩纷呈,往往成为全校师生的盛大节日,成为学子心中永久的文化记忆。学校还有诗歌朗诵会、命题辩论会、英语课本剧表演赛、“激发学生领导力”系列活动,学生会干部民主直选活动……正是这些充满创意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3)科研创新。扬州中学“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实践,基于科研,促进科研。10多年来,扬州中学申请立项部级和省级课题10多项,开发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系列校本教材。老师们出版了“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系列专著,如《数学――从思维到文化》《逻辑探索方法》《美育与中学语文教学》《艺海漫游――文艺欣赏漫谈》《高中历史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研究》等,主编相关论著48部,在国际刊物上7篇,公开发表省级以上论文600多篇,在核心期刊200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心收录100多篇。这些研究成系列、有深度、进学科,与“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实践实现了有效互动。
早在2006年,《江苏教育研究》就曾刊载过一组扬州中学关于“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文章,从当时老师们的文章中,可以触摸到扬州中学老师“科学与人文融合”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比如王雄老师谈到教师科学与人文的素养,他认为应体现在六个方面。①在认同自然与人和谐发展的前提下,确定“以人为本”理念。这是科学发展的终极目标。②强调质疑与实证,这是科学精神的重点。③服从事实与真理,这是科学精神的基石。④鼓励探索与创新,这是科学精神的关键。⑤倡导民主协作与坚持,这是科学精神的品质。⑥科学之外还有很多激动人心的目标,这是熔铸科学精神应有的视野。各学科老师也都结合自己的学科特质,阐说了“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内涵和策略。此处让人想见,扬州中学“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实践是多么的扎实;也可以想见,在达成育人目标的同时,老师们的专业成长是怎样的一种蓬勃景象。惟如此,扬中的学子们才能长成科学与人文美丽的双翅,点缀人世间烂漫的春光。
(杨九俊,江苏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特级教师、江苏教育学会会长,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