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文学作品的审美意义与其道德、艺术价值同样重要。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洛丽塔》长久以来就其美学效果和道德主题备受争议。这部小说形式优美,语言丰满流畅,讲述了一个悲伤的畸恋故事。就其故事主题而言,无疑它是不道德的,然而,纳博科夫却运用各种写作技巧将整部小说化腐朽为神奇,使其读来不仅感人,而且干净异常。艺术技巧的运用赋予了这个罪恶的故事美丽的外衣,充分的表明了美与形式的密切关系。这是这部小说的成功之处,也是纳博科夫所要强调的创作价值所在。
关键词:美;道德;形式;技巧
《洛丽塔》是俄裔美国作家弗拉迪米尔•纳博科夫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部奇异的小说,讲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中年男子亨伯特迷恋一名十二岁少女洛丽塔,为了能够亲近她而娶了她的母亲夏洛特。在夏洛特意外死于车祸后,亨伯特开始了与洛丽塔一年多的汽车之旅。这疯狂而漫无目地的旅行最终以洛丽塔的逃脱而结束。当亨伯特千方百计找到洛丽塔时,她已是一个身怀六甲邋里邋遢的妇人。洛丽塔拒绝了亨伯特要她重新回到他身边的请求。亨伯特黯然离去后杀死了帮助洛丽塔逃脱的情人奎尔蒂,并因此身陷囵圄。整部小说正是亨伯特在狱中写下的自白。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不道德的故事―畸恋、、谋杀、死亡。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这部小说在出版之前历尽坎坷,并在出版之初混迹于一套***读物中长达五个多月的时间。然而,出版之后的《洛丽塔》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并一度窜升至畅销书排行榜的第一名。纳博科夫和他的《洛丽塔》突然的获得了国际性的声望。《洛丽塔》甚至“因其特异的创作风格,非凡的叙事技巧被英国编入二战以来影响世界的100部书之中”。是什么使人们对一部讲述了一个不道德故事的小说给予如此高的评价? 答案就在引号里的那句话里―“特异的创作风格和非凡的叙事技巧”。纳博科夫巧妙地运用了他高超的艺术手法呈现给读者一部干净得出奇甚至近乎唯美的小说。
整部小说采用了亨伯特自白的形式,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给了亨伯特绝对的主动权。亨伯特从童年回忆开篇,将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他是唯一的发言人,其他人物都是操纵在他手中的木偶,而所有的情节也都是他筛选后的结果。无论亨伯特是否可信,读者只能相信他。他是事实和读者之间唯一的纽带。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他可以任意的决定说什么不说什么以及怎样说。在亨伯特的叙述中,他是一个深陷于对他所谓的“小仙女”的迷恋而不能自拔,灵魂和肉体都饱受折磨的可怜虫;洛丽塔则是一个顽皮、狡猾、任性、虚荣的问题儿童。虽然很明显,在整个故事里,后者是绝对的受害者,但在阅读这部小说的过程中,读者却很容易将同情心倾注到前者身上。这是因为亨伯特在叙述中大肆渲染了自己的感受却剥夺了洛丽塔表达自己的权力。大量的内心独白使得读者对亨伯特的感受有了细致的了解,相对的,对于洛丽塔及其它人物的所有认识都是透过亨伯特的视角和感情的过滤来实现的。
《洛丽塔》之前,纳博科夫主要进行诗歌创作,这给他打下了非常好的驾驭文字的基础。小说中的亨伯特家境优裕,受过良好的教育,所从事的工作又都与文字编纂有关。于是,小说外的纳博科夫自然的赋予了亨伯特自白书诗歌一般美妙的文字。《洛丽塔》充满了戏仿、暗示、暗喻、和借喻,这不仅使整部小说幽默而不沉重,异常的干净,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亨伯特树立一个文雅、渊博、魅力非凡的形象。英文版本中随处可见押头韵,半韵,及谐和的运用,这又赋予了这部小说非常强的音乐性。第一人称叙述不仅赋予了亨伯特作为唯一叙事者的特权,而且自然的引导读者把自白书的创作完全归功于亨伯特而不是纳博科夫。所有这些艺术技巧的应用有效的分散了读者在阅读这部小说时的注意力。读者会发现在故事之外原来还有如此多的趣味:发现、辨别编织在文字间的对六十多位历史名人和典故的戏仿;体会各种奇妙却又别具风味的比喻;随着情节的发展顿悟前言中若隐若现的提示和伏笔。《洛丽塔》是一座文字搭建的精美的水晶宫。其中奥妙无穷,五彩绚烂。每前进一步,都会有令读者惊喜的新发现。欣赏这座水晶宫的同时,谁还会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那与道德有关的故事上呢?
在这部回顾情感历程的自白书中,亨伯特情感和思想上的痛苦斗争贯穿始终。他一边用强烈而又耐心的笔触详尽的描述自己饱受的煎熬,多次饱含感情的表白自己对洛丽塔深切的、令他无法自拔的爱恋,一边痛苦的坦诚自己对洛丽塔的伤害。他对自己有明确的定性,“不正常的、被动的、怯懦的怪人”,“不是***狂”,“是不快活、阴郁但文雅的绅士”(纳博科夫85)。回想起对洛丽塔心怀叵测的时刻,他称自己为“狡黠又臃肿的魔鬼”( 纳博科夫114)“可怜的恶棍”( 纳博科夫140)。他承认自己是“卑劣”的,他和洛丽塔的同居生活是“奇特的、充满兽行的”。亨伯特自始至终都在矛盾的情感中挣扎。他执着于对洛丽塔的迷恋,认为自己对洛丽塔的爱是无奈的、真切的,同时却又清楚的知道洛丽塔是不快乐的,是受到了伤害的,因而禁不住谴责自己。在自白书的结尾处,杀死奎尔蒂之后,听着山谷里远处孩子们模糊的欢笑声,亨伯特幡然顿悟,“……然后我明白了,那刺痛心肺,令人绝望的东西并不是洛丽塔不在我的身边,而是她的声音不在那和声里了”。( 纳博科夫318)他终于认识到,自己痛苦的根源在于对洛丽塔造成的伤害。虽然这份觉醒来得太迟,但这番话仍然感人至深。有报刊曾把它赞为“二十世纪抒发感情的最美的话”。亨伯特觉悟了,洛丽塔却已经被毁了,此外还有许多其它的悲剧也已不可挽回。然而,读到这里,亨伯特却激不起读者十分的恨意。他不也是受害者吗?他不是已经如此痛彻心肺的悔悟了吗?《洛丽塔》是博学、忧郁、文笔优美、幽默、心力交瘁的亨伯特临死前所写下的凄美、无奈的自白书。谁还在意它是不是道德的?
纳博科夫自己承认并不关心《洛丽塔》的道德问题。对他来说,文学创作的目的就是创造一种 “审美狂乐”的感觉。“一部作品的妙处全在风格与结构,伟大的思想无非是一堆空话”。毫无疑问,纳博科夫和他的《洛丽塔》成功地实践了这些理论。一个不道德的故事在纳博科夫笔下成为一部迷人的、优美的小说。读者在读这部小说时,审美心理得到了满足,把它归为美的事物,虽然它讲述的是一个丑恶的故事。形式创造了美,甚至把丑恶变成了美。形式在审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人获得美感,感受到美的媒介是形式。没有美的形式,再美好的事物也无法等到人们的认同;反之,不美的本质却可能通过美的形式获得美的赞誉。当然,《洛丽塔》并不是迷惑人的,是不好的,是丑恶的本质披着美丽的外衣。文学与现实是分离的,正如纳博科夫所说,“文学是一种发明,小说就是虚构的故事。如果把故事称之为真实的故事,那无疑就是玷污了艺术和事实。每一位大作家都是一位大骗家(deceiver)”。《洛丽塔》提供了审美的愉悦,它就已经是美的了,这就是它存在的目的,它对于现实世界的任何道德意义都没有意义。《洛丽塔》体现了文学中形式的重要性,这是它文学上的意义;它现实的意义,如果存在的话,绝不像引言中小约翰雷博士说的那样“《洛丽塔》应该使我们所有人―家长,社会工作者,教育者―以更大的警觉,更远大的抱负,为在一个更为安全的世界中抚育起更为出色的一代人而贡献自己”( 纳博科夫4),而是要告诉读者,现实世界中,人们要努力使事物的本质和形式统一起来,要克服某些绚丽形式的迷惑,认识本质,还要改善美的本质的不美的形式。
参考文献:
[1]Andrew, David Aestheticism, Nabokov, and Lolita New York: The Edwin Mellen Press, 1999
[2]Clancy, Laurie The Novels of Vladimir Nabokov London & Basingstoke: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1984
[3]Field, Andrew The Life and Art of Vladimir Nabokov New York: Crown Publisher, Inc, 1987
[4]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著,于晓丹译,《洛丽塔》,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0年
[5]聂丽珠, 《〈文学讲稿〉和纳博科夫》, 广西师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3期, 1994年
[6]王阳著,《小说艺术形式分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从小说《洛丽塔》看美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