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顾虎头,满壁画瀛州。
赤日石林气,青天江海流。
锡飞常近鹤,杯度不惊鸥。
似得庐山路,真随惠远游。
小小画壁,如神奇的魔方应有尽有。赤日、山石、树林、紫气、青天、江水、海流、锡杖、鹤、木船、鸥……意象纷呈,令人目不暇接。一个“满”字,总括了诗中之“画”,既体现了壁画丰厚的内容,又反映了画手高超的处理技巧。于是乎,面对画壁,诗人禁不住脱口惊呼:难道什么时候东晋大画家顾虎头(即顾恺之)画了这幅壁画!
“赤日石林气,青天江海流”,诗人并置了八个名词:赤日、石、林、气、青天、江、海、流。其中又以“气”、“流”最为关键(依据对仗的规律,同“气”一样,“流”也应当为名词,理解为“江海上的小流”)东来紫气飘飘,江海流水潺潺,诗人不摹其动态,而用两个静态的名词来表达,一方面留下空白让读者去想象,另一方面也创造了画面和谐的静态美。瞧,红日冉冉升起,山石边的林子里飘逸着紫气;再看那蓝天之下,江海缓缓地流淌着……这幅宁静、和谐的画面,不正符合在外云游的僧人那种期待心理么?诗中有“画”,那位壁画画手取景精当,使景物动静有致;“画”中有诗,诗人意象纷呈的方法用得很妙。
又是一幅新美的***画。紧承“赤日石林气”,诗人先写“锡飞常近鹤”。尽管石路难行,但云游的和尚深得自然之趣,如笼中之鸟,“复得返自然”,手扶锡杖(又叫鸣杖,杖头有环,摇动时发出响声,是和尚用的一种手杖)不免产生往来无阻的感觉。一个“飞”字,无疑不是实写僧人行走之快,因而“飞”字的运用不会破坏“赤日石林气”宁静之美感;它以一种写意的手法表现了僧人此时此刻超然物外的心理现实。这个和尚自由自在地“飞”走于山间之路,旁边的林中之鹤却没有惊动,所以他能够“常近”白鹤。这是一种“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的境界,画中人把周围的一切都看成不动之物、无物之阵。他云游于山水之间,从大自然中获得宁静的自由;“赤日石林气”,大自然也从他的自由里获得牧歌式的清幽。
“杯度不惊鸥”进一步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自然之子的自由。据说南朝宋代有僧人乘木杯渡水,这里以传说中“杯渡”之僧比喻画中另一个和尚。轻舟穿行于水上,波澜似乎不兴,它悄无声息地偷渡而过。诗人用写意的表现手法,抒发了和尚心境的自由自在,悄悄“杯渡”与大自然美妙的和谐色调相衬,天衣无缝,所以水上之鹤“不惊”,在飞舟前后盘旋。
诗中之“画”里,鹤鸥不惊,二僧“飞”“渡”于大自然的宁静里。我们看不出两个画中人有什么孤独感,他们不像王维在“篁里”产生“独坐”的无聊滋味,而属于庄子《逍遥游》里志渡的大鹏。为什么大凡古来的和尚,都喜欢云游四方?“传道”的背后,自由自在正是其孜孜以求的绝妙境界。失意的封建文人常常幻想有缘一往庐山,与东晋名僧惠远共游,从大自然的宁静里求得往来无阻的自由。所以当杜甫的目光从诗中的“画框”里跳出来后,他禁不住对着玄武禅师感叹起来:呵,从你这画壁上,我似乎得到一条去庐山的路,让我伴随你一起云游吧!
杜甫从二十岁起,便结束单调的书斋生活,开始了为时十年以上的“壮游”:南游吴越,北游齐赵,曾与高适、李白等知己呼鹰逐兽,打猎取乐,登高怀古,饮酒赋诗。在长期的“壮游”生活中诗人接触到壮丽多娇的“沧州”,这不仅充实了他的精神生活,而且也为他的现实主义诗歌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锡飞常近鹤,杯度不惊鸥”,诗中之“画”,透露出作者“壮游”时期的内心感受。尽管诗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的用世热情从未减弱,但他早年的千里漫游,除了自有他的***治目的,不能说没有恣情快意于大自然的一面。现在,诗人面对“玄武禅师画壁”,暂时忘记了尘世,可谓心旷神怡,神采飞扬,深得自然之趣,不能不调动起早岁漫游时期的内心感受,于是漫游之心油然而生,“似得庐山路,真随惠远游”。在这首诗里,我们只体会出诗人的览物之情,而不见他有什么归隐之趣;即便他手里有一本用世之经,他也会在“飞”“渡”之时抛弃于九霄之外。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诗中有画与画中有诗杜甫《题玄武禅师画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