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坤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影坛的第一美女。她主演的影片虽然只有《五朵金花》和《阿诗玛》两部,但这两部影片都很经典。杨丽坤本人也与影片中的金花和阿诗玛一样,成为当时国人心目中的偶像和女神。可惜,自古红颜多薄命,成名之后的她,不但没能让她的生命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相反,却由此坠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初登大银幕,《五朵金花》让她名满天下
杨丽坤,1941年4月21日生于云南省普洱县磨兰镇。原是云南省歌舞团的一名舞蹈演员。她天生丽质,朴实无华。
1959年,长春电影制片厂筹拍国庆十周年献礼片《五朵金花》。4月,长影的两位编剧赵季康和王公浦,接受创作任务,前往云南采风,在昆明观看了云南省歌舞团的演出,立刻就被舞台上美若天仙的杨丽坤深深吸引住了。他俩回到长春以后,极力向导演王家乙推荐了她,并口口声声地说,她,囫囵个就是剧本里所写的女主人公金花。
王家乙起初还将信将疑,开拍前,再次与摄影师王春泉、作曲家雷振邦一起奔赴云南。当他第一次看到这位只有18岁的彝族少女时,也立刻被她的美惊呆了。三人眼神凑在一起,《五朵金花》的女主角,就是她了。
1959年10月,杨丽坤主演的《五朵金花》在京公映,立时引起轰动,被称为“五美”――故事美、演员美、音乐美、风光美、色彩美的典范。这个所谓“五美”,是周扬在文化部召开的国庆献礼片动员大会上向全体电影工作者提出的一个口号。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我们的电影不但要在内容上是***的、进步的,同时在艺术上也应该是尽可能完美的,要让广大观众喜闻乐见,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1960年5月,《五朵金花》在香港连映了24天,香港各大影院均出现了“千人排队购票的盛况”。影片在缅甸放映,也造成了万人空巷的佳话。影片还被文化部推荐参加了开罗第二届亚非国际电影节,并一举夺得了最佳导演和最佳女主角两项大奖。
影片的成功,使杨丽坤成了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上世纪60年代初,与出访亚非各国时,杨丽坤成为代表团中最年轻的成员。在出国途中,有一次与她交谈,发现她普通话讲得不好,总爱把“云南”说成“疑难”,把“妇女”说成“付你”,就跟她开玩笑说:“小杨啊,我怎么觉得你讲话奶声奶气,像个刚刚学讲话的娃娃?”杨丽坤顿时酡颜了,低着头害羞地回答道:“我普通话说不好,演电影都是让别人配音的。”为了这事,还专门向文化部领导交代,对杨丽坤这种有潜质的少数民族演员,应该加强表演基本功的练习,至少要让她们学会说普通话,以后再演电影,一定要让她们自己讲台词,不行再找人给她们配音。
拍完《阿诗玛》,厄运来袭致疯癫
“阿诗玛”是流传在云南撒尼人中的一个古老而凄美的传说。这个传说讲述的是:聪明、美丽的彝族姑娘阿诗玛和勇敢憨厚的小伙子阿黑相爱,追逐幸福的故事。
1964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把这个故事搬上了银幕,杨丽坤也众望所归地成为了女一号阿诗玛的扮演者。和《五朵金花》一样,《阿诗玛》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杨丽坤的厄运却就此开始了。
拍完《阿诗玛》不久,杨丽坤就发现自己怀了身孕,但孩子的父亲却翻脸不认人了,拒不承认她腹中的胎儿与自己有任何关系。杨丽坤气得浑身发抖,声嘶力竭地与他大吵了一架。他恼羞成怒,打了杨丽坤一个嘴巴,然后就骂骂咧咧地甩手走人了,从此再也不见踪影……
情感上的伤痛尚未痊愈,更为残酷的***治打击又接踵而至。杨丽坤孤身一人,从繁华的大上海被下放到思茅接受改造,她那脆弱的神经哪里经受得住这么沉重的磨难?一天晚上,她忽然离家出走,等人们找到她的时候,她已经不再是她了……
多年以后,陈荒煤在一篇文章中说,杨丽坤在思茅的时候,成天在街头流浪,衣衫褴褛,满脸污垢。身后常被一帮少不更事的孩子用石头追打。只要随便什么人往她脚底下扔两分钱,或是给她手里塞半拉别人吃剩下的烧饼,她就会尽情地为人们舞蹈、唱歌。她在大街上旁若无人地扭动着身体,嘴里哼着曲子为自己伴奏。身边的人发出阵阵哄笑,可她却什么也听不见,仿佛又回到了舞台上,回到了灯光璀璨、掌声如雷的影剧院里……
后来,她总算是能进医院进行***了,但神智恢复得并不明显。
幸亏遇到他,走过严冬大不易
1971年9月,住在湖南省郴州精神病院里的杨丽坤被大姐带着去见一个人,她看过此人的照片,也没多想,可见面时,对方却大吃一惊。此人名叫唐凤楼,早年毕业于上海外语学院,后被分配到广东凡口铝锌矿场工作。当他的一个同事说要介绍杨丽坤给他时,他觉得简直是“天方夜谭”。可当他怀抱期望和忐忑的心情见到现实中的“阿诗玛”时,却发现她脸色灰黄,眼神忧郁,身材发福,往昔形容她的美好词句竟一个也用不上。
为了不让这次相亲冷场,唐凤楼很快找到话题。从相貌上,杨丽坤与电影中的阿诗玛判若两人,可言谈中,唐凤楼还是能感觉到她的善良和诚挚。临分别时,看着杨丽坤病痛的身体渐渐远去,唐凤楼心里竟然涌出了一份想呵护她的冲动。
此后,分隔两地的他们开始通信。当唐凤楼提出让杨丽坤到广州散心时,1972年11月,她竟风尘仆仆地来了。这次,杨丽坤的精神好了许多,只是两人相处时,她偶尔还会沉默不语。1973年,31岁的杨丽坤和30岁的唐凤楼领取了结婚证。可第二天,杨丽坤就以病情未愈、“幻听”依旧,提出分手,但已经做好最坏打算的唐凤楼并没有放弃。
新婚不久,杨丽坤回到云南养病。1973年5月22日,他们把家安在了上海,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受尽摧残的杨丽坤,终于找到了那个她可以托付终生的人和温暖的家。
可新婚两个多月后,杨丽坤的情绪再次出现波动,“幻听”越来越严重,在上海和广东奔波的唐凤楼不得不把杨丽坤托付给爸妈。因为怀孕,杨丽坤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唐凤楼不在的时间,她整夜不睡觉,疯狂地洗衣服,直到有一天,她竟然失踪了。
当唐凤楼夜晚匆忙赶回家时,才得知妻子又回了歌舞团。等他赶往昆明,看到妻子已把发型变回了演《五朵金花》时的样子,每天一声不响出门,去的也都是当年演戏的地方。甚至突然有一天,她竟然不认识了他。妻子的精神完全被“幻听”控制了,唐凤楼心痛万分。
1974年3月,即将分娩的杨丽坤被送回上海,在唐凤楼的日夜照顾下,5月25日,她产下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当她从昏迷中醒来,突然说:“凤楼,你辛苦了,回去好好休息吧!”这清醒而温暖的一句话,让唐凤楼多目的疲惫一扫而光,他感觉再苦再累也值了。
“”结束以后,杨丽坤似乎已经彻底被人遗忘。1978年,刚从牛棚中***出来的陈荒煤,到昆明参加一个会议。当他到石林游玩时,看到阿诗玛的石塑,想起来14年前关于电影《阿诗玛》的那起冤案。老人一时心潮起伏,回到宾馆埋头写下了一篇题为《阿诗玛,你在哪里》的文章,呼吁尽快将被尘封了14年的《阿诗玛》拿出来公映。这篇文章在全国上下引起了很大的共鸣。《云南日报》的主编看到陈荒煤的文章以后,心里总有一个排解不开的疑问,杨丽坤如今又在哪里?她的生活还好吗?为此,《云南日报》派出记者前往上海,经多方查找,终于联系到了杨丽坤本人,采写了一篇反映她悲惨遭遇和生活近况的长篇通讯。
原来,这时的杨丽坤已经成为上海电影制片厂的一名正式员工。但属于病休职员之列。几年前,当老厂长徐桑楚重新回到上影工作时,就听说了杨丽坤的遭遇,老厂长认为,杨丽坤的遭遇与《阿诗玛》有着直接的关系,上影厂必须对此负责。由于这个原因,老厂长亲自向上级主管部门打了报告,要求把杨丽坤的工资人事关系乃至户口,一并正式调进上影厂,由上影来负责她的医疗保障,照顾她后半生的日常生活。就这样,杨丽坤又回到了上海。丈夫唐凤楼与她一道,也调进上海电影译制片厂。
1979年,为了改善家庭条件,唐凤楼在深圳开了一个外语培训班,并参与了一些英文书籍的翻译。怕刺激妻子,他在上海和深圳飞来飞去,但把自己“下海”的消息隐瞒了。
一天晚上,当唐凤楼拿着大半年挣来的30万元钱放在妻子眼前时,杨丽坤被吓呆了,她担心丈夫做了坏事,一直情绪激动。此后,唐凤楼再不敢如此,给杨丽坤买礼物也绝不超出自己工资的范围。
因为杨丽坤一直不喜欢自己生病后的样子,几乎足不出户。为了缓解妻子的情绪,唐凤楼一有空就带着她和孩子们到小区散步。1997年8月的一天,唐凤楼带杨丽坤走进附近一个高档小区,他指着门前布满鲜花的别墅问:“你喜欢不喜欢这里啊?”杨丽坤点头。可当问她要不要住进这里的房子时,杨丽坤突然反感地说:“这样不好,这样会被抓起来的。”而事实上,早在一年前,因为生意兴隆,唐凤楼就为她买了小区里的别墅,还是因为怕刺激妻子,所以只能每次带她来适应这里的环境,可由于杨丽坤的“厌恶”,直到最后,她都没能踏入那套别墅。
从1998年春天开始,杨丽坤的身体每况愈下。唐凤楼将办公用具搬回家中,在她病榻前工作。而这时,杨丽坤总会坐在一旁深情而满足地看着他。有时,她也不无遗憾地说:“凤楼,要是我没病,应该好好照顾你。”
2000年7月21日早晨,杨丽坤微笑着看丈夫刷牙洗脸,她还伸手轻轻抚摸这个伴随她风风雨雨30载男人的脸颊。可晚上7点15分,她就因脑梗塞引起的并发症去世了,享年58岁。
在撒尼人口耳相传的长诗中,阿诗玛最后的结局是:“从此以后何诗玛变成了回声你怎样喊她就怎样回答。”而杨丽坤的一生,同样无疑是美丽和悲怆的,可因为在磨难挣扎中邂逅了一个男人,她同时又是幸运的,因为这个男人的爱,她有了家庭,有了孩子,最终在这个男人不离不弃的守护中离去。在银幕上,她甜美地笑,在生活中,她无奈地哭,这些都幻化成挥之不去的回声,只是她在天堂唱,他在尘世听。
张宁综合多媒体编写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阿诗玛杨丽坤:红颜多舛,幸好有你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