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白案情
面点是中国食之要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就如同国人味道文明的起源,植根于每个人的筋骨血液之中。
国人的面点情深
“民以食为天”。 “吃”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然而吃什么、怎么吃,一直是人类自诞生以来不懈追求的话题。作为极富创造性的民族,在我们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饮食文化经历了从生到熟,从粗到精,从仅仅为了果腹到兼具审美。而这其中尤其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制作的面点,最为国人情有独钟。自先秦起,中国面点就进入了萌芽状态,它的发展见证了国人饮食文明的前进,它的形成凝结了国人几千年智慧结晶。面点是中国食之要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就如同国人味道文明的起源,植根于每个人的筋骨血液之中。
国人对于面点的重视程度,不难从它自身兼具的节日色彩来说。翻开日历,你会发现凡是叫得出名的传统节日和节气,都会有相对应的面点搭配。像吃月饼的中秋节、做糕团的清明节、二月二的油煎饼、进伏日的过水面,以及食春饼的迎春之日;再像正月之中,日日都和面点相连,饺子、面条、元宵,一连半个月国人才算吃完这顿丰盛不带重样的年节面点大宴。
除了节日面点外,“寿桃”、“寿面”等人生仪礼方面的面点更为流行。馒头等面点也常作祭品使用。如《戒庵老人漫笔》卷一中说:“祭功匠庙,用馒头一藏(五千四十八枚也)。江宁、上元二县供面二十担。祭毕,送部匠人作饭。”
细诉面点的滋与味
中国面点由于发展历史悠久,再加上不同地域人群对各自饮食习俗习惯的追求和沿袭,各地都形成了种类繁多的面点品种。如果为中式面点下个定义,从广义来看,它是指用各种淀粉为原料,配以果品、鱼、虾、肉、蔬菜等多种馅料制作的主食、小吃和点心;再回到狭义来说,中式面点即是以面粉、米粉为主要原料调成面团制作的面食、小吃和点心。
中国面点的流派在宋代已经萌芽。当时就有北方面点、南方面点、四川面点、素面点之分,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口味的食客之需。到了清代,随着饮食烹饪的发展,中国面点的重要流派大体形成。在北方,主要有北京、山东、山西、陕西等面点流派。在南方,主要有扬州、苏州、广州、四川等面点流派。此外,少数民族面点的影响也很大。而其中尤以京式、广式两大流派备受欢迎。京式面点以北京为代表,泛指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所制作的面点。这其中的代表名吃有清宫仿膳肉末烧饼、一品烧饼、艾窝窝、豌豆黄等,特别多用“水打馅”,佐以葱、姜、黄酱、芝麻油等,鲜咸而香,肉嫩松软。广式面点,富有南国风味,代表美味有叉烧包、虾饺、莲蓉甘露酥、马蹄糕等,它吸取了部分西点的制作技术,以讲究形态、花色、色泽著称,多使用油、糖、蛋,馅心多样、晶莹,味道清淡鲜滑,特别擅长利用荸荠、土豆、芋头、山药及鱼虾等做坯料。
捍卫白案 坚守技艺
早在晋朝,束皙的《饼赋》中有写:“重罗之面,尘飞雪白。”说的是用“罗”筛了两次的面粉,细如尘,白如雪。从那时期开始,国人对面点的制作追求便是精益求精。在《梦梁录》卷十六中有“市食点心,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且如蒸作面行卖四色馒头,细馅大包子、卖米薄皮春蚕……”短短几节便写足了临安200余种市肆面点。从中并不难发现,面点人对于这行当的热忱与坚持,以及深入国人骨髓中的面点魂。
今日,白案上的花样虽然日渐增多,但手工制作的面点却成了稀罕物。在我们深入坊间,探访这个耗时、耗工、耗材、耗精力的勤行,见识了诸位面点大师的技艺手法,他们面对镜头腼腆一笑,且耐得住性子日复一日雪染十指,不断往复,我们方知道现今的手工面点发展并没有停滞。那些传承,那些技艺,那些执着,都融会贯通于他们的灵巧指尖,由心及手,演绎着白案上的中华面点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