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美国再次迎来了它的大选年,对中国崛起的担忧在美国大选主题中重新浮现。未来中国是否会取代美国主宰世界?以美国为主宰的世界秩序是否必然与中国发生冲突?文章指出,真正值得世界忧虑的并非所谓“中国威胁”,而是可能出现的“主宰真空”。
美国主宰世界是否与中国必然冲突?
自1992年大选克林顿大肆攻击老布什“向北京叩头”以来,每到大选年,妖魔化中国就成了美国的公共娱乐。但“9・11”改变了这一切,中国问题淡出了大选主题。与此同时,则是中国的迅猛崛起。如今,美国已从伊拉克撤***,并杀死了拉登,虽然***世界的恐怖主义仍是它的一块心病,西方与伊朗依然磨刀霍霍相对峙,但反恐的战时状态显然已经缓解。美国需要面对的,是中国崛起后崭新的世界格局。英国《金融时报》不久前发文,称中国赶超美国是不可避免的,美国从现在开始,就必须学习当年的大英帝国进行“衰落管理”。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开始在美国的大选主题中重新浮现。共和***候选人的领头羊罗姆尼不停地攻击中国,称中国是货币操纵国,在贸易上进行欺诈。不过,这种攻击主要集中在贸易纠纷,与***治***事的全面对抗有本质区别,与上世纪90年代的妖魔化中国更不可同日而语。即使是这种有限的攻击,在共和***内也没有多少号召力。已经退出竞选的前驻华大使洪博培在一开始就指责罗姆尼在正需要和中国合作的时刻挑起贸易战,无事生非。一向反对美国在国际上多管闲事的保罗,影响力越来越大。右翼最大的喉舌《华尔街日报》几年来也一直旗帜鲜明地支持对华自由贸易,并一再称中国不是货币操纵国,逼人民币升值不合理。罗姆尼作为自由经济的代言人,其对华立场和自由贸易的信条严重冲突。现在这么大声嚷嚷,更像是反奥巴马的***治需求,即使当上总统恐怕也会改变立场。
更值得注意的,恐怕还是罗姆尼的外交顾问Robert Kagan出版的新著《美国所创造的世界》,此书坚持美国将继续主宰世界的外交***策。罗姆尼也在《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我将如何应对中国的崛起》,把Robert Kagan所演绎的外交***策落实到对华***策上来,严厉攻击奥巴马在国际上软弱,似乎要重新继承布什“单边主义”的衣钵。更有深意的是,奥巴马本人不仅读Robert Kagan的书,而且对其观点大为赞赏,和顾问们开会反复讨论。Robert Kagan的夫人Victoria Nuland,则刚刚被希拉里・克林顿延揽为高官。可见,Robert Kagan定下的原则已经成为两***的共识,只是大家的表述方式不一样而已。
那么,以美国主宰世界为原则的外交***策,是否将与中国发生必然的冲突?这首先要看中国是否将采取以中国主宰世界为原则的外交***策。如果是的话,中美势将为此进行全面对抗。如果中国认同或者至少不反对以美国为主宰的世界秩序,两国的合作空间则将远远大于对抗的领域,甚至可能形成以G-2为核心之一的国际秩序。可惜的是,在中国崛起的时代,“中国主宰世界”的民族主义呼声在本土颇有煽动力,乃至混淆了我们对外交***策的基本思考。对此,需要认真加以分析。
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主宰真空”
未来世界是否会被中国所主宰?这里实际有两个问题:第一,中国是否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第二,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是否理所当然地要主宰世界。如果把这两个问题分开,我们就会发现:大家的讨论基本集中在第一个问题上,对第二个问题几乎完全忽略。这就可能导致对未来判断的重大失误。
对于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西方已经很少有人怀疑。2011年春,PEW环球态度民调揭示,虽然一半的中国人都知道美国依然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但只有38%的美国人认为美国还是“老大”。43%的美国人认为中国已经是“世界老大”了。美国人信心之一溃千里,由此可见一斑。
但是,人们很少注意到中国成为“世界老大”之后将面临什么。中国目前13亿人口,到2030年以后将开始萎缩,到2050年可能跌破13亿。与此相对,美国目前3亿人口,到2040年将超过4亿,到2050年接近4.4亿。预计到2025年,中国人口的年龄中位数就将超过美国。实际上,从2000年到2010年,中国20岁至29岁年轻劳动力的规模已缩减了近15%。现在是中国历史上负担最轻的时期。但是从人口结构看,中国15岁至64岁的劳动力将在2013年达到顶峰,然后开始减少。
从战后各国的经验看,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如影随形。人口老化几乎都会导致经济停滞。1950年,美国人口的年龄中位数为30.2岁,日本为22.2岁。在接下来的四十年,两个年轻国家都出现高速经济增长,但年轻8岁的日本经济显然增长得更快。1990年,美国人口的年龄中位数为32.9岁,日本则为37.7岁。日本比美国老了近5岁,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立即反超日本。2010年,美国人口年龄中位数达到37.2岁,日本则为44.8岁。这十年两个“中年”国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其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一些惊人的“巧合”:90年代日本经济的停滞,和最近几年美国的大衰退,都大致发生在各自的人口年龄中位数达到37岁的时候。中国在1980年经济开始起飞时,人口年龄中位数仅23岁多,比日本1950年的水平仅高一岁左右,如今已经达到35.5岁,马上就到37岁的大限。守着劳动力密集型的经济模式,中国在劳动力供应减少的条件下维持比劳动力供应不断增加的美国有更高的增长率是不太可能的。所以,虽然中国的经济增长率现在是美国的数倍,但估计在2025年人口年龄中位数超过美国之前,经济增长速度就可能回落到美国之下。
还应认识到,所谓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越美国的预测,是建立在如下因素的基础上:从现在起到2018年,中美经济的增长率分别为
7.75%和2.5%,通货膨胀率各为4%和1.5%,人民币每年升值3%。一些经济学家指出,美国经济正在谷底,中国经济则刚刚触顶。在这样的基点上对未来七年中美增长率估价,很容易抬高中国而贬低美国。这必须假设中国在未来七年没有任何大的经济危机。更重要的是,即使诸事顺利,中国经济总量在2018年超过美国,当“世界老大”的时间大概也不会超过十年。
那么,中国可能在当“老大”的不到十年时间里确立对世界的主宰吗?看看历史就明白:美国经济总量在1870年初期就超过英国,但美国真正主宰世界,至少要等到二战以后;真正的独霸地位则要等到上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
Ian Bremmer最近在《金融时报》撰文警告,现在谈美国丧失对世界的主宰还为时过早。人们往往忘记,当今美国的人均GDP,比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这四块金砖加起来
都要高。即使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美国,美国的人均GDP仍将比中国高四倍。世界大多数一流大学仍将在美国,这一点并不会随着中国的崛起而改变。美国创新的势头有增无减,中国则没有拿得出去的品牌。几年前海尔登陆美国,至今乏善可陈。李宁运动服装也在美国放了哑炮。中国汽车开拓美国市场已炒作数年,至今仍无影无踪。高铁本可能成为中国产品走向世界的拳头,但2011年的追尾事件使得这一远景受到重挫。众所周知,在劳动力供应减退的情况下,维持高增长必须提高每个劳动力所创造的附加值。这在大部分情况下只能通过技术创新来达到。从这个角度看,如今还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中国经济在劳动力供应减退的情况下能够维持高增长。
到了2020年代,中国的50后和60后开始退休,50多岁的70后也不可能像二三十岁的年轻人那样苦干。本世纪出生的人口开始进入劳动大***,而这恰恰是数量最少的一代人。劳动人口的急剧下降和退休人口的急剧上升,将大大削弱中国经济的竞争力。1990年代的日本的情况,很可能出现在2020年代的中国,而且情况恐怕更为严重。说到底,中国经济更像是资源经济,只不过这里的“资源”不是石油,而是人力。只要人力丰富而且廉价,能够得到有效的“开采”,高增长就是理所当然的结果。同理,一旦这种“资源”耗尽,又没有发展出其他替代性产业,经济就会发生重大危机。
当然,这一切不会在一夜之间出现,但压力几乎现在就被强烈地感受到了。中国目前面对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些遗留问题(如城乡分化)仍然一筹莫展,社会矛盾相当尖锐。这些问题,在中国成为“世界老大”之前很难解决。随之而来的老龄化,无疑对这些危机有火上浇油之效。中国到时自顾尚且不暇,不可能有太多资源在国际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所以,真正值得世界忧虑的并非所谓“中国威胁”,而是可能出现的“主宰真空”。这将类似于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当时美国作为第一大经济体,不愿意出来领导世界,大英帝国则已无力领导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正是在这种群龙无首、秩序不清的状况下发生的。直到二战结束,美苏两强渐成格局,“主宰真空”的局面才算结束。如今,随着“美国衰落”,要求美国从世界后撤的声音越来越响。在这次共和***预选中,长期奉行孤立主义的Ron Paul异***突起,说明孤立主义在美国虽非***治主流,但影响正迅速扩大。在过去短短几年内,世界已从对美国这个“世界警察”的厌恶,迅速转向对美国是否还愿意承担其国际责任的担心。
第一大经济体就应该主宰世界吗?
接下来我们要面对第二个问题:难道第一大经济体就应该主宰世界吗?回顾一下世界史就知道,最大的经济体主宰世界秩序主要是二战后的现象。17世纪的欧洲秩序,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小小的尼德兰联省共和国为中心。荷兰不仅主宰着海运和贸易,而且欧洲几乎哪个国家离开阿姆斯特丹的金融市场都打不起仗。英国在“光荣***”后崛起为世界帝国,但其人口最初仅为法国的1/3,论经济规模在欧洲也难当“老大”。维多利亚时代结束时,其经济规模已被美国赶超。中国在18世纪和19世纪初期,可谓世界最大经济体,最后却被英国的一支舰队在鸦片战争中击败。可见,经济体的大小不是决定对世界主宰的唯一因素,而更要看谁所领导的世界秩序更能被时代接受。另外,在近代世界,也从来没有一个人均GDP居于二流水平的国家能够主宰世界。回顾2011年就很容易看出,虽然中国在经济发展上一枝独秀,美欧陷入濒临破产的窘境,但中国在世界金融(包括人民币的自由兑换)、环境(国际排放协议)等问题上都没有扮演领导角色的意愿。南中国海问题则更能说明问题:中国虽然对邻国强硬一时,却帮助美国迅速扩大了它在西太平洋的影响。这显然不是由两国国力的消长所决定的。
更重要的是,目前美国所主宰的世界秩序,恰恰是近三十多年中国经济赖以茁壮成长的秩序。这包括畅通的油路和开放的国际市场。要替代这样的秩序,中国既缺乏实力,也提不出另一种理念。“中国崛起”和受害者情结交织而唤起的民族主义情绪,只会妨碍中国认识到自己对世界是多么依赖。
不容否认,世界秩序从来不会一成不变,必须随着各国势力的消长进行修正。但是,同样不容否认的是,变动中的世界秩序,也一直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框架。这种框架的变动,则需要巨大的成本,甚至可能引起激烈的国际冲突。两次世界大战就是很好的例子。中国崛起后,必然面临重要的战略选择:是在维护现有世界秩序基本框架的前提下对之不断修正,还是打破这一框架另起炉灶,取而代之?
维持现有框架,并非不需要变革。过去三十多年,中国一直处于“搭便车”的状态,并没有为维持现有世界秩序支付太多的成本。中国崛起后,需要在现有秩序中增加发言权,这也是目前正在发生的事情。同时,各国将不断要求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即支付维持现有秩序的成本。在这次“大衰退”中表现得尤其明显――无论美国还是欧洲,都指望着中国在“救市”中扮演关键性角色。这种“中国拯救世界”的期待,不管是否夸大其词,毕竟还是中国从来没有面临过的。另外,要求中国在地区冲突中积极扮演维和角色的声音,也将越来越大。届时如果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不费一***一弹而白白享受畅通无阻的油路和国际市场,很难让国际社会接受。现有世界秩序的这些修正性的改变,对中国的外交、国防都提出了相当严峻的挑战。迎接这样的挑战,也要求和目前主宰世界秩序的国家,特别是美国,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加强合作。G2之说虽有些虚张声势,但恐怕也凸显了一个重要的事实:中美这两个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对目前的国际秩序也最为依赖。
打破现有世界秩序的框架而另起炉灶,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不妨作一个简单的假设:在2020年前后,中东大乱,油路中断;俄罗斯也陷入***治冲突,影响了对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供应;欧美坐视不管,因为照目前的趋势,欧美到那时很可能能源自给,甚至成为石油净出口国。中国作为以制造业为核心的第一大经济体,是否能够独自稳定局面,或联合欧美以外的力量维持和平?如果中国无法自己保障能源供应,制造业就将变得极不稳定。作为回应,欧美将从其他地方进口制造业产品,不再依赖中国。难道这样的世界秩序,比现有的世界秩序更符合中国的利益吗?
总之,在21世纪,不可能出现中国所主宰的世界秩序。中国也不知道怎么主宰世界。恰恰相反,中国近三十多年的崛起,是在美国主宰的世界秩序中发生的。如果说这种世界秩序将发生什么变化的话,那就是随着美国在世界经济中比重的下跌,它将越来越难以独撑局面,越来越加深对中国的依赖,并不得不更多地容纳中国的利益。所以,在当今的世界秩序中,中国依然有相当宽广的发展空间。中国所需要的,是利用这种秩序所提供的确定性,面对人口老化、经济增长放缓等社会问题,尽早准备自己的“衰落管理”。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2年第4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中国能够或应该“主宰世界秩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