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绍了日光温室黄瓜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育苗、整地定值、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黄光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近年来,济南市的济阳、商河两县日光温室蔬菜生产规模不断壮大,济阳县的曲堤镇已成为江北最大的黄瓜种植基地,产品远销50多个城市,并成功出口到俄罗斯。现将日光温室黄瓜生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品种选择
适宜品种为津杂1号、津优36号、中农21、中农202等。砧木品种为黑籽南瓜和南砧1号等。
二、育苗
1.苗床准备
在温室内建造苗床,每亩需苗床约50m2。苗床为平畦,畦宽1.2m、深0.1m。育苗用营养土可用肥沃大田土6份,腐熟圈肥4份,混合过筛。每立方米营养土加沼渣30kg、过磷酸钙2kg,充分混合均匀。将配制好的营养土装入纸袋中,密排在苗床上。用塑料育苗盘装营养土培育接穗苗。每亩准备接穗苗床2m2。
2.播种期
越冬茬黄瓜播种期为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在黄瓜适播期内,砧木的播期比黄瓜早播4~5天(插接法)。
3.种子处理
播种前将黄瓜种子在阳光下爆晒几小时并精选。将选好的种子放入50~55℃的温水中,不断搅拌,待水温降至30℃停止搅拌,浸泡4个小时。浸种后将种子从水中捞出,摊开,晾10分钟,再用洁净湿布包好,置于28~30℃下催芽,经1~2天可出芽。
黑籽南瓜种子放入70~80℃的热水中,来回倾倒,当水温降至30℃时,搓洗掉种皮上的粘液,再于30℃温水中浸泡10~12小时,捞出沥净水分,在25~30℃下催芽,经1~2天可出芽。
4.播种及嫁接前管理
催芽至70%以上种子“出芽”时即可播种。采用靠接法时,砧木和黄瓜种子均播在育苗盘中,黄瓜提前5~7天播种。播种后覆土,苗床覆盖地膜。苗出土前苗床气温白天25~30℃,夜间16~20℃,地温20~25℃。当幼苗出土时,揭去苗床地膜。苗出齐后,在苗床内撒0.3cm厚半干的细土。苗出土后至第一片真叶展开,白天苗床气温24~28℃,夜间15~17℃。
5.嫁接
嫁接在温室内进行,苗床设在温室内,苗床上架设小拱棚。嫁接前将刀片和手用70%的酒精消毒。
黄瓜第一片真叶开始展开,砧木南瓜子叶完全展开为嫁接适宜期,嫁接采用靠接法。将砧木苗和接穗苗从育苗盘中仔细挖出。先用刀片切掉南瓜苗两子叶间的生长点,在子叶下方与子叶着生方向垂直的一面上,呈35~40度角向下斜切一刀,深达胚轴直径2/3处,切口长约1cm。黄瓜苗在子叶下1cm处,呈25~30度角向上斜切一刀,深达胚轴直径的1/2~2/3处,切口长约1cm。将黄瓜与南瓜的切口对准,迅速的插在一起,并用塑料夹夹牢固。嫁接后的姿势是南瓜子叶包着接穗黄瓜子叶,二者一上一下重叠在一起。嫁接后将嫁接苗栽入营养钵中。
6.嫁接后的管理
边嫁接边将营养钵整齐的排入苗床中,用细土填好钵间缝隙,边盖膜,边浇水,最后盖好小拱棚,白天盖草苫遮荫。
嫁接后苗床3天内不通风,苗床气温白天保持在25~28℃,夜间18~20℃,空气湿度保持90~95%。3天后视苗情,以不萎蔫为准进行短时间少量通风,以后逐渐加大通风量。一周后接口愈合,即可逐渐揭去草苫,并开始大通风,床温白天20~25℃,夜间12~15℃为宜。育苗期视苗情浇1~2次水。
三、定植
1.定植前的准备
高温闷棚:在6月中下旬,温室蔬菜收获后,将棚内作物残留物清理干净,在畦内大量浇水,使畦内保持明水,盖上地膜,然后封闭温室风口,进行高温闷棚处理,形成高温厌氧环境。使20厘米处的地温保持在50℃以上,持续15~20天。
施用基肥:定植前15~20天,每亩施用沼渣5~7m3 ,氮、磷、钾复混肥60~70kg,高能生物肥4瓶。基肥撒施后,深翻30cm,使肥料和土壤混合均匀,然后搂平耙细。
做垄:采用南北向,作出双高垄。双高垄的规格为垄高15cm,每小垄宽30cm,小垄间距20cm,大垄间距50cm。
2.定植
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定植。嫁接苗苗龄35天左右。适龄壮苗特征是3叶1心,生长健壮,子叶完好,茎粗壮。 选择晴天上午定植。先在垄上开沟,顺沟浇透水,然后趁水未渗下按28~31cm的株距栽苗,水渗下后封沟。每亩栽培3300~3500株。定植后,铺设滴灌管道,垄和沟全部覆盖地膜。定植后4~5天根系扎下后,实施滴灌。
四、定植后管理
1.冬季管理
温湿度管理:定植后缓苗前不通风,白天保持室温28~30℃,夜间15~18℃。缓苗后至结瓜前,以锻炼植株为主,白天温度25~28℃,夜晚温度12~15℃,中午前后不要超过30℃。此间要加强通风散湿,夜间可在温室上部留通风口。进入结果期,室温需按变温管理,上午8~13时,室内气温控制在25~30℃,超过30℃放风;下午13~17时,温度20~25℃;17~24时,温度15~20℃;0~8时,温度12~15℃。深冬季节,中午前后短时通风,以散湿、换气。
肥水管理:定植至结瓜前,补追肥,可喷施1~2次沼液。当植株有9~10片叶,第一瓜10cm时,施用催瓜肥,每亩追施30~35kg复混肥,追肥结合滴灌进行。春节前,每20天左右追肥一次,有机肥和复混肥交替追施(复混肥30~35kg;沼渣3~5m3)。浇水通过滴灌进行,最大限度降低温室内湿度。
植株调整:7~8节以下不留瓜,促植株生长健壮。用尼龙绳吊蔓,“S”形绑蔓, 使生长点离地面始终保持在1.5~1.7m左右。随绑蔓将卷须、雄花及下部的侧枝去掉。
2.春季管理
2月下旬后,气温回暖,黄瓜进入结果盛期,应加强管理。要重视通风,调节室内温湿度,使室内温度白天上午达到28~30℃,夜间13~16℃,温度过高时可通腰风。当夜间最低温度达15℃以上时,不再盖草苫,可昼夜通风。
2月下旬以后,黄瓜需肥水量增加,要适当增加滴灌次数。结合滴灌每15天左右冲施一次化肥(每亩20~30kg复混肥),间隔滴灌沼液。
五、CO2气肥
定植前,在蔬菜大棚的两头,建两座地下式内置秸秆生物反应堆,秸秆经微生物降解,缓慢释放出二氧化碳,以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同时,秸秆发酵产生大量热量,可增加深冬时大棚内的温度。黄瓜收获后,将分解后的秸秆还田。
六、病虫害防治
越冬黄瓜易发生多种病害,要在加强栽培管理的同时,做好综合防治,以生态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在黄瓜定植后,每10天喷施1次沼液,病情严重时,加喷灰霉克、多菌灵、百菌清等药剂;虫害防治主要以物理防治为主,棚内布设黄板,入口及通风口架设防虫网,虫害严重时,可用药物烟剂熏蒸。
七、收获
黄瓜果实达商品成熟时,及时收获。在结果盛期,为处理好源、库关系和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每次采收时,植株上须留1~2个幼瓜,采取以瓜坠秧的措施。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日光温室黄瓜生态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