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魔鬼是西方文学作品中深受文人青睐的角色。从圣经中反抗上帝与神为敌的撒旦开始,这个邪恶狡诈诱人作恶的形象,不断被文人们借鉴引用。魔鬼在文学作品中作为反面形象出现。从中世纪时期但丁《神曲》中身处地狱底层的魔王撒旦,到现代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大师与玛格丽特》中以恶制恶的撒旦化身的沃兰德。魔鬼的形象在一千多年中不断的发展变化,既有延续也有所超越甚至是颠覆。
【关键词】魔鬼;形象;基督教
人类的宗教崇拜最早是源于魔鬼崇拜。①生活水平底下的原始人恐惧甚至是想要逃避大自然中威胁他们生存的神秘力量。这些神秘力量被物化成邪恶之神,作为光明之神的对立面。公元392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唯一合法的国家宗教后,拯救了当时西方人的精神危机并逐渐根植西方人的思想。②从此,上帝成了绝对的权威,西方人的独一无二的神。此后的一千多年,随着基督教和欧洲各种文艺思潮的发展,魔鬼的形象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变化。
一、魔鬼形象的雏形和定型
早在多神崇拜的古希腊时期就有地狱和救世主的观念。奥林匹斯主神宙斯已颇有几分上帝的模样,曾与宙斯搏斗过的百头巨怪是最初魔鬼的雏形之一。《荷马史诗》中的巨妖和北欧神话中的各种巨人也常常扮演魔鬼的角色。在早期基督教中,撒旦还是具有比较高的地位的。早期基督教的诺替斯派把撒旦当成神,反而耶和华是个蒙蔽人类的恶神。
中世纪时期,天主教会利用宗教统治人们的精神世界,排斥一切异教的存在。教会文学基本上垄断中世纪的文学。它宣扬上帝万能,赞美上帝,用虚无的天堂要求人们节制情感、禁止欲望,用同样虚无的地狱来恐吓人们追求情感和知识。在中世纪文学中魔鬼的形象单一,撒旦及地狱只是恐吓人们的存在,他形象丑陋,诱惑人们犯罪。即使是文艺复兴先驱但丁也没有否定上帝的权威。《神曲—地狱篇》中撒旦是恶的象征,他背叛了上帝,因此只能呆在地狱底层惩罚和他一样犯了背叛罪的恶人。
撒旦作为西方魔鬼形象的开创,是从一个简单的形象开始的。中世纪的魔鬼不是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它的作用只是为了衬托神的伟大和恐吓人们。文学作品中魔鬼邪恶的本性在中世纪基本定型,即便在中世纪之后的文学中,魔鬼仍不能摆脱这一基本的特性。
二、文艺复兴以后的魔鬼形象的演变
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推动下,西方社会肯定人性,提倡追求现世的幸福和财富。同时天主教在与世俗国家的斗争中最终遭到惨败。多种原因使得第一个反抗上帝神权的撒旦不再仅仅是邪恶、敌对者这一简单片面的形象。此时魔鬼形象出现了三种流变方式:顺向发展、反向增值和善恶兼备及转换。③这三种流变分别是延续撒旦身上极恶本质的反派角色、没有或减少恶的本质反而身上保持了某种优秀品质的正面角色、既有邪恶本性但不乏人性善良的兼恶兼善的角色。
《失乐园》中的撒旦就是典型的“反向增值”型魔鬼。传统宗教中仁慈宽厚的上帝在《失乐园》中是个独断专行的暴君。与形象灰暗的上帝相对应的撒旦是个不屈不饶的战士,是个觉醒者。他敢于挑战神的至高无上的绝对性,即使失败化为魔鬼堕落入地狱,也从未放弃过反抗和对自由的追求。弥尔顿把17世纪资产阶级不屈不饶的时代精神融入到传统宗教故事中。在除旧立新的时代,资产阶级和撒旦一样都是天主教会和封建君主的反叛者,人文主义者在撒旦身上找到了共性。
当“反叛者”资产阶级逐渐成为“权威者”后,文人便不再把眼光停留在歌颂反叛者上,而是对其本身的恶与善以平等的角度来观察。此时的魔鬼越来越像性格丰富的人类,形成了“恶善兼备”型。由撒旦衍生的魔鬼靡菲斯特和其他作品里的撒旦相比,形象要复杂得多的。靡菲斯特在其本性上依旧沿袭了魔鬼的本质“恶”。与传统魔鬼相比,靡菲斯特显得有血有肉,更像是世俗中的人:语言诙谐幽默,对待女性逢场作戏,对人世玩世不恭的态度。另外,靡菲斯特也是当时发展中的资产阶级象征。靡菲斯特焚毁教堂、烧死一堆老夫妇及一个旅人等情节揭露了资本主义的残暴。④
从文艺复兴开始的文学作品中,传统唯上帝论的神学世界观被打破,人们不再相信唯有上帝才是崇高伟大。比起形象单一的上帝,文人更热衷于对魔鬼的塑造。因此,魔鬼成为了作品中的主角,赋予了更多人的性格。
三、另一种“魔鬼”形式的演变
在文艺复兴时期就不乏有文人批判新兴资产阶级的残酷和罪恶。19世纪后批判现实主义思潮的兴起,从人文主义演变为人道主义关怀的文人加重批判和讽刺揭露现实的力度,那些唯利是***丧心病狂的野心家成了新的批判对象。这是魔鬼形象演变的另一条道路,由世俗的人异化为“魔鬼”,他们虽然外表绅士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但内心和传说中邪恶的魔鬼有之过而无不及。
莎士比亚是第一个在创作中实践“罪恶”和“善恶一体”思想的大家,也是西方文学中‘罪恶’传统的根本代表。⑤在莎士比亚创作的十部悲剧中把悲剧的根源归结于人的罪恶,几乎每一部悲剧中都能找到那些世俗“魔鬼”的形象。这些“魔鬼”既是人的贪婪狡诈等阴暗面的体现,也有唯利是***的新兴资产阶级野心家的影子。
在文艺复兴之后不少作家继续延续这个路线批判人的罪恶。资产阶级发展兴盛期的“魔鬼”们以他们善良宽厚的外形欺骗与世,干尽了各种阴险歹毒之事。比起莎士比亚笔下的“魔鬼”,这些“善良”的“魔鬼”更为形象丰富也更为可怕。例如《伪君子》中披着宗教外套行骗的答尔丢夫、《巴黎圣母院》中的披着美丽外衣的“魔鬼”克洛德等。而俄罗斯作家布尔加科夫的《大师和玛格丽特》可以算是史上对魔鬼形象的最大颠覆。沃兰德本性依旧是恶,他的惩恶对象有愚昧无知的文人,也有利欲熏心的伪善市民。与其说他是作恶,不如说他是以恶制恶,履行了上帝惩恶扬善的职能,反倒有些像上帝。解救大师和玛格丽特的灵魂,带他们脱离现实黑暗虚伪的莫斯科的行为就是完全的行善。魔鬼形象的存在从来都是作为善的对立面,沃兰德自己也认识到这一点。有善恶辩证思维的魔鬼,敢于承认自己“恶”的恐怕沃兰德也是第一个了。
西方文学作品中魔鬼的形象从中世纪教会文学到现代文学作品的发展主要有两条路线:一是人类自我意识觉醒而予以魔鬼更多人的性格,魔鬼拟人化即从魔鬼到人路线;另一条则是人类在自我觉醒同时也发现了欲望膨胀引发的罪恶,人的身上也潜藏着魔鬼的本性,产生了从人到魔鬼的路线。魔鬼形象的日渐丰富,人们也跳出其作恶使坏的片面本性,根据主题的需要形成了“顺向发展”(极恶)、“反向增值”(行善)、“善恶兼备及转化”三个基本形态。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思潮在影响人们的意识,人类对魔鬼的认识还会日趋丰富产生不同的变化。
注释:
①保罗·卡鲁斯.王月瑞,刘静译.魔鬼史[M].上海:文滙出版社, 2006.6.
②金丽.圣经与西方文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178.
③邱永旭.论西方文学中的魔鬼原型[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5(2):59.
④余匡复.《浮士德》——歌德的精神自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338.
⑤杨慧林.基督教百科全书[M].吉林:吉林出版社,1992.345.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谈欧洲文学作品中魔鬼形象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