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守涛个人简介
张守涛,又名首涛,雅宝堂主人。1945年生于北京,祖籍山东黄县,后移居河北唐山。早年师从山水画大师胡佩衡先生,就学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现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书画院院士、中国美术家协会荣誉理事、北京大学客座教授。是我国的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教育家,作品多能,尤以山水见长。
其作品在国内外展览中数百次获奖,其中《漓江山水》在1994年日本书画院第55回纪念展中获头等奖;《抬头见喜》在1997年国际水墨大展中获金奖;《漓江秀色》在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和平与和谐艺术展作品中获金奖。国宾馆、纪念堂、***及国内外多家博物馆、艺术馆有其作品收藏,出版的文集有《守涛说画》和《守涛画集》1-5集。
张守涛从四岁起就常随胡佩衡先生到齐白石的画室去,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张守涛说,他的绘画风格就是胡佩衡加齐白石。他不仅喜欢胡先生用笔用墨的大胆结实,雄健浑厚,也同样欣赏齐白石用笔的沉着稳健,潇洒飘逸。看他的山水、花鸟、人物和书法,就能体会到胡佩衡先生和齐白石先生对他的影响之大。在“盛世收藏”这个电视节目中,他也曾直言,画风雨就是小时候看齐白石画得到的启发。
记者:您早年师从山水画大师胡佩衡先生,胡佩衡属于20世纪画坛大家之一,在全国画界影响很大,您能谈一下他对您的影响吗?
张守涛:胡佩衡先生对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小时候他在我眼里和心里不只是一个大画家,还是家人、是长辈,是一个值得崇敬的偶像。他二十八九岁时已经是很有名的画家了,可是在他发现齐白石以后,却还能用自己的大半生去推荐和帮助他,这实在是很难得。另外,他教学生时都是因材施教,不要求学生非要与自己的画风相同,表现出了一个老师的豁达和无私的高贵品质。我在回忆胡佩衡先生的文章里讲了很多随先生学画的往事,这些至今仍在影响着我。
记者:您如何看待书画艺术中中西结合这种形式?
张守涛: 我认为,所谓的“中西结合”是不可取的,因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画只有强调民族性,不失去自我,才可能融汇到世界大家庭之中。
记者:请您谈谈书画家应当具有哪些社会责任?
张守涛: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环境和时代中,要说有意去讲什么社会责任感,我真没有那么高尚。只是,在时代的洪流中有感慨和想法的时候,真实地去记录当时的这种感动,这是一个艺术家所应具备的敏感和激情。
例如在***的时候,有一次我路过中日医院,看到了门前感人的情景,回到家里就画了《忘不了的春天,忘不了的情》这幅作品,它是当时抗击***表达真情的写照,也是我心中无法抑制的情感宣泄。
记者:您在书法和绘画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诣,可以称得上全才,如何才能成为多能的画家?
张守涛:我只是一个画家而已,谈不上什么全才不全才,画家原本就应画什么像什么,中国画家也应擅书法。
我们所知道的大画家有哪一个不是全才呢?如齐白石、傅抱石和黄胄等都是全才。只要用心去观察生活,用情去热爱生活,用意志去修炼你的笔墨,自然会成为一个多能的画家。
记者:在市面上有很多您的假画,您如何看待这些假画?
张守涛:假画太多了,网上和拍卖会上都有,不用去管它,将来让收藏家自己去辨别吧。我现在唯一的应对方法就是“不置可否”。有时人家在外面买的,价钱也不菲,拿给我看,我会画幅小画送他,让他自己去比较,不要搞的大惊小怪,弄得大家都不愉快。收藏家和画家广交朋友本来就是一件愉快的事,我们何乐而不为啊。
巍巍中华,因其有着不死的魂魄而流传于世,千回百转,生生不息。中国书画是中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她珍藏并传承着过去,同时敞开胸怀面向未来。她也更需要张守涛这样有心的探宝者和拾穗人,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走下去。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尺幅千里 如锥画沙——记书画全才张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