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谁付钱?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立即着于调查,并与巴方企业总裁进行了直接沟通。该总裁认为:自身所在企业只是报关公司,不应承担本案项下债务;涉案货物的最终买方为另一企业,孝日关债务应由其承担。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进一步追查之下,最终买方表示愿意承担本案债务,并口头提出分10期偿还全部涉案货款,但未做出任何实际付款表现、
为此,中方企业提出:在与巴方报关企业的多年合作中,后者从未以其进口商身份(非最终买方)为由拖欠货款;本案形式发票签署方和货物接收方均为报关公司,因此该公司应作为债务人承担涉案付款义务: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在进一步追查中发现,涉案各方的责权界定很不清晰:涉案各方并未签署正式的销售合同,而仅以形式发票(Performa Invoice)确定相关交易条件;在形式发票上,涉案报关公司与最终买家均被列为贸易参与方,但货物由报关公司“进口”(importedby),“售予”(sold in)最终买家,两家企业也都在形式发票的“买方”一栏进行了签字确认,且上述内容与中方企业开具的商业发票抬头完全一致;从运输单据看,报关公司是记名提单的“收货人”(consignee),而最终买家只是“通知人”(notified party);从汇票承兑情况看,最终买方是以汇票“受票人人付款人”(Drawee)的身份到代收行承兑汇票。
此外,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还在查询巴方报关公司的历史交易记录时发现:该公司并非单纯从事报关业务,而是作为实体贸易公司与涉案中方企业以及其他中国出口商进行过多笔交易,
关系如此复杂,让人一时理不出头绪。经过分析,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认定本案的核心问题在于:作为形式发票的签字方及收货方,巴方报关企业是否可被认定为合同买方,并对货物进口负直接付款责任?作为最终收货方,最终买方以自身名义承兑汇票并承诺偿还债务,是否表明其身份即为贸易合同中的买方?其承兑付款行为能否使报关公司的付款责任得以免除?
追溯债与权
要确定本案的付款责任方,必须对所涉贸易细节进行理论梳理,界定各方责权。
首先,从合同签署看,巴方报关公司在形式发票上签字确认,此举可作为承担合同付款义务的基本依据
在法律层面上,销售合同是明确约定买卖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正式协议,是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体现。销售合同的签署方,通常便是合同的买卖双方,其行为应受合同条款直接约束。但在实际操作中,出于交易便捷的目的,买卖双方常以非正式形式达成交易合意,其中最主要的形式就是订单(买方向卖方发出的要约)和形式发票(卖方向买方发出的要约)。作为一种试算性质的交易单据,形式发票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可作为买方申请进口许可证或外汇额度的凭证,也可作为买方向银行申请对卖方支付货款或开立信用证的依据;而在一些金额不大的交易中,形式发票经常能起到约定合同基本内容以实现交易目的的作用。经买方签字确认的形式发票,应视为确定买卖双方合同权利义务关系的重要依据。本案中,涉案双方即采用形式发票作为达成交易合意的依据,此发票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合同内容要素,应视为国际贸易项下的买卖合同,巴方报关公司既已在形式发票上签字确认,即应承担合同项下的买方付款责任。
其次,从货物流向看,巴方报关公司作为记名提单的收货人,提取货物并将其售予下游客户,理应承担刘中方企业的付款责任。
国际货物运输中,记名提单往往不可通过背书进行转让,因此在提单收货人与通知人一致的情况下,提单收货人即为进口商(合同买方);在二者不一致的情况下,提单收货人一栏所列主体为合同买方,而通知人则是收货人的人。在本案中,货运提单为记名提单,提单收货人为巴方报关公司,通知人为最终买方,货物是由报关公司提取后售予最终买方,因此报关公司很难被认定为报关方。而应被认定为合同买方,相应的付款责任应由其承担。
最后,从承兑主体看,尽管巴方报关公司未以自身名义做出承兑付款表示,但最终买方的承兑行为并不必然使自身具备基础贸易中的合同买方身份。
在进口实务中,人作为合同签署方(合同买方),常常将被人(实际进口方)指定为承兑付款人,人只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并不履行直接付款责任。指定付款人承兑汇票后,即应承担到期付款责任。但是,在贸易合同中指定付款人,并不能豁免合同买方的付款义务。如果指定付款人出现解散、破产或其他不能偿付的事由,合同买方仍需在基础贸易合同项下承担付款责任。在本案中,虽然最终买方是指定的承兑付款人,但其书面承兑票据、口头承诺付款的行为,并不必然使其取得合同买方的法律地位。因此在最终买方承兑汇票后拖欠货款的情况下,中方企业有权要求巴方报关公司承担基础贸易合同项下的买方付款责任。
锁定债务人
这是一起极为复杂的追讨案。回顾本案的处理过程可以发现,纠纷的主因在于双方未在形式发票中对付款责任主体进行明确、具体的锁定,而是含糊地约定由报关公司“进口”(imported by),“售予”(soldto)最终买家,并且两家企业都在“买方”(Buyer)一栏进行了签字确认。这种含糊导致各方企业在应付账款到期后,对法律意义上的付款责任主体发生了认识混淆。分析此案,可为出口企业得出一些颇具借鉴意义的启示。
尽最大可能签订书面合同
国际贸易纠纷发生后,书面合同是客观判定法律责任归属的重要依据,也是保障守约方权利、追究违约方责任的有力武器。但在贸易实践中,中国出口商往往为获取订单而一味退让,忽视了签订书面贸易合同的重要性。在双方合作的“蜜月期”,部分出口商甚至认为没有必要签订严谨的书面合同。本案中,中方出口商便采取了非正式的交易合意形式――形式发票,这种不严谨的合约为日后的债务纠纷埋下了隐患。因此在开展国际贸易时,出口商应尽最大可能与对方签订书面合同,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准确锁定合同买方
签订书面合同时,应对交易主体、交易价格、运输方式、交货期间、支付条件、质量标准、争议解决方式等基本合同要素进行明确、具体的约定,以最大限度地防范违约风险。而在合同的各项基本要素中,锁定交易主体是重中之重。特别是在贸易合同涉及多个参与方的情况下,出口商更应保持清醒,准确判定实际的合同买方,明确贸易合同项下第一性的付款责任方。必要时,出口商可咨询专业律师。在准确锁定合同买方后,即应在合同中对其付款责任予以明确约定,以免某些信用不良的买方在签署合同时闪烁其辞,通过文字游戏恶意逃避付款责任。
及时书面对账
在国际贸易实务中,出口商与买方就每笔交易订立严谨、规范的书面合同。往往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贸易机会稍纵即逝,为便捷交易、提高效率,交易双方经常以订单、形式发票、电子邮件甚至口头方式达成交易条件。但即便如此,出口商也应及时与买方进行书面往来账目核对,尽量与买方建立定期的书面对账机制,要求买方以书面形式确认不同对账时点的应付账款金额和对应的发票明细,以便为日后向买方主张债权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