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选取9个目前生产上广泛应用推广的水稻品种进行直播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播种10 d后,所有品系均有1.5叶龄以上,其中品系570出叶最快,合丰粘出叶最慢;所有品系的苗高在9.7 cm以上,品系570的苗高最高,合丰粘的苗高最矮。苗的生长速率在1.51~2.09 cm/d,最快的是玉香油粘,最慢的是合美粘;出叶速率在0.27~0.32叶/d,最快的是玉香油粘,最慢的是品系570和568。分蘖早中期的株高变化不明显;分蘖中后期变化明显,9个品系的抽穗天数在82.0~88.6 d,其中中金农丝苗的抽穗天数最少。
关键词 水稻;直播;品种筛选
中***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6-0065-01
1980年之后,水稻直播在经济较发达的上海、江苏和广东迅速发展[1]。尤其是近10多年来,水稻直播面积在中国南方稻区更增长迅速[2-4]。2001―2008年,江苏省水稻直播面积从5.93万hm2增加到69.00万hm2 [3],而江西省水稻直播稻面积从5.37万hm2增加到了16.00万hm2 [4]。随着直播稻发展,直播栽培技术逐渐引起了人们重视。水稻直播在各种栽培模式中经济效益最高[5]。通过直播,大田环境下的增产幅度超过10%[6],使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工作量减少60%[7],并减少秧田面积和种子用量[8],可增加3 750~4 500元/hm2的纯收入[9]。但也有研究得出相反结论[10-11]。当前,中国各级农业部门一直对直播栽培采取不提倡、不宣传、不推广的态度,这与人们对直播稻生产技术了解不足有密切关系。随着水稻生产提倡效益的观念越来越强,简化栽培必然有较大发展,研究水稻直播技术,符合当前农业发展趋势,具有实际生产意义。该研究选取了9个不同的水稻品种进行直播栽培,调查了解其生长发育特征,为筛选出适合直播的品种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水稻课题组选育和引进的9个水稻品种(系)为材料,9个材料分别是自选品系570、568、564、玉香油粘、金农丝苗、合美粘、五丰优615、合丰粘、桂农粘。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9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3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
1.3 试验过程
试验于2012年早季进行,3月11日播种(点播),点播密度为100粒/m2。播种10 d后开始调查,苗期调查项目为苗高、叶龄,分蘖期调查分蘖数、株高;抽穗期调查播始天数。每次定点调查10个单株。此处苗期指出苗到5叶叶龄前(移栽时的叶龄一般为5叶叶龄)。计算出叶速率和生长速率,公式如下:
出叶速率(叶/d)=
生长速率(cm/d)=
2 结果与分析
2.1 苗期生长特性
2.1.1 出苗特性。从表1可知,播种10 d后,所有品系均有1.5叶龄以上,其中品系570的出叶最快,为2.0叶龄,合丰粘出叶最慢,为1.5叶龄;所有材料的苗高在9.7 cm以上,其中品系570的苗高最高,为16.7 cm,合丰粘的苗高最矮,为9.7 cm。尽管最高和最低苗高与出叶叶龄多少相一致,但其他材料上不存在这种一致性,如五丰优615叶龄为1.9叶,苗高为13.3 cm;品系568叶龄为1.7叶,但苗高为15.8 cm。
2.1.2 苗期的出叶速率和生长速率。从表1可知,苗期的生长速率在1.51~2.09 cm/d,最快的是玉香油粘,最慢的是合美粘,出叶速率在0.27~0.32叶/d,最快的是玉香油粘,最慢的是品系570和568。
2.2 分蘖期生长特征
2.2.1 分蘖期株高变化。由表1可知,分蘖早中期的株高变化不明显,4月12―22日,所有品系的株高变化约10 cm,但4月22日至5月12日,9个品系的株高变化在26.0~40.1,变化最大的是金农丝苗,变化最小的是玉香油粘。
2.2.2 分蘖期分蘖发生特征。由表1可知,在第1次调查中,品系570和568的分蘖最多,表明其分蘖发生较其他品系要快,反之,合丰粘的分蘖最少,其分蘖发生较其他品系慢。第2次调查中,570的分蘖增加了4.0个,增加最快,玉香油粘只增加1.5个,增加最少,值得关注的是合丰粘增加了2.5个,在9个材料中排第3位,说明其分蘖中期的分蘖势较强。第3次调查与第2次调查相差了20 d,但分蘖增加值除了五丰优615增加4.6个以外,其他品系只增加了0.4~1.6个,五丰优615是杂交稻品系,其他是常规稻品系,因此可知杂交稻的后期分蘖势较强。所有品系中570的分蘖数最多,金农丝苗的分蘖最少。
2.3 抽穗期特征
由表1可知,9个品系的抽穗天数在82.0~88.6 d,其中金农丝苗的抽穗天数最少,570、564、玉香油粘和桂农粘的抽穗天数相当。
3 结论与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从事稻作生产的劳动力老龄化现象凸显,特别是由于种稻比较效益低,水稻生产要求省工节本技术,使水稻轻简栽培技术应运而生,不推而广。农业结构调整,双季稻面积下降,单季稻面积上升,农田基础建设投入不断增加,农田水利建设不断完善,为水稻直播发展创造了条件。我国水稻生产规模化,社会化服务发展,化学除草技术成熟,为直播稻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水稻直播是水稻不同种植方式中最省工省力节本的种植方式,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大亮点,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由于过去没有专门开展针对直播栽培的新品种选育研究,特别缺少适合直播栽培的水稻品种。从现有优良品种中筛选出适于直播栽培的品种,将大大为加快直播栽培的推广。该研究对目前生产上应用的一些主要品种进行直播试验,了解其生长特性,为筛选品种奠定了基础。
4 参考文献
[1] 章秀福,峰.中国直播稻生产现状与前景展望[J].中国稻米,1996,2(5):1-4.
[2] 吴,陈烨,钱银飞,等.水稻直播栽培的发展概况与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6(8):32-36.
[3] 卢百关,秦德荣,樊继伟,等.江苏省直播稻生产现状 趋势及存在问题探讨[J].中国稻米,2009,15(2):45-47.
[4] 李木英,石庆华,潘晓华.江西省直播稻发展趋势与存在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21):236-238.
[5] 周林杰,罗兵前.江苏省直播稻技术应用现状与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08(3):16-19.
[6] 李淑英,刘美仁.水稻直播技术应用研究[J].江西农业经济,2000(6):20.
[7] 王启月.水稻直播技术[J].安徽农业,2002(5):16-17.
[8] ***,毛红英.赣北地区水稻直播技术[J].江西农业科技,2003(1):19-20.
[9] 向邦豪,秦小晖,谭艳云.湘西州杂交水稻直播栽培试验示范及发展前景[J].杂交水稻,2009,24(1):45-48.
[10] 徐存才.不同栽培方式水稻生产力水平及其经济效益研究[J].生态农业研究,1998,6(4):54-56.
[11] 朱宏宇,高波.不同移栽方式对水稻产量及效益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188-9190.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直播水稻品种筛选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