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最大众化的美味食品,是豆腐。
鉴于此,在浩如烟海的我国民间文学中,有不少故事都提到了豆腐,比如戏剧舞台上的小丑,鼻子上有块白粉,这白粉就是豆腐。
据民间故事称,武松打虎归来后,县官要他披红挂绿骑马上街,此事轰动了阳谷县。于是满街潮涌,人人争先,皆欲一睹壮士风采,可怜武大郎个子矮,蹦跳再三也无法看到,情急之际,便爬上了一家豆腐店的豆腐架。当武松来到面前时,他高兴得手舞足蹈,把豆腐架踩倒了。老板生气,便抓起一块豆腐摔在武大郎脸上,那豆腐应声开花,人们也快活地大笑,都说武大郎成了“漂亮”的小花脸――从此,丑角便被称为小花脸,且鼻子上都要画上一方白花花的豆腐块。
豆腐的好名声,还使人想起了关公――湖北荆州的豆腐,就是以“关公”命名的。传说,关公镇守荆州时,恰逢天气炎热,士兵们以辣椒下饭,不少人得了内生火的病。关公知道豆腐中有石膏的成分,石膏性凉可以败火,便亲自下厨,大显身手,结果做出的豆腐特别水灵,特别清凉。将土们吃了这种豆腐,生内火的病很快好了。再后来,江陵籍的将士还把家乡出产的皮蛋拌入嫩豆腐,加上佐料,使其味道更鲜更美,如此代代相传,终于成了一道名菜。
尤其有趣的是,即便是豆腐渣,在民间文学中也同样榜上有名――浙江湖州一带的“腊月二十五”,就是这样一个与豆腐渣有关的节日。据说,玉皇大帝每年都要听灶王的汇报,以此决定他的“方针大计”。有一年年成不好,玉皇大帝听了灶王的汇报后,仍不放心,就派天神下凡搞搞“调查研究”,结果看到家家在吃豆腐渣,不见一丝荤腥。玉皇于是开恩,第二年给了人间一个田蚕双丰收的好年成。这以后,每到腊月二十五,当地居民都要吃吃豆腐渣,以祈求玉皇大帝再度开恩,再度赐给他们一份吉祥与幸福。
最后,再让我们看看其貌不扬却蜚声四海的臭豆腐。
据说,北京“王致和臭豆腐”的首创者,就是我们安徽的一个落弟举子。这则故事写道,清康熙八年,安徽学子王致和进京赶考,结果名落孙山,又没有了回乡的盘缠,便在前门延寿寺街卖豆腐。有一年夏天,他做的豆腐太多,卖不掉,只好仿照家乡做豆腐***的方法把豆腐切成小块,并稍事晾晒,加入花椒食盐放入缸内腌制起来。至秋凉打开一尝,居然成了臭豆腐,且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这以后,他虽然屡试不第,但臭豆腐却越做越好,索性彻底“下海”,干起了专营臭豆腐的个体户,自然,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断改善,他的臭豆腐终于名扬四海,成了北京城的一道名吃。
如此看来,人们爱吃豆腐并让它在各类故事中充当主角,的确带有很大的普遍性――豆腐之名声,的确称得上“赫赫”、“鼎鼎”。
B
豆腐,清清爽爽,白白净净,使人见之不忘,食之不忘。
但在民间文学中,却偏偏有一个黑色的神与豆腐有关,这位大神,就是瘟元帅。
传说,瘟元帅成神前是个卖豆腐的,叫雷琼。有一次,他所住的小村庄惹恼了玉皇,愤怒的玉皇命令土地神把毒药投入井中,意欲毒死除了雷琼以外的所有人。由于雷琼生性善良,玉皇不忍加害,便叫土地神通知雷琼:务必不要再喝井中的水。雷琼得知消息后,决定以自己的死换回大家的性命,便用井里带毒的水做了一盘豆腐,并一口气吃光了这盘豆腐,结果瘟死在地,浑身发黑,以此警示大家。后来,此事为玉皇得知,深受感动,便封他为上天瘟元帅,专管驱瘟逐邪,使瘟***不再流行。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旧时各地才建有瘟元帅庙,其神象皆塑得浑身发黑。
在关于豆腐的故事中,还有一个十分悲壮的,这就是“七月十四喝豆浆”。传说明朝末年,大举南侵的清兵包围了松江城。于是,松江知府李待问亲自带兵守城,坚守数月,不见援兵。到了七月十四日,清兵再度攻城,李待问知道难以抵挡,便把城内仅有的一点黄豆磨成豆浆,分给百姓充饥,遣散他们立即出城。然后,他一人独坐松江大堂,从从容容写下遗书,要清兵进城后少捕少杀,爱护百姓,写完后方坦然自刎。松江人七月十四日必喝豆浆的习俗,就是为了纪念李待问。这位传说中的抗清英雄,也的确死得重于泰山。
当然了,在关于豆腐的众多传说中,也有不少与皇上有关的,这位皇上便是乾隆。
比如,乾隆微服私访游西湖时,遇到暴雨,挨饿半天,便走进一家民舍求食。主人烧了一个菠菜豆腐后,觉得亏待了来客,便将吃剩的半只鱼头凑上豆腐同烧,又成一菜。由于乾隆正在饥饿之中,自然觉得此鱼远胜宫庭御膳百倍。回京后,乾隆大大赞赏杭州西湖的“鱼头豆腐”,重赏御封,还欣然亲题“皇饭儿”三字。于是,这看似下里巴人的鱼头豆腐顿时身价百倍,成了名菜中至尊至贵的佼佼者。
再如,乾隆曾先后八次去过山东曲阜,各种孔府御宴已吃得索然乏味,厨师急中生智,便将普通的豆腐与菠菜同锅烹烧,结果青白分明,清嫩可口。还自称此乃“金镶白玉板,红嘴绿鹦哥”,乃是“一品豆腐”,满面春风地请乾隆品尝,乾隆吃惯了山珍海味,吃起豆腐来觉得格外清爽。于是龙颜大悦,从此,这“一品豆腐”也便成了孔府的一道名菜。
如此看来,平民味十足的豆腐,不仅百姓喜欢,皇上也悠然神往。豆腐之美名,怎能不让天下人刮目。
C
豆腐是迷人的――像诗。自然,在关于豆腐的民间故事中,有不少与诗人有关。
请听两个与大诗人杜甫有关的故事。
传说,杜甫当年住四川时,发现临江有个开豆腐店的穷人,因荒年无豆断了生计,便到禹庙求见他的老朋友弘文长老,请教有无不用豆做豆腐的方法。长老会意,随口念了一句古诗:“岁拾栗橡随狙公”。聪明的杜甫立刻用栗橡代替黄豆,在长老的指点下小心翼翼地试验,终于做出了一种美味的豆腐。这成功使诗人喜不自胜,便匆匆返回豆腐店,把这种全新的手艺教给那走投无路的穷人,还大笔挥洒,亲自写下“临江豆腐店”的招牌。当豆腐店开张时,他又撰写了一副对朕:“又麻又辣山珍味,下酒下饭豆腐鲜”,横批是“天下第一家”。这以后,由于店家的勤勉刻苦,临江豆腐店日益兴旺,杜甫亲自制作的“临江豆腐”,也便渐渐名扬天下,成了四川忠县(即古代临江)的一道风味小吃。
也许是有缘份吧,杜甫在安史之乱中路经陕北时,也曾与一位卖豆腐的老人相知相助,至今被人引为美谈,这就是关于地名杜甫川的传说。那传说写道,安史之乱时,杜甫一心,便一路风尘,千里迢迢赶赴陕北,意欲投奔肃宗,当他路经延安,曾遇到一位卖豆腐的老人。老人见黄昏已至,行路艰难,便留下杜甫过夜。杜甫感激,于是帮老人做豆腐,第二天又帮助老人卖豆腐。临别之际,老人还赠了盘缠给他。后来,杜甫念念不忘这位善良的老人,曾写诗怀念陕北之行,当地的乡亲们也将杜甫走过之川称为杜甫川,也称豆腐川。至今,宋代范仲淹题字的“杜甫川”刻石犹在,似可作为这段佳话的佐证。
注意,杜甫是最具平民意识的大诗人,他的诗记录着人民的诸多苦难,至今读来仍惊心动魄。于是,在上述故事中,最具平民意识的诗人也就与最具平民意识的豆腐相随相伴。也许,这就叫相得益彰吧!
让我们再听一个故事。
清代大文豪袁枚是个“食癖”,拿今天的话说,是个“美食家”。他不仅写有一部著名的烹饪学专著《随园食单》,而且十分留意各种美味佳肴的制作方法。一次,他在友人家吃到一盘美味无比的豆腐,便立即请教该豆腐的烧法。主人打趣说:“如你三折腰,我定然一一传授。”袁枚听毕,立即敛容起身,三次鞠躬,自然,那豆腐的烧法也就学到手了。
为一盘豆腐而三折其腰,似乎算不得高雅,但,如若把吃理解为一种学问,那么,这种谦恭好学的精神就理应首肯赞扬了。最有趣的是由此流传下来的一首小诗,那诗写道:“珍味首推郇令庖,黎祁尤似易牙调,清清白白陶元亮,竟使袁公三折腰。”此诗中的郇令易牙皆是古代的著名厨师,诗中的黎祁与陶元亮则是豆腐的别称。《辞源》第1947页称:“宋陆游剑南诗槁五十粼曲:拭盘堆连展,洗釜煮黎祁……黎祁,蜀人以名豆腐。”至于陶元亮,相传是制作豆腐的始祖,故而豆腐以陶元亮名之。
古人之诗,后人可鉴。细细品味其诗其事,结论不言而喻,这就是:倘若没有这种三折腰的求学精神,何来袁枚那洋洋洒洒的烹饪学专著?学问学问,如若不问,行吗?
换言之,在与豆腐相关的民间故事里,学问极多,细细品味这些故事,不是比品尝豆腐更意味深长吗?
D
豆腐朴实无华,豆腐洁白如玉,这无人怀疑,但豆腐的药用价值,却未必所有的人都知道。
请看民间故事中的描绘。
传说,战国时,孙膑为宠涓所害,不仅受了刖刑,成了残废,还被扔在臭烘烘的猪圈里与猪为伴。幸亏他叔父的养子王义卖豆腐路过这里,才发现了他的踪迹,于是天天送豆腐给他吃,总算救活了他的性命。后来,孙膑被救到了齐国,被宠涓追捕的王义则逃到朱仙镇仍以卖豆腐为生。再往后,孙膑成了齐国的***师,为了报答王义的救命之恩,曾把齐国有名的中医和做豆腐的名师请来,一起研究,推陈出新,用八种温性良药做配料,制成了药香扑鼻的豆腐干。王义学会此法后,果然生意兴隆,又由于朱仙镇的豆腐干经常远销千里之外,这才又有了“干里香”之美名。
又据传说,山东诸城的“三鲜小豆腐”具有催***的功能。那传说写道,城西白官庄有户人家,儿媳生子后缺奶,一位乡村老医生便为他开了一剂不花钱的药方:“三鲜小豆腐一大盆,连吃加喝,二日吃完。”那么,这所谓的三鲜是什么?原来是三种野菜――萋萋菜,苦菜,荠菜。这户人家如此法做出豆腐,果然治好了儿媳的病。显然,这配有野菜的三鲜小豆腐,是豆腐家族中的一枝奇葩。
那么,在豆腐这个“兵强马壮”的大家族中,究竟谁的名气最响呢?
显然,是四川的麻婆豆腐。
据说,这位麻婆本姓刘,嫁于陈春富为妻,由于脸上有雀斑,被人称为陈麻婆。起初,小两口在成都北门外万福桥头开了家夫妻店,经营素饭小菜,由陈麻婆掌灶。巧的是,小店附近还有三家店铺,分别卖豆腐、牛肉和菜油。由于万富桥是交通要道,每天都有许多脚夫在此歇脚,到了中午,脚夫们常常买上一勺菜油,割上几两牛肉,再端来一箱豆腐,送到灶上请陈麻婆加工。陈麻婆心灵手巧,总是把这三样东西烧得酥香无比。久而久之,陈麻婆豆腐名声日彰,不仅脚夫们赞不绝口,文人雅士、富商巨贾也慕名而至,致使“麻婆豆腐”很快成了一道饮誉八方的四川名菜。直到今天,万福桥畔的“陈麻婆豆腐店”仍是座无虚席,热闹非凡。
细品这些故事,我们不难发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豆腐之源远流长,豆腐之香飘四海,豆腐之家喻户晓,豆腐之美名昭昭,的确是其他食品无法比拟的。细想也正常,既然制作豆腐与食用豆腐的主要是平民百姓,那么,用平民的方式对豆腐歌之颂之,并把它编进各类民间故事中,也就不值得大惊小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