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关于《韶》乐,历代的文献或正史乐志中均有记载。《韶》乐为上古帝舜之乐,起源于五千多年前,后来演变成中国宫廷音乐,并成为其中等级最高、运用最久的雅乐。《韶》又称《箫韶》、《九韶》、《英韶》、《九招》、《大招》等。吴大澄《韶字说》云:“古文召、绍、韶、招、昭为一字。”(《字说》,据《说文解字诂林》补遗卷三上)《韶》的创作,主要是用它歌颂帝尧的圣德,并加以继承。此后,夏、商、周三代帝王均把《韶》作为国家大典用乐。韶乐历史悠久、地位重要,然而读者对其产生、发展、演变等情况仍感模糊,对《韶》乐这一乐曲名目进行考索,有助于读者更为深入地理解文本,对进一步研究我国古代音乐文献史料也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韶》乐;名目;考索
中***分类号:J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4-0094-02
《韶》乐在先秦就有详细记载,但名称繁多,故在此梳理出《韶》乐的各种别名及其产生原因。关于《韶》乐的众多名目,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系统:1.由“箫韶九奏”说产生的《箫韶》、《九韶》以及《九招》;2.韶的本名系统,产生了《韶》、《英韶》、《昭》三个异名;3.由《楚辞》等作品产生的九歌、九辩与九代三个名目。
一、“箫韶九奏”说
(一)箫韶关于《韶》乐又名“箫韶”的记载,最早见于《尚书.皋陶谟》篇:“下管鼗鼓,合止,笙镛以闲,鸟兽跄跄,《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益稷》篇有完全相同的文字表述。从《尚书》开始,便认为《韶》乐为帝舜所创,这在后世为人普遍接受和认可。《春秋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季札来聘,请观于周乐……见舞《韶》者,曰:‘德至矣哉!大矣!’”杜预注为舜乐。《乐记・宾牟贾》对吴公子季札到鲁国观赏《韶》乐的情况同样作了记载,描述语言颇为相似,或源于此。郑玄注:“,即箫也。……此言‘韶’,即彼‘韶’是也。”“言以箫名舜乐,或竟以作乐持箫而言之,如应劭说也。”是说因《韶》乐用箫这种乐器来演奏,所以又称箫韶。宋均注乐说云:“箫之言肃,舜时民乐其肃静,共绕尧道,故谓之‘箫韶’。”也就是说舜能继承尧的功德,使先民安居乐业,“箫韶”就是“肃韶”。
(二)九韶《庄子・至乐》篇:“《咸池》、《九韶》之乐,张之洞庭之野。”这是第一次正式记作“九韶”。《楚辞・远游》:“张《咸池》奏《承云》兮,二女御《九韶》歌。”注曰:“美尧二女,助成化也。《韶》,舜乐名也,九成,九奏也。”“每曲一终,必变更奏”,即《韶》乐有九章,表演的时候要奏乐九遍,所以又称“九韶”。
(三)九招《墨子・三辩》篇:“汤放桀于大水,环天下自立为王。事成功立,无大后患,因先王之乐,又自作乐,命曰《C》,又修《九招》。”这是文献中第一次称《韶》乐为九招。按吴大澄先生的说法,《九招》即《九韶》。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音部》:“韶,市招切,或作招。《周礼》作磬,皆假借。虞舜乐也。从音,召声。”继《墨子》之后写作《九招》者屡见不鲜。如产生于战国晚期魏国史官之手的《竹书纪年》:“夏后开(启)舞《九招》也。”《吕氏春秋.古乐》篇:“帝喾命咸黑作为声歌《九招》、《六列》、《六英》……帝喾大喜,乃以康帝德。”《山海经・大荒西经》:“开(即启)上三嫔于天,……开焉(爰)得始歌《九招》。”
二、韶的本名系统
(一)韶《论语・八佾》篇:“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述耳》所记:“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为乐之至于斯也’。”即鲁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孔子入齐观赏《韶》乐之事。又如《卫灵公》:“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孔子提倡“雅乐”,即符合周礼的宫廷音乐,他认为《韶》乐就是这种雅乐的典范。先秦诸子中《荀子》首次形成了专门谈论音乐的《乐论》篇,且提及诸多乐曲,其中就有《韶》乐。如《乐论》篇:“妖冶之容,郑卫之音,使人之心***;身端章甫,舞《韶》歌《武》,使人之心庄。”荀子认为《韶》乐是雅正之乐,可以使人心庄正。这里所用均为《韶》乐的本名。
(二)英韶《吕氏春秋・古乐》篇:“黄帝又命伶伦与荣将铸十二钟,以和五音,以施《英韶》。以仲春之月,乙卯之日,日在奎,始奏之,命之曰《咸池》。”陈奇猷先生认为“英韶”当是乐名,但未详所出,很可能就是《韶》乐。
(三)昭首见于李斯《谏逐客书》:“《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集解》:“徐广曰:‘昭’,一作‘韶’。”《昭》即《招》,亦即《韶》。这是由通假而产生的别名“昭”,在古代亦属常见的现象。
三、九辩、九歌与九代
(一)九辩、九歌《楚辞・离骚》:“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又《天问》篇:“启棘宾商,九辩九歌。”“九辩九歌,启所作乐也,然启能修明禹业,陈列宫商之音,备其礼乐也;九招、九韶、九歌、九辩,当为一事。”屈原在此为《韶》乐取了两个新名字,即“九辩”、“九歌”,这或许是浓厚的浪漫气息使然。《山海经・大荒西经》:“开(即启)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九歌》以下。”此处沿用了《楚辞》的称法。
(二)九代《海外西经》记载:“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舞九代。”“郝逸行云:‘九代,疑乐名也。’珂案:‘郝说是也。九代即九招矣。’”
上古《韶乐》自先秦流传至秦代,虽名称众多,无论是《箫韶》、《九韶》、《英韶》还是《九招》、《招》和《昭》,都以《韶》乐的本名系统为中心。而自汉代以来,《韶》乐脱离了本名系统,名目上有很大变易。
我国第一部正史《史记》于八书中列《乐书》,首开正史中专门论乐的先河。《乐书》:“大章,章之也;《咸池》,备矣;《韶》,继也;《夏》,大也;殷周之乐,尽矣。”又云:“礼乐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也;故事与时并,名与功谐。”张守节《史记正义》注释为:“名者,乐名也;功者,揖让干戈之功也。圣王制乐之名,与所建之功俱作也。若尧、舜乐名《咸池》、《大韶》,汤、武乐名《大C》、《大武》也。”又云:“乐章德,礼报情反始也。”裴S《史记集解》解释为:“作乐者,缘民所乐于己之德。若舜之民乐其绕尧,周之民乐其伐纣,而作《韶》、《武》也。”这里阐释了舜继尧作《韶》和王者功成作乐的观点。东汉时期,关于《韶》乐的记载首推班固。《汉书・礼乐志》:“高祖庙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孝文庙奏《昭德》、《文始》、《四时》、《五行》之舞;孝武庙奏《盛德》、《文始》、《四时》、《五行》之舞。……《文始舞》者,曰本舜《招(韶)舞》也,(汉)高祖六年更名曰《文始》,以示不相袭也。……诸帝庙皆常奏《文始》、《四时》、《五行》舞云。”这则材料关于《韶》乐的沿革流变至关重要,也就是说,上古《韶》乐流传发展到汉代有所变易,高祖改名为《文始》舞。
及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于《韶》乐,《宋书・乐一》:“文帝黄初二年,改汉《巴渝舞》曰《昭武舞》,……改汉《文始》舞曰《大韶》舞……其众歌诗,多即前代之旧。”即魏文帝曹丕将“文始舞”变回旧称“大韶舞”。即夏代《韶》乐至汉朝改名为“文始”,至三国曹魏再次更名仍称“大韶”。
《南齐书・乐志》所载:“宋孝建初,朝议以《凯容》舞为《韶舞》,《宣烈武》为《武舞》,《凯容》舞本舜《韶舞》,汉高改曰《文始》,魏复曰《大韶》,又造《咸熙》为《文舞》。晋傅玄六代舞有《虞韶舞》辞。宋以《凯容》继《韶》为《文舞》。”这段记载清晰地概述了汉魏晋宋时期韶乐的发展流变情况,即帝舜之《韶舞》,流传至汉代高祖朝改名为《文始》,魏文帝曹丕再次更名仍称《大韶》,晋代傅玄创作《虞韶舞》辞,南朝刘宋时期以《凯容》为文舞,作用与《韶舞》相似。
《魏书・乐志》:“及卯金不祀,当涂勃兴,魏武庙乐改云《韶武》,用虞之《大韶》、周之《大武》,总号《大钧》也。曹失其鹿,典午乘时,晋氏之乐更名《正德》。”即魏武之庙乐为《大钧》、晋世为《正德》,二者都是在对《韶》乐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而形成的。
《隋书・乐志》:“及颜、何骤请,颇涉雅音,而继想闻《韶》,去之弥远。天嘉五年,诏尚书左丞刘平、仪曹郎张崖定南北郊及明堂仪注。改天嘉中所用齐乐,尽以‘韶’为名。”即《懋韶》、《通韶》、《洁韶》、《穆韶》、《嘉韶》、《报韶》,足见韶乐的深远效应。据此而言,递相因袭,纵有改作,并宗于《韶》。
唐、宋、辽、金、元各代对《韶》乐的流变情况没有开创性记载。有明一代,《明史・乐志》除总结各朝代《韶》乐发展历史外,《乐志一》中记载有“左、右韶乐”,“中和韶乐”,“殿中韶乐”,可见夏代之《韶》乐历经三千余年,在明朝还有着久远影响。
《清史稿・乐志》:“盖三苗格而韶舞,十一税而颂讴,玄鸟歌而商祚兴,灵台奏而周道昌。虽浑灏三五,炳焉同风,而寤想闻《韶》,之弥邵。是年世祖至京行受宝礼……教坊司置奉銮一人,左右韶舞各一人。”首句言及“韶舞”是对《韶》乐产生历史的追根溯源,末句清世祖皇太极于教坊司中置左右韶舞各一人,显然是继承了明代的设置方式。
上述对《韶》这一乐曲名目进行考索,得知《韶》乐为虞夏帝舜时期的乐舞,从西周延续至秦代,虽然产生了很多别名,但并没有脱离它的本名系统。汉高祖改称为“文始”舞,魏文帝曹丕再次更名回“大韶”,晋代傅玄创作《虞韶舞》辞,南朝时期孝武帝刘骏以《凯容》舞为《韶》乐,从汉高祖至北魏孝武帝,历代庙乐均奏《文始》,直至隋唐时期,《韶》舞的替身之乐犹发挥着文舞的作用。宋辽金元时期关于《韶》乐的新变不多,有明一代教坊司下设有左右韶舞,清代沿袭不改。秦汉至曹魏均把《韶》乐定为庙乐,使《韶》乐在国乐中的地位达到了极致。唐宋以后,《韶》乐被使用或表演的记载虽然不多见,但由《韶》乐所产生的思想道德典范和文化艺术形式,一直影响着中国古代的音乐文明,《韶》乐当之无愧被誉为“中华第一乐章”。
参考文献:
[1][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6.130.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5.1165.
[3]李学勤主编.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