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言意之辨到言文之争——试论中国文学批评语言意识的嬗变

论文摘要:在中国文学和文学观念由古典向现代转型的进程中,语言是一个重要的维度。这一点又集中体现在时代命题从“言意之辨”向“言文之争”的转换上。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是出发点从言意矛盾到启蒙国民,二是解决方案从立象尽意到言文一致,三是立足点从工具观念到本体意识。语言意识嬗变的得与失,也深深影响着中国文学观念现代转型的深度。

论文关键词:言意之辨;言文之争;文学批评;语言意识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语言一直是一个无法绕开但又众说纷纭、歧见迭出的维度。虽然人类在语言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困惑并非仅限于文学领域,但在文学当中,语言的困境似乎格外明显,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人们对语言的认识与理解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特定时代的文学观念。由此出发,不难看出中国文学观念在从古典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语言观念的变革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这集中体现在中国知识界从“言意之辨”向“言文之争”的转变上。“言意之辨”凸显了中国古人的语言观,在漫长的岁月里一直内在地影响和制约着文学观念;“言文之争”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对于汉语的全面反思,由此也引发了文学观念的现代变革。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从言意矛盾到启蒙国民

中国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语言活动所面临的困境,认为语言在言说、表达上存在着无法克服的局限性,难以传达精微深刻的“意”。老子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庄子则指出“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儒家也显然注意到了这一点,《周易·系辞上》提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魏晋时期,言意之辨代表了时代潮流,但与先秦相比在基本观念上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至于佛教特别是禅宗,更是视语言文字为大敌,所谓“才落言诠,尽是死门”,对待弟子甚至是拳打脚踢、当头棒喝,把对语言的不满发挥到了极致。因此,从总体上看,中国古人对语言并不满意,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道、儒、释都基本上是从语用着眼,一旦发现语言不能很好地起到表情达意的作用,“言”与“意”之间存在着距离、矛盾,他们就必然对语言进行指责。这种实用主义的态度深深影响着中国古人对语言的看法与认识,反映在文学领域,就是强调以达“意”为目标。儒家虽发现有言不尽意的现象,却认为言最终可达意且只需要达意即可,因而孔子言“辞达而已矣”;道家则进一步追寻言外之意,希望可以“得意而忘言”;禅宗则强调不落文字,直指本心。这些提法,对中国古代文学与文论产生了至为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言意之辨”,虽然在具体观点上还存在着分歧,但各家(名家是个例外)从语用的角度人手,对语言的基本认识始终是比较稳定的。与之相对应,中国古人在文学问题上,也是强调要解决言意矛盾,这一点在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中可以看得很清楚。可以说,言意之辨始终是汉语文化内部的问题,是为了解决语言活动的困境而提出来的,在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与“言意之辨”不同,晚清至“五四”时代的言文之争,有着完全不同的背景与意义。面对西方的坚船利炮与思想文化,中国知识分子所受到的震撼是前所未有的。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他们展开了艰辛的探索,以“启蒙”为使命,中国思想文化的现代转型由此展开,耐人寻味的是,汉语变革成为这次转型的先导,被纳入到启蒙的宏大叙事中,并迅速获得了不同寻常的时代意义。

从历史进程来看,黄遵宪是较早意识到语言变革迫切性的人物,但是汉字恰恰是与汉语相脱节且相当繁难,“汉字多有一字而兼数音者,则审音也难。有一音而具数字者,则择字也难。有一字而具数十撇画者,则识字也又难”。黄遵宪的论述可以说涉及到了三个层面的问题:首先是言文关系,这已经涉及到了语言体系中语言与文字之间的关系问题,因而比“言意之辨”更前进了一步;其次,更为重要的是,黄遵宪是从汉语与日语、西方语言的比较中探讨汉语,具有了世界眼光,这是“言意之辨”所不可能达到的;再次,黄遵宪的分析不是专门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而是以救亡***存、自强自立为立足点,因而他是从启蒙的根本立场出发提出汉语变革问题,进而开启了文学革新之路,这也是晚清与“五四”知识分子的共同立场。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言文之争”标志着中国知识分子的语言观真正具备了现代特质。

黄遵宪的论述,揭示出“言”与“文”的矛盾,开启了后来的“言文一致”主张。在晚清及“五四”时代,“言文一致”发展出两条思路:书面语与口语的合一、汉字与汉语的合一。落实到具体方案,前者是以白话代文言,后者是汉字拼音化。晚清时代,梁启超、裘廷梁号召白话文运动,多种注音方案的出台,都是为了回应这样的时代要求。

梁启超最初是以其变法主张而备受关注,他注意到语言文字问题也是源于变法需要,最早的相关论述见于1896年所作之《变法通议》。他把当时的语言文字与古代作了比较,发现“古人文字与语言合,今人文字与语言离,其利病既缕言之矣。今人出话,皆用今语。而下笔必效古言,故妇孺农氓,靡不以读书为难事”。从启蒙的需要出发,就必然要求废文言兴白话。

这一命题的基本内蕴也延续到了“五四”时代。文章应该传达出个体的***意识并以此达到启蒙的目的,是“五四”知识分子在探讨言文关系时的基本出发点,体现出更为彻底的现代意识。胡适提倡白话文运动,正是要以白话文传递现代思想:“要先造成一些有价值的国语文学,养成一种信仰新文学的国民心理,然后可望改革的普及。”钱玄同支持胡适,但态度更加激进,明确主张废除汉字:“欲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文;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顽固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文。”

可见,发生在中国古代的“言意之辨”更多地是着眼于言意矛盾,从达意的需要看待语言;“言文之争”发生于晚清及“五四”时代,已深入到语言体系内部,却是从启蒙的根本需要出发,为建构现代民族国家,因而已经具备现代质素。

二、从立象尽意到言文一致

问题的提出固然重要,但是也需要提出解决的方案。言意之辨针对的是言意矛盾,对此道家与佛家有感于语言的局限性,采取了正言若反、随说随扫、不立文字的策略,这一策略是从语言内部进行颠覆,通过破除语言文字的迷障使人领会背后真意。但是在中国古代占据支配地位的观念,却是立象以尽意。早在《周易·系辞上》中这一观念即得到正式认可:“圣人立象以尽意。”不仅如此,《周易》还对“象”作了具体的解说:“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象”的特征就是“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周易》透露出的信息意味深长:一方面,“象”不仅是形貌的相似,也是意韵的相通,能够以具体喻抽象,以有限表无限;另一方面,“象”是圣人创造出来的,而“立象以尽意”又是孔子所讲的圣人策略,因而“立象以尽意”具有了神圣的地位。

就出发点而言,《周易》并不是为了论证“言不尽意”这一观点,而是为了阐述“立象以尽意”的策略。虽然意识到言不尽意,但是最终却肯定“意”是可尽的。在言意关系问题上,《周易》体现出鲜明的儒家色彩,这与它作为儒家经典的地位相符。但是到魏晋时代,何晏、王弼等玄学家以道家观念解说儒家文本,从而使作为儒家经典之一的《周易》转变为玄学的“三玄”之一,这是一个耐人深思的文化现象,即“儒家诗学和道家诗学在冲突与悖立中开始走向渗透和互补的现象,也即经学的玄学化现象”。对“立象以尽意”作出重大革新的是王弼,他在《周易略例·明象》中明确指出:“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王弼并没有明确指出言尽意或言不尽意,但这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论述明确了言——象——意各自的功能及相互之间的关联。在王弼看来,言、象、意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象借助于言才产生,又指示着意,它们结合成一个紧密的整体。但是要得象,就不能拘泥于字面,必须探求言外之义;要得意,就不能胶着于个别之象,而是要透过有限、具体的象去体味无限与抽象的蕴意。王弼的观念对于中国古代诗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到晚清与“五四”时代,“言文之争”则日益凸显出来。人们关注的不再是言如何达意,而是进一步发掘造成言意矛盾的原因。在知识界看来,言文分离才是造成语言困境的根本原因,因而首要的任务就是做到言文一致。在这一方面,黄遵宪有首倡之功,他认为要改变中国语言、文字脱离的现状,当务之急是“更变一文体,为适用于今、通行于俗”、“令天下之农工商贾,妇女幼稚,皆能通文字之用”。梁启超则注意到白话小说在民众中的巨大影响力,故强调“专用俚语,广著群书,上之可以借阐圣教,下之可以杂述史事,近之可以激发国耻,远之可以旁及夷情,乃至宦途丑态,试场恶趣,鸦片顽瘾,缠足虐刑,皆可穷极异形,振厉末俗,其为补益,岂有量耶”。不仅如此,他还亲自动手以白话翻译《十五小豪杰》等欧洲***治小说。

“五四”时代,“言文一致”依然是知识分子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但是与晚清知识分子有所不同,“五四”知识分子强调个性自由而非一般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观念,钱玄同指出,言文分离是和文妖造成的,“现在我们认定白话是文学的正宗:正是要用质朴的文章,去铲除阶级制度里的野蛮款式;正是要用老实的文章,去表明文章是人人会做的,做文章是直写自己脑筋里的思想,或直叙外面的事物,并没有什么一定的格式。”

拼音化运动方面的成就与影响则不能与白话文运动相比。晚清时就已经出现多种拼音方案,宋恕最早提出“切音文字”之说,康有为则在日本文献资料的影响下萌生了设计“幼学捷字”的念头。在这一时期甚至出现了要求改用日文的主张,在此之后则有万国新语、国语罗马字等主张。但是这些主张或是停留于纸面讨论,或是虽付诸实践却终归失败,个中缘由引人深思。在今天看来,语言固然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文字也同样如此。当时的知识分子认为日文、西文是言文一致的文字,由此对汉字加以改造。但是这样一种改造与白话文运动是不一样的:后者虽然融合了外来语,却是以古汉语为根基的,是汉语现代蜕变的产物。文字拼音化则不同,从汉字本身特性来讲,拼音化难度极大,如郭绍虞所言,“语词为了迁就文字,即使复音语词也往往两音相缀三音相缀至多四音相缀,除翻译外来语外,绝没有多音相缀的复音语词,因此同音语词又比较多”,这就“造成了推行拼音文字的困难”。而且汉字作为汉语的书写形态,两千多年一直形态稳定,为维系中华民族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这一点上梁启超看得很清楚:“我所用者为象形文字,诸族言语虽极复杂,然势不能不以此种文字为传达思想之公用工具。故在同文的条件下,渐形成一不可***之大民族”。他坚信国语随国民性而演化,汉语汉字自有其独特文化品性,这种内在的精神不会消亡。

三、从工具观念到本体意识

中国古人的言意之辨,对于言意关系的认识和理解是深刻的。然而,在各种学术流派与见解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却是从实用主义出发对语言所作的批评,更多地关注语用。在先秦诸子中,名家注重语言分析,把思考的重点真正放在语言自身,却遭到儒家、道家、墨家等流派的一致攻击而无立足之地,以至于长期背上了“诡辩”的骂名。实用立场与语言工具论相辅相成,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语言意识的显著特色,即“文以载道”、“道”“器”二分的观念等,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把文学不看作***艺术,而看作有用的东西,就是把文学看作道德和***治的附属品”,“古代论文的话,总是注意根本的思想、情感和作用,很少说到本身构造的技术,所以虽然是论文,实在是重义而不重文”。虽然中国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语言形式对于文学的重要性,魏晋六朝更是以语言作为区分文学与非文学的重要依据,但是语言始终只被视为工具,处于从属的地位,这就在很大的程度上限制了人们对文学自身特性的认识。

这样一种观念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可谓根深蒂固,直到晚清和“五四”时代依然在发挥其影响力。但饶有意味的是,关注语言问题引发了晚清和“五四”时代的文学变革,这与一个更为深层的问题密切相关:中国文学批评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其语言意识也在发生着变革——从单纯的工具论到开始从本体的层面考察语言,意识到语言的意识形态属性,从而以语言变革作为文学变革乃至于文化革新的先导。当然,此时的变革多少还是不成熟的,还是在“工具”与“本体”之间徘徊、游移。

黄遵宪在《杂感》中写下了这样的诗句:“造字鬼夜哭,所以示悲悯。众生殉文字,蚩蚩一何蠢。”可见他已经认识到语言文字并不是可以随意运用的工具,而是承载了厚重的文化,这种观念与视语言为本体的现代语言观有相通之处,已经透出了现代的气息。而这样一种在体用之间徘徊的矛盾,在梁启超身上体现得尤其明显。

梁启超早年在论语言文字时,主要着眼于言文分离不利于开发民智;在中西对比时也是从功用人手,语言工具观表现得十分突出。不过,梁启超与“五四”学人的观念已经透露出变革的气息,因为他们已经是在动态的框架中思索。梁启超指出:“盖言语凡以表示意识,意识之范围日扩,则所以表示之者,自能与之相应,此其一也……文字所以表观念,观念新则其字自新也。”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晚清知识分子抨击言文分离,号召三界***,以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促成了文学观念的现代转型,催生了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格局。但是“五四”时代的变革才真正在更深的层面触动了古代汉语的根基,由现代汉语建立起现代思想文化。胡适等人发起文学***,推行白话文学,明确提出“若要造国语,先须造国语的文学。有了国语的文学,自然有国语。”三十多年后,胡适谈到自己的这一主张时,仍坚持认为“文学作家放胆的用国语做文学,有了国语的文学,自然有文学的国语”。

胡适已经意识到文言承载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代表着传统思维方式,白话与文言的冲突是新旧文化的冲突。但是他又把这种冲突简化为活文字与死文字的对立,提倡白话的理由无非是白话更方便、适用,这就又重新回到了语言工具论的老路上去了。相比之下,鲁迅与周作人对语言的意识形态属性、对于文言作为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认识要深刻得多。鲁迅曾谈到,“别人我不论,若是自己,则曾经看过许多旧书,是的确的,为了教书,至今也还在看。因此耳濡目染,影响到所做的白话上,常不免流露出它的字句,体格来。但自己却正苦于背了这些古老的鬼魂,摆脱不开,时常感到一种使人气闷的沉重”。周作人也意识到“这荒谬的思想与晦涩的古文,几乎已融合为一,不能分离”,因而“文学***上,文字改革是第一步,思想改革是第二步,却比第一步更为重要”。

“五四”知识分子所提倡的“言文一致”,已经意识到文言与现代白话之间的冲突,不仅仅是言说方式、语言形式上的对立,更主要的是各自承载的文化之间的冲突,从而真正促成了现代文学观念的发生。

综上所述,“言意之辨”与“言文之争”在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言不尽意代表了中国古人对语言问题的基本认识,强调立象以尽意,其背后是语言工具论的立场,对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影响深远。而“言文之争”则是在晚清与“五四”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在启蒙的旗帜下追求言文一致的效果,此时的语言观念已经发生了深刻变革,由此也引发了文学与文化观念的革新。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从言意之辨到言文之争——试论中国文学批评语言意识的嬗变

学习

第一届湖南武术节在长沙市隆重举行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第一届湖南武术节在长沙市隆重举行,内容包括第二届长沙潇湘武术节,湖南省第八届武术比赛开幕式。全民健身,功夫传奇,武东湖南,功传天下。2011年11月11日至13日,第一届中国湖南武术节在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馆隆重举行。来自

学习

合肥市BRT公交车准确停靠及乘客上车自动引导系统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合肥市BRT公交车准确停靠及乘客上车自动引导系统,内容包括合肥公交brt是什么意思,合肥公交brt专用车道节假日的规定。[摘要]目前,合肥正在发展快速公交(BRT,BusRapidTransit),而快速公交系统是一种快速运输的简易形式,它是集先进

学习

浅谈美术馆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美术馆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内容包括浅谈地方美术馆建设的意义,美术馆对城市的价值。【摘要】一个城市的美术馆,往往是这个城市中最美丽的建筑,或至少是最特殊的建筑。这或许是因为一栋建筑要作为艺术的容器,本身也必须具备

学习

直读光谱仪在有色金属分析中的应用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直读光谱仪在有色金属分析中的应用,内容包括直读光谱仪专注金属材料分析检测,有色金属合金直读光谱仪厂家直销。一般有色金属分为轻金属、重金属、贵金属和稀有金属、砷、硼、硒、碲、硅这些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工业生

学习

星云禅话 第1期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星云禅话 第1期,内容包括星云禅话1解析,星云禅话全集。咸淡有味以艺术家身份出家为僧的弘一大师,是近代佛门非常有修行的一位大师。他安贫乐道,过着既是禅也是艺术的生活。一天,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去拜访他,看到大师吃饭的时候,只

学习

我的游泳教练作文300字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我的游泳教练作文300字,内容包括我的游泳老师作文300字,教练教游泳的作文300字。我的游泳教练雀儿山路一小二年级(1)班:黎胜铭我有一个很厉害的教练,教我游泳的。他很酷,戴着草帽,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头型超酷,很帅。我每天早上8

学习

上海是最雅致的城市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上海是最雅致的城市,内容包括描写上海繁华的美文,描写上海城市的散文诗句。我不能同意把上海说成是“最奢华的城市”。上海,怎么是“最奢华的城市”呢?或者说,上海的城市魅力,怎么能说就是“奢华”呢?不要说旧上海在纸醉金迷之外

学习

三天成交5.6亿元 保利拍卖首槌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三天成交5.6亿元 保利拍卖首槌,内容包括保利拍卖6个字卖了2800万,保利拍卖2.65亿现场。几乎每个专场都有亮点油画专场第1788号拍品、徐悲鸿先生的《珍妮小姐画像》就经过了廖静文先生及馆内专家鉴定,一致确认为悲鸿先生真迹

学习

道路桥梁设计的安全隐患问题探究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道路桥梁设计的安全隐患问题探究,内容包括道路桥梁隐患的解决措施,桥梁伸缩缝安全隐患。【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桥梁事业迅猛发展,一大批大跨径桥梁的诞生标志着我国道路桥梁的设计水平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但是我

学习

悲聚散杂陈五味 蔑礼教爱情三角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悲聚散杂陈五味 蔑礼教爱情三角,内容包括五味杂陈的意思,是五味杂陈还是五味陈杂。《长亭送别》中的崔莺莺面对着与张生离别,五味杂陈。而在古典文学名著或诗词中,离别之情主要是不舍而已。崔莺莺除了不舍之外,还有怨恨、惧怕

学习

教学相长,以学促教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教学相长,以学促教,内容包括以教促学教学相长什么意思,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当今社会时教师的职业有较高的要求,积累就相当重要,除了平时专业知识的积累,教师还可以在生态作文教学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巧,在实现教学目标、提高

学习

博客,还能热多久?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博客,还能热多久?,内容包括博客能保存多久,博客一般多久更新。在大众还在高呼博客发展迅猛的同时,也有一些网民认为博客即将衰落。赢利模式是个难题“虽然博客用户增长很快,专业博客网站、门户网站、社区论坛网站都提供博客服

学习

出轨前夫欠下巨额风流债,冤屈妻子该不该偿还?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出轨前夫欠下巨额风流债,冤屈妻子该不该偿还?,内容包括前夫出轨的故事,女子写文章揭露前夫出轨。2015年,31岁的女教师李雪梅,在亲眼目睹丈夫婚内出轨后饱受打击。就在她设法挽回婚姻时,丈夫却悄悄转移了大半财产。心灰意冷之下

学习

那些关行的事儿滑翔伞运动浅接触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那些关行的事儿滑翔伞运动浅接触,内容包括黑麋峰滑翔伞出过事儿么,滑翔伞的那些事儿。一个从降落伞里得到的创意,一次在阿尔卑斯山成功起飞的尝试,让欧洲人最先体会到了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魅力。如今,“像鸟儿一样飞翔”已经不

学习

白家白象六年商标之争

阅读(461)

本文为您介绍白家白象六年商标之争,内容包括白家与白象的六年商标之争,白象商标之争。随着方便粉丝的类别划分直接归入方便面类别,依据同一类别里面合法商标唯一性原则,四川白家要在方便粉丝类别里注册“白家”商标的计划将很难实现,而河南

学习

“钟王之争”的几点随想

阅读(110)

本文为您介绍“钟王之争”的几点随想,内容包括钟王之争的内容及看法,钟王之争争的是什么。最近北师大教育学院王策三教授与华师大钟启泉教授分别在刊物上发表文章,他们针对教育改革以来的有些问题进行了深刻的争论。被大家称为“钟王之争

学习

粤皖“采蝶轩”之争 七大问题有待厘清

阅读(22)

广东中山与安徽合肥均名为“采蝶轩”的两家企业,在各自地域范围内经营10余年后,中山“采蝶轩”于2012年9月对外宣称,安徽“采蝶轩”在经营活动中使用“采蝶轩”商标的行为,构成对其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随后,中山“采蝶轩”董事长梁某与总

学习

京派海派之争:一个纠缠千年的文化心理公案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京派海派之争:一个纠缠千年的文化心理公案,内容包括京派海派之争的影响,京派与海派解析。京派海派之争背后隐匿着的话题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北京和上海文人之间曾经发生过一次对骂,被称为“京派”与“海派”之争,这段公案最初仅

学习

“五四”:新旧嬗变的时代

阅读(18)

《重返五四现场(增补本):1919,一个国家的青春记忆》叶曙明著九州出版社2015年5月版今年是新文化运动100周年。近几十年,因为意识形态的影响,对于新文化运动的反思,往往偏见多于常识。曾有学者说,我们现在应该回归常识。在我看来,于近代史研究,回归

学习

雅致中的嬗变

阅读(23)

明正德以后,社会风气骤然变化,使得社会文化不断向通俗化发展,素来以雅致为特征的私家园林也受到了影响。嘉靖初年始建的魏国公徐鹏举的“西圃”也难免受累。“西圃”即是后来的瞻园。瞻园几度兴废,历经沧桑。故被称为“明清、民国历史的活化

学习

员工股票期权的确认――负债与权益之争

阅读(42)

员工股票期权是公司提供给员工(特别是优秀人才)收益的一种方式。通常公司会与其订立一个契约,此契约约定特定价格(通常会与市价接近),特定股数,持有期间,履行契约日期等项目,员工将持有此项权利至履约日到期,在履约日当天,如果股票市价高于约定价格

学习

“甄”读音之争

阅读(42)

2012年,电视剧《甄传》引爆荧屏,“甄娘娘”的盛宠也从戏内延伸至戏外。前不久,《咬文嚼字》总编郝铭鉴介绍,“甄”的“”字在这部电视剧里应该读“xuan”而不是“huan”。在《汉语大词典》里“”字有三个读音,首先是与“”组成“”,这个词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