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护理职称论文10篇

高级护理职称论文篇1

1.1资料来源

本研究数据均来自问卷调查。根据地理位置和卫生事业发展水平,选择江苏、江西、广州、甘肃四省,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各级医疗机构的临床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以《护理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为基础的指标体系的重要性、可行性。共发出问卷185份,回收有效问卷166份。本次调查还对受访人员的权威程度进行了调查。权威程度(Ca)由受访者对问题进行判断的依据(判断系数Ci)和对问题的熟悉程度(熟悉程度系数Cs)两个因素决定,Ca=(Ci+Cs)/2。Ca≥0.70表示具有较好的权威性。根据本调查受访人员的自评,本次调查的166人的Ca平均值为0.87,权威程度较高。

1.2分析方法

回收问卷使用EpiData3.1录入,使用SAS9.1.3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临床护理人员高级职称评价指标体系

以《护理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为依据,将临床护理人员高级职称评价标准归纳为基本情况、护理工作、护理教学、护理科研和社会工作5个维度,并进一步梳理出一级指标11个和二级指标20个(表1)。调查要求受访者对每项指标在护理高级职称评价中的重要性进行评分,评分采用5分制,5分表示非常重要,3分表示一般重要,1分表示非常不重要。

2.2评价指标体系重要性、可行性的调查结果

2.2.1各评价维度的重要性

根据受访者对5个评价维度各项指标赋分情况,得出5个评价维度重要性的评分,护理教学维度的得分最高(4.23分),其次为基本情况维度(4.16分)、护理工作维度(4.03分),护理科研(3.75分)和社会工作(3.31分)两个维度得分较低。

2.2.2一级评价指标的重要性

从受访者对11个一级评价指标重要性的评分来看,得分较高的3个指标是护理安全(4.66分)、上一职称工作年限(4.43分)、工作总结创新(4.33分),得分较低的指标是科研课题(3.78分)、论文论著(3.72分)、社会工作(3.31分)。其余指标评分分别为临床教学情况4.23分,学历4.18分,工作质量4.17分,年度考核结果3.87分,工作数量3.79分。

2.2.3各维度对正、副高级职称评价的重要性

对于在正、副高级职称评价中5个评价维度的重要性,受访者评分的意见趋一致,均认为基本情况、护理工作和护理教学较为重要,而社会工作和护理科研重要性相对较低(表2)。基本情况、护理科研和社会工作3个评价维度对于正高级评价的重要性显著高于副高级(P<0.05),护理工作和护理教学两个维度对于正、副高级职称评价的重要性没有显著差异。

2.3评价指标体系在不同层级医疗机构可行性的调查结果

将医疗机构类型按照城市大医院、县医院、社区及乡镇卫生院划分为3个层级。结果显示,受访者对5个评估维度在各层级机构的可行性的评估结果总体方向一致(表3)。普遍认为基本情况维度的可行性最高,达82.0%;护理科研和社会工作维度的可行性较低,分别为64.5%和55.5%。受访者对于在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临床护理人员评价中,基本情况可行性的认可率均较高,且无差异。但对社区及乡镇卫生院临床护理人员评价中,护理工作、护理教学、护理科研和社会工作4个评价维度的可行性认可率,均明显低于城市大医院和县医院(P<0.001)。

3讨论

3.1临床护理正高级与副高级评价指标的权重需体现差异化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对所有指标在副高级和正高级护理职称评价中重要性的赋分均高于3分,说明所列指标在副高级和正高级评价中均应予以考虑。调查结果同时提示,所列指标对于不同级别护理职称评价中的权重需差异化设置,特别是临床护理作为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工作时间和经验与工作绩效密切相关,且贡献率高达20%以上,应赋予基本情况、护理工作和护理教学各项指标更多权重[1]。正高级的评价中,对科研、社会活动的赋权可重于副高级。

3.2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中临床护理人员评价标准应予区别

目前的评价标准与各层级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特点有一定的差距,难以准确、全面地反映不同层级医疗机构护理人员的工作特点,影响临床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对护理队伍的培养和稳定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对不同层级的分析结果提示,对以城市大医院为代表的三级医院,所有指标均应加以评估;对以县医院为代表的二级医院,评价指标与三级医院相差不大,可适当降低对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维度的指标权重;对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为代表的一级医院,应在二级医院的评价标准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对疑难重症护理、特级一级护理、护理管理等护理工作、科研工作、教学工作、社会工作维度指标的评价权重,而对体现其工作特点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次数”指标,应加大评价的权重。

3.3临床护理评价不宜过于倚重科研和论文

调查显示,受访者对护理科研的重要性评分仅高于社会工作维度,反映了一线工作者对评价更应侧重基本情况和工作能力的要求。《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完善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标准,对从事临床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淡化论文要求,注重实践能力”,而在实际评价工作中,普遍存在对临床护理人员综合评价过分倚重论文的倾向。论文数量往往是申报职称的“门槛”,形成了护理人员较普遍的“重论文、轻实践”的状况,而且,与医师相比较,护理人员学历普遍偏低,参与科研的意识薄弱且经费获取困难,特别在基层医疗机构矛盾更为突出,“论文搭车”现象成风,使得护理人员不能一心一意地钻研业务实践能力,影响了医疗服务水平[2]。

3.4完善临床护理评价指标体系,加强职称评价标准研究

高级护理职称论文篇2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浙江省10个市、地区20所二级及以上医院的应急小组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

1.2方法1.2.1设计调查问卷在查阅国内外文献、结合专家咨询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应急护士对灾害护理培训需求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灾害护理培训内容和灾害护理培训方法3部分。一般资料:应急护士性别、年龄、工作年限、文化程度、职称、职务、科室,是否有救灾经验,所在医院类别、等级等。灾害护理培训内容需求包括灾害护理概况、灾害护理相关理论和技能、灾害护理管理知识3部分共18个项目,为更清楚反映调查对象对培训内容的需求程度,各项目采用李克特量表的5级计分法,设非常需要5分、需要4分、一般3分、不需要2分、非常不需要1分,总分18~90分。灾害护理培训方式需求则是针对培训内容18个项目分别对理论授课、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示范教学等9种方式进行勾选。调查问卷拟定后,请从事护理教学工作20年以上的护理教育专家、省灾害护理学组专家对调查问卷进行论证和修订,并对本院应急医护人员90人先进行小样本的预调查,然后对问卷作进一步完善。1.2.2调查方法以邮寄的方式向浙江省灾害护理委员会各位委员所在的医院发放调查问卷,统一指导语,但不引导回答,调查对象自行填写问卷后寄回。

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用Q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问卷回收情况发放问卷350份,回收问卷348份,回收率99.4%,其中有效问卷323份,有效率92.8%。

2.2调查对象一般资料调查浙江省杭州、温州、嘉兴、金华等10个市、地区20所二级及以上医院的应急护理人员共323人,男9人,女314人;年龄18~49岁,平均年龄(32±7)岁;工作年限:0~3年74人,4~5年30人,6~10年73人,11~15年55人,>15年91人;文化程度:中专12人,大专72人,本科233人,硕士6人;职称:初级189人,中级99人,高级35人;工作科室:急诊科147人,ICU54人,病区122人;有灾害救援或救护工作经历112人,无经历211人;医院类别:综合医院309人,专科医院14人;医院级别:三级医院285人,二级医院38人。

2.3灾害护理培训需求情况2.3.1应急护士灾害护理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式需求323名调查对象对培训内容需求总分平均(81±8)分,显示出对培训内容较高的需求。理论知识培训内容得分最高的项目是“急救文书”“自我防护”,培训方式选择主要集中在“理论授课”“专题讲座”及“案例分析”,见表1;技能培训内容得分最高的项目是“现场急救”,培训方式选择主要为“示范教学”“情景模拟”及“理论授课”,见表2.2.3.2应急护士灾害护理培训需求分析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文化程度、工作年限和工作科室应急护士对培训内容的需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级及以上职称护士对理论知识“灾害认知”和技能知识“院内急救”知识的培训需求低于初级护士(t值分别为2.78和2.79,P均<0.05),但在其他培训内容上,不同职称护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危机识别等6项培训内容的需求上,有救灾经历的应急护士比无救灾经历的应急护士需求更高,见表3。不同医院类别应急护士的培训需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三级医院的应急护士在10项培训内容的需求上高于二级医院应急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不同科室应急护士对“灾害认知”“检伤分类”的培训需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见表5。

3讨论

3.1应急护士对灾害护理知识技能的培训需求高有研究[3]显示,即便具有多年工作经验或曾经学习过灾害护理课程,但绝大多数护士依然认为自己尚不具备足够能力应对灾害。应急救护护理培训是提高护理人员灾害救援能力的有效途径[4]。本调查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对象虽然大多数为工作5年以上的护士219人(67.8%),且201人(62.2%)来自急诊科和ICU,但对灾害护理知识及技能的需求依然很高,所有培训内容的需求得分均大于4分,尤其是“现场急救”“自我防护”和“急救文书”是培训需求得分最高的,反映了应急护士对灾害救援基本知识、救护技能和应对灾害时的法律责任等知识的需求更高、更急迫。

3.2不同职称和科室应急护士灾害护理培训内容的需求差异不显著调查显示,初级护士与中高级护士只在“灾害认知”和“院内急救”知识方面的培训需求存在差异,除此以外,不同文化程度、工作年限、职称的护士培训内容需求上没有差异,这可能与高职称的护理人员临床工作时间长,临床实际工作中急救机会较低职称的护士多,对“灾害认知”“院内急救”经验相对丰富有关。而来自不同科室的应急护士只在“灾害认知”和“检伤分类”的需求上存在差异,ICU护士对上述两项的需求最低,急诊科护士最高,这与知识需求产生的要素有关,知识需求产生取决于两个重要因素,一个是个体所从事的业务过程,另一个是个体本身的知识经验或者认知结构[5]。急诊科护士在日常工作中有更多应急救护和检伤分类的工作经历,因此其相对应的知识需求也更为显著。尽管急诊科护士有更多检伤分类的经验,但我国护士救护能力调查中发现受过检伤分类培训且熟悉检伤分类标准者仅占0.41%[6],而国外相关调查均显示应急护士掌握最好的是急救技能和检伤分类[7]。因此检伤分类是我国应急护士今后培训的重点内容之一。

3.3三级医院应急护士培训需求较二级医院更高在检伤分类、心理干预、环境评估等10个项目上,三级医院的应急护士需求均高于二级医院,这可能与三级医院有更多机会参与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的救援有关。

3.4有救灾或公共卫生事件救援经历的应急护士灾害培训需求更高调查结果显示,既往有救灾经历的护士对灾害护理培训的需求更高,且更关注灾害救护流程的各个环节,如“危机识别”“转运救护”“指挥中心”“物资管理”等。莅临灾害现场救援活动可能使应急护士的内心体验得到丰富和具体化,并使其更加认识到具备灾害救护能力的必要性[8]。

高级护理职称论文篇3

关键词:医学专业 双师 临床护理 教学 分析

中***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c)-0117-01

职业院校主要是面向社会输送实用、技能型人才,护理专业更是直接为社区和医院等卫生服务业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护生毕业后不仅要有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还要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正确观察患者病情。同时还要具备操作新仪器,开展新技术的能力[1],才能很好地完成护理程序。***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中指出: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学会沟通交流和团队协作精神。医学专业毕业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临床经验丰富,人际沟通能力强,教学理念先进,教学形式灵活,课堂气氛活跃,能充分发挥先进的教学设施和实验实训场地的作用,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毕业后能积极观察病情变化,主动护理。

1 何为“双师型”教师

目前尚无统一界定,可以综合理解为:教师在获得教学职称或资格外还需要取得相应系列另一技术职称或资格证书,所谓的“双职称”或“双证型”。或是他们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素质和水平,又要具备熟练的实践技能教学能力,即“双素质型”。

2 我院临床护理教学团队的构成

2.1 高级职称双师

他们同时具备“双职称”和“双素质型”。医学专业转型而来,临床经验丰富。我校原为地方中等卫生学校,生源少,师资力量雄厚,所有临床教师均是本科院校医学专业毕业生,毕业后脱产到地方综合医院相应继续学习1~2年再任教,课时少的教师一直兼职去挂靠医院参加医疗实践工作,多年的临床工作使这一批老教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一边上班,一边上课,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去医院见习典型案例,现场讲解教学知识点,安排病例讨论。课堂上将临床实例寓于教学中,学生如亲临其境,体会深,教学效果好。随着我国医疗卫生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学校规模的扩大,我校开设了自己的附属医院,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和教师兼职医院,临床教师继续坚持教学、实践两不误。这批教师大部分是1996年前大学本科毕业,年龄40岁以上,都具备高级讲师和副主任医师双职称。

2.2 中级职称双师

所谓的“双职称”或“双证型”。医学专业毕业,同时取得了教师和相应系列的资格证书,缺乏一定的临床经验。随着职业院校的发展,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学生数量激增,一批批新分配的医学本科毕业生来到了学校任教,由于教育资金紧张,教师名额有限,繁重的教学任务迫使新教师来到学校后直接上岗,小小的附属医院已无法容纳更多的教师进入临床实践,况且大部分教师一学期都要完成两到三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还要忙于写论文,评职称。教师精力有限,学校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在疲于奔命之余也很少把心事放在实践能力的提升上。

2.3 初级职称双师

基本是高校护理专业毕业后直接走向教师岗位,理论考试取得教师和护士资格证书,缺少护理工作经历和临床实践经验。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大部分中职学校升格为高职院校,新升格的院校有中专、五年制高职和三年制高专护理等多层次学历,大批高校护理专业毕业生走进我院担任临床护理课程专职教师,成为学校青年教师的中坚力量。

3 医学专业“双师”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优势

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使原有的中专和高职医疗专业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于是学校面临专业设置的改变,护理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造成了临床护理专职教师严重不足,医学专业教师全部转型为临床护理专业教师,临床护理的教学任务落在了临床医学教师的肩上。由具备执业医师资格或(和)医学职称的双师型教师承担临床护理的教学,由于从事多年临床实践工作,责任心非常强,教学热情高涨,讲课生动活泼,教学手法灵活,实时地引入临床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课堂师生互动情况好,课堂气氛活跃,能充分发挥先进的教学设施和实验实训场地的作用,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毕业后能主动护理,积极观察病情变化,主动配合医生抢救,做到心中有数。如: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教学中,讲解重点是观察病情和抢救配合,如观察出血量的大小和出血是否停止,在病程中患者呕血和黑便次数多,颜色红,生命体征不平稳,红细胞压积减少,血尿素氮逐渐升高,说明出血量大,出血未停止,必须配合抢救。护理措施包括血容量下降甚至休克时补液原则,具体的止血措施包括静脉曲张的三腔管压迫止血的护理,胃镜直视下止血的配合和消化道溃疡出血的药物应用护理。学生弄懂了疾病的概念和临床表现以及发病过程,知道了具体的***情况,结合药理学基础,下一步如何护理就很简单了。教师讲完了病情变化和抢救措施,护理措施自然迎刃而解。

多年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突然转变为临床护理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未完全转变。教学中过分注重医学理论知识的讲解,护理措施融会贯通,反映护士职业特点的护理诊断和医护合作性内容不甚明了,一带而过。由护理专业毕业的教师承担临床护理,她们自身的医学基础知识较薄弱,毕业后直接从事临床护理的教学,有些不常见的疾病她们在实习时也从未遇见过,对临床新理论 和新技术缺乏了解,教学中不重视疾病的医学知识,甚至无法讲深讲透每一个疾病的概念,干脆就对着护理措施照本宣科。导致学生无法认识疾病的内涵,对临床广泛应用的技术一无所知,缺乏观察疾病的能力,成为被动的护理者。培养出来的学生进入临床后很难适应现代护理的需要。

4 发挥优势,摒弃不足,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

针对临床护理教师专业不同,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我院开展了一系列教学研究和交流活动。(1)组织两类教师共同备课,制定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2)举办公开课、观摩课、说课和相互听课等方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并让有经验的教师给青年教师定期开展专题讲座。(3)开展多种教学方法竞赛,如情景教学法、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实验教学法等,促进所有教师共同学习,改变各自的教学理念,把握每一个章节的讲解重点,共同提高。(4)除校本部附属医院外,我院还挂靠本市一家三级医院,利用每年的寒暑假安排青年教师进行临床实践,在医疗和护理岗位接受新知识,了解新技术。安排专业护理课教师到外地大型医院进行半年到一年的业务进修。以上措施可以让临床护理课教师完全转变教学理念,学模式,框定教学重点,明确教学目标。针对临床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医学专业“双师”的优势,培养出合格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高级护理职称论文篇4

1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双人单独录入计算机,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科研状况518名护士对护理科研步骤、护理科研种类及护理科研选题知晓率分别为33.7%、38.9%、28.9%;参加培训率仅为41.9%;对护理科研知识需求强烈,愿意参加科研者占84.2%。

2.2不同护龄护士科研培训率、科研意愿及科研知识比较见表1。

2.3不同职称、学历护士护理科研情况见表2、表3。2.42010年、2011年科技局、卫生局三所医院医疗、护理立项情况。

3讨论

3.1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科研知识缺乏,目前医院护理工作的重点大部份放在质量管理上,缺乏对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的培训和撰写论文的指导,护士只是应对临床工作而忽视了论文撰写[2],而早在1996年就有专家提出,护理部工作量的5%~10%应该用于科学研究[3],从调查中发现,参加过科研培训者217人(41.9%),知道护理科研步骤者175人(33.7%),知道科研种类、科研选题者分别是202人(39.0%),和176人(34.0%),护理科研知识知晓率在不同护龄、职称、学历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原因分析:目前在基层医院临床工作的护士大多是中专毕业303人(58.9%),通过业余时间获得了护理大学专科或本科学历215人(41.9%),第一学历为本科毕业者被调查的三所医院均没有,护士基础理论的知识水平较低,而且在职教育主要是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科研知识与能力方面的培养不被重视。基层医院在职称评审时只有副高级,正高级职称才要求科研立项。但尽管如此,表中显示职称学历高者仍是护理科研的主角。由此,护理管理部门要重视护理科研的发展,市卫生局、医院护理管理委员会在为护士提升学历的同时,应加强护理科研的培训,培训内容有护理科研的基本知识(概念、步骤)及技能(文献查阅、科研设计、资料分析、护理论文的撰写、注意事项等),同时加强在职教育,外请专家讲学,选送护理骨干外出培训、鼓励自学成才等育人措施,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来提升科研能力。

3.2护士有撰写论文的愿望,期望在质量高的护理期刊上来提升自己的职业成就感,但困难大,实际行动者少,愿意主动撰写论文有387人(74.7%),不愿意者有33人(6.4%),无所谓者98人(18.9%),动机均为晋升职称者多,其次是迫于医院下达的科室论文完成的任务。护士平时在单位里有繁重的工作,回到家里又要担起相夫教子的任务,留给自己学习提高的时间可想而知,造成护理科研知识及撰写论文的能力严重缺乏,再者是经费缺乏,投稿困难等,本院2010年13篇,均为主管护师以上职称。提示管理者只有充分认识到护理科研的重要性,在人员、时间、经费、设施和科室合作精神上给予足够的条件和支持,才能营造有利于科研的良好环境,同时护理管理者要加强培养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在临床科研工作中做好传、帮、带,充分发挥各级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4]。提高科研知识的储备,为其进行护理科研奠定基础,提高护理工作水平。

3.3改变护理观念,提高护士自身素质,护理工作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门专业,临床护士要彻底打破护士只是医生助手的观念,不能只机械的注射、给药、执行医嘱,要善于观察,勤于用脑,依靠平时的点滴记录,评判性思维把临床中经验上升为理论,在制订护理措施和处理护理问题时寻找科学依据[5],那么,就需要护士通过继续教育和学习等方式增强自我的专业知识、科研知识、上网阅读文献资料,掌握国内外最新科研信息,提高科研能力,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人健康。

3.4医院要成立护理科研小组,小组成员要有创新性思维和超前意识,主动捕捉科研信息,提出科研攻坚方向,协调科室护理人员进行查新,确定立项课题,以指导护理人员更好地从事科研活动,保证人人参与,护士在实际科研工作中缺少相应的帮助也是制约护士开展科研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院有科研管理委员会,护理部有护理科研小组,但近5年只进行过二次科研知识的培训。

3.5基层医院护理科研与医疗科研有很大差距,从表4可看出,2010年、2011年三所医院护理科研立项5项(医疗24项,为护理的4.8倍),其中市科技局立项4项,市卫生局立项1项,2011年三所医院护理立项0项,可见护理科研开展数量少,与医疗科研的开展存在很大差距,这与护士学识、学历、科研能力的不足及对护理科研内涵的认识偏差,上级护理主管部门对护理科研缺乏指导有关,与谭成群等的调查相符[6]。应引起市、医院护理管理部门的重视,给予及时的指导,加强医护合作,以医带护,全面提高护理科研水平。

高级护理职称论文篇5

关键词:  护理 高级职称 能力特点

      21世纪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信息交流全面提高,人类健康迅速提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时代。随着人们对健康出现多元化的需求,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立体化,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疗服务模式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护理学科面临的挑战更大[1]。人才已经成为科学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1]。护理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护理人才,护理高级职称人员又是护理人才中的中流砥柱。他们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较强的服务意识,良好的沟通调节能力,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护理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提高护理质量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笔者于2005年6~9月,分别对58名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进行了有关其自身能力特点的问卷调查及对105名非高职护理人员进行了关于高职护理人员能力特点认同度的问卷调查。目的在于为如何充分发挥高职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取我省8所医院高级职称护理人员58名,其中主任护师3名,占5.17%,副主任护师55名,占94.83%;年龄40~54岁,平均45.83岁;学历:研究生4名,本科32名,大专22名,工作年限20~37年,平均26.7年。非高职护理人员105名,平均年龄32.8岁,学历以本科学历为主,平均工作年限8.5年。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及实际情况设计高职护理人员能力特点问卷调查表,其主要包括专业技能(8条)、服务意识(5条)、沟通能力(6条)、教学经验(6条)4个方面,共计25条。分别对高职护理人员与非高职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评分采用模拟评分方法,从0~10分。各项分值越高说明其能力自评度越高,该项能力越强;非高职护理人员对高职护理人员的该项能力特点认同度越高。并通过问卷调查从25条内容中得出认同度最高的8条内容,用百分比表示。

    1.2.2  统计学方法  调查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及百分数表示。

    2  结果

    2.1  调查结果  发放问卷调查表163份,收回149份,有效率91.41%。其中发放高职护理人员问卷调查表58份,收回57份,有效率98.28%;发放非高职护理人员问卷调查表105份,收回92份,有效率87.62%。

    2.2  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能力特点问卷评分结果  见表1。

    2.3  高级职称护理人员主要能力特点自评度最高的8项内容  见表2。

    2.4  非高级职称护理人员对高职护理人员能力特点认同度最高的8项内容  见表3。

    3  讨论

    3.1  强硬的专业技能  从调查结果,可以得知高职护理人员普遍认为扎实的专业技能是其最基本技能。由于技能的掌握是通过多年经验累积起来的,高职护理人员工作年限多为十几到几十年,在长年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练就了强硬的专业技能,掌握较丰富的专科知识,具有较强的应对各种急抢救工作的能力,在临床工作中指导年轻护士进行各种护理技能、理论的提高得到了非高职护理人员的一致认同。她们是各专科领域内的临床护理能手,是掌握专门化知识的专家型护理技术人才。在提高护理质量的过程中扮演督导者的作用,能对护理质量常抓不懈,从而为保证临床护理质量提供强而有力的支持,为保证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供依据。   3.2  较强的服务意识[2]  自上世纪至今护理事业有了巨大的变化,护理专业领域有了较大的扩展,护理实践范围也拓展到更广泛的领域,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商业知识与技能、服务行业的需求更加突显表2  57份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调查问卷自评度前8项的出来[3],其实质就是医疗服务企业化[4]。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病人的满意度。故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已成为现代护理模式中的重要影响因素,高职护理人员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较强,普遍具有较强的主动服务意识[5],现代护理服务意识观念转变迅速。在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时,能从多角度护理病人,全方位关心病人,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患者的肯定。因此她们是活跃在护理服务一线,是整支护理队伍中的带头人和排头兵[6],能带动护理服务的发展。

高级护理职称论文篇6

1护理人员能级管理介绍

能级对应,即按工作职能编制人员,使护理人员的资历、级别等与之相适应。在注重年资、学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即综合素质,达到各级岗位与其职能的对应[5]。能级对应原则指将不同能力的人员放在不同的职位上,给予相应的权利和责任,实行能力与职位的对应与适应[1]。近年来,护理人员流动率即流失率较高,低年资护士在临床一线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护理质量难以保证。因此,护理质量管理品质提升的持续改进一直是护理管理者的聚焦中心[6]。根据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状况,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和趋势———护士能级管理模式[7]。能级管理,是通过对人才的分级、职责设定、分层次使用等措施对人力资源管理实施的改革,从而激活人才潜能、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8,9]。临床护理岗位选择合适的人去承担所规定的各项任务,做到人员的资历、能力、素质与所承担的工作职务相适应,才能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10]。护士是患者身心健康的维护者,护士素质对护理工作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一名护士,不仅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和高尚的医德,还应该具备优秀的心理品质[11]。

2护理人员能级管理现状及难点

2.1国内护理人员能级管理现状

国内许多研究也对护理人员的等级划分进行过探讨,如周咏梅[12]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450名护理人员进行能级对应相关情况的调查,确立了一套针对三甲综合性医院护士能级理论体系。万蓬[13]等研究得出大型综合医院护士等级框架、各级护士准入标准即具体赋权工作内容。据文献报道,根据临床护士的知识、态度、技能等方面给予相应的能级岗位,不仅能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各级护士的最大效能,对稳定基础护理质量、提高专科护理水平也起到积极推动作用[14]。此外,温宿县人民医院于2011年11月开始尝试对14个临床科室160名护士按专业技术水平、能力、学历、职称、工作经验实施分级分类管理,通过三年的临床实践与探讨,护理服务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护士和患者的满意度逐渐提升,护士离职率大大降低,但由于地处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护理人员在学历、知识层次、对职业的认同感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实际困难。

2.2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医院护理人员能级管理现状

2.2.1人力资源配置不到位

我国卫生部规定医护之比为1:2,床护之比为1:0.4,而实际情况相差胜远。我院编制床位400张,而实际开放床位500张,40~50个病人的科室仅有10~12个护士,每名责任护士要负责8~10名病人。有限数量的护士每日需要完成大量的***性工作,剩余时间只能对危重患者进行重点巡视,对一般患者仅仅完成常规***和护理,要想把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宣教做到位,存在很大的难度。

2.2.2教育层次偏低,基础理论薄弱

目前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二级综合医院护理人员的学历水平起点偏低,主要以中专层次教育为主,后续大专学历约占50%~60%,从而导致护士综合素质普遍较低。同时由于护理人员基础理论知识薄弱,知识面较窄,缺乏多学科知识,大部分护士工作较为被动甚至机械,仅限于执行医嘱,做常规操作,不出差错事故,服务态度热情周到即可。对护理基础知识及专科知识掌握较为肤浅,缺乏勤奋好学的积极性,求知欲不强,不能学以致用。

2.2.3人员职称与实际能力不相适应

因我区为少数名族地区,住院患者90%为***族,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因此我院在招聘护理人员时均按照民、汉各占50%的比例。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民族护士的理解能力有一定差异,工作能力与职称、工作年限不相适应,加之又可以生育二胎,造成家庭负担较重,精力往往不足。

2.2.4科室管理者有畏难情绪

护理管理者对能级管理的内涵认识不足,缺乏创新意识,积极性不高,对护理部制定的护士能级划分使用管理实施方案和护理能级管理绩效分配方案没有认真组织学习、讨论而处于应付状态,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认为这项改革难度太大,基层医院存在人员不足,民族地区护士综合素质较低,条件有限而难以开展或担心作为试点后工作繁琐且成效不显著。

3护理人员能级管理展望及建议

3.1加大人员招聘的力度,实施动态调配

合理的护理人员配置是开展护士分层次使用的基础[15]。首先对全院各科室护理人员的学历、职称、年龄、工作年限及民汉比例做一个现状调查,再根据医院目前的发展需求及各科室工作量等以确定招聘的人数、学历层次十分必要。建议相关部门应在保障护理人力的基础上根据《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要求从年龄、学历、职称、民族方面优化***护理人力资源结构,加大护理人力资源开发力度[16]。一是通过积极参加各大院校招聘会与网上招聘相结合。同时按程序积极向卫生行***部门反应护理队伍严重缺编的问题,引起***府的重视。二是医院护理部应根据各科护理工作量、危重病人数量、病人的护理需要,进行人力资源的动态管理,随时进行调配,使现有的护士发挥最大作用。三是不断完善后勤保障体系,把护士从非专业的事务中***出来,节约护理人力资源,增加护士直接护理病人的时数,提高护理质量。

3.2强化护理队伍的教育,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完善教育体系,培养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的需要。建立从中等到高等的护理教育体系,并逐步普及高等护理教育,增大本科生、研究生比例,提高护理科研水平和专业水准,适应护士能级制的需要[15]。护理部要加大护理人员的在职培训力度,建立护士分层培训、考核的长效机制,设定培训目标。将护士分为普通岗、专科岗、管理岗,然后再根据每个人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知识结构等再细分成辅助岗、一级岗、二级岗和责任组长。同时建立规范化的临床实训基地,并配备完善的护理技能操作模具,对各层级护理人员有针对的实施分层培训,提高了各层级护士的能力,使许多年轻有为的护理人才脱颖而出,各级护士在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推动了护理工作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医院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了人才梯队建设。

3.3建立合理的绩效分配、考核机制,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

绩效考核管理原则,绩效考核在科学构建“按岗位取酬,按工作量取酬,按服务质量取酬”的分配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临床护士各层级岗位职责和量化考核标准[17]。为此,护理部制定下发了护士能级划分使用管理实施方案和护理能级管理绩效分配方案,根据护理岗位的工作质量、工作数量、劳动强度、风险责任、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综合进行综合考核,实现了按岗取酬、多劳多酬的绩效分配制度,打破了长期以来“按资排辈”的现象。并将考核结果与晋升职称、评优评先等相结合。改变原有的功能制排班模式,各病区根据病人数量分成1~2个责任小组,每组设组长1名,组员3~5名,从病人入院、***、护理至出院均由责任护士管理,对病人实行全程、连续、无缝隙的扁平化护理。中夜班及责任班做到:民、汉合理搭配、高年资与低年资相结合,上级护士指导下级护士的层级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三级护士的榜样作用。

3.4统一思想,提高护理管理者认知

护理管理者在护士分层培训、使用和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护理人员层级管理能否取得实效,护士长的作用举足轻重。护理部牵头组织全院护理管理者、护士反复学习相关文件,解读实施方案,并召开护士长例会查找存在的难点及工作的重点,宣传学习同级医院该项工作开展的成效。统一思想,提高全院护理人员对层级管理的认识,对提出的疑问给予耐心解释,使她们树立信心,克服为难情绪。

4小结

护士能级管理保证了基础护理工作的实施,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在以往的护理模式中,不论学历、资历和能力,都承担相同的责任和义务,未能实现护士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制约了护士专业能力的发展和提高[18]。能级管理激发了护士的潜能,提高了护士的职业满意度。实现了个人能力、价值与个人利益的有机结合,改变了护士职业发展空间有限、个人价值提升无益的现状[19]。自从我院实行护士的分层级管理后,各层级护士职能得到明显提升,护士在操作中更谨慎,更规范,责任心更强,实现了护理人员之间的优势互补,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护士长的管理更加深入,更加全面,使护理工作的内涵质量也有了大幅度提高。护理能级管理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使各级护理人员各尽其责,达到了用人所长、才尽其用的管理效能[20],从而为基层医院护理人才的培养与使用提供科学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杨雪莹,许翠萍,葛洪霞,等.无陪护模式病房护理人员能级划分现状与展望[J].护理学杂志,2011,26(18):92-94.

[2]李怀怀,许会荣.加强护理质量控制,持续质量改进[J].家庭护士,2008,6(2B):452.

[3]周艳琼.应用护理质量控制手段管理护士在职培训[J].护理研究,2008,22(10C):2803-2804.

[4]热比姑•热合曼.***地区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少数民族护理人力资源现状研究[D].***:***医科大学,2010.

[5]叶文琴,朱建英.现代医院护理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37-38.

[6]王慧芬,贾琦.护士能级管理的实践效果[J].护理杂志,2008,25(1A):55-56.

[7]张洪君,骆金铠.分级管理模式下主管护士能力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5):60-61.

[8]张缀琴,吴丽萍.以岗位职责分级的护理能级管理模式实施体会[J].护理与康复,2011,10(3):249-253.

[9]赵亦舒,刘晓丹,赵静,等.基于优质护理服务背景的护理能级管理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6B):1665-1666.

[10]周咏梅,叶文琴,曹洁.人本原理在护理人员能级划分研究中的作用[J].护理杂志,2009,26(1B):30-31.

[11]李晓松.护理学导论[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41.

[12]周咏梅.某三级甲等综合性***队医院临床护士能级体系研究[D].上海:第二***医大学,2007.

[13]万蓬,曹洁,刘云娥,等.大型综合性医院护理人员能级体系的研究[J].护理杂志,2010,27(8B):1217-1218.

[14]周咏梅,叶文琴,曹洁,等.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临床护理人员能级划分质性研究[J].护理杂志,2008,25(1B):12-14.

[15]徐***,王春英,锡唯.护理人员分层次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医院管理论坛,2013.30(5):37-38.

[16]代亚丽,宁艳辉.***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3):163-165.

[17]廖庆萍,江智霞,赵玲芳,等.不同层次护士绩效考核指标的应用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1(10):1743-1744.

[18]张蓟,邢新革,宋博.护士能级管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农垦医学,2014.36(3):276-277.

[19]张缀琴,吴丽萍.以岗位职责分级的护理能级管理模式实施体会[J].护理与康复,2011,10(3):249-251.

高级护理职称论文篇7

【关键词】 标准预防; 认知; 职业损伤

中***分类号 R4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4-0075-03

Investigation on Cognition and Occupation Injury of Standard Precautions of Operation Room Nurse/HUANG Zhu-jiang,LIN Hui-rui,SONG Tao,et al.//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4,12(14):75-77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operation room nurse cognition of standard prevention and the status of implementation and analyze related influencing factors.Method:The survey used a random sample,selected a total of 60 operation room nurses in 3 second class hospitals,and 5 tertiary hospitals randomly,got the information of standard prevention and occupation exposure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about operation room nurses.Result: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ognition of standard precaution among nurses with different seniority, academic background and level of hospital(P

【Key words】 Prevention standard; Cognition; Occupation injury

First-author’s address:Guangdong Province Women and Children Hospital,Guangzhou 511442,China

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长时间暴露于多种危害因素中,致手术室护理人员存在感染或者患上某种疾病的潜在危险,即职业暴露[1]。1999年中国引进由美国疾控中心在1985年提出的新医院感染预防策略,于2000年编入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中,也就是标准预防,其定义是指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均需隔离,不论其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者接触非完整的皮肤黏膜,都需要隔离。为了解手术室护士标准预防认知,提高标准预防能力,对广州市8家医院手术室护士展开了一次问卷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广州市二级医院3所,三级医院5所,注册一年及以上手术室护士60名。二级医院31名(51.7%),三级医院29名(48.3%);女55名(91.7%),男5名(8.3%);平均年龄(29.45±4.72)岁。

1.2 方法

1.2.1 调查问卷 采用周阳的《标准预防调查问卷》[2],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包括(年龄、性别、学历、职称、医院级别、工龄情况等)。标准预防的认知(标准预防概念)和职业暴露、职业损伤情况(损伤的方式、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成5个条目,以“是”、“否”、“不知道”回答,“是”规定为1分,“否”和“不知道”规定为0分,满分为5分,≥3分计合格,最后得分越高说明认知情况越好。

1.2.2 问卷调查方法 2013年5月,由调查员向手术室护士长介绍问卷内容和填写要求,然后于1周后由护士长负责回收问卷。对60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职业暴露经历及标准预防(standard precautions,SP)执行情况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72份,剔除无效问卷(条目缺失大于10%)12份,最终有效问卷60份,有效回收率83.3%。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均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60名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60名研究对象的工龄、职称、学历、职业防护培训来源、院级等一般情况见表1。

2.2 不同背景手术室护士标准预防的认知情况

80%以上的手术室护士能正确认知及执行标准预防,详见表2。不同学历与院级的护士标准预防的认知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不同工龄、职称和医院级别的护士对标准预防的认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10年、主管护师以上和三级医院的护士认知较好,见表4。

2.3 不同等级医院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与职业损伤比较

对于术中曾暴露与艾滋病和乙肝的次数上看,两个级别的医院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级医院护士1年内被锐器损伤的次数要高于三级医院(P

表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类别 人数(名) 构成比(%)

工龄 1~5年 27 45.0

6~10年 22 36.7

11~15年 7 11.7

>16年 4 6.7

职称 护士 22 36.7

护师 31 51.7

主管护师 6 10.0

副主任护师 1 1.7

学历 中专 3 5.0

大专 24 40.0

本科及以上 33 55.0

职业防护培训来源 无 2 3.3

1~2 33 55.0

≥3 25 41.7

院级 二级 31 51.7

三级 29 48.3

表2 护士对标准预防的认知及执行人数

问题 人数(名) 构成比(%)

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都有传染性 54 90.0

标准预防既保护医务人员又保护患者 52 86.7

标准预防既能防止血源性疾病又能防治非血源性疾病 60 100

标准预防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 59 98.3

把所有患者当作有潜在的血液传播疾病进行防护 49 81.7

2.4 不同等级医院职业暴露的原因及锐器伤的场景比较

二、三级医院手术室职业暴露的原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被刺伤的场景中,二级医院护士的发生率要高于三级医院(P

表3 不同背景护士对标准预防的认知得分情况 名

类别 人数 认知得分

字2值 P值

工龄 1~5年 27 1 26 2.882 0.410

6~10年 22 3 19

11~15年 7 0 7

>16年 4 0 4

职称 护士 22 2 20 0.711 0.871

护师 31 2 29

主管护师 6 0 6

副主任护师 1 0 1

学历 中专 3 1 2 7.089 0.029

大专 24 3 21

本科及以上 33 0 33

院级 二级 31 4 27 4.000 0.045

三级 29 0 29

表4 不同背景手术室护士标准预防认知情况的比较

类别 人数(名) 正确 名(%) 错误 名(%) 字2值 P值

工龄 1~5年 27 18(66.7) 9(33.3) 3.972 0.046

6~10年 22 16(72.7) 6(27.3)

11~15年 7 7(100) 0

>16年 4 4(100) 0

职称 护士 22 11(50.0) 11(50.0) 10.211 0.001

护师 31 27(87.1) 4(12.9)

主管护师 6 6(100) 0

副主任护师 1 1(100) 0

学历 中专 3 1(33.3) 2(66.7) 7.530 0.230

大专 24 15(62.5) 9(37.5)

本科及以上 33 29(87.9) 4(12.1)

院级 二级 31 17(54.8) 14(45.2) 13.671 0.000

三级 29 28(96.6) 1(3.4)

3 讨论

3.1 广州地区手术室护士对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的认知

此次接受调查的护士中对标准预防认知的正确率及执行率较高,表2~4显示,不同工龄、职称、医院级别间,分别是工龄>10年、主管护师及以上和三级医院的护士认知较好,认知程度的提高有赖于***府有关部门对院感知识普及和重视,每年在我国各大城市均有举办各种大型感控知识教育大会,临床工作人员均有机会参加。不同的工龄、职称、学历等均会影响护士学习感控知识,包括参加培训的次数、对感控认识的程度及接接受能力等。三级医院除参加一些大型的公共会议之外,一般在院内也有定期的院感知识培训,使三级医院对护士对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的认知会更深刻。

3.2 手术室职业暴露与职业损伤

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危险性较高,无论在何级别的医院,护士均有较多机会接触到乙肝、艾滋病等传染病,医院对职业防护的重视程度仍有不足,1年内被刺伤见血的比例仍然较高,暴露的原因中“防不胜防”和 “疏于防范”占主要地位。该现象表明尽管护士对职业防护的认知程度较高,但对防护的执行远远不够,说明职业暴露的普遍存在。尽管操作不熟练和繁忙、疲劳所占比例较低,而在北京的一份调查中却显示疲劳是手术室护士发生锐器伤的主要原因[3],反映了手术室工作量大、人力资源配置无法满足工作需要的矛盾,直接影响了职业防护的有效实施。器械护士时被锐器刺伤的机会最高,这与传统的职业防护观念直接相关,现在大部分医院依然直接用手传递锐器,另外护士的熟练程度、与手术医生配合均有一定关系[3]。从表5、6中可看出二、三级医院对职业暴露具有一定的影响,无论是被刺伤见血的次数还是发生锐器伤的场景,二级均多于三级医院,尽管对于医院对职业防护的重视程度上的回答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3.3 针对目前广州地区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存在的问题制订相应措施

根据不同医院的级别,卫生行***部门应调整对于手术室职业暴露与损伤培训的工作重心,重点加强对二级医院手术室护士的强化培训,树立标准预防的观念,以医院内部培训为主,并定期考核,达到熟练掌握锐器的操作。同样在三级医院更应加强对护士的院感知识培训,重点放在新入职和低年资的护士,并定期考核。

采用全新防护模式,如传递锐器时使用弯盘传递,用硬质锐器收集盒,锐器盒的使用可使针刺伤的发生率降低50%[4]。手术室护士应主动学习传染性疾病的知识,提高对传染病的认识,有必要采取行***手段强化和规范操作[5],提高自我防护意识[6],对确诊携带感染因素者按标准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对急诊或未确诊患者均须要按阳性处理,接触有感染血液或体液时均应有个人保护装置。合理安排和适当调整洗手和巡回工作的次数,既要保证工作,还要注意缓解护士因长时间工作带来的身心疲劳,减少无效工作。实行弹性工作制,根据次日手术情况,合理调整,灵活安排工作人员。进行术前风险评估,制定护理对策,能明显减少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的发生,可在手术室推广。

为加强规范护理工作,各医院感控部门须加大职业防护与培训的力度,更新防护设备,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等法规和技术规范进一步细化手术室的感控措施,加强对手术室护士及其手术室全体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的培训,规范职业防护工作流程, 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

参考文献

[1]阮征,刘芳.护士职业防护新进展[J].现代护理,2008,14(3):333-335.

[2]周阳,李映兰,郑悦平,等.手术室护士锐器伤调查及标准预防的管理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8):737-739.

[3]成健,杨洋,宋妍春,等.北京三所综合性医院手术室护士发生锐器伤的调查[J].护理杂志,2011,28(11):30-31,41.

[4]李可萍,庄英杰,文翠容,等.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571-573.

[5]徐爱梅,叶培英,卓青,等.手术室护士标准预防认知与执行现状调查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5):941-943.

高级护理职称论文篇8

关键词:岗位设置;集约化;精细化

中***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 3198.2016.22.045

岗位体系建设是一个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和基础,是支撑组织运作和员工发展的重要工具。根据调研结果分析,大部分科研单位对职能部门管理岗位的设置主要依据管理业务,这样进行岗位设置符合管理岗位专业化的原则,有助于提高管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然而专业化设置岗位必然意味着分工细化,使岗位管理维护成本、工作协调成本增加,造成效率降低。调研结果还显示,大部分单位在管理岗位职级设置上多数与职称资历挂钩,“论资排辈,熬年头”现象比较普遍。造成职工工作热情积极性不高,不利于人才培养。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集约化设置管理岗位、精细化设置职级的解决方案,并以所在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为试点进行验证。

1 集约化设置岗位

所在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涉及到的管理业务有人力资源规划、招聘、教育培训、薪酬、绩效考核、员工关系岗位管理、员工福利、劳动纪律、队伍建设、领导干部任免、因私出国(境)、两地分居、职称评聘、职业技能鉴定等10几项。优化前按照管理业务设置岗位,仅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岗位数量高达15,每个岗位分别编写岗位说明书,设置岗位职责、任职资格标准、岗位晋级、降级标准、绩效考核指标。这样每个岗位分工都很明确,职工对业务也很专业。

然而,由于岗位过多导致岗位管理维护成本增加,仅编写岗位说明说就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其次像职称评聘、职业技能鉴定这种阶段性工作,会造成该岗位的工作量集中在1-2个月,而全年其他时段几乎没有工作量,一些小业务不足以支撑一个岗位的工作量,很多岗位设置之后没有职工,实际上都是兼职,岗位形同虚设。

集约化设置岗位就是按照岗位数量最低的原则,将现有业务分大类进行岗位设置。仍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为例,试点实施集约化设置岗位后,整个部门只设置2个岗位,即人力资源管理岗和办事员岗。经过一段时间试点实施,集约化设置岗位的优势慢慢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上从原来要维护15个岗位的岗位说明书、岗位职责、任职资格标准、岗位晋级、降级标准、绩效考核指标等缩减为2个,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和难度,同时解决很多岗位实际兼职形同虚设的问题。

(2)部门领导具有更大的调配空间和灵活性,可以根据部门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职工分管的业务,避免发生工作量过于集中的情况,在有突发紧急情况的时候进行人员调配也更得心应手。

(3)部门领导可以对职工负责管理业务进行交叉设置,并且定期轮换,对培养复合型人才,一岗多能,促进职工在岗交流工作奠定基础。

2 精细化设置职级

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的理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所接受,精细化管理就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文化和管理方式。

职级就是一个岗位所对应的级别。是指工作责任大小、工作复杂性与难度以及对任职者的能力水平要求近似的一组岗位的总和。所以职级设置和设置的精细化程度至关重要。

目前单位对管理岗位的职级设置采用与职称挂钩的方式,这样以职称评审结果为依据进行职级晋升,不用单独设置职级晋升评审,提高了管理效率。然而由于职称指标限制,一部分职工即使达到相应的管理水平却不能及时通过评审,造成岗位职级同样不能晋升,形成恶性循环。

精细化设置职级,提出将岗位职级和职称解藕,建立符合正态分布的岗位职级职数计算模型,实现提前三年预测岗位职级结构风险,对岗位职级职数进行动态管理。同时打破初、中、高级3级职级的设置,将岗位职级细化到15级,做到“细水长流”,保证职工只要有水平有能力所获积分达到要求就可以职级晋升。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3 结论

本方案提出通过集约化设置岗位,提高组织的管理效率,通过精细化设置职级,畅通职业发展通道,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并且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为试点,对优化方案进行验证。后续将继续推广试点范围,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调整方案。

参考文献

[1]楼国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4,(3).

高级护理职称论文篇9

一、培养高职护理专业双师素质教学队伍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对双师素质教师内涵认识不够清晰

***较为明确地规定,双师素质教师是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教师:①具有两年以上基层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能指导本专业实践教学,具有讲师(或以上)的教师职称;②既有讲师及以上教师职称,又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及以上职称;③主持(或参与)两项(或以上)应用性研究,研究成果已被社会企事业单位实际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或社会效益[1]。但笔者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评估工作中发现,有的院校将双证书(学历证书、资格证书)简单相加认定为双师素质教师;也有的院校将双职称(教学职称和临床职称)简单相加认定为双师素质教师;在以上双证和双职称中,有的所持的资格证或者医院职称与教学专业不对口,这反映了对双师素质内涵的认识模糊,基于认识的模糊,为培养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带来了困难。

(二)护理专业招生数量多,教学任务重

在高职院校中,护理专业的招生一直火热,各校每年招生数量一般为1000~2000人,有的院校还兼招初中起点5年制护理,这使得教学工作量成倍上涨,而专业教师数量不足,教学任务繁重,有的周学时达到了20余节。因忙于学校教学,难得有时间和精力去临床一线实践进修锻炼,应用型课题研究也难以有所作为,严重影响了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

(三)认证制度与培养制度缺失

目前由于双师素质教师的资格认证制度缺失,使双师素质教师队伍难以遵循规范化的标准进行培养,没有规范化的培养,也没有统一的标准认定。同时也存在培养制度的不完善、不健全问题,从一个普通教师如何培养成双师教师缺乏培养制度的保障。也有的教师具有一技之长,可视为某一方面的能工巧匠,但没有教师资格证书,无法认定为双师素质教师。

(四)激励机制不健全

就目前的职称晋升评定而言,还较为普遍的沿用普通高等教育的评价模式,明显存在重,重教学工作量,轻实践技能水平及实际应用研究,对不具备双师素质教师依然可以晋升高一级职称。有的是从医院引进的一线护理教师调入学校后,尽管授课生动,深受学生欢迎,但在论文方面的劣势,却很难获得相应的职称。

二、高职护理专业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制定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

各高职院校应把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学院总体发展规划。由于临床医学和临床护理学的迅速发展,知识和技术日新月异,护理专业教师关键是要临床实践经常化、制度化,并具有相对连续性,因此,应规定所有专业教师每年在教学工作之余必须到三级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实践和带教,时间不少于3个月,并明确临床实践的具体内容和目标,以掌握和熟悉临床医学和护理学的新进展、新技术、新方法;学习临床护理新仪器设备的使用、新护理技术的应用;学习临床医疗检查***技术,同时也要参加专家查房、疑难病例分析等临床活动,以期使理论教学能紧密与临床实践接轨,全面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对新进教师第一学年要系统听一遍高年资教师的理论课和实验(训)课,并参与准备实验,掌握各项临床护理技能操作标准以及实验室管理,经试讲合格并能全部承担本课程的全部实验实训课教学任务后,第二学年开始参与临床实践和带教。

(二)参加不同类型的继续教育

所有专业教师都要参加国家继续教育学习,每年获得国家继续教育Ⅰ类学分至少为8分。同时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做访问学者出国进修学习,学习国际先进的护理技术、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学成回国进行校本培训,以带动整体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

(三)鼓励教师开展应用型课题研究

拨出专项经费,支持鼓励护理专业教师开展应用性课题研究,以医院为依托,形成横向联合,联合医院的护理专家和临床专家组成课题组。笔者所带领的护理教学团队先后开展了“危重症病人心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的监测”“山东省护理人力资源的调查研究”和“冠脉支架植入的护理要点”等应用课题的研究,通过开展横向联合实现了院校深度合作,促进了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的知识交流、技术交流和临床护理经验交流,通过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促进了专兼职教师队伍整体双师素质水平的提高。

(四)制定科学的双师素质考核办法

对双师素质教师要废除终身制,按年度考核,明确年度考核的目标。如临床护理实践和带教不低于3个月,完成应用型课题研究情况,应用情况,出国进修,国内继续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学完成质量,等等。各项考核指标合格后可被评为年度合格双师素质教师,对年度考核成绩特别突出者可被评为年度优秀双师素质教师。

高级护理职称论文篇10

关键词 护士;优质病房;认知

中***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56(2011)24-0014-03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是卫生部重大决策,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卫生部下发《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文件,以规范护理行为,夯实基础护理,尽量做到无陪护,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和谐医患关系。全国各级医院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取得一定成效。为了深入了解不同职称临床护士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病房”活动的认知程度,有利于优质病房工作的开展,笔者于2011年5月对二级某医院不同职称的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某二级医院不同职称临床护理人员232名。

1.2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成熟量表,引用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吴丽荣主任的《服务对开展基础护理工作的影响》调查表[1]进行修改,笔者是根据开展优质病房的内涵是夯实基础护理,减少陪护为宗旨,从临床护理人员对开展优质病房的内容、《住院病人基础护理项目》、护士要为病人承担的洗脸、洗脚及开展优质病房能降低陪护率等8个维度,特意制定了八项内容的问卷。

1.3 调查方法 笔者是根据开展优质病房的内涵是夯实基础护理,减少陪护为宗旨,从临床护理人员对开展优质病房的内容、《住院病人基础护理项目》、护士要为病人承担的洗脸、洗脚及开展优质病房能降低陪护率,特意制定了八项内容的问卷。由笔者亲自发放调查问卷,通过向被调查者说明目的,讲解填写要求,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完成。分别对临床高、中、初级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发出问卷240份,收回235份,其中有效问卷232份,问卷回收率为97.95%,有效率为98.72%。

1.4 统计分析 表1所有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应用软件内的随机单因素检验。表2用百分比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初级职称160名,占68.96%,中级职称56名,占24.14 %,高级职称16名,占6.9 %,每张问卷8条,回答“是”为1分,回答“否”为0分。另外分别对高、中、初级护理人员进行每条项目所占百分比进行比较。

2.2 调查高、中、初级临床护理人员对开展优质病房试点工作认知情况。

2.3 分别对高、中、初级护理人员进行逐条进行评分,得出的分数进行百分制计算得出它们分别占有的百分数。

2.4 表1中高级护士与中、初级护士相比,对开展优质病房工作的态度,开展优质病房的内容、压力和知晓率等问题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职称越高的护理人员对开展优质病房工作的态度是积极的。

2.5 通过表2可以看出,初级、中级护理人员对开展优质病房试点工作认知率不够,高级认知率合格。此调查表满分为1856分,合格分为928分,初、中、高级护理人员最后总得分为742分,初级护理人员平均数为(37.89%)、中级的平均数(38.39%)均<高级护理人员平均数(64.84%)。所以护理人员对开展优质病房试点工作认知不足。

3 讨论

3.1 经过8个维度的调查P≤0.05,均有可比性,说明职称越低的护理人员对开展优质病房认知越低。这主要是高级职称大多数是护士长和临床护理骨干,她们外出学习的机会比较多,有与外界沟通,信息来源渠道广,对开展优质病房的内涵更了解,而护士、护师、主管护师的护士外出机会相对少,对开展优质病房的内涵真正不能理解。各级医院护理部应认真组织学习开展优质优质护理服务相关文件内容,增强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服务的理念。

3.2 调查表2中可以看出初级有80.62%、中级有67.86%的护士不愿意在她们病房开展优质病房。对《住院病人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这维度来说,初、中、高均了解,没有可比性。初级有78.12%、中级有75%的护理人员认为开展优质病房不能降低陪护率,而56.25%的高级护理人员则认为开展优质病房能降低陪护率。对开展优质病房的内容是什么调查初级有46.25%、中级有44.64%不明白,高级护理人员75%都明白开展优质病房的内容。在开展优质病房能提高病人满意率方面,初级只有48.75%、中级有35.57%、高级有81.25%的护理人员认为开展优质病房能提高患者满意率。说明越高级的护理人员她们更明确开展优质病房的意义。

3.3 通过调查表明临床护士对开展优质病房的认知不容乐观,特别是初、中级护理人员。应增加外出学习的机会,多让初、中级的护理人员参加上级护理学会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鼓励护理人员多撰写护理论文多与兄弟医院经验交流,多到卫生部推荐的医院去参观学习,更新护理人员的观念,提高他们接受护理新知识能力。

3.4 2010年初对优质病房的宣传高度强调护士做最基础的生活护理,造成护理人员不愿意从事优质护理服务的工作,而忽略了它的内涵,忽略了护士在做最基础护理时能与患者沟通,能了解他的心理状况,了解他疾病的发展情况,认为开展优质病房护士工作量大,地位低,所学的知识不能用于临床。护理部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要纠正一些思想偏差,要让广大护理人员认识到开展优质病房这项活动不是一场运动,不是单纯强化基础护理,而是要建立和完善整体护理责任包干的模式,是我们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契机[2]。

3.5 开展优质病房除了基础护理外,最主要还有降低陪护率。但二级医院多数是在县市级,病人陪护率高,病人在医院由护理人员照顾不需要陪护,但病人和家属都不理解,原因有二个,一是亲情的关系,促使他们不愿与亲人分开。二是县、市级的劳动就业率很低,闲置的人员比较多,他们愿意来看望病人,加上医院陪护管理不够规范,也使得陪护率不会降低。护理部应采取针对性管理措施,端正护士对优质病房的态度,从而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服务,降低陪护率。

3.6 护理人员普遍认为“优质病房示范工程”面临的困难是,护理人员配备不足(优质病房床∶护大于1∶0.5以上),人员配备是开展优质病房的重要保证,领导不重视,认为护士不会给医院带来直接效益。特别是护士增加了许多基础护理,但护理级别的收费仍是一级护理10元/日,护士的劳动价值得不到体现。如果按省级以上的标准来收费,一级护理提高至70元/每日,那么县、市级医院的很多病人将不愿接受优质病房的服务,因为他们的收入不高,而闲置的人员又可以承担基础护理。收费上不去也是阻碍开展优质病房的一个原因之一。

3.7 转变护理模式由护理人员包干病人,是开展优质病房的另一个理念,卫生部要求一个护士最多只能管8个病人,这样更造成护理人员对开展优质病房试点工作感到压力大,还有不断的检查、观摩、学习、开会,加上社会支持系统缺乏 ,病人和家属都认为护士就是要帮他们洗脸洗脚,有的三级护理的病人也叫护士去洗脸,社会对护理工作存在误解、偏见,压力比别的科更大。压力是不可避免的,适度的压力可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头脑保持清醒,减少差错事故发生,但是过度的压力感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因此护理部要正确分析护士的工作压力因素,采取适当的对策,可减少护理差错,确保护理质量,更好地为患者减轻痛苦,这是护理工作必须长期关注的问题,护理管理者应为病房护理人员多提供一些学习的机会,让初中级护理人员多与上级医院进行交流。

3.8 开展优质病房试点工作主要还是提高患者的满意率。但在调查中只有初级48.75%、中级53.57%、高级81.25%的护士认为开展优质病房能提高患者的满意率,特别是初、中级护理人员他们认为现在的病人素质不高,越来越难沟通,经常是因为催款等原因引起病人的满意度下降,还有就是医护人员的解释不到位也常引起病人的投诉。高级护理人员更能应付各种各样的病人。因此医院应为患者提供满意服务,降低陪护率,制定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和出院后随访流程,让护士知晓满意度调查和出院后随访内容,通过调查和随访不断改进护理工作,提升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高级护理职称论文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高级护理职称论文10篇

学习

护理论文毕业论文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护理论文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护理大专毕业论文免费,护理毕业论文新颖题目。1.2研究方法1.2.1制定PsBH培训内容PSBH培训内容主要包括4个方面:PSBH概况、哲理和使命等的介绍、选择健康问题的思维,拟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制定行动方案

学习

老年护理专业论文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老年护理专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老年护理专业论文,关于老年人的护理专业论文范文。1老龄化社会到来我国是目前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新闻办公室2006年12月12日发表了《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白皮书说:“20世纪末,中

学习

护理高级职称论文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护理高级职称论文10篇,内容包括护理副高职称论文要求,护士个案护理论文范文。1.2分析方法回收问卷使用EpiData3.1录入,使用SAS9.1.3进行数据统计分析。2结果与分析2.1临床护理人员高级职称评价指标体系以《护理学专业高级专

学习

中专护士毕业论文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中专护士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专科护士毕业论文范文大全,中专护理毕业论文1000字。为保证科研全过程的有效实施,建议在第四学期末进行布置,毕业论文在通科实习和专科定向实习期间完成。1.毕业论文的类型(1)科研论文:唯一可以用于

学习

护理大学毕业生论文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护理大学毕业生论文10篇,内容包括护士的疼痛护理论文范文,手术室护理论文共10篇。护理论文可以反映护理学科的发展趋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和新颖性。大部分考生感觉选题困难,不知从何处下手,选不好论文题目。评阅分

学习

护理学生毕业论文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护理学生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护理大专毕业论文免费,护理实习生的毕业论文。2.PDCA循环的实施2.1P-计划2.1.1统一认识,明确目标组织护理系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并领会《莆田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规程》《莆田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撰

学习

小教本科毕业论文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小教本科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小学教育本科毕业论文附录范文,小教专业毕业论文范本。一、引言应用型本科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提出的,重在“应用”二字,要求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毕

学习

护理院校毕业论文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护理院校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护理院校毕业论文,护理毕业论文选题题目。近年来,各高校院系结合本专业特色,在毕业设计选题、指导教师培养、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已经有大量的文献,报道了它们在指

学习

护理本科生毕业论文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护理本科生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护理毕业论文1000字,老年患者的护理毕业论文。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右江民族医学院2006届护理本科毕业生共有85人均完成了论文的撰写,并按规定参加了答辩。1.2成绩评定办法根据***《关于加强普

学习

大专毕业设计论文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大专毕业设计论文10篇,内容包括机电一体化大专毕业设计论文模板,大专数控技术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中***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157-022015年度全国高校本科毕业生749万,2016年度预计达到765万,本科

学习

护理大学毕业论文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护理大学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护理本科论文100篇,护理大学毕业生论文。ThinkingofNursingProfessionalUndergraduateThesisGuidanceWEIYoulong,ZHANGLirong(MedicalandNursingSchool,Chengd

学习

法学大专毕业论文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法学大专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法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法学优秀毕业论文公示。目前,在关于个案监督活动和个案监督立法的合法性争论中,主要存在支持和反对两大类观点。支持方认为个案监督有充分的宪法和法律依据,不妨碍司法机关

学习

大专护理专业论文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大专护理专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大学护理创业论文范文,大专护理专业的论文是不是简单。2.1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依据常模确定的因子分和严重等级标准,统计各类症状发生率和心理问题的发生率。结果显示:各种心理症状

学习

护理论文毕业论文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护理论文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护理大专毕业论文免费,护理毕业论文新颖题目。1.2研究方法1.2.1制定PsBH培训内容PSBH培训内容主要包括4个方面:PSBH概况、哲理和使命等的介绍、选择健康问题的思维,拟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制定行动方案

学习

老年护理专业论文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老年护理专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老年护理专业论文,关于老年人的护理专业论文范文。1老龄化社会到来我国是目前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新闻办公室2006年12月12日发表了《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白皮书说:“20世纪末,中

学习

护理高级职称论文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护理高级职称论文10篇,内容包括护理副高职称论文要求,护士个案护理论文范文。1.2分析方法回收问卷使用EpiData3.1录入,使用SAS9.1.3进行数据统计分析。2结果与分析2.1临床护理人员高级职称评价指标体系以《护理学专业高级专

学习

护理大学毕业生论文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护理大学毕业生论文10篇,内容包括护士的疼痛护理论文范文,手术室护理论文共10篇。护理论文可以反映护理学科的发展趋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和新颖性。大部分考生感觉选题困难,不知从何处下手,选不好论文题目。评阅分

学习

护理学生毕业论文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护理学生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护理大专毕业论文免费,护理实习生的毕业论文。2.PDCA循环的实施2.1P-计划2.1.1统一认识,明确目标组织护理系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并领会《莆田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规程》《莆田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撰

学习

护理硕士毕业论文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护理硕士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护理研究生毕业论文,护理硕士毕业论文核心期刊。1对象与方法1.1对象质性访谈对象包括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培养院校、护理专硕研究生4个群体共40人。其中用人单位6人,包括主管护理的院长1人,主管

学习

临床护理毕业论文10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临床护理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临床护理毕业论文题目参考,护理大专毕业论文免费。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异位妊娠418例,其中27例为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率5.88%。患者年龄20~45岁,有人流史者25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