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专科论文10篇

金融学专科论文篇1

关键词: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重要性

中***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6-0253-02

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是高等院校依据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本科学生进行综合性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过程。然而,由于金融学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主要以课堂理论为主,实践动手锻炼相对较少,这给学生造成了毕业论文仅仅是形式、不是很重要的错觉;还有,当前大学毕业生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这使得学校的教学工作也不得不以学生就业为主,而找工作与毕业论文写作在时间上重叠,考虑到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于是学校对学生毕业论文的考查就有所放松。因此,很多学生在思想上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致使毕业论文质量出现下滑的现象。

近年来,国内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迅速发展,使得社会对金融学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旺盛,所以金融学本科专业的学生人数相对于其他财经类专业学生数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为了端正学生对毕业论文不正确的态度,切实扭转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态势,使他们能够及时适应社会的需要、真正认识到金融学本科专业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一、撰写毕业论文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是集中训练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环节。这个阶段,在金融学专业老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选题、填写开题报告、搜集资料、撰写论文,这是一个相对特殊的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保持学生对所研究金融问题的兴趣、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又要使专业指导教师利用自己渊博的专业学识和认识问题独特视角,对学生的研究给予正确的指导,使之在苦苦思索之后,有顿开茅塞之感。这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得到提高。

首先,金融学专业指导教师应向学生说明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其次,以学生为主展开毕业论文写作的各项工作。在此期间,除了指导教师定期检查督导每个学生的研究进展情况外,学生应主动向指导教师汇报毕业论文的情况,及时将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反映给指导老师,尽快得到正确的帮助建议。再次,指导老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给予初步的基本评价。最后,该成绩也是每一个学生能够顺利毕业的必要成绩之一。在指导老师认为研究成果达到毕业论文的水平后,由学术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组成答辩专家小组,通过答辩形式对学生的研究成果做出系统科学的评价。符合金融学专业学士学位毕业论文要求的,作为学生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绩。

二、撰写毕业论文是学生运用金融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重要过程

本科毕业论文包括开题报告和论文正文两大部分。通过填写开题报告,每个学生可以选择确定各自适合的论文题目;了解关于该金融问题研究的进展情况,找出该论文研究的切入点;设计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内容;明确研究方法等等。在这个阶段,学生运用所学金融知识判断和界定所关注的问题,将自己研究的内容划定在金融学领域,以符合所学专业的要求。通过分析和梳理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掌握关于该金融问题研究的发展脉络及进程,了解相关学者在研究本问题时的研究思路、切入的角度、采用的方法以及得出的研究结论等,从而保证自己的研究具有相应的理论基础,也确保使通过自己的研究,将人们对该问题的认识向前推进一点。通过对论文基本内容的设计,学生运用金融学的理论,对所研究的金融问题形成一个比较概括性的认识。

在论文正文写作阶段,学生要首次***地思考如何围绕开题报告确立的研究题目和研究内容展开研究工作,比如,根据开题报告要求,运用自己已有知识,如何搜集相关资料?运用自己已掌握的金融学专业知识,如何对已获得的资料进行处理、提炼?根据金融学相关理论的要求,如何运用掌握的资料说明、支持文章的观点?

因此,撰写毕业论文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所学金融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实际金融问题,并初步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三、撰写毕业论文是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前一次非常重要的演练

金融学专科论文篇2

(一)培养目标缺乏特色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基本是由专科院校升格的新建本科院校,本科办学历史较短,其在学科专业建设、师资力量、生源层次等各方面与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大学存在较大差距,但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人才培养目标却缺乏特色,和教学研究型、研究型大学基本没有什么差别;而且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经济金融的发展,金融学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结构性失衡,再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金融人才培养目标笼统地定位为高级金融人才是适应不了我国经济金融迅速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目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融学专业基本沿用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大学金融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按照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选修课和实验室教学以及实践实习等设置课程体系,主要注重宏观金融基础理论、专门知识的传授和研究论文撰写的训练,新型微观金融理论和数理知识传授以及实际操作技能训练相对不足。虽然宏观金融部分教学可以使学生较好地理解金融***策,但如果缺乏微观金融基础使学生难以深入理解金融的内在本质与运行机制;数理知识的不足使得学生对现代微观金融三大核心理论CAPM模型、MM定理和B-S欧式期权定价模型的学习都可能感到困难,更不用说深刻理解和运用了[1]。虽开设了与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证书、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证书等相对应的《会计原理》、《证券投资学》等课程,但对加深学生对金融市场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实践性教学课程开设相对不足;只开设了商业银行业务模拟、证券实时行情分析与交易模拟、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实验课程,还缺乏外汇行情分析与交易模拟、期货模拟交易与行情分析及保险实务模拟等方面的实验课程。

(三)实践性教学相对不足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融学专业虽然专门安排了实践性教学,但由于与本地区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和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缺乏深入的合作关系,有的学生找不到金融机构进行各种实习,即使到金融机构的各种实习业大都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在实际业务操作中深化对金融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强化技术技能培训。

(四)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目前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师资大部分是来自高校的博士硕士,虽然受过较为系统的经济金融学学术训练,具有较深厚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但由于大多没有在金融机构工作过的经验,自身缺乏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业务工作经验;虽然也从金融机构等实践部门聘请一些高管和业务人员来学校进行讲学,由于他们时间和精力有限,很难系统地进行课堂教学和实践指导。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创新路径探讨

(一)人才培养目标创新

由于和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大学各方面差异的实际存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生存发展必须要寻求错位发展,形成自己的培养特色。其培养目标是应该为本地区金融业发展培养应用性专门人才,在培养学生良好基本素质、掌握金融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更应突出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特色,强化宏观经济***策分析和微观专业技术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毕业就能从事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金融业工作。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人才培养应该是服务本地方经济发展,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培养的学生应全面掌握金融学专业基本理论体系和和专门知识以及金融领域基本工作技能,形成良好的金融专业素养;主要应关注金融及相关领域的原理性知识与专业技能的系统训练,侧重学习掌握基本经济金融理论及其应用以及金融分析的基本工具和方法,要求学生掌握现代金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管理技术,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外语和数学等现代金融活动所必须的工具以及良好的人文品德修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人才具备的应用型特色应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当然应用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是有差别的,不仅要求熟练掌握运用各种金融微观业务操作技能,更要求具有坚实的金融学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备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培养的人才不具备宏观理论分析能力,那就是工具主义教育,不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题中之义了。[2]

(二)课程体系创新:构建能力本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1.突出能力导向

应根据金融学专业对应的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来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应从学科本位转向能力本位,在坚持学科专业导向的基础上、强化能力导向,不必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的专精深,而应关注专业知识的广度和交叉融合,在基本掌握经济金融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突出对现代金融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及较为系统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训练。

2.课程体系模块化

打破原有的按学科范畴设计教学内容的框架,以基本素质、经济学基本素养、分析工具、宏观抽象、微观分析、操作技能等能力培养进行金融学课程体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可分为通识模块、基础模块、方***模块、宏观模块、微观模块、实验模块等通识模块主要强调学生品德操守、人文修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治经济学、思想概论、***理论等***治思想理论课程;基础模块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能力,为后续的金融学理论和专门知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学、财***学、会计学、经济法等;方***模块主要体现金融学的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等的金融分析工具支出,由于金融创新出于规避风险和管制的需要,金融衍生产品如期货、期权发展迅速,其定价对于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等金融分析工具要求很高,这是现代金融人才所必须掌握分析能力,主要包括微积分、概率与数理统计、线性规划、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程序设计等;宏观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宏观经济概念、宏观思维方法和抽象分析能力,使学生能深刻理解金融现象的本质,主要包括国际金融、中央银行学、金融监管学;微观模块主要体现金融学科的微观化、工程化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以适应金融新发展对复合型金融人才的要求,主要包括投资模块(证券投资学、金融市场学、投资银行学、金融工程学、公司金融),银行模块(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银行信贷管理、银行会计)、保险模块(保险学、个人风险与保险);实验模块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缩短理论学习与实践差距,强化理论应用实际的能力,其关键在于开发设计有效的实验课程,要涵盖金融行业银行、证券、保险和基金等主要涉及的实务操作,当然可根据各个学校不同的情况有所侧重,主要包括银行实际业务操作模拟实验(如国际结算业务、银行会计业务等)、公司财务业务模拟实验、证券投资业务模拟(如外汇、期货)、保险业务模拟、金融工程实验、金融统计分析等等。由于各教学模块中教学内容存在着较多的内容交叉与重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本地区的经济金融发展实际,确定专业建设定位与特色,在各教学模块中教学内容中注意综合平衡,做到有所取舍有所侧重,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课程体系模块化改革的关键就在此。

(三)实践性教学的创新

加强本地区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和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的深入合作是实践性教学的关键。以专业导论、认知实习、专业实习、金融专题调研、毕业实习、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研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专业导论的学习,使刚入大学对金融专业所知甚少的学生对金融学专业和相关知识有个初步的了解;通过第一学年通识模块、第二学年基础模块的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较为完备的人文素质和经济金融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这时可以安排两个月的时间送学生到银行、证券、保险和基金以及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进行认知实习,使学生得到初步业务技能的培训,学生将对未来所从事的金融职业工作有一个初步的体验认识,可以引发学生学习金融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兴趣,将为下一步的专业宏观模块、微观模块、实验模块学习打下基础;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深入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使掌握金融理论知识的学生在专业实习中通过在金融机构的工作实践培养运用所学金融学基础理论与专门业务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真正以金融从业人员的身份进行专业技能实践,培养学生作为金融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利用暑期安排学生进行金融专题调研,要求形成调研报告,既可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实习论文写作是大学本科教育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带着毕业论文选题所需解决的问题到金融机构进行毕业实习,学生在金融工作实践中有针对性地深化对所学金融理论与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形成的毕业论文是对本科四年金融学专业学习的一次全面总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相关科研课题研究,可使学生开阔学术视野,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得到初步的学术研究训练。

(四)师资队伍建设创新

金融学专科论文篇3

【关键词】国内外;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差异

一、国内金融学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不断变革,课程体系设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变了计划经济时期 “专才教育”的状态;改变了改革开放初期至2000年的重宏观、轻微观、重必修、轻选修、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设置状态。进入21世纪,我国的金融学的课程设置进行非常大的调整,突出的变化有三点:一是大幅度增加了选修课,选修课占全部课程的比重提高到了59%;二是强化了专业主干课程及其配套课程;三是增加了人文素质方面的课程设置。

(一)国内本科层次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

国内著名财经类高校在本科生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主要具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大幅度提高了微观课程的比重;第二,更加关注数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在金融教育中的重要性;第三,重视外语、计算机课程的应用;第四,强调金融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配合,提供了宽口径、多种类的专业选修课程。

(二)国内研究生层次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

国内研究生(硕士、博士)层次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强调加强金融专业的理论性、学术性和实践性,课程设置主要特点有:第一,加深基础课程的教学水平;第二,加深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水平;第三,提高金融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水平;第四,提高专业方向课程的教学水平;第五,广泛阅读经典学术文献、重要学术文献,以提高研究生文献综述的能力;第六,加大重要专题前沿研究。

二、国外金融学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20世纪后半期,西方国家普遍进行了高等教育的改革,普遍提出高等教育要加强通才培养的理念。美国注重培养富于应变、善于学习和应用的人才的极其务实的教育理念;法国注重培养“不受任何学科界限限制的人”的教育理念。其课程设置注重知识体系的简约化、结构化、综合性、整体性和探究性。

(一)国外本科层次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

国际上对于本科层次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有两种模式即经济学院模式和商学院模式。

经济学院模式的金融专业具有四个突出的特点:第一,侧重于宏观金融(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货币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第二,强调教学工具与实证分析(计量经济学、经济学中的数学方法应用,中高级统计学等);第三,兼顾微观金融(金融市场、公司理财、跨国公司理财、投资分析等);第四,注重经济、金融史(欧洲经济史、货币金融机构理论与历史等)。

商学院模式也称管理学院模式,其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突出特点有两点:第一,侧重微观金融课程设置(金融市场学、投资学、公司理财、证券分析与组合管理、公司财务管理等);第二,侧重专业性和实用性金融的课程设置(基金投资、风险资本与私人权益、固定收益证券等)。

在英、美等国家的本科教育中实行的是通才教育。大学一年级学生主修公共课,主要包括各国文化、历史、生物学原理、心理学原理等。大学二年级以后,在选择主修专业后才开始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经济学院模式与商学院模式有宏观与微观金融教学内容的区分,但是两种模式并没有确定的宏观、微观课程的比例,除一些基本的专业课程以外,各个大学更主要的是结合各自学校的优势开设相关的课程。

(二)国外研究生层次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

在英、美等国家,研究生层次(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教育中对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相对淡化,其注重的是对博士层次学生的教育,强调硕士生的“过程学位”,注重博士生的“内容学位”。国际上对于研究生层次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包括经济学院模式和商学院模式。

经济学院研究生层次金融专业的教育与本科生层次相比,具有三个特征:第一,教学内容更加深入。本科层次的货币银行学主要介绍基本的货币、银行、信用等理论,而研究生层次的货币银行学则更加注重研究货币、信用及银行间的关系,更加注重货币银行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大多以专题形式展开教学;第二,更加强调数理工具的应用。本科层次主要介绍统计方法及数理理论的基础知识,而研究生层次的教学中均安排了大量的计量经济学和实证分析课程;第三,更加注重研究能力的培养。国外研究生层次的教学别强调研究能力的培养,开设专题研讨,邀请知名专家、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鼓励研究生准备论文,陈述观点,以便锻炼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

商学院金融专业研究生教学与本科生层次相比,具有两个特点:第一,更加体现专业性和务实性;第二,课程内容更加深入,理论性更强。

在国外的高等院校,国家并没有规定统一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但是,对于能够反映学科内在要求的重要课程各个大学均有开设。对于众多的专业课程,各大学的个性特色极为鲜明。对于必修课的规定较少,而更加注重大量选修课程的开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宽广的知识结构。

三、国内外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差异分析

(一)培养目标的差异

西方国家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基本上由大学自主确定,以体现各校的特色。金融专科教育旨在培养从事最基本、具体化金融工作的人才,金融本科教育的目标强调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多方面的能力,同时也注重将学生本人学识和能力的增加与对经济和社会做贡献的责任结合起来。研究生层次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成为更加出色的管理人员,做起事来更有效率”,因此十分注重实践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的培养。

国内四年制高等院校金融专业大多实行“宽口径”人才教育,学校的目标就是在本科阶段把绝大多数学生培养为专业性极强的技术人才,一毕业就能“学以致用”,只有少数学生能够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对于非专业课程的学习强调对金融学学习的理论性和基础性的支持作用。具体来讲,国内金融专业的本科教育是“厚基础”、 “宽口径”,并以素质教育为主的在宽厚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二)内容及体系的差异

国外金融学的教学内容重点突出微观性、操作性和案例教学,其课程体系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和专业课三部分。专业基础课分为必修课(数学和经济学,332课时)和选修课(宏观、微观、计量、动态、信息等经济学,240课时);专业技能课分为必修课(计量经济、统计、金融等软件,实践:332课时)和选修课(金融工具箱、信息库、专业网页设计等,实践:160课时);专业课分为专业主干课(金融经济学、货币经济学、金融市场,208课时:52实践)、专业必修课(计量经济、公司财务、金融工程、博弈、金融工具定价等,360课时:180实践)和专业选修课(数理经济、管理经济、公司金融、微观银行等,336课时:134实践),其中理论和实践的课时比例为1.3:1,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的课时比例0.23:1,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课时比例为0.24:1。

国内金融学的课程体系分为公共通识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综合素质选修课和实践环节五个部分。公共通识课(两课、思想、***理论概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计算机基础、英语、体育等,共1125课时:实践68);学科基础课(***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等,共479课时:实践6);专业课分为专业必修课(中央银行、商业银行、金融市场、国际金融等,共332课时:实践8))和专业选修课(公司金融、金融工程、证券投资分析等,共390课时:实践6);综合素质选修课(金融企业营销、金融企业财务分析,共119课时);实践环节(***训、社会实践、学年及毕业实习,实践12课时)。其中理论和实践的课时比例为23:1,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的课时比例1.67:1,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课时比例为2.12:1。

以上分析表明,国外与国内金融专业课程及体系设置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第一,国外的金融理论和实践的课时比例为1.3:1,国内的理论和实践的课时比例为23:1;第二,国外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的课时比例0.23:1,国内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的课时比例1.67:1;第三,国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课时比例为0.24:1,国内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课时比例为2.12:1。

(三)教学目的差异

国外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经济、计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专业技能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利用计算机软件分析金融经济活动的操作能力;通过专业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金融理论知识和金融实践技能,特别强调微观金融课程体系的设置,强化学生对微观金融的金融市场、证券投资、公司财务、金融工程、金融风险管理、金融资产定价等定量分析的能力,

国内通过公共通识课和学科基础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马克思、等思想,掌握经济、计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专业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金融理论、金融管理及实务操作;通过综合素质选修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微观金融基本原理;通过实践环节使学生将金融理论与实践加以结合。

参考文献:

[1]袁贵仁.《转变观念 真抓实干 开拓进取 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实现由大到强的历史新跨越》.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讲话,2012年3月22日.

[2]《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年8月.

[3]王广谦、张亦春、姜波克、陈雨露主编.《金融学科建设与发展战略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

[4]国内外著名大学网站,2013年.

金融学专科论文篇4

关键词:金融数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研究背景

金融数学专业是随着经济发展而设立的一门新的交叉学科,融汇了数学、统计学、金融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是一个宽口径、厚基础、适应性强、发展空间大的专业。金融数学人才的培养顺应了国际和国内金融发展,特别是金融改革和金融风险防范的需要。

近些年来,数学在金融领域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无论在哪个国际大都市,金融数学专业人才都供不应求。在美国,金融数学家成为华尔街最抢手的人才之一。美国花旗银行副总裁柯林斯曾说过“从事银行业务而不懂数学的人无非只能做些无关紧要的小事”,“花旗银行70%的业务依赖于数学,如果没有数学发展起来的工具和技术,许多事情我们一点办法也没有,没有数学我们不可能生存”,这形象地体现了数学在金融领域中的至关重要性。

随着金融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行业发展逐步加快,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不仅在数量上要求越来越多,而且在层次上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掌握现代金融工具,能对金融做定量分析的专业人才更是求贤若渴。近年来发生的墨西哥金融危机,亚洲金融风暴及百年老店巴林银行倒闭等事件都在警告我们,如果不掌握金融数学等现代化金融技术,缺乏该领域人才就可能在国际金融竞争中蒙受重大损失。金融数学人才的培养可以极大地提高中国的竞争力,促进我国顺利融入经济和金融的全球化进程。

二、金融数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为培养高素质的金融数学人才,我们对金融数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创新,建立了一流的人才培养结构体系。

1、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为满足社会对能做定量分析的金融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我们建立了科学的金融数学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和统计学基础,掌握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综合运用各种金融分析工具解决金融实务问题的能力,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够在***府机关、各类经济部门、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教学与科研、定量分析、风险管理、金融实务等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

2、建立鲜明的专业特色

1)注重基础理论和方***学习

加强数学理论、经济理论、金融理论和统计理论等基础知识、思想和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扎实的金融数学基础、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用各种分析工具解决金融实务问题的能力。

2)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教学的同时,加强数学软件和统计软件的学习与应用,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统计建模等活动,加强案例教学,建立高质量的教学实践平台和实习平台,培养学生设计金融数学模型,并运用各种软件进行定量分析的能力。

3)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通过专题研究、专业交流、专门调研和专项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等各种综合知识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于专业研究的理论创新和应用创新。

4)以微观金融和定量分析为主,顺应国内外金融发展需求

课程设置与国际接轨,以微观金融和定量分析为主,融合数学、金融和统计等知识,为学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使学生既可以进行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又满足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

3、创建一流的金融数学人才培养体系

1)建立先进科学的课程体系。

按照学科发展规律及专业课知识衔接,整合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使学生系统学习金融数学专业课程。课程设置注重数学、金融学、经济学和统计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大各种软件的学习与应用。优化后的课程体系着重培养学生掌握较全面与扎实的专业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知识运用能力,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注重因材施教,推动教学创新

重视教学方法改革,重视基础、强调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训练,并加强教学实践。教学采取启发式、探究式等研究性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3)搭建学生创新、实践、科研平台。

定期聘请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为学生讲座,介绍学科前沿或金融实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金融实务学习和金融实践创新,为学生搭建高质量的学习平台、实践平台和专业研究平台。

4)加强国内外的交流,开阔学生视野。

积极推进国际联合培养模式,加强与国内外机构的合作和交流,鼓励学生参加境外学习和实践,使学生接触国际学科前沿,有更宽的国际视野和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培养面向世界,植根本土,具有国际视野的金融数学人才。

4、建立先进的人才管理机制

1)采用导师制,选聘优秀专业教师担任学生的指导老师,指导学生阅读经典著作、制定学业发展计划和职业生涯规划等,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参加合适的科研课题,对学生发展给予指导。

2) 加强学生的日常学习管理,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3)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对在学术研究、学科竞赛、专利发明等方面取得高水平成绩的学生认定给予创新学分。

三、小结

基于国内外对金融数学人才的需求,本文对金融数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创新,树立了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以微观金融和定量分析为主,重理论、方法、实践和创新的专业特色,创建一流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先进的人才管理机制,培养数学和统计基础宽厚、既掌握现代金融数学理论,又能综合运用各种金融分析工具进行金融实务分析,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竞争力的应用型金融数学人才。

参考文献

[1] 胡金焱.山东大学“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基地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国大学教学》 2010(1):31-33.

金融学专科论文篇5

关键词:金融工程本科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0引言

作为一般本科院校新开设的金融工程专业,湖南工业大学的金融工程专业起步较晚,比较许多国外和国内众多高校金融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均是面对硕士研究生及博士以上层次,而专门针对本科生层次的人才教育,目前国内尚无可以参考的教育模式,因此设有金融工程专业的院校都应该结合自身的学科优势,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教育模式,向社会输送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且有专业特长的金融人才,这是制定和探讨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的方向的一个重要议题。

1金融工程的人才需求

随着金融行业的飞速发展,以及互联网金融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国的金融行业呈现出了与以往的传统金融行业完全不同的一面,金融行业的竞争也已经从传统的金融服务转向了一些特定的金融工具,如何帮助客户来解决实际的金融问题,金融产品化和电子化已经成为市场的导向。金融业务网络化电子化的发展也要求金融企业根据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运用工科人才的教育管理思路,将金融市场中的高新技术引入专业课堂,调动各方资源和各类教学手段,开发出更符合市场要求的金融产品,力求为金融客户提供更科学、更优质的金融理财策划方案。这也表明金融工程在生活中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也对我们开设金融工程的院校有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社会环境和历史等因素,我国的金融学科建设比起许多发达国家还处在相对落后的阶段,从金融学研究的发展情况看来,我国的研究主流依旧是对策性或者***策性的研究,对于涉及到数学应用的定量化模型和工程化方案的研究还是较少,这就使得***策性的应用方面有比较大的局限。随着金融业务全球化、国际化趋势的日益明显,我国的金融行业在面临巨大挑战的同时也蕴藏了巨大的商机,这也对培养金融工程专业人才的院校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作为金融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首先应该完成在学理上金融工程专业所设置的基本科目,确定培养的人才是属于哪一种类型。其次应该针对市场的要求,培养相对应的金融工程人才,使得金融工程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以后能够尽快适应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更好的服务自己所在的金融机构和岗位。根据金融工程专业的学科培养目标,我们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属于应用型的金融技术人才,能够运用现代经济理论和方法,应用现代数理和信息技术的理论和方法,运用模型定量化处理金融收益和风险评估的问题,为金融市场的总体效率的提高和市场的稳定,不断创新和发展新的金融产品和方案。这样培养出来的金融毕业生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和国内金融环境中适应不同的需求,满足大部分金融和非金融机构的要求。

2金融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2.1金融工程专业的本质内涵

金融工程专业是指一个系列的有关金融工程学的课程组合,学生修完该系列的课程即具备了有关金融工程学的知识素养和技能,从而可以从事与该专业直接和间接相关的职业或者工作,作为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金融工程专业包含了一组涉及到现代金融经济理论方法,现代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现代信息理论与方法的有逻辑关系的课程组合,这就对设置金融工程专业的院校老师提出了很高的教学要求,需要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来应对市场对学生提出的需求。

2.2金融学科的培养模式

为适应国际和国内金融行业的发展,又能适应区域经济的要求,防止学生所学和社会需求脱节之间的矛盾,金融学科和企业共同培养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与能力体系需要重新构建,金融工程专业的本科阶段人才培养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第一是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素质,强调基础的经济金融理论教学。在金融工程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上应该立足于经济金融理论,这是培养合格的金融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根本。第二是适度开设一些数学类课程,培养本科学生掌握比较基础的数学和统计学的技能。为适应现代金融的快速发展,让毕业生能够尽快适应日新月异的信金融环境,作为一名合格的金融专业学生掌握比较全面的数学和统计学的技能已经成为必须。因此开设概率论基础;经济数学;随机分析;运筹学;固定收益证券等课程,还有一些房地产金融;项目融资等课程供学生选修,这些课程的教学大纲充分体现了现代金融对数学的要求。第三是为了培养学生建模和分析数据的技巧,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机软件对相应的金融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应用所学的金融学知识得出相应的金融运行规律。为此我们开设了:计算机R语言程序设计、SPSS应用、金融实证分析等课程,培养学生如何从复杂的经济环境中提炼出自己所需要要的数据,并且应用所学的经济学模型和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并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第四是构建金融工程的专业化课程,为了培养复合型的金融工程人才,围绕这个学科我们开设了金融工程学、公司金融、金融工程案例、金融风险管理等课程,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了解相关的金融工具并利用相应的工具和策略来解决实际的金融问题。针对湖南工业大学金融工程专业起步较晚,硬件和软件设施都在逐步完善的情况下,所培养出来的金融专业人才在市场上和其他重点院校相比还是缺乏相应的竞争力,所以从长远角度出发,“校企”联合的办学模式更加适应于我们这种刚刚起步的金融工程专业院系。这一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有:①企业的需求就是学校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据;②学校为主导,学院和企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个制定过程;③校企有机结合,人才培养和区域金融经济发展紧密结合;④校企共同建立教学资源和科研平台,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体系以及基础条件建设,同时又解决了学生实习难的问题。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研究是以培养金融学科人才为目的,以高校,企业充分利用各自的环境和资源,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高校主导,企业参与培养出符合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所需要的金融行业特色人才为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和科研方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一和分散性的办学合作,而是围绕行业特点和需求来进行人才培养的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

3校企研合培养金融本科生的主要模式

3.1“校企”联合建立校内实验教学平台

工科类的高校应该利用其所具有的优势,通过***府***策相关的引导,高校的运营和管理,相关金融公司的通力合作,打造一个具有高规格的金融实验室,利用这个实验室学生可以实际操作在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的金融机构在实际业务操作中所运用的到的新型软件以及金融工具,并将其及时更新应用到金融实验室当中,而金融机构及相关的企业负责人也可以定期派相关的专家学者指导学生如何应用相关的软件,帮助他们更早的适应以后的工作环境。

3.2“校企”合作建立金融专业本科生的实践基地

金融学科是一门应用和实践性都要求很高的社会学科,金融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校里单纯靠书本和课堂知识的理论教学已经无法满足金融机构的人才准入要求。高校金融工程专业必须认清形势,及时更新人才教育观念,多与***府科研机构和本土企业互通有无,加快金融工程专业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为了实现高校和企业之间联合办学的优势,培养出对接的金融专业人才,可以建立多样化与多层次的金融专业实习实践模式,可以开展认识实习、暑期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方式,在学生实习期间可以加强学生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和了解,训练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同时在实习的工程中也可以发现自己的知识漏洞加以弥补,也可以发掘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一步加深知识的了解,在另一个方面可以帮助企业尽早的选拔所需要的人才进行重点培养,这样也能够节省企业的员工培训成本,同时缓解企业人力资源紧张的局面。

3.3校企联合采用“双教师“制联合培养学生

为了培养能够适应新金融环境下的金融专业本科生,我们即要求培养学生金融工程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又不能忽视他们的动手和应用和创新能力。所以我们可以采取“双教师“的培养模式。所谓的”双教师“制度是指在校内高校教师教授书本上的专业基础金融和经济知识,但同时又给他们配备一个在金融机构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又具有高水平金融理论知识的校外辅导教师,共同开展课题项目的研究。这样可以很好的弥补高校教师缺乏实际操作经验的弊端,帮助学生在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接触到前沿的金融工具与金融市场,使得他们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得到很大的加强,也更有利于他们将来在毕业的时候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4结语

本文以湖南工业大学经贸学院为例,阐述了金融工程专业培养的一种可行模式———“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本校刚刚起步的金融工程专业来说这种模式能够帮助毕业生更好的面对市场的竞争,同时也可以提升高校的金融专业本科生的质量和相应的科研水平,加快本校金融工程专业建设的进度。

参考文献:

[1]刘云,李阿利.地方院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现状及发展趋势概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6):23-25.

[2]卢晓东,陈孝戴.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文印资料.

金融学专科论文篇6

英文名称:The 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广州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8-5742

国内刊号:44-1622/F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86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金融类专业学术刊物。1986年创刊,刊名为《广州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1月更名为《华南金融研究》 (副刊名:广州金融高等专科学院学报),1998年10月获得正式刊号CN44-1449/F,2004年7月由于升本更名为《广东金融学院学报》出版至今.广东金融学院学报注重金融基础理论研究,并结合中国金融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反映金融及其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内容包含

金融学专科论文篇7

1.1 英国高校金融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特点

1.1.1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主张原创,鼓励学生通过探索来扩展知识边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善干思考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在获取知识方面的创造性。

1.1.2 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以讲座、讨论、辩论和辅导等方式开展教学。教师课前布置讨论任务,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讨论、辩论等方式交流观点,要求学生***思考、发现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个性。

1.1.3 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

没有固定、统一的教材应引导学生阅读与课程相关的文献和教学参考书,教学内容要体现时代性和职业导向性。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追踪金融领域前沿理论和实践,拓宽知识面,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1.1.4 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多样化,通过论文、案例分析、演讲演示和考试等方式进行评价。并且,考试方式的设置和答案的标准也比较灵活。学生在完成论文写作、课堂演示和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表达自己的个人观点和创意。

1.2 美国高校金融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特点

1.2.1 以创新人文素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美国高校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通识课程、公共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构成。在本科一、二年级课程中,注重通识知识的积累,学生根据兴趣、专长跨学科选修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学分比重高达20%〜30%。例如,麻省理工学院金融专业学生需先修完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核心课程,才继续学习公共核心课程和金融学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关注金融学研究动态、反映金融市场变化、适应金融行业需求特征、培养学生研究兴趣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拓宽专业视野,激发创新思维。

1.2.2 多学科交叉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

强调多学科交叉与实践并重,鼓励学生知识的复合性,不局限于本专业学习。例如,麻省理工学院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即企业和学校共同承担学生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同时注重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设置“本科生研究工作机会”和“***活动计划”。让本科生有机会加入教师的研究团队,通过***活动实践计划进行***选题,提前进入课题研究,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髙学生的创新能力。

1.3 国外高校金融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总结

1.3.1 以通识教育为抓手的创新素质培养

国外高校在金融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中强调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并重,重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积累深厚的文化素养。例如,在美国印弟安那大学凯利商学院把历史、自然、人文和艺术等课程融入金融学本科教学计划的制订中,培养学生对通识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了解***治、社会和经济环境对金融行业的影响。

1.3.2 注重学生综合创新能力培养

国外高校注重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根据社会需求的内容和特点设置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学生除了掌握金融专业知识,还需要熟悉专业外的知识与技术,强调在社会服务中提升创新能力,把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考核标准。同时,注重培养国际化水平。如日本的九州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是打造国际化金融人才,英国高校的金融创新人才培养遵循全球化的人才观念,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罗德经济管理学院强调与国际金融市场实践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1.3.3 注重微观金融领域的课程设置

国外髙校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微观金融为主,如投资学、金融市场、公司金融、金融工程、固定收益证券等。开设了一系列特色课程,例如金融管理案例、金融实验课程、风险资本运作课程、投资心理学、风险评估与管理、竞争策略、私募证券投资和金融状态分析等课程。同时,根据髙校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制定课程体系,并随时灵活调整。

1.3.4 注重经济金融方***的运用

金融学属于应用经济学学科,因此在创新人才掌握的知识技能中注重经济金融方***的运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熟练使用金融实证方法,用实证模型发现和解决金融领域的实际问题。在了解经济金融现象产生的背景和原因的基础上,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对模型进行修正,达到模型对经济金融现象更好的解释效果。

1.3.5 注重知识结构的层次化

国外高校金融创新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能覆盖金融理论的全部知识点,有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金融学知识体系,掌握扎实的理论功底。根据课程特点恻重理论深度和实践环节,课程所涉知识点的深度每年都会根据学生特点和创新教育发展需要做不同程度的调整,从而体现知识结构的层次性。

2.国外高校金融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经验的启示

国际旅游岛建设和海南金融业的发展对国际化、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海南高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和借鉴国外髙校金融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法。

2.1 树立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导向的培养理念

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开放环境和金融创新发展的背景下,金融创新人才定位为国际化、复合型创新金融人才,即具有广阔而开放的国际视野、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灵活敏锐的创新思维、坚初不拔的创新意志、宽厚扎实的创新知识、熟练的业务素质以及服务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具有能发现金融领域出现的新问题,解决金融实务问题,富有创造力的创新人才。

2.2 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适应金融发展的国际化需要,从微观金融角度更新教学内容。改革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设置,增加创新课程模块。加大创新创业素质拓展学分的比重,注重金融学与数学、信息技术、物流。社会学科的交叉。课程设置强化实践动手能力,体现应用型特色,突出金融学专业在“热带、海洋、特区、旅游"等方面的优势。

2.3 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整合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建立金融创新人才实践训练体系。根据金融学专业学生的特长和研究兴趣,可以通过实训课程、科研项目、国际交换(国际实验班)、调研实习等方式来构建。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创新设计大赛和创新实践项目,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通过金融综合实验室建设,利用实验教学的网络平台、模拟实验平台,提供开放性的、自主学习的实验教学环境,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有效途径。

2.4 建设创新型师资队伍

完善不同层次教师的培养机制、师资队伍的管理机制等。通过制订绩效考核办法等方式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创新型教师队伍发展机制。培养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创新知识能力和科研水平。建立高校与海南金融机构的人才交流机制,引导教师参与社会实践和科研实践活动。鼓励一线教师到金融机构挂职、学习和调研,聘请金融行业的专家能手给学生授课。通过制定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课程标准和教师专业技能标准等,规范引导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2.5 建立与行业需求相匹配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围绕海南金融业“十三五"战略规划发展目标以及金融创新发展的要求,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为导向,结合教育教学创新理念与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创新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适应海南银行业和农村金融改革需求、适应海南保险业和证券业需求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构建海南高校金融专业创新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海南高校金融专业创新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时,要以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与多元性为原则。根据金融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提出能够反映海南高校金融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内涵的评价指标。通过分析、比较、借鉴和吸纳国外高校金融专业创新人才评价指标体系中可参考的适用性指标,构建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为导向的金融创新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1)科学性原则。说明指标的设立与评价方式能基本衡量创新人才培养效果,反映创新人才的培养全过程。建立清晰的评价标准,全面反映学生的创新素质与潜能,以期达到培养目标。

(2)合理性原则。要求多层次、全方位评价创新人才培养效果,评价指标既能反映创新人才培养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又能凸显学生的创新潜质,做到公正合理地进行评价。

(3)可行性原则。表示评价指标要具有可操作性,评价的方法手段切实可行并具有实际意义。影响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信息易获得、易收集,并且具体考核指标有弹性、可调整,确保评价效果具有有效性。

(4)多元化原则。从两方面体现:一方面是人才具备创新素质的广度,说明评价指标能覆盖影响人才培养效果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可以用纵向广度和横向广度衡量。纵向广度说明不但在某个阶段具有创新能力,并且在实务中具备知识更新、持续创新的能力。横向广度说明创新人才服务于社会的每个对接点都能发挥创新才能,另一方面是人才具备创新素质的深度。根据创新人才的素质特点,评价指标要最大限度体现创新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以及综合反映每个人才创新能力的程度。

3.2 评价指标及其内涵

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为导向的金融专业创新人才评价指标体系需要学校、学生、教师、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保障人才培养效果的发挥。因此,构建海南高校金融创新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应从人才培养的管理主体、参与主体和反馈主体三个层面的评价指标展开分析。

管理主体指标及其内涵学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管理主体,主要对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界定,进行人才培养资源管理和人才培养过程管理。

(1)培养目标界定。以地方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以高质量的学科专业做支撑,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创新人才,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一是体现国际化,适应国际旅游岛建设需求。二是注重技能。具备熟练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讲、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关注创新。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满足海南金融发展的创新需求。四是培育人文素养。具备社会服务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

(2)人才培养资源管理。一是师资资源管理。包括制定师资资源管理规划、创新型师资的标准、师资队伍构成及配套管理、师资培训制度、绩效考核等。二是产学研资源。加强校企***联合,加强创新实践平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三是教学科研资源。课程体系、实验平台、实训基地、科研项目库和科研团队的建设以及成果转化。

金融学专科论文篇8

论文摘 要: 本文在对我国过去高等教育经济类专业培养目标已有提法的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国外高等教育经济类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我国金融教改项目和我院实际,提出了我院金融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 网

一、对我国高等教育经济类专业培养目标已有提法的分析

几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无论是专科、本科还是研究生,都为“高级经济管理专门人才”。应当说,这一提法在新中国成立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正确的,它符合当时的国家需要,也基本符合当时的人才规格。

首先,当时高等院校经济类学生一般都是按计划统一招收,录取的学生有干部指标,入学后有城市户口并享有公费医疗待遇,毕业后由***府按计划分配到与专业对口的各经济管理部门工作,毕业生工作后都是“管理人才”。以金融学本科专业的毕业生为例,大部分金融学本科专业毕业生的去向都是专业银行和人民银行,从事的工作都是银行业务的管理。

其次,当时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都按部门、行业划分得很细,学生所学的内容与本专业相关的***策、制度、规定、计划编制与执行、管理方法与措施等密切相关,因此毕业生确实是“专门人才”。但大部分金融学本科专业的毕业生所学的知识不是市场经济中商业银行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而是各专业银行有关的具体业务,业务知识非常专业、非常窄。

再次,当时我国的高等教育处于完全的精英教育阶段,规模很小,毕业生一参加工作就能到重要的岗位上,加上当时国民受教育的程度低,大学专科、本科已经是相当高的层次了,而且改革开放之前没有培养研究生,因此本科毕业生自然就是“高级人才”。所以那时一个合格的高等教育经济类毕业生应该称得上“经济管理高级人才”,而高等教育经济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经济管理高级专门人才”应该是合适的。

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有了很大的改变。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规模也越来越大。1992年至1997年,全国高等学校本专科招生年平均增长速度为8.3%,在校生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0%。到2008年全国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达1000多万,其中高等财经类专业在校生百万左右。我国高等教育如此巨大的招生数和在校生数给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金融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尤其严峻。就教育的相对层次而言,我国正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国民受教育的程度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高等教育的专科和本科将逐渐成为国民终身教育的一个普通阶段。另外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正以加速度发展并越来越呈现出明显的综合化、整体化,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也越来越相互渗透和综合,信息爆炸性扩张。在这样的大趋势下,试***以四年左右的本科教育培养出某个金融领域的“专家”,这样的培养目标在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中肯定是不现实的,只有转变观念,改变和调整我们的培养目标,才能使金融学的高等教育呈现崭新的面貌。

二、国外高等教育经济类专业培养目标的简要分析

国外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基本上由大学自主确定,以体现各校的特色。国外国家教育行***管理部门主要通过评估和按专业水平对大学进行排名而加以引导,并不确定全国统一的专业培养目标。但由于学科(专业)本身具有内在的规律性,因此,同类大学对相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在提法上差异并不很大,另一方面,在相同学科(专业)内各大学都根据培养层次(专科、本科、研究生)的高低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

美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过渡到了普及化教育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把本科教育放在优先位置上予以加强和提高,文科教育提出从重视培养经院型“百科全书式”的人转变为注重培养富于应变、善于学习和应用的人。经济类专业在本科层次上的培养目标一般是以“适应社会需求、毕业生能够顺利找到工作”为宗旨,施教方式注重素质、能力和个性的培养。学生一般都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工作能力和适应能力。

日本高等教育提出要培养面向国际、面向21世纪的“世界通用的日本人”。大学经济学教育传统上以本科教育为主,近年来开始注重研究生教育。其在经济学本科层次上非常重视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终身受益的原理性知识和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

澳大利亚经济学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如新南威尔士大学商学和经济学院培养方向十分广泛,涉及会计制度与规范、经济法、经济计量学、经济史、经济学、金融、服务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产业关系、信息系统、市场营销、组织行为及日本经济等。

尽管国外各国不同高校的金融学本科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各有侧重,但他们的共同点在于强调奠定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强调将学生本人学识和能力的增强与对经济和社会作贡献的责任相结合,注重本科层次的培养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这些直接以“所培养的学生满足社会上各种组织不同层次的需要”或“能够在争取良好的职位时有足够的竞争力”的培养目标对我们有一定的启发。三、我国金融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

为了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1994年,国家***实施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厦门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共同承担了该计划中金融学专业的教改项目,在张亦春教授的主持下,该项目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其中设计了我国金融学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即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比较宽厚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和从事具体金融业务工作的能力,熟悉金融相关专业的原理性知识,有较高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水平,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能胜任金融或其他领域工作的人才。在该培养目标当中特别强调以下几点:

1.金融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应该具有比较宽厚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本科教育应强调素质教育和应用教育。

2.金融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应该具有从事金融实务工作的能力。

3.金融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还应熟悉与金融学相关的原理性知识,并有较高的外语与计算机操作水平。

4.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该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我院金融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

1999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的《高等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第十六条规定:“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科、专业化必需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这两条规定表明本科教育具有明确的专业目的性。金融专业本科生要强化专业基础性教育,应实施通才教育,以实务操作为主。

根据上述分析,结合***和我院实际,我们认为我院金融学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可以设计为: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会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金融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从事具体金融业务工作的能力,有较高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水平,能胜任金融或其他领域工作的人才。

在该培养目标中我们认为应特别强调以下几点:

1.注重素质教育和原理性教育。

2.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应用能力的培养。国外著名大学的金融学科教育都是按照两种模式发展的:一是特别关注理论问题和宏观问题,旨在培养“研究型、决策性”的高级金融、经济决策研究人才,被称为“经济学院模式”;二是特别关注金融市场上各类金融活动,关注实践问题和微观问题,使得金融学与公司管理相结合,旨在培养“投资型、管理型”的高级金融工程师或投资管理专家,被称为“商学院模式”。我们认为我院要在***金融学本科专业办出特色,比较适合选择“商学院模式”。

3.强化学生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的操作能力。

4.注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亦春.金融学专业教育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金融学专科论文篇9

一、金融业的发展和金融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对金融人才的新要求

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的大背景下,随着世界范围内各国金融管制的放开,以电子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在金融行业中得到广泛使用,金融创新不断,金融对经济各个领域市场的渗透突出了金融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核心地位,金融业的这种新变化对金融人才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而随着金融业界的这种新发展,金融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目标也在发生着改变,金融理论已从宏观的抽象理论描述转向了市场化的研究[1],这种市场化的研究具体来说就是金融学逐渐转向技术化、实证化、微观化,其成果逐渐成为现代经济学主流派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包括资产组合理论、衍生产品的定价理论以及风险管理技术,其理论核心部分都成为现代经济学的最核心最主要的内容。金融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将越来越朝这种技术化、实证化和微观化方向发展。

(一)国际金融业发展的新特点对金融专业人才教育的要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产品经济的扩张远远超过物质经济的发展,这种金融产品特别是金融衍生产品的快速增长,使金融业的发展出现一些新特点,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业务向网络化、电子化、全球化发展。众所周知,现代经济一个最明显的特点是经济对于金融的依赖,经济的发展带动金融的发展,这种发展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与电子通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广泛渗透下,变成了金融的快速发展,加强了金融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使金融业务向网络化、电子化和全球化发展。于是,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必须满足这一发展特点的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银行概念和货币形态转变的要求。银行由实体银行向虚拟化银行发展,货币形态由实物货币向电子货币发展。二是银行服务方式转变的要求。银行的服务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传统的面对面的服务正在被ATM、POS系统、无人银行、多媒体自助设备等所代替。第三是资金流动方式改变的要求。传统的资金流动方式是依靠纸质支付凭证进行流动的,由于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和金融交易管理技术的提升,使实时汇兑、证券外汇等资金市场的电子交易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加速了资金的流动,出现了许多资金流动的新规律。金融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必须适应这些新发展的要求。

(2)金融衍生工具发展迅速,品种多样。由于人们对于筹资、投资等各种资金运动的不同需求加速了各类金融市场的发展,加上新技术在市场交易活动中的应用,金融衍生工具以超常规速度发展。目前,在全球金融市场上,金融衍生工具的品种已达千种以上,每天全球成交的金融衍生工具合约金额高达近万亿美元。金融衍生工具快速发展的这些新内容,不可能全部在金融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但是其市场发展态势、发展规律以及一些新特点和衍生工具本身创新的内容、规律等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以满足金融市场这一新发展的要求。

(3)整个金融业风险加剧,影响增大且具有联动性。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深入,资本市场一体化促进了全球资本的自由流动,快速流动的全球资本使主要货币和金融市场资产之间的套利行为连续不断,各主要国家的短期实际利率的离散度进一步降低,市场之间的关联度不断上升,联动性加强。例如以千亿美元计的“热钱”(hotmoney:国际游资)的流动,使得资本流量变得不规则,这种纯粹以短期牟利为目的的投机性资本,较少进行实质性投资,流动迅速,对各国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冲击,带来了较大的潜在风险,而全球金融市场的联动性使得风险蔓延和加剧。1992-1993年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4-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等等,都是很好的说明。如何找出风险产生、发展的规律?如何防范这样的风险?最新的研究成果有哪些?也应该是金融专业教育应该融入的内容。

(4)金融业国际竞争与合作并存。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近二三十年以来,金融业的竞争随着国际化的发展,已经从企业间的竞争走向跨国企业之间的竞争,从国家内部走向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竞争,竞争无论从业务范围还是市场空间都非常强烈。于是,为了满足降低成本,实现规模效益和协同效应进而增强竞争实力的要求,国际间金融合作发展很快,近几年发达国家的金融合作,如美国和欧洲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已非常普遍。竞争与合作并存的这种新现象代表着一种方向,是值得金融专业人才研究的,也是金融专业教育所必须加入的内容。

(二)金融理论研究的新近动向对金融专业人才教育的要求

金融业的新近发展对金融理论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经过近半个世纪以来的研究实践,金融学的研究已经从描述性的传统金融理论研究发展到了分析型的现代金融理论研究,且有工程化的趋势;研究主体对象也已经从传统的宏观金融研究为主发展成为以金融市场为中心的微观金融研究;同时,金融理论从附属于经济理论发展成为经济学中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一个分支,且现代金融理论在整个经济理论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1)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简介。凯恩斯主义之前的金融理论,试***把货币与实物经济相分离,建立一套货币理论,但这些(货币)理论对经济理论的附属性非常明显。尽管年凯恩斯之后,将货币视为一种资产,融入到实物经济中,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货币经济学体系。但金融理论附属于经济理论仍然非常明显。因此,传统的金融学专业教育也是在此基础上开展的,以经济学基础理论为基础,以货币银行学为中心的金融学专业教育。但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从马可威茨提出的证券组合理论,到丹尼尔•卡纳曼的前景理论,现代金融理论体系得到确立。1952年马可威茨用一个数学模型来解释投资者是怎样在给定回报率的情况下选择承担最低风险的,该模型构建了现代金融理论的基础性框架;1958年托宾提出了分离定理,解决了最优风险资产组合与投资者个人偏好之间的问题,即投资者可得到符合个人偏好的最优投资给合;1964年夏普在总结马可威茨和托宾成果的基础上,从市场的角度,建立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它的核心已经不是研究个体投资者的资产选择行为,而是全体投资者市场行为的结果。此后,在CAPM的基础上,人们提出了一些新的定价模型,如舒科斯(Scholes)提出的期权定价模型等等。金融理论已经突破传统货币经济理论,发展成为经济理论中的一个相对***的重要分支——现代金融理论。而且,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还兴起了一门以现代金融理论为基础,以数学模型为工具,吸收经济学、投资学、数学等学科内容的新兴交叉学科——金融工程学。同时,丹尼尔•卡纳曼和托维斯基提出的前景理论,奠定了行为金融学的基础价值理论,使行为金融学快速发展起来。现代金融理论的这些发展,在传统的金融学专业教育中没有得到体现,即使是在1998年国家***高教司提出教育改革后统编的金融学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中,也难以得到体现。金融学专业教育如果没有现代金融理论的新近研究成果,这很难实现金融学科必须按照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培养多种类、多层次金融人才,特别是高层次、高技能、复合型、国际化金融人才的发展目标(“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大学教育.2005年第2期.6-8页)。

(2)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对金融专业人才教育的要求。

第一,西方金融理论微观化的结果,要求金融专业人才教育增加现代金融理论的内容,明确其在专业教育中的地位。西方金融理论从宏观层面(以货币经济学为中心)走向微观化(近半个世纪发展起来的金融经济学),其研究目的、对象和范式都产生了较大变化,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随着我国近年来金融学科建设的较快发展,开始注重现代微观金融理论的介绍和研究,但在金融专业教育中的地位没有得到明确,是开设相关的专业基础课,还是专业课,本科阶段与研究生阶段应如何对其内容进行分配等等多方面的问题,总体来看,快速发展的学科建设与相对滞后的现代金融理论教学内容不相称。

第二,现代金融理论向以市场和微观经济主体的资产选择和风险管理为核心的转变,极大的提高了金融学科的实用性,尤其是进入金融工程化阶段后,金融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得到了进一步增强。这就要求金融教育不仅要加入这些理论教学内容,还要开设相关的实验课程和建设相关的实习基地。过去,诸多的原因导致我国的金融教育和教学内容大而空,金融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差。但现在,除了有新近的现代金融理论发展作指导,还有电子科学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发展的支持,各种金融市场业务和业务技术处理工作可以搬进实验室,金融模拟实验室的建设和实验课的开设可以满足专业人才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熟悉金融业务运作等。

第三,金融理论的研究方法从过去利用纯经济原理进行定性分析,发展到以主流经济学基本原理为依据,引人大量数学工具进行模型化的定量分析;再进入以金融学原理为基础,将金融学与数学、统计、工程学以及法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融合、交叉的边缘性研究阶段。在实践发展过程中,与金融相关性最强的交叉学科有两个:一是由金融和数学、统计、工程学等交叉而形成的“金融工程学(FinancialEngineering)”;二是由金融和法学交叉而形成的“法和金融学(Lawandfinance)”。金融工程学使金融学走向象牙塔,而法和金融学将金融学带回现实[2]。这种学科交叉融合的新特点,要求金融教育,不仅要加入相关的专业课程,对学生的基础课内容也要进行相关的引导,提供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平台。金融业的发展与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使传统的金融专业人才教育,从方式方法到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要求。正是因为如此,***设了专门的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课题[3],各个相关高校积极改革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开展了对金融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金融学科的改革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湖南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的教育教学现状

湖南农业大学的金融学专业,本科层次是从2001年开始招生的,专科层次(金融与保险)早在1993年与1994年招生过,后停招,2001年又开始招收专科生(农村金融)。总的来说,湖南农业大学金融专业的办学基本条件良好,但起步晚,体系不健全,还存在一些影响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效果的因素,造成了专业竞争能力不强的现状。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教学任务繁重,适应现代金融发展的部分课程无法开设。在全国普通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湖南农业大学金融专业从2001年来连续扩大招生规模,五个层次(普通全日制、二级学院、职业教育、国际学院、专升本)的本科教学任务和一个层次的专科教学任务,其专业课程和部分专业基础课程,靠10位左右的教师来完成,使教师的工作量严重超负荷。有的教师一人承担多门主干课程的教学,许多新教师一参加工作就承担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根本没有一年的学习与适应教学工作的过渡期。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搞科研,去了解掌握金融业界与理论界的新近发展,再加上学校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去鼓励教师开新课,紧跟时展的部分课程自然没法开设。

第二,生源素质水平不高,基础薄弱,无法按要求完成课堂以外的教学任务。高等教育的一个显明的特点是:教师课堂作引导,学生课外打基础、拓展视野。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自学相辅相成。课程中的基础知识靠学生自学,难点、要点教师上课才讲解;课堂上,对新近的发展同样是介绍及阐释核心的内容,基本情况与相关的基础知识靠学生课后去查阅相关的资料。湖南农业大学是农业类院校,受人们长期对农业类院校专业歧视的影响,以及高校招生制度的影响,湖南农业大学生源素质水平相对偏低,金融专业的也不例外。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布置的课外教学内容,学生往往无法完成,从而影响课程教学。

第三,学科建设起步晚,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办学条件有限。学科建设起步晚是不争的事实。尽管学校将金融学学科定为学校重点发展学科,但实际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科建设经费落实不到位,教师办公条件差,与教学相关的软硬件建设严重不足。金融学系是在2005年上半年才从经济学系***出来,10来位教师挤在一间20多平米的办公室,没有单独的办公桌,整个办公室才一台电脑、一部打印机;资料室有关金融方面的书籍、刊物数量有限,金融专业的外文书籍、刊物根本就没有;学校购买的网上数据库,能查到金融学术论文的只有两家(万方与维普),而且经常出问题,查不到全文,能查到金融经济方面的国际性学术论文的外文数据库没有;没有专门的金融模拟实验室;没有保持长期发展关系的教师、学生从事金融实习的实习基地等等。办公室条件不足,使教师计划的工作被打乱,如经常同时几个教师争一台电脑用,特别是在用电脑的高峰期:查教学科研用资料、网上录入学生成绩等等。这些办学条件的不足所带来的问题,在此就不一一列举,总之,使本校金融学学科的发展受到阻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四,金融实践教学环节问题多,无法足额完成教学任务。从金融业的发展与金融理论研究重心的转移,我们不难发现,金融实践教学环节是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其地位越来越重要。目前国内各高校相继建成不同层次的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本校也不例外,但金融实践课程建设与管理不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功能得不到发挥。本校采用的金融实践教学方式有综合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论文等多种形式,但综合实习的每一个环节没有进行规范,课程实验的实验室教学课时得不到满足,课程论文的形式化现象很严重。从具体的实践教学课程的课时安排来看,学校采用的是统一的标准(即相同形式的实践教学采用相同的课时),而事实上,由于课程性质与内容的不同,使有的课程课时多了,而有的课程课时少了,教学资源浪费与教学内容无法完成并存;从实践教学内容上来看,没有严格的教学大纲作要求,实践教学资源从场地、设备、材料到师资管理等存在严重不足,实践教学内容能否按客观要求实施无法保障,完成的教学内容与现实所需完成的内容要求差距较大。从实践教学运行管理的角度来看,由于对相关的管理人员、教师所制订的管理(激励)制度不全,操作性差,使学生所能接受的实践教学内容存在质与量上的短缺。以上这些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使应有的金融实践教学任务,无法足额完成。

第五,课程设置按传统内容、一般化模式设置,没有特色。国内金融学界,对金融的理解,具有转型期经济背景的典型特征,其代表性的定义为:“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刘鸿儒,1995)。因此,对“金融学”的学科内容,也就形成了主要以“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两大代表性科目为主线的状况。国内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通常是建立在此种基础和主线之上的。湖南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先后经过了3次修订,但仍是按此种基础设置的。目前尽管从开设课程的情况来看,试***包含传统和新近发展的以上这些内容,但从对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归类以及课时安排等方面来看,湖南农业大学的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应归属于以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而且,很难发现课程设置的特色,综合来看,是典型的一般化模式。然而,从西方金融学界当前所界定的金融学学科核心内容,不是“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而是集中反应在如下2门课程上:一是以公司财务、公司融资、公司治理为核心内容的公司金融(Corporatefinance),二是以资产定价为核心内容的投资学(Investment)[3]。

三、湖南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及学科发展的方向选择

综合金融业界和金融理论的发展现状以及湖南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发展的客观实际来看,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湖南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的发展方向进行定位:

第一,立足“小金融”,面向“大金融”,加强自身学科体系建设。所谓立足“小金融”,就是要立足农村金融;面向“大金融”就是要培养具有全球视角、综合素质、能够进行金融产品创新与设计、通晓国际金融市场运作规则的国际化金融人才,奠定学生进入开放背景下的金融大市场的专业基础。从湖南农业大学是农业类大学的客观实际出发,我们不可能培养出大金融的高精尖人才,学校对自身的定位是要把湖南农业大学建设成为教学科研型的多科性院校。湖南农业大学在经管类学科基础上设置法、文、哲等类学科,经济管理类学科特色较明显,招收经管类(农经)本科生有20多年的历史,有农业经济与企业管理的硕士点作支撑,农经管理类专业基础厚实,专业性师资力量雄厚。因此,湖南农业大学金融人才的培养,应尽量发挥专业优势,走偏管理类“专通结合型”金融人才培养之路。联系全国其它开设金融学专业的农林院校,对我国农村金融的客观实际进行调研,研究有中国特色的农村金融发展之路,组织专门人员撰写农村金融方面的教材,加强有自身特色的农村金融学科体系建设。

第二,设计一套与湖南农业大学实际相适应的金融人才培养体系,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从宽基础的立足点出发,除了要显现农村金融特色外,还要满足金融学专业基本课程的设置。课程体系是学校培养人才体系能否合理化建设的关键,是相关教学管理、教学运行等体系的基础,教学管理与运行应服务于课程体系的建设,服务于教学内容的安排,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拓宽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目的。可以考虑将货币经济学与金融经济学两门课程设为专业基础课,再以这两门课程为主线展开相关课程的设置,以奠定学生在金融专业方面的经济学与管理学基础。设置农村金融基础、专题等特色性课程,以满足“专通结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金融学专科论文篇10

关键词:金融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人才

中***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09)05-0068-03

一、金融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

金融工程学是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发展起来的精确研究金融创新与金融管理领域现实问题的新兴学科,它融合了金融学、工程学、数学、管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最新理论成果,利用财务会计、法律和网络通信技术等方法,逐渐发展成为对信息技术、产业技术、金融资产运作技术进行综合应用的学科。在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新一轮的“金融***”中金融工程已展现出巨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

20世纪90年代中期,金融工程被引进到我国,***于2002年4月批准了中国人民大学等5所院校设立金融工程学科,2003年又批准了广东商学院等一些高校设置本科专业, 目前我国已有近40所高校设立了金融工程专业。金融工程专业的设立,是我国加强金融学科建设、调整学科结构、推进学科融合、积极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 提高学科竞争力和整体实力的重要举措, 将有利于依托金融学学科的坚实基础,加快金融工程学科的发展,强化金融工程科学研究,全面提高金融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充分认识金融工程学作为现代金融科学的制高点对现代经济金融的巨大推动作用,以实现金融理论研究的定量化、工程化、应用化、产业化为目标,建立和发展金融工程学科是建立起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金融科学的必要途径。

培养高素质的金融工程人才, 除了要培养扎实的理论功底,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近年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成果可以看到,数理定量分析已成为经济学、金融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 所以学习金融工程必须要有数理基础。 训练学生在注重定性研究分析经济金融现象本质的同时,加强定量研究。金融工程的核心基础理论包括估价理论、资产选择理论、资产定价均衡理论、期权定价理论、套期保值理论、有效市场的均衡理论、汇率与利率理论等,这些理论的应用只有借助于数理方法和工程技术的支持, 才能转化为现实的操作工具。 一定要进行模拟实验才能将理论知识进行应用, 从而转化为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我国金融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现状

金融工程学大量运用运筹学技术、 仿真模拟技术、 自动化技术等先进手段对市场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使得金融新产品的定价更符合市场要求,使金融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更趋完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促进了各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高效配置, 从根本上改变了金融业传统的运作模式, 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金融工程学作为金融创新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同时又为更高层次的金融科学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然而目前我国金融学科水平尚处于由描述性阶段向定量分析阶段转变的时期,明显滞后于国际金融科学的发展水平。由于我国金融理论研究长期以来停留在传统内容和简单的***策研究上,忽视了数学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与金融实践的结合运用,使理论严重脱离实践,远远适应不了我国金融业发展对相关理论应用研究和人才培养的要求。

目前在开设金融工程专业的高校中, 相当一批高校的金融管理与金融工程实验室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对推进相关教学与科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如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建立的“中信清华金融工程实验室”,中国人民大学财***金融学院的金融管理与金融工程实验室,厦门大学金融学院与世华公司共建的“金融模拟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工程实验室, 武汉大学金融系的金融工程实验室等。 由于这些高校金融工程专业实验室在风险预测、建模、蒙特卡罗仿真分析及决策优化中应用了分析软件等工具, 使得该学科在金融工程教学和研究领域在全国一直保持领先的地位。

从目前国际国内的金融工程学科发展来看,理论教学必须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并了解最新学科的前沿发展。 金融工程已逐渐作为一种创新和开放的思想方法,渗透到金融、经济乃至社会生活中。金融工程人才的培养应当认识金融工程学科的本质所在, 强调应用型教育, 为企业提供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人才。

三、加强我国金融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对策

金融工程学是将现代金融学、 信息技术与工程方法相结合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 实验教学是金融工程专业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实验教学中应该坚持“两个结合”,对“三个模块”和“四个方向”组织教学。

(一)在实验教学中应该坚持“两个结合”

“两个结合”是指: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1.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为了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启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在建立实验课程体系时,要注意加强实验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联系,在注意实验平台层次性的同时,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和要求, 对实验项目进行分解和组合,强化对具体课程理论知识的巩固和深化。

2.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为了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 不仅需要大量模拟仿真实验,还需要增加综合交叉的、具有研究性、创业性特点的实验内容。 在实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 尽量考虑与企业实际的结合, 用于实验教学的模拟软件尽可能多地来自于实际运用的软件, 这些软件可以是与学校共建实验室或实践基地的企业提供的, 在企业删除了某些数据后仍保留了基本的功能, 可以很好地适应实验教学的需要。

(二)在实验教学中,应使学生掌握“三个模块”的知识与技能

1. 金融基本理论知识模块。基础理论,包括西方经济学、金融学、投资学、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风险管理等。金融工程的具体内容包括:远期与期货、期权、互换等衍生金融工具的基本概念与定价原理,风险管理的方法与工具以及金融工程的新发展等。

2.数理方法模块。金融工程学注重于综合采用决策科学、系统理论、计算机信息处理和智能化技术等当代前沿的科学技术方法展开实证分析。 通过对基本的代数知识、微积分、线性代数到微分方程,运筹学和优化技术,乃至模糊数学、博弈论(包括微分对策)、概率论、随机过程和其他随机分析理论方法(包括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的应用,建立仿真模型,对金融活动进行精确的定量研究。近年来,随着金融工程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各学科的相互渗透, 各种自然科学的前沿理论、最新数理方法和工程技术,如混沌理论、小波理论、遗传算法、复杂系统理论、人工智能技术(包括知识工程、专家系统和人工神经网络等)、模拟退火方法、 面向对象方法等已经或正在成为金融工程学重要的技术基础与实践工具。

3. 相关软件模块。金融工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当程度的数理金融知识, 而且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因此,必须进行实验教学,针对金融工程领域20多个具有代表性的金融模型进行模拟实验教学,从最简单的Excel电子表格做起。学生应该至少熟悉一门编程语言如Matlab, 学会一种以上数据分析软件使用,如Eviews、Spss、SAS等。只有掌握了相关软件的使用, 学生才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金融工程专业知识完成模拟实验,进而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三)在实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四个方向”的动手能力

1. 培养学生在金融衍生产品设计、 定价及运用中的动手能力。衍生金融产品是金融工程的构件,而衍生产品的设计、定价、应用是金融工程的重要内容。金融市场场内交易的衍生产品如期货、期权,以及场外一些非公开交易的衍生产品如远期利率协议(FRA)、奇异期权、信用衍生产品(Credit Directives)、互换、结构化产品等,结构越来越复杂,其定价和应用也越来越复杂, 但都可以分解成最基本的远期、期权和互换等进行分析。通过本方向的实验教学,学生能够熟悉具体金融衍生品的种类,掌握无套利原理、风险中性定价原理、积木分析法等在金融衍生产品设计、 定价中的运用以及如何运用金融衍生品来规避风险、创造利润和金融创新。

2. 培养学生在风险管理中的动手能力。 金融风险有市场风险(如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价格波动风险等)、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金融衍生产品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能够转移风险。 通过本方向的实验学习,学生能够熟悉各种金融手段的用法, 能够模拟和分析公司的各种风险以及不同风险回报的投资组合, 能够找到公司最优的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

3. 培养学生的金融建模能力。 数学模型能够准确地模拟出一个投资或资产组合将来或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中的变化, 从而帮助决策层更准确更快地做出决策。金融模型方向的实验学习包括Linear Modeling、Operations Research、Stochastic Calculus、Dynamic Control、Monte Carlo simulation等建模方法, 因此学生在本科学习中对基础数学的掌握要扎实。

4. 培养学生对金融数据的分析能力。 金融数据分析方向的学习主要是以金融时间序列分析为主的金融统计和计量经济学的内容。 通过本方向的实验学习,学生能够应用现代金融数据分析方法,分析市场和定价的有效性,探求各种经济变量间的长期、短期关系,寻找套利机会,开展实证研究。

通过实验教学的学习, 金融工程专业的学生能够在知识结构和动手能力上满足社会对高级金融人才的需求, 金融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能够成为具备现代金融学、投资学和金融工程学基础知识,具备较高的外语、数学和计算机水平及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能适应我国金融市场快速发展要求, 能够参与国际金融市场运作的高级应用型复合人才。

参考文献:

[1]周立. 论中国金融工程的发展条件与障碍[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1(8).

金融学专科论文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金融学专科论文10篇

学习

金融本毕业论文10篇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本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金融毕业论文答辩模板,金融系本科毕业论文。近年来,国内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迅速发展,使得社会对金融学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旺盛,所以金融学本科专业的学生人数相对于其他财经类专业学生数呈现出越来

学习

金融大数据论文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大数据论文10篇,内容包括有关大数据与金融的论文题目,大数据金融应用论文2000字。2.建设大数据平台构建处理能力强、扩展性好、开放度及共享度高的大数据存储加工平台,整合行内外、各种形态、跨历史周期的海量数据,并构建

学习

金融电子化论文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电子化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电子金融论文大全,数字化金融实践论文。在互联网金融监管方面,不同国家结合自身原有的金融监管体系以及资本市场环境,在监管规则的制定上都有着自己独到的经验。尤其是发达国家通过立法、出台***

学习

金融硕士论文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硕士论文10篇,内容包括金融论文选题推荐,金融专业硕士论文通用六篇。金融学硕士与金融硕士是我国研究生培养的两个重要方面,是处于同一层次,类型不同,更有侧重。主要以下区别:(一)培养方式不同。金融学硕士培养适应我国经济建

学习

学金融毕业论文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学金融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金融毕业论文答辩模板,毕业论文选题指导金融。在是否考研的选择上,过半的毕业生在毕业后选择就业,2001~2003年期间的毕业生对于继续深造的热情相对较高,2008年金融危机后毕业生毕业后选择考研的人数

学习

公司金融学论文10篇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公司金融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金融学论文范文完整版,公司金融学年论文题目。顾名思义,公司金融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融资。MM理论说明,在无摩擦的完全市场中,融资(财务)***策不影响公司价值。因此,MM理论之后,对公司金融的研究集中于

学习

新零售毕业论文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新零售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新零售文献综述怎么写,新零售案例分析范文doc。3、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4、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

学习

投资分析论文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投资分析论文10篇,内容包括投资分析论文,投资分析论文摘要怎么写。金融投资行为理论悄然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其在博弈论和实验经济学被主流经济学接纳之际,对人类个体和群体行为研究的日益重视,促成了传统的力学研究方式向以

学习

金融类学术论文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类学术论文10篇,内容包括金融学术论文,金融类学术小论文题目。作为金融文化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人民银行主管的研究类刊物是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见证者和理论推动者之一,保持着持久的竞争力和生命力。但同时也面临读

学习

研究生招生宣传方案模板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研究生招生宣传方案模板,内容包括中职学校招生宣传方案,乐高课程招生宣传方案。1现有的主要招生举措目前,国内外研究生招生宣传的主要策略有国家层面的高校信息会,就业情况展示,师生专题报告,招生指南手册,对外开放日(如俄罗斯),向

学习

装备制造业论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装备制造业论文,内容包括装备制造业毕业论文题目,关于装备制造的论文。2.1河南省装备制造企业对于工业设计的认知现状调查通过对河南省重点培育的51户装备制造企业进行考察,包括登陆企业***,与企业管理层(研发部门、人力资源部

学习

如何做毕业论文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如何做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如何做毕业论文,医学毕业论文十篇。2,为何要研究这个问题(研究这个问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是对学科的价值和解决现实问题的价值,不是对你个人的功利性的价值)。3、如何研究这个问题(包括想达到的目标

学习

食品市场论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食品市场论文,内容包括关于食品行业的毕业论文的摘要,食品市场分析范文。1、因经营的条件所制,难以办理《卫生许可证》。这些旅游胜地由于受自然、生活等环境的制约,再加上经营设备简陋,经营周期短,经营地址不固定等因素,按照卫

学习

金融学硕士论文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学硕士论文10篇,内容包括金融学硕士论文2000字,金融学硕士论文该怎么写。金融学硕士与金融硕士是我国研究生培养的两个重要方面,是处于同一层次,类型不同,更有侧重。主要以下区别:(一)培养方式不同。金融学硕士培养适应我国经

学习

金融本毕业论文10篇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本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金融毕业论文答辩模板,金融系本科毕业论文。近年来,国内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迅速发展,使得社会对金融学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旺盛,所以金融学本科专业的学生人数相对于其他财经类专业学生数呈现出越来

学习

金融大数据论文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大数据论文10篇,内容包括有关大数据与金融的论文题目,大数据金融应用论文2000字。2.建设大数据平台构建处理能力强、扩展性好、开放度及共享度高的大数据存储加工平台,整合行内外、各种形态、跨历史周期的海量数据,并构建

学习

金融电子化论文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电子化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电子金融论文大全,数字化金融实践论文。在互联网金融监管方面,不同国家结合自身原有的金融监管体系以及资本市场环境,在监管规则的制定上都有着自己独到的经验。尤其是发达国家通过立法、出台***

学习

金融硕士论文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硕士论文10篇,内容包括金融论文选题推荐,金融专业硕士论文通用六篇。金融学硕士与金融硕士是我国研究生培养的两个重要方面,是处于同一层次,类型不同,更有侧重。主要以下区别:(一)培养方式不同。金融学硕士培养适应我国经济建

学习

学金融毕业论文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学金融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金融毕业论文答辩模板,毕业论文选题指导金融。在是否考研的选择上,过半的毕业生在毕业后选择就业,2001~2003年期间的毕业生对于继续深造的热情相对较高,2008年金融危机后毕业生毕业后选择考研的人数

学习

公司金融学论文10篇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公司金融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金融学论文范文完整版,公司金融学年论文题目。顾名思义,公司金融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融资。MM理论说明,在无摩擦的完全市场中,融资(财务)***策不影响公司价值。因此,MM理论之后,对公司金融的研究集中于

学习

新零售毕业论文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新零售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新零售文献综述怎么写,新零售案例分析范文doc。3、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4、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

学习

国际金融论文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国际金融论文10篇,内容包括应用国际金融期末论文题目,国际金融论文选题方向怎么选。由于我国东、中、西部的经济差距较大,特别是在宏观经济和金融指标方面尤为明显。因此,通过一些重要的经济、金融指标来合理的排除一些条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