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动成本论文10篇

变动成本论文篇1

在20世纪50年代,随着企业环境的改变、竞争的加剧,决策意识的增长,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的完全成本法提供的会计信息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必须重新认识变动成本法,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于是,由于企业管理的迫切需要,变动成本法开始得到广泛关注,并逐渐应用于西方各国的企业内部管理方面,成为管理会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变动成本法引入我国以后,虽然一直是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实务中却很少用到这方面的知识。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得近年来变动成本法的作用一度被怀疑,并且随着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相关学科的发展,管理会计的变动成本法似乎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优势。本文就变动成本法应用现状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以期对变动成本法在我国推广应用有所启迪。

1对变动成本法应用的几种不同观点

变动成本法作为管理会计学中核算成本的基本方法,根据成本习性的特点核算成本。它指出产品成本只应该包括变动生产成本,而不应包括固定生产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必须作为期间成本处理。据此,解释(消除)了传统的完全成本法下,常常出现的有成本而没有产品或是销售不变利润却增加的所谓“怪现象”,实现了对完全成本法的理论突破。在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方面,有着完全成本法所无法比拟的重要作用。因此,为了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用,对于诸如:如何应用变动成本法,如何处理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关系,一时间成为业界相关人士关心的热点问题,大家各抒己见。到目前为止,关于变动成本法的应用形式,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

第一种观点是采用“单轨制”。即以变动成本法完全取代完全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最大限度的发挥变动成本法的优点。这种方法既满足了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又使得用变动成本法提供对外报表合法化。这当然是最理想的一种应用方法。然而由于不符合现行会计制度的统一要求,按照现行会计制度,编制定期的会计报表,存货的计价和收益的确定应采用完全成本法,现阶段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也要求企业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结果提供信息,再加上变动成本法自身也存在一定缺陷,在相当长时间内还不能从会计制度上使其合法化。

第二种观点是采用“双轨制”。即企业在完全成本法的核算资料之外,另外设置一套变动成本法的核算系统,提供两套平行的成本核算资料,以分别满足不同的需要。这种方法技术上比较简单,但工作量非常大,要增加专门的人员按变动成本法记账,从经济上讲没有多大必要。并且重复设账,会造成人、财、物和时间的极大浪费。

第三种观点是采用“结合制”。即按单轨制原则,将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结合使用,日常核算建立在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之上,对产品成本,存货成本,贡献边际和税前利润,都按变动成本法计算,以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然后定期将变动成本法计算确定的成本与利润信息调整为按完全成本法反映的信息资料,以满足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从以上分析可知,三种观点各有优缺点。权衡利弊,笔者认为:第三种观点较为理想。因为该观点在变动成本法的应用上,既可充分发挥变动成本法的优点,又不与现行各项财经法规、会计制度等冲突,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兼顾企业对内和对外两方面的需要,且不会引起国家财***收入的波动,所以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

2结合制的可行性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如何应用变动成本法,以发挥其最大的效用。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结合运用是我们的最佳答案。那末,结合制可行吗?

我们知道,会计具有管理职能,它既要为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如投资人、债权人、***府监管部门和税收部门等服务,定期向他们提供财务报告;也为企业内部管理层服务,定期或不定期为他们提供各种经营决策和管理信息。因此,如果单一使用变动成本法进行核算的话,其所提供的信息无法满足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从这一点上说,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存在着统一的理论基础和实际需要。换言之,企业需要一套能兼顾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优点的、两者统一的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信息的核算系统。

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都是为了对企业生产耗费水平进行考核和评价,它们的核算内容除固定制造费用外,其余项目都相同。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并且都是企业经营管理必不可缺少的。尽管这两种成本计算方法对固定制造费用的处理不同,即在完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是产品的生产成本,作为存货成本的一部分;而变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是作为期间费用处理的。但对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在两种方法下都列入产品成本中,对于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二者都是作为期间费用处理的。因此,其虽然在成本划分、存货计价、损益表的编制方面有较大的差异,但对于具体成本项目的处理大体是一致的,只有个别项目的处理存在差别,这些都为两种方法的结合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因此,本着既能享受到变动成本计算法的好处,又不影响当前对会计核算的统一要求这一基本原则,企业应以一种核算方法为基础,同时提供另一种方法下相关的成本资料,使企业会计核算兼顾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要求。

3结合制的初步设想

以上的分析告诉我们,结合制在理论上是可行的。接下来,我们面临的是,在实务中如何处理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二者的关系,以达到它们的完美结合。下面是我们的初步设想:

3.1建立以完全成本为主,变动成本为辅的核算体系

企业结合运用两种成本计算法为内、外方面提供信息时,为了不重复地平行搞两套成本计算资料,必须以一种成本计算法为基础,通过适当的调整,使之能达到结合运用的目的。鉴于企业不仅要编制对外的会计报表,还要满足各种审计、检查等需要,特别是上市股份公司,有年报、半年报和季报,报表编制频繁,多数会计人员也比较熟悉全部成本法,因此核算体系最好以完全成本计算法为主,变动成本计算法为辅。这种设计的好处有:第一,既能满足企业及时编制对外报告会计报表的需要,又能满足变动成本计算法所需的变动成本、边际贡献等主要资料,便于企业进行预测、决策和控制,使会计信息真正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有用信息;第二,可避免采用变动成本法造成的延迟支付当期所得税和股利,不会引起国家财***收入和投资者收益减少;第三,不与现行的财会法规、会计制度等相抵触;第四,容易为财会人员接受,并可节约很多人力、物力、财力。

3.2增设与变动成本法相关的账户

“变动生产成本”:该账户属于成本类账户,归集为实现生产而发生的变动费用。借方用来核算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成本,贷方核算期末结转到“库存商品”中去的完工产品成本。期末若有借方余额,表示在产品的变动生产成本。

“固定制造费用”:该账户属于成本类账户,归集为实现生产而发生的固定生产费用,核算固定资产折旧等固定性制造费用。借方核算会计年度之内提取的折旧额等,期末完工产品应分摊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应从其贷方结转到“库存商品”账户。期末若有借方余额,表示期末未完工产品应分摊的固定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中的维修费、低值易耗品等混合成本可由会计人员根据成本性态,结合本人经验或采用成本分解法,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分别计入固定制造费用和变动生产成本。

除以上两个新建账户外,其它账户如“生产成本”、“库存商品”、“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等的相关用法与原规定保持一致。

变动成本论文篇2

中国期刊投稿热线,欢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 所有投稿论文我们会在2个工作日之内给予办理审稿,并通过电子信箱通知您具体的论文审稿及发表情况,来信咨询者当天回信,敬请查收。本站提供专业的服务和论文写作服务,省级、部级、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摘要】本量利分析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分析工具。本量利关系的基本公式为:营业净利润= 销售收入- 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销售数量- 固定成本根据上述公式,我们可以进行企业经营盈亏临界点的分析和其它相关参数的变动分析。

【关键词】本量利分析 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分析工具 本量利关系的基本公式

【本页关键词】论文写作 期刊征稿 论文投稿

【正文】

1 前言本量利分析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分析工具。本量利关系的基本公式为:营业净利润= 销售收入- 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销售数量- 固定成本根据上述公式,我们可以进行企业经营盈亏临界点的分析和其它相关参数的变动分析。由于市场中原材料价格、产品价格、供求数量等波动和企业自身技术条件的变化,势必会引起公式中参数发生变化,使得原来计算的盈亏临界点、目标利润或目标销售量失去可靠性。企业管理者此时迫切希望知道哪一个参数影响小,哪一个参数影响大,以便在情况发生变化后及时采取对策,调整企业计划,使生产经营活动经常被控制在最有利的状态下,这就需要进行本量利关系的敏感分析。敏感分析是衡量单一变量或组合变量在变动时影响利润或其它决策变量的一种方法。本量利关系的敏感分析,主要看有关灵敏度指标发生多大变化会使盈利转为亏损和各指标变化对利润变化的影响程度。2 分析有关参数发生多大变化使盈利转为亏损的敏感性计算本量利公式中的单价p 、单位变动成本b 、销售量x 和固定成本a 等参数的变化,都公影响营业净利润P 的高低,如达到一定程度,会使企业进入盈亏临界状态,即利润= 0,这会使企业经营状况发生质变。敏感分析的目的之一,就是采用一定方法为管理者提供能引起目标发生质变的各参数变化的临界点。实际工作中,这种敏感性计算所采用的方法是最大最小法。即:利用本量利公式求出利润为零时企业能承受的单价和销售量的最小值、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最大值。本量利分析的公式:P = (p - b )x - a反映了本、量、利三者之间的关系,据此可采用最大最小法进行各参数敏感计算。2.1 单价的最小值单价下降会使利润下降,单价下降到一定程度,利润将变成零。设:P = 0 ,则0 = (p - b )x - a ,根据上式所计算出的p 值就是企业能承受的单价最小值。例: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A 单价为1500 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125元,预计计划期固定成本850000元,产销量计划达5000件。则该企业计划期的利润为:P=(p-b)x-a=(1500-1125)×5000-850000=1025000(元)当P=0 时,该企业的单价最小值为:该企业单位降至1295 元, 即降低13.67% 企业由赢利转入亏损。1295 元就是该企业能够承受的单价最小值。2.2 单位变动成本的最大值单位变动成本上升会使利润下降,并逐渐趋于零。上例中,P = 0 ,则企业单位变动成本最大值为:单位变动成本由1125 元上升至1330 元时,企业利润由1025000 元降至0,此时单位变动成本上升了18.22% 这就是该企业所能承受的单位变动成本上升的极限。2.3 固定成本最大值固定成本上升变会使利润下降,并趋于零。若P = 0 ,则企业固定成本最大值为:a = x (p - b )上述企业的固定成本最大值为:a=x(p-b)=50000 ×(1500-1125)=1875000(元)该企业固定成本增至1875000 元时,企业由盈利转入亏损,此时固定成本增加了120.59%2.4 销售量最小值销售量最小值是指企业利润为零的销售量。P = 0 ,则企业销售量最小值为:这时的销售量就是盈亏临界点销售量。上述企业的销售量最小值为:该企业销售计划如果只完成企业利润为零。

【文章来源】/article/28/6936.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部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并带双刊号(CN,ISSN),保证让您轻松晋升

变动成本论文篇3

1959-1990年为第一阶段,研究主要从社会心理视角出发,研究者以Gardner、其学生及其加拿大同事为代表;1991-1999年为第二阶段,研究主要从情景认知视角出发,以教育认知心理学的应用研究为代表;2000年以来为第三阶段,研究开始强调动机的动态性和复杂性,转向动机的过程研究,研究者以Drnyei、Ushioda和他们的欧洲同事为代表。在总结动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Heckhausen和Kuhl的行为控制理论,Drnyei和Ottó提出了动态的二语习得动机过程模式(Drnyei2005a,2005b)。该模式涉及两个层面:动机实施顺序和动机影响。动机影响包括各种潜在的、为行为实施过程提供动力的源泉和力量,它分布在动机实施的各个阶段。动机实施顺序包括最初的愿望与要求、目标、计划意向、行为实施、目标实现和评价,具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学习行为的激发阶段,包括目标设定、计划意向、计划意向的启动三个环节。这一阶段的动机影响涉及语言方面的主观价值、学习的快乐、工具性收获、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学校和家庭环境、自我调控的程度、学习任务的迫切性、机会和选择、目标的协调性、实施任务的困难、拒绝学习任务的代价等。(2)学习行为的实施阶段,包括任务的细化和实施、持续的综合评估、行为调控三个方面,三者共同构成动态的任务处理系统。这一阶段的动机影响涉及新奇、快乐、目标的重要性、处理问题的潜力、自我和社会形象、努力和成功的一致性、自主性、老师和父母的影响、学习评价、激励机制、课堂目标结构、小组活力、课堂氛围、学校氛围、任务冲突、注意力分散、备用学习计划、成本效益、自我调控能力等。(3)学习行为的评估和反思阶段,主要评价已经完成的学习任务和反思该学习行为对未来学习行为的启示。因此,这一阶段既是对最初计划意向的评价,也是新的学习阶段的起点。动机过程模式对于整体理解动机具有指导意义,也兼顾了动机的微观层面,但各种动机可能相互牵制,也可能受时间或者情景的影响,其实际运行不一定呈直线发展(Drnyei2005a,2005b)。受到“社会学转向”的影响,Drnyei和Ushioda(2011)提出了学习动机三个相互关联、抽象的动态框架:动机—认知—情感,进而提出了包含认知和情感因素的动机集合的四大要素,即兴趣、学习者信心十足准备接受任务的动机流程、任务处理过程和未来学习指导。依据他们的解释,兴趣和动机流程实际上大致与学习行为的激发阶段相对应,任务处理过程大致与学习行为的实施阶段相对应,而未来学习指导大致与学习行为的评估和反思阶段相对应。他们从强调动机的过程性转向强调动机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但所提出的动机集合要素明显仍具有过程性特点。本科毕业论文写作通常包括教学、指导和答辩等环节,大致分写作前准备、写作过程和写作评估几个阶段,而且具备较强的社会性和情境性特点(王崇义2004;颜静兰,倪薇2005)。对于毕业论文的写作动机研究,Drnyei和Ottó的动机过程模式及Drnyei对动机的社会性和情境性的强调都具有较好的理论指导性。本文主要参考动机过程模式,兼顾动机的社会性和情境性特点,采用学生自我报告的调查方法,分析我校英语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前的兴趣、写作中的动机变化、写作后的评价和反思。

研究设计

兴趣是首要的动机,与自我效能、自我调控等因素关系密切(Hidi&Boscolo2007;Drnyei&Ushioda2011)。因此,本研究以兴趣为中心,具体探讨以下问题:学生在论文写作前是否有兴趣?论文写作过程中写作兴趣是否有变化?若有变化,导致变化的因素是什么?论文完成之后评价如何,有何成效?动机变量之间以及动机变量与结果评价之间有何关系?毕业论文答辩结束后,我校124名2007级英语专业学生书面匿名描述了论文写作经历,简述了写作动机、过程和意义。为了进一步了解整个论文写作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具体发展变化情况,之后又在学生离校前,通过QQ聊天和发送Email的形式征集了56名学生的论文写作意见。在对124名学生的回答整理归类时,否定毕业论文写作或者认为毕业论文只是毕业要求的回答记作1,认为毕业论文写作带来知识和能力收获或者是有意义的回答记作2。由于本文以兴趣为首要研究动机,因此证书型动机被归入否定毕业论文写作意义一类。在分析56名学生的回答内容时,以兴趣和态度动机为中心设定写作前、写作中、写作后三种变量。兴趣状况没有发生变化记作0,无兴趣或者有反向兴趣变化记作1,有兴趣或者有正向兴趣变化记作2;整体否定毕业论文写作记作1,整体肯定毕业论文写作记作2。同时,利用内容分析法整理出影响论文写作的动机因素,计算相应频次,然后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和讨论

1.论文写作前后的动机对比根据56名学生反馈的信息,毕业论文写作前有较大兴趣的学生共29名,没兴趣的共27名,有兴趣学生的比例略高于没兴趣学生。写作过程中,有14名学生的兴趣没有发生改变,占25.0%,其中包括9名开始就没兴趣的学生和5名开始就很有兴趣的学生;有22名学生受到了明显负面动机影响,占39.3%;有20名学生受到了明显正面动机影响,占35.7%。写作过程中有略微更多的学生受到了负面影响,但这些负面影响的决定性作用比较有限。仅有6名学生最初的写作兴趣消失;其余16名学生只是写作兴趣削弱,但对论文写作结果仍然持肯定态度。写作完成后,有18名最初对毕业论文写作持否定态度的学生改变了整体看法,这样在整体上对毕业论文写作持肯定态度的学生增加到了41名,占73.2%。具体结果见表1。在毕业论文写作前,虽然有兴趣的学生比没兴趣的学生仅多3.6%,不存在分布差异(p=0.789>0.05),但Mann-Whitney检验显示两组的兴趣表现强度之间仍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05),说明学生最初在整体上对毕业论文写作没有兴趣的假设值得怀疑。在写作过程中,兴趣变化的分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395>0.05),但兴趣变化结果对写作评估具有决定性意义。写作结束后,持肯定态度的学生比持否定态度的学生多出46.4%,在最初的基础上提升了21.4%;卡方检验显示,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0.05),学生的兴趣和肯定态度明显超过排斥态度,这说明毕业论文写作在整体上对学生没有意义的假设值得推敲。上述研究结果在考察124名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的价值判断时得到了进一步印证。124名学生中,仅有10名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写作只不过是为了毕业证和学位证,没有实质性意义;其余114名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表达了对毕业论文写作的兴趣和肯定,总体上认为毕业论文写作对自己的知识结构或者能力水平有着积极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卡方检验显示,两组数据分布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05)。虽然较多研究认为英语毕业论文写作存在很多严重问题(如韦森2009;罗明江,柳辉2010;盛国强,周永模2011),但我们的两次调查结果均表明,大多数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持积极态度,肯定了毕业论文写作的意义。2.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动机因素对学生写作前兴趣和写作后评价的Spearman相关性检验显示,二者不存在统计学的相关意义(r=0.143,双侧p=0.294)。这说明写作过程对56名学生的论文写作态度和兴趣有着明显的影响作用,论文写作过程在意义建构中起着关键作用。而我们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论文写作过程中都存在哪些动机因素?什么因素影响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兴趣和意义建构?就毕业论文写作的个人看法而言,56名学生通过Email反馈的文字内容反映了以下多方面问题:(1)找到并理解所需资料或者获取有效信息,(2)论文写作的计划,(3)对所选择论文话题的兴趣,(4)指导老师的责任感以及对学生的评价,(5)毕业论文和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的关系,(6)学校或者院系论文管理的合理性和效率,(7)找工作的情况,(8)各种考试,(9)同学和朋友们对毕业论文写作的态度,(10)网络资源的合理使用,(11)顶岗实习,(12)对英语写作的态度,(13)课程设置和毕业论文写作的关系。这些问题分别简写为13项变量:资料信息、目标和计划、话题兴趣、指导老师、毕业要求、论文管理、找工作、考试、同学态度、网络资源、顶岗实习、写作态度和课程设置。从当前相关研究来看,这些变量具有较高的可信性。经对比,它们与胡卫星、蔡金亭(2010)所探讨的影响英语学习动机减退的18个可测项目的语义之间有高度一致性。同时,变量的丰富性和情境性强于文莉、谢荷峰(2010)所探讨的文科类毕业论文质量影响因素。需要说明的是,依据Drnyei和Ottó的动机过程模式,资料信息、话题兴趣、目标和计划、写作态度等应该属于论文写作前动机因素,但因为它们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持续发生作用,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特征,所以在此作为写作过程中的动机因素来讨论。研究根据这13项变量在学生反馈中被提到的频次,使用SPSS17.0计算秩均值,并对变量进行排序,结果见表2。经Friedman检验,这13项变量在总体分布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05),对论文写作有不同影响。根据计算所得的秩均值,排在前十位的变量依次为资料信息、目标和计划、话题兴趣、指导老师、毕业要求、论文管理、找工作、考试、同学态度、网络资源。但是,这些自我报告的变量次序不一定反映了它们的实际影响,很可能只是反映了相关变量在被调查对象论文写作过程中的议题设置倾向。总体而言,各变量之间虽然有显著性差异,但Spearman检验显示部分变量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相关性,相互之间有交互影响。具体结果见表3。经Spearman检验,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资料信息与话题兴趣之间呈正相关(r=0.269),指导老师和同学之间呈正相关(r=0.285),顶岗实习和找工作之间呈正相关(r=0.328),网络资源和目标计划之间呈正相关(r=0.265)。这些相关数据表明:在一定程度上,资料的难度和丰富与话题兴趣之间相互促进,同指导老师的交流和生生交流之间也相互促进,顶岗实习与找工作之间相互传递精神压力,目标计划与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之间相互促进。因此,切实解决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比如如何引导学生找到难度合适的学术资源或者帮助学生理解中英文信息,如何在管理上促进师生之间的对话,如何建立和促进资源共享,如何疏导已经找到工作和尚未找到工作学生的精神压力,如何发展学生的多任务处理能力,如何引导学生制订计划,如何帮助学生获取和利用网络资源等,将有效增强学生的信心和自主决策能力,促进正面动机效应,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兴趣、写作投入程度和写作水平。同样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话题兴趣与毕业要求、找工作两项变量之间都呈负相关(r=-0.298,r=-0.326),毕业要求和目标计划之间也呈负相关(r=-0.276)。这说明在毕业论文与学位证获得等工具性目标挂钩时,学生对于论文话题的兴趣、提前计划的可能性和对于论文的期望值反而会降低,而且找工作也会影响学生的论文期望值和写作兴趣,进一步体现了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机制对学生内在动机的消极影响。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找工作与考试、网络资源之间呈正相关(r=0.868,r=0.377),这说明学生越是忙于找工作就越是忙于考试,而且越是忙于找工作就越是依赖获取便捷的网络资源。毕业要求和资料信息之间呈负相关(r=-0.427),这说明越是强调论文写作的工具性目标,学生就越是捡方便的做,付出的努力反而越少。因此,如何消除或者尽量减少毕业要求、找工作和考试所带来的负面动机效应,最大限度地实现培养目标,这是改革毕业论文写作、提高论文水平的重要议题。部分变量和56名学生的最终评价之间也存在显著相关性。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学生的最终评价分别与资料信息、话题兴趣呈一定正相关(r=0.291,r=0.283),说明资料信息越充分和有用,学生对话题越有兴趣,他们最终对毕业论文的反应可能越肯定。在同一显著性水平上,学生的最终评价分别与找工作、考试呈一定负相关(r=-0.284,r=-0.284),进一步说明了学生越是忙于找工作和考试,就越是否定和贬损毕业论文写作的意义,这与王崇义(2004)、文莉和谢荷峰(2010)等对毕业论文存在问题的分析一致。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学生的最终评价与院校的论文管理呈中度负相关(r=-0.411),说明院校的论文管理越不合理,学生越是反感和抵触毕业论文写作。由此可见,充分发挥资料信息和话题的正面动机效应,设法降低找工作、考试、论文管理的负面动机效应,对于毕业论文写作改革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动机研究对论文指导和写作的启示

从上述动机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过程比较充分地体现了Drnyei(2005b)讨论的系列动机,并体现了中国文化语境的特殊性。多数本科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前有期待、希望或者兴趣。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动机变化导致部分学生失去兴趣,但更多的学生产生了兴趣,且大多数学生在写作结束后对论文写作给予了积极评价。其次,资料信息、话题兴趣、目标和计划、指导老师、毕业要求、论文管理这些变量在学生心目中的议题关键性超过找工作、考试、网络资源使用、顶岗实习等,并且多数因素都是外在动机,符合归因理论的基本规律。这两点暗示了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视和对其外部环境的变革需求。最后,虽然诸多动机变量之间有相互促进作用,但也有部分变量之间呈负相关。毕业要求、找工作、考试、论文管理等外部因素扮演了典型的负面动机角色。从整体来看,本科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持肯定意见,但在实施毕业论文写作教学改革过程中,需特别注意写作前的动机激发、写作中的正面动机保持和负面动机控制,建议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论文写作中要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自主性不仅是学习的重要动机变量,也是建构主义的本质属性,对英语写作水平有着较大影响(Drnyei2005b:91-99;刘儒德2005;唐芳,徐锦芬2008)。《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对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提出了要求。(2)在不违背《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关于论文写作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尽量照顾学生兴趣和就业的多元化需求,探寻毕业论文写作与找工作、考试、顶岗实习等之间的结合点,实现科研与实践的融合,促进学生外在动机的积极转化,争取教和学的双边互赢(Hidi&Boscolo2007:13)。(3)帮助学生利用***、离线资源获取和理解资料,培养学生的信息和文本处理能力,促进有意义的输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学生反映:“每次写好了,老师又说有问题的时候,或者周围的人直接拿别人学校的论文来用的时候,我就特别不想自己写,想抄现成的。”因此,还应考虑运用技术手段监督论文写作教学和指导等环节,利用过程写作和技术手段防止、遏制学术欺骗行为,避免给学生整体学习动机带来伤害。(4)灵活管理,提倡网络写作模式,开发写作资源和写作平台,建设毕业论文写作社区,方便写作时间和地点的选择,实现写作全程***支持,避免“为了论文跑来跑去,觉得无论在身心还是在MONEY上都付出了很多”;陈洁(2010)、王雪梅(2011)、陈正伦等(2012)都提出了这方面的改革尝试。(5)提高指导教师素质,为学生论文写作提供可靠的帮助。有学生反映:“从很多人包括有些老师那里都听说过:本科论文不过是抄,本科生写不出什么新的东西,所以也就没什么动力去写了。”也有学生抱怨:“交给指导老师看后,答曰没有思想,是说明文!汗!只好修改再修改,完稿。写作过程中还有不少坑爹的事。”因此,指导老师自身应提高对毕业论文写作的认识,不应负面指导学生。(6)尽早介入,使论文写作融入课程设置。引导学生早作打算,避免让学生“觉得这只是学校按照教育局或者啥走的一个过程而已,形式化的东西本来就不招人喜欢。况且,我们从大一或者更早开始就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或者接触过怎样写论文,甚至从哪方面入手都不晓得。一到大四,学校就喊你交论文!”(7)考虑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调整毕业论文写作要求,认清本科毕业论文和硕士毕业论文之间的区别,在创新性、学术性、规范性和语言文化能力等几个方面做出适合本科生实际情况的界定。对此,有的学生的回答很具启发性:“虽然很不专业,甚至很肤浅,但是吾笔写吾心,结果就另作他算吧。或许,以后通过更加专业、深入的学习,会创造出自己喜欢、大家认可、更加深刻的作品。”英语毕业论文写作是一个跨文化的多任务情景,既涉及英语写作的真实语言文化环境,也涉及所在院校毕业论文的写作环境以及学生自己的学习和就业环境,具有高度的复杂性。院校的课程设置、论文管理机制和教师的指导机制需要适应这个跨文化的多任务情景,提高教育服务意识,开发技术简化或自动化写作程序,多方面激发学生的论文写作动机,想方设法转化负面动机,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Drnyei(2005a,2005b)、Drnyei和Ushioda(2011)的过程动机理论与动态动机理论兼顾社会文化、认知心理层面,共同指出了任务实施过程中动机的过程和动态特征,比较符合英语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现实情况,具有较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变动成本论文篇4

内容提要】文件运动始终在矛盾的对立统一和物质运动的普遍联系之中,它阶段性、螺旋式地向前发展,其过程与形式具有多样性、不平衡性等特点。

【关键词】文件运动规律/阶段性/螺旋式……

文件(档案)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物,它与所有的客观事物一样,总是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规律阶段性、螺旋式地向前发展变化的。其阶段性表现为文件(档案——下同)运动的周期性,其螺旋式表现为文件运动周期的连续性与循环性。在档案学研究中,其阶段性特点已为档案学家发现并概括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而螺旋式特点则为档案学家们所忽略,近年来,国内档案学者有所研究,但主张为“文件运动的回流形式”,其认识仍未超越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笔者认为,文件运动的阶段性和螺旋式正是文件运动微观与宏观的两个互补性规律,并就此略陈管见。

一、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作为文件运动阶段性质变的微观规律,既是世界档案实践和理论的一般原理,也是各国档案实践和理论的个别结论

文件从现行——半现行——非现行是一个相对***而完整的运动过程,通常称作文件生命周期,它是客观世界物质运动阶段性在文件运动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最早发现文件运动周期性特点的是美国档案学家,最早形成理论成果的是英国档案学者,该理论自20世纪50年代初诞生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已相当成熟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国际化的加速,各国文件、档案工作实践的发展,国际档案界对该理论的认识和运用也显现出求同存异的时代特性,即在不断增强和扩大共识之时,也很重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这一特征既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也顺应了世界多元化发展潮流。

首先,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形成过程和运用范围来看,它实际上是国际档案界集体智慧的结晶。现代世界档案学史表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实践和理论源头来自: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文件中心和文件生命周期论述,正式提出则是由英国档案学者在1950年第一次国际档案大会上完成的,其后又经加拿大、阿根廷等国档案学家的丰富和发展,才不断完善起来。作为新的档案工作实践的科学总结,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不仅清晰地揭示了“文件”转化为“档案”的阶段性质变的基本规律与特点,而且普遍适用和作用于各国档案工作实践。尽管各国国情不尽相同,对该理论认识和接受的程度也参差不齐,但是,只要建立了档案工作的国家大多受到这一理论的影响,这是不争的事实。

其次,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具体运用情况来看,各国又结合本国社会经济制度、历史文化背景与文档工作实际,作出了不同的理解、反映和表达,又表现出一定的实践与理论的个性。我国档案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就很有典型意义,如20世纪的60年代初曾三从我国文档工作实践中发现的“档案自然形成规律”,80年代陈兆@①提出的“文件运动周期理论”,90年代何嘉荪提出的“文件运动规律”等。这些中国式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不仅具有我国档案实践和理论的特色,而且丰富了世界档案学理论宝库,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更加国际化充实了新内容。

第三,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重大贡献。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虽然只是反映文件运动阶段性质变规律的理论,但是,从半个多世纪档案工作实践和理论发展的实绩来看,其贡献是不可低估的。一是理论贡献,它对于深入研究和把握文件运动的周期规律、正确认识和处理文件与档案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科学地指导文档工作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二是实践贡献,它对于科学合理地组织文档工作流程、切实有效地实行文档一体化管理、促进文件向档案健康有序的转化,具有极其重大的实践意义。三是创新性贡献,除包括上述两大贡献外,它还对进一步探索文件运动的基本特征,拓宽研究视野和提高认识层次,为发现文件运动的其他规律,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文件和提供了可能性,因此,档案学界称它为20世纪档案学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

二、文件运动螺旋式发展作为文件运动整体性变化的宏观规律,既是文件运动周期性质变的扩展和深化,也是文件运动周期之间质变的内在逻辑联系

从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角度来认识,文件运动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信息系统,它是根据利用者需要,通过人工干预使“文件”与“档案”两种不同的社会价值循环转化的一个信息流。其特点有时间的无限性、空间的转换性、内容的一致性、价值的互变性和动态的可控性等;其实质是客观世界物质运动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在文件运动中的具体表现,也真实地反映了社会主体对文件和档案的需求愿望、利用目的及工作机制的发展变化。现作下述简要分析。

(一)在一个相对***的文件运动周期内,“文件——档案”的转化呈线性运动状态,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科学性就是揭示了这一规律,同时其局限性也正在于此,所以,它无法对“档案——文件”的转化过程及其关系作出合理的解释。“档案——文件”的转化,作为档案利用中不可回避的客观事实,首先在理论上正视和研究它的是何嘉荪、潘连根,他们称之为“文件运动的回流形式”,并试***用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来作其“回流”观的理论依据。然而,由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本身的局限性和研究者认识的局限性,何、潘两人仅勉为其难地作了一些形而上学的论证,并没有透视出该运动形式的实质。可见,就文件运动而言,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只是揭示了其中一部分规律,并没有穷尽它的全部规律。尽管如此,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仍然启发我们:文件与档案之间在社会利用价值上存在着一定或明或暗的必然联系。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把解开文件运动规律秘密的钥匙。从文档工作实践和档案学基本理论来看,笔者认为,“文件——档案”转化规律体现了两者之间的显性联系(明),“档案——文件”转化规律则反映了两者之间的隐性联系(暗)。前者已获得中外档案界的普遍认同,并已形成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而后者则刚刚进入档案学者的研究视野,正所谓“路慢慢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总是在矛盾的对立统一和普遍联系中不断向前发展的,静止不变是相对的,运动变化是绝对的。“文件——档案——文件——档案”螺旋式发展的运动过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1.文件运动的普遍联系性表现在其价值定位的纵、横两个方面。

从横向来看,文件运动中各种价值的定位,总是与利用者的价值取向、需求意愿和预设目标的定位密切相关的,即文件(档案)一定的价值形态与利用者一定的需求期望值是基本一致、相辅相成的。从纵向来看,“文件——档案”或“档案——文件”的转化,总是与其自身价值实现方式的定位紧密联系的,即一定的文件运动形态与其一定的价值时态是基本一致、相辅相成的。因此,在一定的主、客观条件下,文件就是文件,档案就是档案,其价值定位是十分明确的;当主、客观条件发生变化的,“文件——档案”或“档案——文件”的价值转化也就随之发生了。

2.文件运动的对立统一性表现在其价值转化的时、空两个方面。

从时间上看,“文件——档案”的转化是信息的现行价值与历史价值从对立到统一,“档案——文件”的转化则是信息的历史价值和现行价值的再对立统一。从空间上看,“文件形成者——档案管理者”的转移是信息的文件价值与档案价值由对立而统一,“档案管理者——文件形成者”的转移则是信息的档案价值与文件价值的再对立统一。决定上述转化的内因是文件和档案之间具有信息来源一致性、信息内容等同性及其利用价值可互变性,其外因是文件和档案的信息价值都具有社会需求性和可实现性,而且仅当内、外两方面条件都充分具备时,“文件——档案”或“档案——文件”的价值转化才由可能变成现实。

3.文件运动螺旋式发展的基本形式及其特点。

(1)文件运动螺旋式发展呈现出文件生命周期连环结构的运动状态。如***所示:

附***

(2)分析上***,我们可以发现文件运动螺旋式发展的以下特点:a.从信息内容来看,具有转化关系的各期文件与档案之间均保持着信息内容的同一性,即此信息即彼信息;从信息存在来看,具有转化关系的各期文件与档案之间又都保持着时、空的***性,即此文件(或档案)非彼文件(或档案)。这样就形成了既相对***又相互联系的不同的文件生命周期,为文件运动的持续进行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实践支撑。b.从信息利用价值的角度来看,“文件——档案”的转化是档案对前文件利用价值的扬弃,“档案——文件”的转化则是后文件对前档案利用价值的再扬弃。从社会职能的角度来看,“文件——档案”的转化是档案对前文件社会职能的否定,“档案——文件”的转化则是后文件对前档案社会职能的再否定。其中“档案”身兼二用:一为链接前、后文件利用价值和社会职能的路径;二作两次扬弃和否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阶梯,“后文件”的作用亦然。这样就使文件和档案遵循着自然形成规律、一个周期套着一个周期连续不断地螺旋式地向前发展,构成了文件运动的全部历史过程。

4.文件运动的基本规律、定律、判断和规则。

(1)基本规律:在一定条件下,文件能直接转化为档案,档案也可直接或间接转化为文件。

(2)定律:当文件的现实目的已经实现或基本实现且具有备以查考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时,现行文件就直接转化为档案。当档案能在现实社会活动中发挥现行文件作用时,档案可以并能够直接或间接转化为现行文件。

(3)判断:a.凡现实目的已经实现或基本实现了的现行文件都可以直接转化为档案,凡档案都是现实目的已经实现或基本实现了的前现行文件。b.凡具有备以查考价值与历史文化价值的现行文件都必然直接转化为档案,凡档案都必是具有备以查考价值与历史文化价值的前现行文件。c.凡能在现行社会活动中发挥现行文件作用的档案都可以直接或间接转化为有效现行文件,凡能转化为有效现行文件的档案都必须具有现行文件价值。

(4)规则:a.文件能直接转化为档案且只能通过档案来作用于后文件,而档案则不能逆转为和反作用于前文件。b.档案可以转化为后文件且只能通过已转化的文件来作用于后档案,而文件则一般不宜反作用于前档案。

三、文件运动规律给予我们的新启示

(一)文件运动具有多样性和不平衡性的特点。

文件运动作为一个物质运动系统,在一定主观与客观、内部与外部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通过文件与档案、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总是在阶段性质变规律的基础上按照螺旋式发展规律不断向前运动的。这一现象正是客观世界物质运动多样性和不平衡性在文件运动中的综合反映。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建立在“文件——档案”运动基础上的现行理论中才会有“档案——文件”运动的合法地位。

(二)文件运动是文件的周期运动和周期连续运动有机结合的历史过程。

“文件——档案”和“档案——文件”作为文件运动两种基本形式,充分反映了文件运动规律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从普遍性来说,“文件——档案”的转化是文件运动中普遍存在的显性运动方式,也是文件运动的主流。从特殊性来说,“档案——文件”的转化是文件运动中个别存在的隐性运动方式,也是文件运动的支流,并常常为主流所遮蔽而令人“不识庐山真面目”。“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由于它们的客观存在,并在其价值规律的作用下统一于一个共同的运动体内,因此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文件运动的历史过程。这一事实告诉我们,文件运动规律不仅要揭示“文件——档案”的微观运动规律,而且也要揭示“文件——档案——文件——档案”的宏观运动规律,只有这样,它才是符合文件运动实际的科学理论。

(三)文件与档案相互转化是一定历史条件下文件、档案价值规律和社会需求规律相互作用的结果。

文件与档案之所以能够相互转化,一方面是因为利用主体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对客体价值的认知不断深化和需求不断发展,另一方面是因为客体价值可互变规律为利用主体的认知和需求提供了客观依据,两者相互作用就推动了“文件——档案——文件——档案”的周期性、螺旋式的向前发展。

(四)文件运动规律为正确认识文件与档案的性质及其关系提供了理论根据。

从表象上看,文件和档案似乎为同一种事物,但文件运动规律清楚地说明:一是文、档在物质形式上是一种继承关系,在实质上是社会职能完全不同的两种事物,有着不可混淆的界限。二是不同时期的文件、档案是在不同时期的社会活动中根据利用主体的需要而形成的,它们在适用对象和具体作用上都有明确的分工,在时间和空间上是不可替代的。因此,把“档案——文件”的转化认为是“文件运动的回流形式”的观点就值得商榷了:一是缺乏充分的理论和实践根据;二是将会产生时间可以倒流、历史可以篡改、档案可以伪造的误导。

综上所述,深入探索文件运动规律,对于电子信息时代深入认识文件和档案的本质属性、科学构建文档管理模式及其理论体系,都是重要的和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黄存勋、倪道善等著:《文档一体化——网络时代的文件与档案管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何嘉荪、傅荣校著:《21件运动规律研究——从新角度审视档案学基础理论》,中国档案出版社1999年版,

3.邹吉辉:《文件生命周期的实质是文件利用价值转化过程》,《兰台内外》1999年第3期。

4.邹吉辉、何永斌:《档案本质属性再研究》,《上海档案》2002年第2期。

变动成本论文篇5

关键词:电子文件运动;异常;条件

电子文件运动情形的异常是当前中外许多档案学者都提出和肯定的观点,但也有部分学者对此持否定看法。笔者以为,判断电子文件运动情形是否存在异常,首先需要我们提供科学判断异常的标准或条件,而据笔者观察发现,当前持有异常观点的学者判断异常的条件其实是模糊不清的。根据文件运动的本质,笔者提出,要确认和肯定电子文件运动情形的异常必须满足以下一些条件:

1

电子文件运动概念与纸质文件运动概念本质的相同

我们知道,所谓“异常”,是指“不同于寻常”,因此,对异常现象的认定和描述是以寻常现象作为参照对象的,把不同于寻常的现象归为“异常现象”。电子文件运动情形异常现象的认定和描述同样也有特定的参照对象,这就是寻常的文件运动现象,而电子文件运动情形剖析时的所谓寻常的文件运动现象,就是我们之前熟悉的纸质文件运动现象。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基于纸质文件实践而产生的文件运动规律情形,所以,电子文件运动情形异常现象的认定和描述,事实上又是以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中所述的文件运动情形为参照对象的,把所有不同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内容的情形归为电子文件运动情形的异常现象(作者注:电子文件运动情形异常现象的认定和描述,事实上是以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参照对象的)。但电子文件运动情形与纸质文件运动情形可比的前提是电子文件运动概念与纸质文件运动概念的相同,只有在此前提下,如能发现电子文件运动情形有不同于纸质文件的特殊内容,我们才可确认电子文件运动情形异常现象的存在;如果电子文件运动概念与纸质文件运动概念本身存在有差异,那么电子文件运动情形与纸质文件运动情形根本就不具有可比性,所谓电子文件运动情形的异常现象也就不具有任何意义。

2 电子载体与数字记录会影响和改变文件价值及其变化规律

文件运动概念的相同是不同类型文件运动情形得以可比的前提。同时,我们知道,文件运动的本质不是指有形的物质运动,即不是指文件的移交、保存地点的变化等的位移运动,而是指由于文件能够呈现价值或说由于文件拥有生命而导致的抽象的、无形的运动形式,是概念性的。文件如果始终不移交、保存地点一直不变,即文件始终不发生位移,但文件照旧可按自身规律在运动着。如果文件始终不能呈现任何类型价值,则文件便无任何运动可言;如果文件能够呈现的价值类型不发生变化,或说文件在某一时空范围内始终呈现出同一价值类型,那么,我们就说该文件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或说该文件始终处在同一种运动状态中。只有当文件呈现的价值类型发生变化时,文件运动状态才发生变化,文件才从一种运动状态跨入了另一种运动状态,因此,文件运动本质上是由文件价值的拥有及其变化规律所决定的。

如果电子载体与数字记录会影响和改变文件价值及其变化规律,即如果电子文件形成后的价值类型呈现及其变化规律不同于纸质文件形成后的价值类型呈现及其变化规律,那么就能充分证实电子文件运动情形异常现象的客观存在。如果文件载体从纸质载体变为电子载体后,文件价值及其变化规律并没有产生任何变化,即其与纸质文件价值及其变化规律完全相同,就不可能产生电子文件运动情形的异常现象。

3 电子载体与数字记录会影响和改变文件运动的过程

在电子文件运动理论的研究中,常有“纸质文件的那种从生成到处置的线性过程并不适用于电子文件”的描述,这似乎告诉我们,纸质文件运动过程是线性的,而电子文件运动过程是非线性的,似乎电子载体与数字记录影响和改变了文件运动的过程。

应该说,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确实是在纸质文件管理实践中产生的,它所揭示和描述的文件运动也确是那种从生成到处置的线性过程,是一维的、定向的文件运动。由此,中外许多档案学者均首肯和断言纸质文件运动过程就是那种从生成到处置的线性过程。如果纸质文件运动过程确实仅是如此,同时,我们又发现了电子文件的运动过程并非如此,那么,我们便可确认电子文件运动情形的异常。但我们要问:纸质文件运动过程难道真的只是线性的吗?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否揭示和反映了纸质文件运动的全部?如果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已经揭示和反映了纸质文件运动的全部情形,那么,纸质文件运动过程的线性性是明确的,但如果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其实只揭示和反映了纸质文件运动的部分情形,而非全部情形,纸质文件运动情形除此外还有其他内容,纸质文件运动过程的线性性就值得商榷和反思,电子载体与数字记录能否影响和改变文件运动的过程就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4 电子载体与数字记录会影响和改变文件运动的整体性

文件运动的整体性是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首要内容,它告诉我们,文件运动首先具有整体性,所以,纸质文件运动具有整体性特点。是指纸质文件从形成到最后消亡或作为档案永久保存,或者说从现行文件到历史档案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纸质文件在这一过程中是前后衔接、密切相关的,组成了一个完整、有机的运动过程,纸质文件运动的整体性特点主要由两个因素所决定的:其一是广义文件的客观性;其二是文件价值的连续性。那电子文件运动是否也具有整体性呢?如果电子文件运动不具有整体性特点,这就说明电子载体与数字记录会影响和改变文件运动的整体性,从而也就能证实电子文件运动情形的异常。

5 电子载体与数字记录会影响和改变文件运动的阶段性

文件运动的阶段性也是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重要内容,只是阶段性是在整体性之下的阶段性,所以,纸质文件运动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在其形成到最后消亡或作为档案永久保存,或者说从现行文件到历史档案的整个生命过程中,运动状态前后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告诉我们,纸质文件全生命过程中的运动状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常会发生变化的,存在差异。

无疑,电子文件运动阶段与纸质文件运动阶段在本质上也应是相同的,那么电子文件运动是否也存在有阶段性特点呢?如果其不具有阶段性特点,这就说明电子载体与数字记录会影响和改变文件运动的阶段性,从而也就能证实电子文件运动情形的异常。

在电子文件运动理论的研究中,常有“不同阶段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的描述,许多学者据此认为,电子文件运动过程没有阶段之分,至少阶段不明显。对此,我们要问的是,文件运动阶段的存 在是由文件前后呈现的价值类型的不同,还是由文件前后所处地点的不同所决定的?电子文件运动过程中难道没有什么差异发生吗?或者说电子文件运动阶段难道真的不存在吗?这里所谓的“不同阶段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究竟是运动阶段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还是管理阶段间没有明确的界限?管理阶段间的明确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作为运动阶段间界限的外在标志或观察窗口,但管理阶段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就代表运动阶段不存在吗?电子文件运动过程是否仍然可以划分为若干阶段?划分几个运动阶段是否仍然有意义?只有完全清楚这些问题,我们才能明白电子载体与数字记录是否会真的影响和改变文件运动的阶段性。只有电子载体与数字记录真的影响和改变了文件运动的阶段性,才能说明电子文件运动情形的异常。

6 电子载体与数字记录会影响和改变文件运动的形式或方向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反映出的纸质文件运动是纵向的、一维的、直线的或线性的,而在电子文件运动理论的研究中,常有“同一份电子文件可以在不同的领域同时得到使用,同时处于不同的运动阶段……”的描述。由于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支持,电子文件的利用和价值实现能力确实要大大强于纸质文件,同一份电子文件给人的感觉似乎可以在不同的领域同时得到使用,同时处于不同运动阶段。而同一份纸质文件虽然也可以在不同的领域得到使用,但绝不可能同时得到使用,必须先后使用,因为电子文件利用无须拥有,远程利用也可,而纸质文件利用必须首先拥有,非近距离利用不可。许多档案学者据此认为,电子文件能同时处于不同的运动阶段,而纸质文件却只能先后处于不同的运动阶段,电子载体与数字记录影响和改变了文件运动的形式或方向,说明了电子文件运动不同于纸质文件运动,是非线性的,多维的。

当然,在此有两个问题我们必须清楚,其一是,我们确实发现许多不同用户似乎可以同时访问同一份电子文件,但实际上,计算机对不同的用户终端也是顺序先后、分时服务的,只是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太快,分时间隔太短,人无法感觉而已,所以,我们要问:同一份电子文件是否真的可以在不同的领域同时得到使用?同一份纸质文件在不同的用户间使用时,分时间隔较长,给人的利用先后感觉十分明显,所以,纸质文件不能提供这样的使用,但它难道因此不能同时处于不同的运动阶段?其二是,文件运动究竟取决于文件价值的拥有还是文件价值的实现?文件利用只是文件价值的实现问题,也是文件运动的观察窗口,但我们能否单纯地以文件利用状况来判断文件运动情形呢?这样的判断是否与文件运动的本质一致?只有这些问题清楚后,如果能证实电子载体与数字记录确实影响和改变了文件运动的形式或方向,我们便可以确认电子文件运动情形异常现象的存在。

7 电子载体与数字记录会影响和改变文件运动的顺向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反映出的纸质文件运动是沿时间轴向纵深方向不断前行的,这样的文件运动是顺向运动的,没有逆向回头发生。但在电子文件运动理论研究中,常有学者指出:有时一份非现行的电子文件经利用又以现行文件的“身份”出现,或处于后阶段的电子文件有向前阶段转化的可能…的描述,并把它作为电子文件运动情形的异常现象来看待,这里的所谓文件运动阶段的前后,显然是以我们熟知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中所展示的文件运动阶段的先后顺序为参照对象来描述的,指的是早已处于后阶段的电子文件又呈现出了前阶段时的价值类型,具体是又呈现出了处于现行期时的现行价值,这种文件运动情形显然是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所不曾揭示和刻画过的,这也是被指为文件运动异常现象的理由。许多档案学者据此认为,电子文件运动情形存在有异常现象,电子载体与数字记录会影响和改变文件运动的顺向。

当然,对于这种特殊文件运动现象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档案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其一是“回流”;其二是“横向”,承认回流就不会是横向,承认横向就不会是回流,在“横向说”看来,“回流说”不仅难以自圆其说,而且显然是把文件运动局限于一条直线上来刻画和认识的结果,这是不符合实际的;“横向说”不仅能够自圆其说,而且认为文件运动能多维发生,并不只是在一条直线上,这是符合实际的。只是,我们在此要关心的是,难道处于后阶段的纸质文件没有向前阶段转化的可能?这样的文件运动情形只是电子文件专有的?如果确实肯定,那么也就证实了电子文件运动情形确实存在有异常现象。

我们知道,总体上,文件连续体理论是基于电子文件管理的最优化实践需要而创建的文件运动理论,档案界常把它看成是电子文件运动理论的代表,其中反映的文件运动情形明显与以纸质文件为基础而产生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中反映的文件运动情形多有不同,于是,中外档案界不少学者认为电子文件运动与纸质文件运动有若干不同之处,或说电子文件运动情形有异常。但这是否说明载体类型和记录方式对文件运动确有影响呢?如果电子文件运动仍由文件所能呈现的价值类型所决定,那么我们要问:这是否说明同样的内容信息在不同的载体类型上用不同的记录方式形成后,会呈现出不同的价值类型及其变化规律呢?如果确实如此,就说明载体类型和记录方式对文件运动真有影响,不同载体类型和记录方式的文件运动是不同的。但电子文件只是我们在新的生成环境下采用新的载体类型和记录方式而形成的文件,虽给文件带来了许多特殊性,但并未影响文件的本质,电子文件属于文件,

“是文件的一种类型,应该具有文件的各种属性,特别是要有特定的用途和效力”。…

变动成本论文篇6

关键词:资本有机构成;新兴市场;经济增长

中***分类号:G633.23;F2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4.12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4-29-03

一、引言

自从《资本论》诞生以来,一些经济学家,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实证方面都对其经典理论进行推导与验证。当然,作为《资本论》重要的理论之一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也被中外经济学家不断的求证。资本有机构成的基本内容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称作资本技术构成,购买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和购买动力的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称作资本价值构成[1]。马克思预言,在长期资本有机构成有上升的趋势。

吴欣旺等 [2]用中国1995—2007年各省的数据面板数据,验证了在中国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上升的命题。蔡晓辉 [3]论述了随着资本技术进步,并非只有资本技术构成提高,从而导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一种发展趋势。从蔡晓辉的论述,我们可以思考资本影响本有机构成的因素有多种,并不只是技术的进步。郑久平等 [4]通过对我国省际1978—2007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资本有机构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较高的资本有机构成将减缓经济增长。林毅夫 [5]认为制造业过高的资本技术构成,会显著降低人均GDP增长率,导致各地区不同的经济增长速度。

现有文献虽然对资本有机构成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但是仅局限于一国数据的研究,一些结论是否能够在其他国家适用,尚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在接下来,我们提出相关假设以及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影响资本有机构成的各个因素。

二、研究假设

近十多年来,新兴市场的经济快速增长,引起了经济学界对新兴市场的发展极大的关注。经济的增长不断地积累资本存量,人均资本存量也不断地增加。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逻辑推理是按人均推动物化的劳动资料来计算的。按照这个逻辑推理,经济的增长在一定的程度上阻碍资本有机构成的上升。因此本文提出假设1。

假设1:一个国家的经济的增长越快,该国的资本有机构成上升的趋势就越慢。

外商直接投资(FDI)通过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的引进,节省活的劳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因此,本文预期该国引进的外商直接投资额越多,该国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也越快。从而提出假设2。

假设2:一个国家引进的外商直接投资数量越多,该国的资本有机构成上升的趋势越快。

一个国家的投资率越高,用于投入固定资本中的比重也就越大,同时机器等固定资产的更新换代也就加速,从而推动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基于此本文提出相应的假设3。

假设3:一个国家的投资率越高,该国的资本有机构成上升的趋势也越快。

三、资本有机构成的计算与变量的选取

(一)资本有机构成的计算

资本有机构成(C/V)在文中作为被解释变量。依据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的定义,可以理解为资本有机构成与资本技术构成同方向变化,表现在购买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价值上。用公式来表示:资本有机构成=不变资本/可变资本。不变资本用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按现值美元计),可变资本用用当年已收劳工汇款和职工报酬(按现值美元计)来替代,劳工汇款和职工报酬包括流动工人创造的经常转移以及非本地工作人员挣得的工资和薪水。

(二)解释变量的计算

经济增长文中用人均GDP增长率来代替,用PGDP来表示。依据假设1我们预测该符号为负号。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占GDP的百分比来计算外商直接投资。投资(INVEST),由于国际数据很难统一,本文用世界银行提供的国内贷款占GDP的百分比来代替。投资率越高,用于投入固定资本中的比重也就越大,同时机器等固定资产的更新换代也就加速,从而推动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预测符号为正号。人力资本(HC)是用中学入学人数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的。剩余价值(m)使用国内生产总值减去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与工人劳动报酬总额之和。剩余价值率(m’)=剩余价值/工人劳动报酬。

四、模型的建立与数据选取

(一)模型的建立

结合上面对各个指标的分析,建立i个国家t时期的面板模型:

(二)数据选取

本文从新兴市场的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的国家中,选取了具有典型的代表性的国家,从中选择出8个国家,分别是中国、印度、俄罗斯联邦、巴西、土耳其、韩国、墨西哥、南非和埃及。基于文中各变量数据的有效性为原则,为尽可能的采取时间跨度较长的数据,本文选择从1980-2010年的年度数据为研究对象。文中所有数据都来自世界银行。相关变量和实证部分均采用excel2010及stata12.0软件进行处理。

五、实证分析

对方程(1)分别采用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见表1。在表1中,栏(1)和(2)是用随机效应模型回归的结果。栏(3)和(4)是用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的结果。

变动成本论文篇7

【摘要题】文件理论

【关键词】文件运动规律/阶段性/螺旋式……

【正文】

文件(档案)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物,它与所有的客观事物一样,总是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规律阶段性、螺旋式地向前发展变化的。其阶段性表现为文件(档案——下同)运动的周期性,其螺旋式表现为文件运动周期的连续性与循环性。在档案学研究中,其阶段性特点已为档案学家发现并概括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而螺旋式特点则为档案学家们所忽略,近年来,国内档案学者有所研究,但主张为“文件运动的回流形式”,其认识仍未超越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笔者认为,文件运动的阶段性和螺旋式正是文件运动微观与宏观的两个互补性规律,并就此略陈管见。

一、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作为文件运动阶段性质变的微观规律,既是世界档案实践和理论的一般原理,也是各国档案实践和理论的个别结论

文件从现行——半现行——非现行是一个相对***而完整的运动过程,通常称作文件生命周期,它是客观世界物质运动阶段性在文件运动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最早发现文件运动周期性特点的是美国档案学家,最早形成理论成果的是英国档案学者,该理论自20世纪50年代初诞生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已相当成熟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国际化的加速,各国文件、档案工作实践的发展,国际档案界对该理论的认识和运用也显现出求同存异的时代特性,即在不断增强和扩大共识之时,也很重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这一特征既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也顺应了世界多元化发展潮流。

首先,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形成过程和运用范围来看,它实际上是国际档案界集体智慧的结晶。现代世界档案学史表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实践和理论源头来自: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文件中心和文件生命周期论述,正式提出则是由英国档案学者在1950年第一次国际档案大会上完成的,其后又经加拿大、阿根廷等国档案学家的丰富和发展,才不断完善起来。作为新的档案工作实践的科学总结,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不仅清晰地揭示了“文件”转化为“档案”的阶段性质变的基本规律与特点,而且普遍适用和作用于各国档案工作实践。尽管各国国情不尽相同,对该理论认识和接受的程度也参差不齐,但是,只要建立了档案工作的国家大多受到这一理论的影响,这是不争的事实。

其次,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具体运用情况来看,各国又结合本国社会经济制度、历史文化背景与文档工作实际,作出了不同的理解、反映和表达,又表现出一定的实践与理论的个性。我国档案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就很有典型意义,如20世纪的60年代初曾三从我国文档工作实践中发现的“档案自然形成规律”,80年代陈兆@①提出的“文件运动周期理论”,90年代何嘉荪提出的“文件运动规律”等。这些中国式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不仅具有我国档案实践和理论的特色,而且丰富了世界档案学理论宝库,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更加国际化充实了新内容。

第三,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重大贡献。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虽然只是反映文件运动阶段性质变规律的理论,但是,从半个多世纪档案工作实践和理论发展的实绩来看,其贡献是不可低估的。一是理论贡献,它对于深入研究和把握文件运动的周期规律、正确认识和处理文件与档案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科学地指导文档工作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二是实践贡献,它对于科学合理地组织文档工作流程、切实有效地实行文档一体化管理、促进文件向档案健康有序的转化,具有极其重大的实践意义。三是创新性贡献,除包括上述两大贡献外,它还对进一步探索文件运动的基本特征,拓宽研究视野和提高认识层次,为发现文件运动的其他规律,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文件和提供了可能性,因此,档案学界称它为20世纪档案学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

二、文件运动螺旋式发展作为文件运动整体性变化的宏观规律,既是文件运动周期性质变的扩展和深化,也是文件运动周期之间质变的内在逻辑联系

从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角度来认识,文件运动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信息系统,它是根据利用者需要,通过人工干预使“文件”与“档案”两种不同的社会价值循环转化的一个信息流。其特点有时间的无限性、空间的转换性、内容的一致性、价值的互变性和动态的可控性等;其实质是客观世界物质运动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在文件运动中的具体表现,也真实地反映了社会主体对文件和档案的需求愿望、利用目的及工作机制的发展变化。现作下述简要分析。

(一)在一个相对***的文件运动周期内,“文件——档案”的转化呈线性运动状态,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科学性就是揭示了这一规律,同时其局限性也正在于此,所以,它无法对“档案——文件”的转化过程及其关系作出合理的解释。“档案——文件”的转化,作为档案利用中不可回避的客观事实,首先在理论上正视和研究它的是何嘉荪、潘连根,他们称之为“文件运动的回流形式”,并试***用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来作其“回流”观的理论依据。然而,由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本身的局限性和研究者认识的局限性,何、潘两人仅勉为其难地作了一些形而上学的论证,并没有透视出该运动形式的实质。可见,就文件运动而言,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只是揭示了其中一部分规律,并没有穷尽它的全部规律。尽管如此,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仍然启发我们:文件与档案之间在社会利用价值上存在着一定或明或暗的必然联系。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把解开文件运动规律秘密的钥匙。从文档工作实践和档案学基本理论来看,笔者认为,“文件——档案”转化规律体现了两者之间的显性联系(明),“档案——文件”转化规律则反映了两者之间的隐性联系(暗)。前者已获得中外档案界的普遍认同,并已形成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而后者则刚刚进入档案学者的研究视野,正所谓“路慢慢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总是在矛盾的对立统一和普遍联系中不断向前发展的,静止不变是相对的,运动变化是绝对的。“文件——档案——文件——档案”螺旋式发展的运动过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1.文件运动的普遍联系性表现在其价值定位的纵、横两个方面。

从横向来看,文件运动中各种价值的定位,总是与利用者的价值取向、需求意愿和预设目标的定位密切相关的,即文件(档案)一定的价值形态与利用者一定的需求期望值是基本一致、相辅相成的。从纵向来看,“文件——档案”或“档案——文件”的转化,总是与其自身价值实现方式的定位紧密联系的,即一定的文件运动形态与其一定的价值时态是基本一致、相辅相成的。因此,在一定的主、客观条件下,文件就是文件,档案就是档案,其价值定位是十分明确的;当主、客观条件发生变化的,“文件——档案”或“档案——文件”的价值转化也就随之发生了。

2.文件运动的对立统一性表现在其价值转化的时、空两个方面。

从时间上看,“文件——档案”的转化是信息的现行价值与历史价值从对立到统一,“档案——文件”的转化则是信息的历史价值和现行价值的再对立统一。从空间上看,“文件形成者——档案管理者”的转移是信息的文件价值与档案价值由对立而统一,“档案管理者——文件形成者”的转移则是信息的档案价值与文件价值的再对立统一。决定上述转化的内因是文件和档案之间具有信息来源一致性、信息内容等同性及其利用价值可互变性,其外因是文件和档案的信息价值都具有社会需求性和可实现性,而且仅当内、外两方面条件都充分具备时,“文件——档案”或“档案——文件”的价值转化才由可能变成现实。

3.文件运动螺旋式发展的基本形式及其特点。

(1)文件运动螺旋式发展呈现出文件生命周期连环结构的运动状态。如***所示:

附***

(2)分析上***,我们可以发现文件运动螺旋式发展的以下特点:a.从信息内容来看,具有转化关系的各期文件与档案之间均保持着信息内容的同一性,即此信息即彼信息;从信息存在来看,具有转化关系的各期文件与档案之间又都保持着时、空的***性,即此文件(或档案)非彼文件(或档案)。这样就形成了既相对***又相互联系的不同的文件生命周期,为文件运动的持续进行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实践支撑。b.从信息利用价值的角度来看,“文件——档案”的转化是档案对前文件利用价值的扬弃,“档案——文件”的转化则是后文件对前档案利用价值的再扬弃。从社会职能的角度来看,“文件——档案”的转化是档案对前文件社会职能的否定,“档案——文件”的转化则是后文件对前档案社会职能的再否定。其中“档案”身兼二用:一为链接前、后文件利用价值和社会职能的路径;二作两次扬弃和否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阶梯,“后文件”的作用亦然。这样就使文件和档案遵循着自然形成规律、一个周期套着一个周期连续不断地螺旋式地向前发展,构成了文件运动的全部历史过程。

4.文件运动的基本规律、定律、判断和规则。

(1)基本规律:在一定条件下,文件能直接转化为档案,档案也可直接或间接转化为文件。

(2)定律:当文件的现实目的已经实现或基本实现且具有备以查考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时,现行文件就直接转化为档案。当档案能在现实社会活动中发挥现行文件作用时,档案可以并能够直接或间接转化为现行文件。

(3)判断:a.凡现实目的已经实现或基本实现了的现行文件都可以直接转化为档案,凡档案都是现实目的已经实现或基本实现了的前现行文件。b.凡具有备以查考价值与历史文化价值的现行文件都必然直接转化为档案,凡档案都必是具有备以查考价值与历史文化价值的前现行文件。c.凡能在现行社会活动中发挥现行文件作用的档案都可以直接或间接转化为有效现行文件,凡能转化为有效现行文件的档案都必须具有现行文件价值。

(4)规则:a.文件能直接转化为档案且只能通过档案来作用于后文件,而档案则不能逆转为和反作用于前文件。b.档案可以转化为后文件且只能通过已转化的文件来作用于后档案,而文件则一般不宜反作用于前档案。

三、文件运动规律给予我们的新启示

(一)文件运动具有多样性和不平衡性的特点。

文件运动作为一个物质运动系统,在一定主观与客观、内部与外部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通过文件与档案、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总是在阶段性质变规律的基础上按照螺旋式发展规律不断向前运动的。这一现象正是客观世界物质运动多样性和不平衡性在文件运动中的综合反映。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建立在“文件——档案”运动基础上的现行理论中才会有“档案——文件”运动的合法地位。

(二)文件运动是文件的周期运动和周期连续运动有机结合的历史过程。

“文件——档案”和“档案——文件”作为文件运动两种基本形式,充分反映了文件运动规律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从普遍性来说,“文件——档案”的转化是文件运动中普遍存在的显性运动方式,也是文件运动的主流。从特殊性来说,“档案——文件”的转化是文件运动中个别存在的隐性运动方式,也是文件运动的支流,并常常为主流所遮蔽而令人“不识庐山真面目”。“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由于它们的客观存在,并在其价值规律的作用下统一于一个共同的运动体内,因此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文件运动的历史过程。这一事实告诉我们,文件运动规律不仅要揭示“文件——档案”的微观运动规律,而且也要揭示“文件——档案——文件——档案”的宏观运动规律,只有这样,它才是符合文件运动实际的科学理论。

(三)文件与档案相互转化是一定历史条件下文件、档案价值规律和社会需求规律相互作用的结果。

文件与档案之所以能够相互转化,一方面是因为利用主体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对客体价值的认知不断深化和需求不断发展,另一方面是因为客体价值可互变规律为利用主体的认知和需求提供了客观依据,两者相互作用就推动了“文件——档案——文件——档案”的周期性、螺旋式的向前发展。

(四)文件运动规律为正确认识文件与档案的性质及其关系提供了理论根据。

从表象上看,文件和档案似乎为同一种事物,但文件运动规律清楚地说明:一是文、档在物质形式上是一种继承关系,在实质上是社会职能完全不同的两种事物,有着不可混淆的界限。二是不同时期的文件、档案是在不同时期的社会活动中根据利用主体的需要而形成的,它们在适用对象和具体作用上都有明确的分工,在时间和空间上是不可替代的。因此,把“档案——文件”的转化认为是“文件运动的回流形式”的观点就值得商榷了:一是缺乏充分的理论和实践根据;二是将会产生时间可以倒流、历史可以篡改、档案可以伪造的误导。

综上所述,深入探索文件运动规律,对于电子信息时代深入认识文件和档案的本质属性、科学构建文档管理模式及其理论体系,都是重要的和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黄存勋、倪道善等著:《文档一体化——网络时代的文件与档案管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何嘉荪、傅荣校著:《21件运动规律研究——从新角度审视档案学基础理论》,中国档案出版社1999年版,

3.邹吉辉:《文件生命周期的实质是文件利用价值转化过程》,《兰台内外》1999年第3期。

4.邹吉辉、何永斌:《档案本质属性再研究》,《上海档案》2002年第2期。

变动成本论文篇8

二战后,当代西方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两大对立阶级之外,还出现了大量新的中间阶层;原来对立的两大阶级也日益由对立、斗争转向相对缓和与合作,呈现出日益复杂化、内部分化加剧、多层次化等特点。深刻认识当代西方社会结构的新变化,对于理性培育中国现代社会阶层结构、进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意义重大。

[关键词]

社会结构;阶级;中产阶级;社会运动

阶级与社会结构的变化,是当代资本主义最重要的变化之一①,也是分析当代西方社会转型、民主发展、*********治变革、社会运动、文化变迁等方方面面重大变革的基础。自社会选择改良主义道路开始,西方学术界对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及其演变的研究和论争贯穿整个20世纪,不同理论流派对西方社会结构及其变迁做出了各种理论判断。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社会结构的变迁对一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了解当代西方社会阶级结构变化及特征,把握其理论演进线索及思想起源,对于深入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理性培育中国现代社会阶层结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重大。

一、西方社会结构演变脉络及背景

社会结构作为社会学研究的核心议题,是研究社会转型和社会变迁的重要理论工具。19世纪,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指出,“对社会结构的分析,是理解一切社会现象的出发点”。所谓社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占有一定资源、机会的社会成员的组成方式与关系格局[1],主要包括阶层结构、城乡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其中,以职业分工和资源拥有状况为主要划分依据的社会阶层结构是其核心。

(一)西方社会结构演变发展脉络及现状概括起来,我们可以把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7世纪至第一次工业***前夕。自17世纪甚至更早,欧洲社会开启了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并通过这场绵延数百年、不断向全球辐射的大变迁,带来了生产和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等的巨大变化。第二阶段,从第一次工业***至1968年。这一时期,工业***迅猛发展,产业工人队伍迅速壮大。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经历了短暂的繁荣时期。1956年,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白领工人超过蓝领工人的现象,占到52.2%,意味着脑力劳动者开始成为社会劳动的主体。第三阶段,从1968年至20世纪末。对于当达资本主义国家来说,1968年***是新的社会结构形成的标志。在此之前,这些国家大多处于由金字塔型社会结构向橄榄型社会结构发展的过程中,其阶级结构也相对简单,总体上仍分为劳工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类。此后,第三次科技***以及全球化、信息化的联动效应,使得产业结构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新的从业者形成新中产阶级并不断壮大,发达国家的阶级结构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自1968年的“五月”开始,日益壮大的经理阶层、管理者阶层和专业技术人员阶层组成的新中产阶级受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设置了大量有关全球化、生态与环保、反核、和平、女权、种族民权等议题,并发起各种社会运动。第四阶段,从20世纪末至今。世纪之交,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爆发,中产阶级财富大量缩水,内部发生分化,中产阶级日渐萎缩,社会阶级结构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

(二)当代西方社会结构演变的背景当代西方社会结构之所以发生这样的变化,主要基于以下原因:第一,当代西方社会已经由城市化、工业社会发展到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在第三次科技***浪潮的作用下,西方发达国家相继步入后工业化时代和信息社会,生产力结构、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社会阶级结构也必然随之变动。第二,西方社会已完成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新跨越。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比重已不到3%,第三产业的比重一般都在70%以上。这表明,在新科技***的推动下,西方国家的产业结构已完成了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技术密集型与知识密集型的转化。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化,体力劳动者即蓝领工人的比重不断下降,脑力劳动者即白领工人的比重不断上升。第三,西方国家自我调节能力增强,形成了一整套比较成熟的管理体制和制度。二战后,新兴资产阶级在汲取社会主义国家初期经济高速发展的经验基础上,进行了较为深刻的经济、***治变革,实现了***府职能由自由放任到自我调节的转变,并改革***府行***管理和社会福利制度,建立起调和阶级矛盾与社会运动的平衡机制,将社会运动纳入制度化轨道。在调节贫富差距、缓和阶级矛盾和应对新社会运动等方面,其手段和办法日趋成熟,最终促进了以中产阶级为主的菱形社会结构的形成。

二、当代西方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

总体来看,二战后,当代西方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两大对立阶级之外,还出现了大量新的中间阶层;原来对立的两大阶级也日益由对立、斗争转向相对缓和与合作,呈现出日益复杂化、内部分化加剧、多层次化等特点。一是资本家退出直接生产管理过程,专业经理阶层出现;二是以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为主的新中间阶层广泛出现;三是传统工人阶级数量减少,规模下降;四是阶级内部差别增大,阶级界限日益模糊;五是无产阶级的“中产阶级化”,阶级斗争势微,阶级意识淡化,中产阶级意识占主导地位;六是阶级结构呈阶层化、多元化、开放化趋势,阶级结构形态从金字塔型逐渐转化为橄榄型或菱形。

三、多元理论视角解读

(一)马克思阶级与社会结构理论视角将阶级分析工具用于对社会结构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基本方法。马克思认为,生产关系的总和即社会经济结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则构成了社会的整体结构,并强调物质生产方式、经济结构是社会结构的基础及其对社会结构的决定性作用。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典型社会形态时,发现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及其变迁的普遍规律,并将社会的变革与发展看成是一个源于社会结构的变迁,进而促使社会形态发生更替的过程。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受“物以类聚”规律及个人品味的影响,人们分成不同的利益集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化,对不同的利益集团产生了不同的看法,从而导致了阶级的出现。在《资本论》第三卷的最后一部分(第52章“阶级”),马克思根据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不同,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三大阶级的观点,“单纯劳动力的所有者、资本的所有者和土地的所有者,———他们各自的收入源泉是工资、利润和地租,———也就是说,雇佣工人、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形成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的现代社会的三大阶级”[2],即工人阶级、资本家阶级和地主阶级。概括起来,马克思阶级分析理论认为,在某个特定的阶级社会里,总是存在着两大对立的基本阶级和其他一些非基本阶级。“整个社会日益***为两大敌对的阵营,***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3]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其他阶级会逐渐消亡。判断一个阶级存在与否的条件,必须具备某些共同的特征,比如能够构成大的社会集团,有共同利益、行动一致,并具有阶级认同感等。事实上,早在马克思之前,法国和英国的一些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就已经开始运用阶级的观点研究社会历史,并对阶级从经济的视角进行分析。比如古典经济学家F.魁奈通过对农业纯产品的分析,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全体成员划分为土地所有者阶级、生产者阶级和非生产者阶级三大阶级。亚当•斯密则根据地租、工资和利润三种社会的基本收入,认为地主、工人和资本家是构成文明社会的三大基本阶级。继马克思之后,马克斯•韦伯提出一种多元社会分层理论,即根据个人所拥有的财富、权力和社会声望,将社会成员分为不同的社会阶层。相较于马克思以经济结构为基础的阶级理论,这种多元社会分层模式对西方学者影响更为深远。

(二)当代西方社会结构主要研究视角

1.“去阶级论”视角主要代表人物有桑巴特、雷蒙•阿隆、哈贝马斯、李普塞特等人,代表作有《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1906)、《阶级斗争———工业社会新讲》(1964)、《交往行动理论》(1981)、《社会阶级正在死亡吗》(1991)、《美国例外论:一把双刃剑》(1997)、《这里没有发生:为什么社会主义在美国失败》(2000)等。这一流派的主要观点如下:一是“富裕阻止激进”论。由德国经济学家、社会学家W.桑巴特提出。桑巴特认为,美国之所以未出现社会主义,原因在于工人阶级形成了特殊意识,比如美国没有欧洲的封建残余、工人具有国家认同意识;工会运动注重“利益分享”而非对抗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计件工资制使工人阶级比较富有,其潜在的激进主义因丰厚的物质报酬而消亡,富裕预防和阻止了社会主义和***;中等教育的普及与高等教育的广泛发展使社会流动性增强,进而抑制了工人阶级意识的发育;西部开发提供大量“淘金”机会,使工人成为小业主、小农场主的可能性消解了其好斗性等等。在“桑巴特之问”提出的一百多年中,西方理论界对他的上述解释褒贬不一。二是“工人越来越不***”说。由法国社会学家雷蒙•阿隆提出。阿隆承认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存在,但不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马克思所说的阶级分明、两极对立的社会,不能简单地以人的社会声望或经济地位来划分阶级;承认工人与资本家之间存在基本利益冲突,但利益冲突并不必然导致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和暴力***;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资本及财富分配的不合理及其扩大化趋向,但同时也存在由于经济持续增长而产生的平等化趋向。[4]随着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阶级冲突、对立总体上趋于缓和。简言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工人越来越不***。三是“差异的文化冲突论”。由德国社会学家哈贝马斯提出。哈贝马斯认为,经济成为基础只是资本主义早期的现象。在后工业社会,作为上层建筑的国家、交往等因素对经济结构起着决定性影响。资本主义阶级关系形成的基础,不仅要到一般商品生产过程中去寻找,而且要到上层建筑中去寻找。晚期资本主义由于经济的繁荣和发展,阶级冲突已经大为缓和;且冲突不再具有传统的阶级斗争性质,而是以生活差异和***治观点差异的形式存在,是一种文化冲突。换句话说,他用一种基于差异的文化冲突论取代了阶级斗争理论,因而是一种“去阶级化”分析。四是阶级消亡说或“社会分层的破碎化”。由当代美国***治学泰斗李普塞特提出。李普塞特的阶级观点经历了从“阶级存在论”到“阶级过时论”,再到“阶级修正论”的变化。1977年后,李普塞特多次重提世纪初桑巴特提出的“美国例外论”。马克思主义者也认为,社会主义应当在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发生。对此他认为,美国先天的民主因素使工人阶级难以形成阶级意识,且平等主义抵消了工人的社会主义思想。因此他既反对“经济决定论”,不同意简单的“富裕阻止***”说,也反对“文化决定论”,不同意将之仅仅归结为美国的特殊民族性和文化特征。[5]30在这一时期,他承认阶级的存在。20世纪90年代初,在《社会阶级正在死亡吗》一文中,李普塞特提出,传统的等级秩序正在衰退,结构性的社会阶级关系也明显削弱,新的社会差异、社会分层已经出现,“阶级越来越成为一个过时的概念”,并呈现“社会分层的破碎化”趋势。[5]30因此,阶级统治理论已经被多元化、多维度的阶级概念所取代。其中,经济因素的决定作用下降,而社会和文化因素的重要性上升。该文发表后,引起欧美理论界的一场大论战。在受到阶级存在论者的批评后,李普塞特修正了“阶级过时论”,提出“社会阶级没有消亡,但它的***治意义明显下降”的观点,认为应从阶级分析转向多因素的解释分析,比如种族、性别因素等。他尤其重视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对社会阶级结构演变的影响。自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起,西方社会兴起的各种形形的新社会运动,正是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影响下社会结构变迁的产物。

2.“新阶级论”视角主要代表人物有米尔斯、达伦多夫、吉登斯、布迪厄、古尔德纳等人,代表作有《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1951)、《权力精英》(1956)、《工业社会中的阶级和阶级冲突》(1957)、《欧洲社会阶级结构的最新变化》(1964)、《发达社会的阶级结构》(1973)、《实践理论大纲》(1977)、《知识分子的未来和新阶级的兴起》(1979)等。这一流派的主要观点如下:一是“新中产阶级论”。由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提出。米尔斯最早关注二战后阶级结构的新变化,即白领问题。他指出,不同于以往由小农场主、小牧场主、小生产者、小业主为主构成的旧中产阶级,美国已经出现了一个以工程师、教师、学者、官员、艺术家等知识阶层为主的新中产阶级。米尔斯反对工人阶级是历史动力的观点,而将青年知识分子视为历史的动力,以“大众精英”概念取代统治阶级概念,并认为新中产阶级的地位要高于传统工人阶级。二是“服务阶级论”。由德国社会学家达伦多夫提出。达伦多夫指出,在现代西欧社会,老中产阶级(如手工业者和小店主)正在衰落,而由经理人员、专业人员和非体力工人所组成的新中产阶级则在发展壮大,并向“服务阶级型社会”过渡,新的社会结构正在形成。他以权力资源划分社会阶级结构,将之定义为“它的成员与行***权力的关系”,“阶级涉及的是权力”,“阶级的基础是与地位有关的权力差异”。因此,社会阶级结构不涉及经济所有制关系,而是一种***治权力结构。基于此,达伦多夫区分了四大社会集团或阶级,即统治阶级、服务阶级(主要包括上层公务员、国家和私人行***管理部门的领导成员)、被统治阶级和知识分子。[6]29-30服务阶级人数虽少,但是他们拥有的权力资源在社会各阶层中却最多。达伦多夫关于“服务阶级”的观点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权力***治为中心的社会分层理论的重要来源。三是阶级结构化理论。由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提出。吉登斯强调身份与阶级之间的关系,认为阶级是在生产领域中形成的,阶级的结构化依赖于阶级成员共享相同的消费和行为模式的程度。换句话说,只有当阶级分类和身份群体相交叉时,阶级才得以结构化。[6]37他以市场条件下的资本、技术和劳动力为标准,划分了三种市场能力,并以此构成上层、中层、下层阶级结构的基础。市场能力的差异意味着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与变化,并以此促成新的阶级结构产生;而新的阶级结构又会为阶级主体所利用,形成新的阶级流动。这就是社会阶级“结构再生产”的基本逻辑。四是多元化阶级论。由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布迪厄的社会再生产理论由惯习(habitus,习性、个人的性情和品味)、资本(capital)和场域(field)三大概念构成。其中,惯习是核心;资本又分为三种基本形式: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如社会关系网络)和文化资本(如教育资历、文凭等),且不同形式的资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布迪厄不同意马克思主义以经济结构解释阶级的观点,而认同韦伯学派注重“地位群体”的社会声望的观点,认为阶级就是在社会空间里位置相接近的人,并在分析习性、品味差异对阶级建构、阶级认同的作用基础上,将资本总量、构成比例及时空变化等因素结合起来进行阶级划分,用综合了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场域空间位置的多元化阶级概念取代传统阶级概念,并指出个人的性情品味即习性,将通过代际传递实现阶级地位的再生产,也即通常所说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打地洞”,文化资本的不平等分配悄然维护着社会等级结构。布迪厄根据二战后法国的社会现实,将社会分为三大阶级,即统治阶级、中间阶级和工人阶级,并从资本比例构成的角度进一步划分了阶级类型。值得注意的是,布迪厄关注了马克思此前从未触及过的文化再生产中的权力再分配问题。但是,他以权力斗争取代阶级斗争,以区隔和差异分析取代阶级分析,以“象征性结构”取代资本主义的现实社会结构,难以真正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实质。五是知识分子新阶级论(或称文化资产阶级论)。由美国社会学家古尔德纳提出。他认为,知识已成为文化资本,人文知识分子与技术知识分子组成了一个新阶级,即“文化资产阶级”。这一新阶级在发达工业经济中发挥着很大作用,包括提供技术服务、推动生产方式***、进行***治***等,进而以多种方式谋求物质、精神上的阶级利益。知识分子新阶级之“新”在于,它既不同于旧的工人阶级,也不同于旧的有产阶级;文化资本是新阶级的经济基础,高等教育则是新阶级根本的再生产机制。[7]古尔德纳以新阶级理论取代马克思的工人阶级历史主体论,并对知识分子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新阶级将是新的***统治阶级,是现代社会的中心和最进步的力量;新阶级的崛起代表着未来社会的长期发展趋势。“新阶级论”视角除了上述几种观点,还有的西方学者敏锐地意识到全球化为阶级发展带来的新动向,认为阶级全球化已成为无可争议的现实,甚至出现了全球阶级、跨国阶级。因此,必须以全球无产阶级和全球资产阶级的视角为分析框架,才能真正认识当前西方社会的阶级与社会结构问题。

3.“新社会形态论”视角主要代表人物有加尔布雷斯、丹尼尔•贝尔、德鲁克等人,代表作有《新工业国》(1967)、《后工业社会的来临》(1973)、《后资本主义社会》(1993)等。这一流派的主要观点如下:一是知识资本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提出。加尔布雷斯最早提出知识资本(knowledgecapital)一词,认为科学技术已替代资本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专业知识分子,即包括科技人员、管理者、律师等在内的“技术结构阶层”已取代资本家,成为新一代掌权者。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以“权力转移论”为核心的知识资本理论,认为谁拥有最重要、最稀缺的生产要素,谁就可以大权在握。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以信息经济、网络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的兴起,以科技知识分子为主的“技术结构阶层”对社会的影响力空前增强,知识资本理论得到广泛关注。二是后工业社会论。由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提出。贝尔指出,后工业社会区别于传统的工业社会概念,并从技术—经济体制的发展、阶级结构和***治秩序的持续变迁、文化演进三个方面,描述了后工业社会社会结构的变化及特点。一是经济上,由产品生产经济转变为服务性经济;二是职业分布上,专业技术人员阶级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在工业***以来的“技术轴心时代”,社会阶级主要随技术的发展而变动,知识价值论取代了劳动价值论,以知识而不是以财产为基础的专业阶级成为后工业社会的主要阶级。三是后资本主义社会论或知识社会论。由美国经济学家、“管理学之父”德鲁克提出。德鲁克认为,西方社会正走向一个“后资本主义社会”,即知识社会。知识社会的最主要特征表现在财富创造方面,知识取代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成为基本经济资源,知识工作者成为主要社会群体。随着核心资源的转变,社会阶级构成也发生相应变化,形成了知识工人和服务工人两大主要阶级。其中,包括知识管理人员、知识专家和知识雇员在内的知识工人构成了后资本主义社会的主导阶级。后资本主义社会主要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如何提高知识工作和知识工人的生产效率的经济挑战;二是如何维护服务工人尊严与调和两大阶级之间矛盾的社会挑战。

4.阶级论视角主要代表人物是埃里克.O.赖特、理查德•斯凯思,代表作有赖特的《阶级》(1985)、《后工业社会中的阶级》(1997)、斯凯思的同名作《阶级》(中译本2005)。赖特和斯凯思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同时对它进行了补充和修正。这一流派的主要观点如下:一是以剥削为核心的阶级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赖特提出。赖特系统阐述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阶级形态、阶级意识和阶级联盟,其阶级分析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以剥削为核心的阶级概念。他认为,剥削的根源在于财产分配上的不平等,且财产不仅仅表现为生产资料财产,还包括劳动力财产、组织财产和技能财产,由此产生了与财产的不平等分配相对应的剥削关系和阶级结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应该被视为根植于三种剥削形式的相互交织:以资本资产的所有权为基础的剥削、以对组织资产的控制为基础的剥削和•28•以对技术或资格证书资产的占有为基础的剥削。”[8]第二,阶级结构***式。由三种剥削形式交叉构成的两大类(生产资料财产的所有者与非所有者)共12种人构成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其中,是否占有生产资料财产是划分阶级结构的最主要标准;介于资本家和无产阶级之间的10个类别即为中产阶级。它是分析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关系的关键,具有矛盾的特点。第三,阶级联盟和阶级妥协。赖特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并没有像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那样出现两极分化,而是出现了阶级联盟和阶级妥协。比如中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既可与资本家结盟,也可以选择与无产阶级站在一边。而阶级妥协,则是指工人和资本家为了改善自身处境进行的博弈,是一种“积极的阶级妥协”。二是以控制关系为基础的阶级结构理论。由英国社会学家斯凯思提出。他认为,阶级仍然是理解目前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社会阶级和阶级关系仍然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事实上,社会阶级研究是如此重要,以至于任何没有以某种方式涉及社会阶级解释的讨论,在社会学家看来都是不完善的。”[9]1斯凯思指出,资本与劳动之间剥削关系的对抗性造就了不同的阶级。任何一种职业的人都不可避免地属于一定的阶级,且不同阶级的雇佣条件和经济报酬存在很大差异。更重要的是,阶级关系本身体现为一种控制关系。其次,阶级关系通过报酬体系决定了阶层的本质。这种由报酬体系决定的阶层体系,本质上也反映了一种控制关系,后者是阶级结构的核心要素。第三,阶级关系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机会结构,从而导致阶层出现。换句话说,社会流动并未导致阶级消亡,阶级仍然由社会结构决定,阶级的存在是工业社会固有的永恒特征。最后,斯凯思通过考察工人运动对资本主义阶级结构的影响,提出被剥削不一定导致***治上的激进主义,工人的抗议只是寻求资本主义秩序内的变革。因此,当前西方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用另一种“可供选择”的秩序代替资本主义,而是重点转向平等、分配和福利等社会改良问题。[9]27,31,47,73-90,98

四、几点启示与讨论

(一)当代西方阶级与社会结构理论对马、恩阶级理论形成冲击梳理20世纪西方阶级与社会结构变化及理论演进线索可以发现,其研究中心始终围绕两大问题:知识分子问题和工人阶级问题展开。[5]4170年代末以来,西方学术界关于社会结构的研究,既讨论了传统社会阶级、特别是工人阶级的新变化,也研究了中间阶级的知识化和扩大化。尽管上述研究的***治倾向不同,概念差异很大,理论观点千差万别,但仍形成了一些共识。概括起来,西方主流社会结构理论的共性或相似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5]41第一,传统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学说在现代工业社会,尤其是后工业社会已经不合时宜,阶级极化现象和***趋势在当代西方社会并未出现;第二,大多肯定社会结构中的阶级和阶级冲突,但是阶级概念已经发生变化,加入了物质、经济因素之外的文化、***治、生活方式等多维解释;第三,均重视当代西方社会阶级结构的新变化,强调社会中的其他复杂多元因素和新的研究视角,如生态、性别、民族、种族、代际等新维度,试***以多元分析取代阶级分析。进入21世纪,全球化的弊端进一步显现,西方学术界关于阶级和社会结构的演变及趋势的研究和争论仍在继续。不过,大多数学者不再从阶级和社会变迁、***运动之间的关系的视角进行研究,而是重视研究社会阶级背景对个人层面的辐射和影响,总体上有微观化、实证化的趋向。目前,形成中的新共识强调“传统阶级特征的弱化、身份特征的强化;阶级意识的淡化、身份意识的强化;阶级***治的退化、去阶级***治的强化”[5]41。总的来说,每种理论都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揭示了西方社会阶级结构的现实特征,但是,所有理论均脱离劳动与资本的对立这一核心去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并未触及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实质,因而缺乏真正的解释力,不能说明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的复杂现实、深刻矛盾和历史趋势。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真正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不可否认,由于二战之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更为复杂,马克思在他所处的时代对阶级结构的未来变化估计不足,因而阶级理论受到了来自现实的挑战。社会是向前发展的,理论之树常青。我们不能因为目前处于和平发展时期就完全否定了阶级分析方法,而且阶级分析方法也并不排斥社会阶层理论。因此,正确的态度应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丰富和完善。

(二)传统工人阶级的阶级地位和历史作用逐步减弱和转变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就是无论在***治舞台还是经济社会领域,新兴中产阶级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人阶级经济地位的改善和反抗意识的淡薄、削弱;二是由管理阶层、自由职业者、公务员、知识分子等构成的新中产阶级迅速增长,成为社会变迁与各种新社会运动的一支重要力量。就中国情况来看,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必须警惕社会主要群体的进一步弱势化趋势,以及精英群体的利益结盟现象。如何通过社会***策的托底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人们的财产性收入,不断提高产业工人和新就业大学生群体的经济社会地位,尽快培育理性、积极的中产阶层,使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从而进一步巩固并扩大中国***执***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使之成为***执***的坚强同盟***,避免大量有可能进入中产阶层的人群沦为社会弱势群体,成为充满焦虑、怨气和愤懑情绪的一群,进而成为各种的跟随者、组织者甚至策划者,是实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亟待深入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暴力统治职能逐渐弱化在后物质主义时代,西方发达国家越来越注重对公众的社会治理、技术统治、福利调节和文化控制,以往对大众和工人运动采取的暴力统治方式逐渐弱化。一方面,市民社会和文化领导权、科层化管理体系加大了对社会的理性控制和对直接反抗的消解;另一方面,社会控制和统治方式的改变,使阶级矛盾和冲突的表现方式发生了变化,传统的、直接的经济剥削和***治压迫转化为多层面的利益冲突、文化统治等,出现了“压迫的内化”特征。但是,当代西方社会阶级结构的新变化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体制的性质。可以肯定,尽管工人阶级和资本家阶级在数量和形式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二者依然是社会中起主导作用,且相互对立的基本阶级。当代西方社会既不是一个如某些西方学者所标榜的“无阶级社会”,也不是一个基本阶级已经转换了的社会。资本逐利的本性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对立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依旧具有非人道的性质,具有统治和压迫功能。因此,必须结合西方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动特点来深刻揭示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并汲取其经验教训,为理性培育中国现代社会阶层结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结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00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3.

[4][法]雷蒙•阿隆.阶级斗争———工业社会新讲》[M].周以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238-240,130-157.

[5]周穗明,王玫等.西方左翼论当代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6]张世鹏.当代西欧工人阶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美]阿尔文•古德纳.知识分子的未来和新阶级的兴起[M].顾晓辉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23-48,139.

[8][美]埃里克•赖特.阶级[M].刘磊,吕梁山,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87.

变动成本论文篇9

论文摘要:作者认为等四个辫证关系角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从普遍性与特殊性、内因与外因、对立与统一、变与不变识***的思想理论建设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同志在***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思想理论上的提高,是***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思想保证。必须把***的思想理论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川在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深化***的思想理论建设规律的认识不仅是***的理论创新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保证,本文力***从辩证关系的四个角度对我***的思想理论建设规律作出初步探讨。

1从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看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都具有普遍性的特征,但普遍性通过特殊性来体现,如果我们无视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最终会受到这个规律的严重惩罚,***的思想理论建设必须处理好这个关系。中国***是一个十分注重思想理论建设的******,自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把思想建设作为******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从八十多年的***经验来看,什么时候把***的思想理论建设规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得好,我***就兴盛,事业就兴旺发展,反之我***就衰败,事业就停止不前。以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普遍性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中国由一个内无民主外无***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变成一个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社会主义国家。但在***过程中,以***为代表的***投降主义,李立三、王明为代表的历次“左”倾冒险主义,严重地把中国***的具体实际与马克思义主义的普遍原理割裂开来,给***的事业和中国***带来了巨大灾难;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开始于1957年的整风运动的后期出现的反斗争扩大化,/又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指导下的运动及稍后的大炼钢铁和化运动,庐山会议后期开始发动的“反***运动”尤其是“”的十年浩劫,严重违背了历史规律的做法,使我们***付出了渗重代价。因此,如何把握好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应该是我们深化***的思想理论建设规律认识的基本任务。

当今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不仅在经济领域要对外开放,而且在***治领域、文化领域也要对外交流。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虽都是为垄断资产阶级获取私人利益服务的,但是它的某些做法、手段则具有普遍借鉴意义,只要我们时刻牢记按规律办事,我们都可以把它们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如果我们在这方面还不敢大胆借鉴,怕被“西化”,只能证明我们自己还没有真正认识思想理论建设规律.把握思想理论建设规律。当然.具有普遍意义的文明成果在具体表现方式上也要有适合不同的国情、***情的特殊性。不用说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不同,即使同是资产阶级******也是不同的。因此,我***确定的思想、***理论及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思想,反映了马克思主义这个普遍规律的特殊要求。

总之,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告诉我们:一切反映思想理论建设规律的做法,我们都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并使之完善起来,无论这是谁发明并使用的,都要采取适合本国国情的方式坚决地借鉴和吸收,一切不符合思想理论建设规律的都要毫不犹豫地摒弃,特别要注意不要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把不同时空背景下的个例当作普遍规律来格守。

2从内因与外因的关系看

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内因,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但外因可以通过内因推动事物加速发展变化的进程,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正确处理好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是思想理论建设的基本方法。

考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我们不难发现,工人阶级执******的最大失误就是没有注重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尽管对苏联和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丢失***权众说不一,但有一点却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这些执******没有始终以科学的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没有始终如一的加强***的自身建设。他们逐渐脱离群众,他们最为关注的是自身的特殊权力、特殊利益,而不再致力于***和发生产力,不再致力于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不再致力于维护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这些国家由于内部集团的腐化涣散再加上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催化倒退到资本主义阵营。

我们***是一直重视自身思想理论建设的。在***年代和建设时期,通过历次整风,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纯洁了广大***员的心灵,克服了不良风气,增强了***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今天,中国***领导的改革开放进程已经到了“深水区”,需要对旧体制“伤筋动骨”,此时通过进一步对外开放,即借助外来力量来推动改革的深人进行,是非常明智的也是非常必要的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世”标志着我国今后进入主要以对外开放促进内部改革的年代。通过“入世”这个外因来彻底割除我们内部发展中存在的不合时宜的障碍。社会存在的变化要求社会意识跟随变化,因此,如何把握内因与外因在事物发展变化中不同作用的基本规律,也是我们***的思想理论建设研究的基本规律。不懂得内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决定作甩,我们就会失败,就会变质,甚至走向自己的反面,而不懂得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催化加速作用,我们也可能事倍功半,跟不上时代进步节奏。

3从对立与统一的关系看

人类文明是由多元文明组成的矛盾统一体,矛盾着的各方既互相对立、互相排斥,又互相联系、互相依存。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工人阶级******要在把握不同文明的对立统一中推动和促进本国文明的发展。

对立与排斥是人类不同质文明之间的显著特征。因此,一种文明在学习、吸收其它文明时,必须考虑其排他性,以我为主。中国***在整合发展资源、兼容并蓄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同时,一定要牢记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强调的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提出的“三个代表”立***之本、执***之基、力量之源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自己在指导思想、纲领目标、根本宗旨、制度和原则方面动摇怀疑,结果只能是自乱阵脚,使我们与对立面的界限模糊,失去***的事业支撑点,我们就有可能步入苏共的后尘。但是,对立统一规律又告诉我们,在人类文明这个矛盾统一体中,矛盾着的各方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社会主义文明和包括资本主义文明在内的其他文明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谁在这方面做得好,谁就可以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在当代西方,传统的资产阶级******与社会之间、社会与***之间、基督教与其他世俗***之间,也都有着既互相竞争、又互相取长补短的关系。一些本属于一***文明的理论、观念、主张,常常被另一些******所吸收和利用。我们***在本质上高于资产阶级******,具有无比的先进性,因此吸取资产阶级******和其他***派文明的合理内核本是题中应有之义,那种只讲对抗不讲联系,只讲排斥忽视依存的思想理论建设会把我们自身限制在狭小的范围之内。所以说,对立统一规律对于我们认识***的思想理论建设规律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敢于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思想理论建设的文明成果,不会因为我们暂时的软弱而忌讳学习先进、堵塞同高水平竞争的通道,更会懂得这种学习和借鉴不是照抄照搬而是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一贯主张的“批判吸收”原则。只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既不封闭自己,也不随波逐流,就一定可以获得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资源。

4从变与不变的关系看

在物质世界的发展进程中,事物的根本属性在任何阶段都是“同”和“不变”的,但物质存在的方式是运动,所以任何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又是“变”和“不同”的。深化认识***的思想理论建设规律,必须深刻认识***的事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变与不变的关系。

变动成本论文篇10

接受美学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德国,汉斯·罗伯特·姚斯教授和沃尔夫冈·伊瑟尔教授根据德国现代哲学家加德默尔的阐释学理论,同时又以俄国形式主义和法国结构主义学派为根基,率先创建了接受美学理论。接受理论的确立宣告作者的时代的结束。俄国形式主义学派以文本的主体性代替了作者的主体性,法国的结构主义在文本分析中读者代替了作者掌握故事的进程。由此,一种现代人的理性自觉使艺术回归大众成为必然。

 

接受美学理论从一个新的角度即从先前一直被忽略的读者的角度来审视艺术作品。这一理论的基本取向是把作家作品逐出审美释义中心,根据效果历史和期待视界的理论把重心转向了读者。它认为读者根据文本重新创造才能构成完整作品,作品的价值与意义需要读者的审美经验对其理解和解读。由此,接受者即读者的地位被抬升到与创作者和作品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形成了三者之间的民主局势。接受美学把艺术引入了接受者阶层,是由于其理论视角的转换。读者进入作品本体,不仅使接受美学突破了文本中心论的樊篱,也突破了它自身设定的作品本体论的新的界域,这是“读者”自身的性质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而产生的。这些变化最终使艺术与平民和大众的距离感更近了。

 

一、接受美学理论的几个概念及其产生的两种变化

 

变化之一 :形成对话式交流格局

 

审美接受之所以称为接受,首要条件就是对话,既有主体对客体的接受,又承认客体对主体的作用。接受美学即如此,提倡审美接受不是一种作为客体的物的对象性活动,而是一种处理作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活动。在创作者、作品和读者中,创作者是创作主体,读者是接受主体,而作品可谓客体,是创作对象和接受对象。如果将客体虚化、淡化,以至于把它置于微不足道的地位,主体对客体只有任意摆布,其结果则是完全忽视了审美认识中常见的主体按照认识规律和审美规律主动接受客体制约,从而深入客体内部结构复杂的顺应过程。这是旧有的臣服式交流方式。传统的审美接受理论认为艺术是一种完全***于读者而存在的客观认识对象。两种审美接受交流方式如***所示:

 

传统美学的交流方式: 创作者 作品 读者

 

接受美学的交流方式: 创作者

 

↗ ↖

 

作品 读者

 

由此可见,传统的审美接受交流方式具有单向性,是一种单维视角,而接受美学的交流方式则具有多向性,是一种多维视角。这种全新的交流方式有利于三者之间的交流和对话。过去的美学理论研究只重视作家、作品之维,而忽视了艺术的接受和影响之维。而作者 — 作品 一 读者所形成的总体关系中,读者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因素。相反,从根本意义上说,艺术作品是注定为读者而创作的,读者是艺术活动的能动主体。接受美学的倡导者之一姚斯说:“读者本身便是一种历史的能动创造力量。文学作品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能动的参与介入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过程,作品才能够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之中。”只有读者,才能使作品获得新的规定性存在。这无疑极大抬升了读者在审美接受活动中的地位。

 

接受美学理论“文本”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这体现在伊瑟尔的“召唤结构”(伊瑟尔沿袭了英加登的阐释学概念)概念中,召唤结构一般呈现两种结构:“空白”和“否定”。二者都使文本呈现一种开放状态。其中“空白”对于作者来说是为了结构的需要的特别省略,而对于读者而言则具有暗示作用,它召唤读者将文本每个部分结构连接起来。空白的模式结构赋予了读者这样的角色——在阅读过程中与文学作品进行对话,这给读者许多参与创作的机会。如伊瑟尔所言:“通过阻碍读者建立文本的连贯性,空白把自身转化成激发读者观念化的动因。在这种意义上说,空白在文学交流中发挥的是一种自我调节结构作用;它们所悬置的东西转化成了推动读者想象力的力量……。”

 

艺术不是一种指向客体世界的对象性活动,而是一种主体间性的交往活动。在艺术活动中,接受美学认为艺术是一种处理主体人和人之间相互认识,相互解释,相互说明的活动。正如姚斯所说,文学的本质是它的人际关系性质。传统的美学理论往往把艺术活动仅仅看成艺术创作过程,将其作为一种片面的对象性研究,只考察作家和作品,而忽略了读者与作品的交往活动研究。这便形成静止的平面式的交流关系。相反,接受美学理论中的三者关系则是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交流关系,具有深度性。文本的意义通过人的解释方能生成,它只存在于人的理解意向性结构中。正是读者的解读和阐释,才打破了文本意义结构的封闭形式,使其抽象性变为具体化。读者经验与本文结构互为主体,相互阐释,相互生成。

 

变化之二:激发接受者的主动解读心态

 

两种交流方式对文本的解读心态是不同的。传统美学中的读者对文本的解读是被动的,因为文本的创作者并不关心这一点,对其持一种漠然的态度。于是艺术往往被认为是“空中楼阁”。读者形成了对文本逆来顺受的被动接受习惯。相反,接受美学中的读者是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对文本进行解读。读者在解读的过程中是充分调动了其主体能动性,读者会主动协调自己的感性和理性,激活自己对作品(文本)的感受力,对作品(文本)形成独特的体验和感悟。这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同时也带有再度创造作品的因素。我们可以设想这种再度创作,它渗入了读者的人性和文化因素,形成一个全新的艺术形象。而这个艺术形象是特有的,与曾经的作者的文本相比是一次文本的升华和深化。可以说,在这里读者是被创作者尊重的,作者,作品(文本)和读者很自然得形成交流互动关系。姚斯说:“文学的本质是它的人际交流性质,这种性质决定了文学不能脱离其观察者而***存在。”因此,主体(作家与读者)通过对象(文本)而互相沟通,因为,理解总是一种对话的形式,是一个在其中发生交流的语言事件。若要解释这些文本,便要与它们进入一种对话。通过文本的理解,创作活动与接受活动便不再成为互不相连的两个方面,而构成艺术交往活动不可或缺的两维。作家和读者是艺术交往活动过程形成了主动交流的态势。

 

在接受美学中提出“期待视野”的观点,可以说明读者解读作品的主动性。所谓“期待视野”,包括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同时也包括人们的直觉能力、承受能力和接受水平等。而读者的期待视野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因人而异,因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因此,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所处时代读者的期待视野。这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为什么人”和“怎样为人”的问题,也是创作的群众性和时代性问题,读者被赋予对作品解读权,于是对作品形成了期待视野。那么,如果读者在阅读中的感受与自己期待视野一致,读者便感到作品缺乏新意和刺激力而索然寡味,读者的期待视野缩小。相反,作品意味大出意料之外,超出期待视野,便感到振奋,这种新体验便丰富和拓展了新的期待视野。一部作品的期待视野允许人们根据它对于一个预先假定的读者发生影响的种类和等级来决定它的艺术特性。假如人们把先前的期待视野与新作品出现之间的不一致描绘为“审美距离”,那么新作品的接受就可以通过对熟悉经验的否定或通过把新经验提高到意识层次,造成“视野的变化”。读者审美经验具有一种使人产生潜在反射审美态度的机制。个体期待视野与他的具体阅读中存在一个“审美距离”,并不断发生变化:当接受者与艺术作品中的角色距离为零时,接受者完全进入角色,无法获得审美享受;相反,当这种距离增大时,期待视野对接受的制导作用趋近为零时,接受者则对作品漠然。这种“期待视野”促使读者对作品去主动解读。

 

读者的审美接受的求新求变导致作者对作品(即新文本)的不断推陈出新,读者在接受活动中,总是对旧形式的作品加以扬弃,对新形式作品加以激赏。但是,新作品崛起是以先前已完成的作品为背景,尽管成功的新作品可以达到某个文学时期的“峰巅”,但也会很快变得习以为常,直到具有更新的艺术形式的作品崛起,这样形成一种历史的连续性,而新旧形式的对立也能使人们认识到它们特殊的调节。这种调节不仅包括作品与接受者在互相作用中的意义生成,而且包括读者的接受和评价,反过来去影响作者的创新。因此,“文学接受并非是对作品的单一的复制和还原,而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反作用”。由于读者的接受对作品中蕴含的作者创作意向进行了检验,由于读者的期待视野和判断标准反馈到了作者的创作活动中,所以作者就不可能再走司空见惯的旧路,他只能不断地创新,主动地拉开与读者期待视野的距离。因此 对作品解读的目的不在于复原作者的原初意思,相反,在接受美学看来,对作品意义的求索同时是读者生命意义的不断赋予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说,读者通过作品实现了与作者的心灵对话,作品成为一种潜在的引导力量,艺术作品所产生的社会性方式和行为方式,生成新的生命感性和理性,对传统观念和价值标准提出疑问和挑战。“阅读经验能使人们从一种日常生活的惯性、偏见和困境中***出来。”在接受活动中,艺术给予人们一种对世界的全新感觉。可见,读者对作品的主动解读刺激了作者对新作品的创作。更为有价值的是作者消除了创作的盲目性,其作品有了更多展示的空间。“否定”是“召唤结构”中的另一个概念。其意义是指对读者的给定观念给予冲击,在读者的观念上形成暂时的不协调,形成对文本的陌生化,从而激发读者的参与欲望,满足自身的心理平衡,形成第二文本。伊泽尔认为: “文本并不单纯是给定的文本特征,而是一种能够使读者从他习以为常的惯例框架中挣脱出来的结构,……读者只有在陌生的环境中,而不是在他固有的条件下,被迫形成文本的意义,他才能把他以前在有意识的心灵中无法系统表述的他的人格层次揭示出来。”召唤结构中“否定”的陌生化所带来的文本的不确定性,激发了读者参与文本创作的主动性。

 

二、接受美学的市场价值影响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在审美接受的市场运作下,接受美学理论使普通的读者拥有了对艺术的评价权、舆论权和选择权,开辟了艺术在读者阶层的市场。显而易见,在这个经济时代里,这一理论为经济的发展又开辟了崭新的视野。迎合接受者的口味成为艺术商家的口号。于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的传媒体式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对现实的表层化的简单记叙,以及那种居高临下训导式的报道方式被改变了,转为关注于读者,关注他们的“接受”程度,努力向生活的本质和全面真实靠拢,努力向审美开拓,以便把报纸、广播、电视办得更具有吸引力、说服人、感染力,从而激发读者、听众和观众的接受欲望。从某种程度看,读者的地位超过了作者的地位,读者已成为艺术的仲裁者了。当然,许多其他艺术形式也如此。由此,便出现了对在接受美学影响下形成的艺术市场的受众问题,即信息传播中的接受问题。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接受美学的诸多理论无疑成为更有价值的理论参照,体现出它的现实价值。

 

从传统文学文本观走向以文化信息与大众媒介为代表的当下文化,接受美学介入新的信息媒介方式是一场具有根本意义的范式变革。它体现着对“人”的关注,尊重了接受者作为主体的感官快乐和美的体验。对艺术的社会性,对艺术与当下社会生活的联系的关注,是接受美学理论独具特色的贡献。

变动成本论文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变动成本论文10篇

学习

法社会学论文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法社会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法社会学论文1000字,法社会学论文。新中国成立后,一些城市出现了由群众自己组织起来的名称不一的自治组织。最早以居民委员会命名的是天津市的群众性自治组织(1950年3月)。这一时期各地建立的居民委

学习

实习生未来工作计划模板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实习生未来工作计划模板,内容包括实习生未来一年工作规划范文,商品经营部实习生实习工作计划。目前,在学校和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模式主要有:订单式、“三明治式”、项目合作、共建实习基地等模式。“三明治式”培养模式是一种

学习

商务英语英文论文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商务英语英文论文10篇,内容包括商务英语优秀论文通用6篇,商务英语论文题目大全英文。1.2“英语”的定义商务英语专业中的“英语”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英语专业)的“英语”并非同一个概念。在现行的英语教学中,英语专业是以

学习

大学生商务英语论文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商务英语论文10篇,内容包括商务英语毕业论文题目与范文参考,大学商务英语5000字论文范文题目。翻译理论是基于翻译的规律和性质,从大批杰出的翻译作品中由翻译研究者总结得出的总结翻译本质和原则的理论和方法。商务英

学习

发经济论文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发经济论文10篇,内容包括经济论文发表,经济类论文日志100篇通用版。

学习

交通局半年工作总结

阅读(287)

本文为您介绍交通局半年工作总结,内容包括交通局个人近三年工作总结,交通局前三季度工作总结。二、***思想、推动交通各项工作发展今年1-7月,按照县***府与市***府,县交通局与市交通局签订的关于《2010年交通工作目标考核》责任书的要求,我

学习

法律专业论文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法律专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法律专业论文3000字,法律职称论文发表。6、对法律实践书面材料考核的内容有:法律实践时的基本情况与表现:书面考核材料的内容与文字表达。法律实践成绩评定办法:法律实践书面考核材料由指导教师凭此

学习

红旗大队申报材料模板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红旗大队申报材料模板,内容包括红旗中队申报事迹材料800字,申报红旗大队获奖情况怎么写。采油三大队团支部以***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建引领文化、文化提升管理"为指引,积极向其他***支部进行学习,吸取宝贵经验,不断完

学习

自行车协会工作计划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自行车协会工作计划,内容包括自行车协会业余活动情况如何填写,自行车比赛站点工作方案。目前,中国大陆进行汽车行业统计的有好几个部门:国家统计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业年

学习

管理经济论文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管理经济论文10篇,内容包括经济管理论文大全,管理经济方面的论文题目。希腊时代的的家***(即经济)也有管理的意味,城邦中家庭由奴隶、主人组成,家庭活动也需要管理。***治是城邦的管理,经济是家庭的管理。古代希腊在城邦层次基本

学习

法学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法学10篇,内容包括法学方法论摘抄,法学文章推荐。每种报刊杂志都有自己特定的办报(刊)方针和宗旨,有自己的读者对象,投稿前必须先对此进行了解,搞清它的发行出版周期是双月刊、季刊、月刊还是半月刊、周刊,如果是报纸的话,是日报

学习

经济生活论文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生活论文10篇,内容包括经济生活小论文,经济生活论文2000字。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可采取新闻时事介绍法,这是一个可行又实用的教学方法。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分组,每一组在课后通过报纸或网络了解当前的社会经济时事,每一次课上

学习

经济基础论文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基础论文10篇,内容包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论文题目,经济学基础论文1200字。一、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分析2014年11月11日,阿里巴巴公司旗下的淘宝店,天猫店交易额为571亿元,在双11这天购物节,大部分剁手***将前些天收在购物车

学习

宏观经济论文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宏观经济论文10篇,内容包括宏观经济学1000字论文,大学生宏观经济论文题目。关键词:经济信息;宏观经济管理一、宏观经济管理意义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应当结合经济发展实际情况,顺应时展规律。宏观经济管理行为同

学习

法社会学论文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法社会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法社会学论文1000字,法社会学论文。新中国成立后,一些城市出现了由群众自己组织起来的名称不一的自治组织。最早以居民委员会命名的是天津市的群众性自治组织(1950年3月)。这一时期各地建立的居民委

学习

商务英语英文论文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商务英语英文论文10篇,内容包括商务英语优秀论文通用6篇,商务英语论文题目大全英文。1.2“英语”的定义商务英语专业中的“英语”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英语专业)的“英语”并非同一个概念。在现行的英语教学中,英语专业是以

学习

大学生商务英语论文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商务英语论文10篇,内容包括商务英语毕业论文题目与范文参考,大学商务英语5000字论文范文题目。翻译理论是基于翻译的规律和性质,从大批杰出的翻译作品中由翻译研究者总结得出的总结翻译本质和原则的理论和方法。商务英

学习

发经济论文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发经济论文10篇,内容包括经济论文发表,经济类论文日志100篇通用版。

学习

法律专业论文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法律专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法律专业论文3000字,法律职称论文发表。6、对法律实践书面材料考核的内容有:法律实践时的基本情况与表现:书面考核材料的内容与文字表达。法律实践成绩评定办法:法律实践书面考核材料由指导教师凭此

学习

本科经济论文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本科经济论文10篇,内容包括经济学毕业论文10000字,本科经济论文。[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经济管理专业0引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手段,学生往往是知识和技能的被动接受者,教学成效常常不尽如人意。近

学习

英语商务论文英文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商务论文英文10篇,内容包括关于商务英语论文100字,商务英语论文题目word。1.2“英语”的定义商务英语专业中的“英语”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英语专业)的“英语”并非同一个概念。在现行的英语教学中,英语专业是以文学英

学习

计算机专业英语论文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计算机专业英语论文10篇,内容包括计算机专业论文发表题目,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论文。计算机专业英语是各个层次的计算机类专业的必修课,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延伸和提高,也是学生大学期间英语不断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由于计算